所有人都瞪大了眼睛,怎麼也無法相信王克居然會用銅錢擊倒標靶。
公孫元明看着王克不知道該說什麼纔好,他自己便是暗器高手,倒沒有旁人那般無知,知道對於暗器大家來說,隨便一樣事物都能用暗器手法打出。
用銅錢擊倒標靶,他自忖也能做到,但那是建立在自己深厚的內力基礎之上。而王克不過剛入後天,能做到這點除了內力之外更重要的是暗器的手法。
內功步入後天,拳掌功夫精湛,劍術刀法高超,就連暗器都獨樹一幟,這究竟是哪位宗師?
公孫元明把記憶中的宗師都回憶了一遍,也沒想出哪位宗師如此全能。
“這局便算是平局吧。”王克的聲音將公孫元明從沉思中喚醒。
平局,這自然是最好的結局,公孫元明知道這是他顧及公孫世家顏面才如此說,否則就是飛刀與銅錢的差距,也能看出獲勝者當爲王克。
爲了保存家族聲望,公孫元不得不厚着臉皮接受這個結果,老臉微微一紅道:“便依賢侄,開始下一場吧。”
第二場,兩個人共同用暗器射擊飛盤,以一炷香爲限,看誰射中的飛盤數量最多。
一炷香到底是多長時間呢,實際上並非是一炷香燃盡的時間,王克剛穿越到中洲時也如此想,認爲一炷香怕不得有一個小時。後來他方知一個時辰與前世古代一樣相當於兩個小時,共有八刻。兩刻有三盞茶,一盞茶有三炷香,一炷香有五分。一分有六彈指,一彈指有十剎那,一剎那就是一秒鐘。
如此換算下來,一炷香其實是五分鐘。
五分鐘說長不長,說短不短,若要任人丟擲飛盤的話,恐怕扔個幾百只也不在話下。那樣的話滿天都是飛盤,隨便扔個東西都能砸到,也談不上比試暗器了。
所以。飛盤丟擲的間隔以一彈指也就是十秒鐘爲準,每次從四個方向同時丟擲,共計一百二十個飛盤。
**,總兵李明彪。樑不凡還有鐵壁自告奮勇。作爲丟擲手,分列東西南北四角,同時丟擲飛盤,而王克則和公孫正博同在正中,分別用自己的暗器射擊。
第一波飛盤擲出,公孫正博雙手連揮,搶在王克之前將四個飛盤盡數擊落,而王克卻盯着公孫正博的雙手發呆。好像沒有反應過來一樣,直到飛盤落地才擡起手來。
衆人開始還以爲王克存心相讓。不想後面連續七八波,王克都是一樣,手剛擡起來那邊飛刀已經將四個飛盤全部擊落了。
“原來王館主只會打固定靶,打不得移動靶。”有人小聲說道。
“看起來應該是了,否則他怎麼會總慢上半拍。”
“看來王館主剛纔獲勝真是佔了內力的便宜,難怪會說是平局。”
公孫正博聽在耳中心裡得意不止,居然停了下來,待到飛盤飛至半空,也不發出飛刀,彷彿有意相讓。
王克見他不再發刀,暗歎一聲,將手中銅錢射出。
沒想到銅錢剛剛出手,公孫正博的飛刀竟然同時出手,後發先至將飛盤擊落。
如此明顯的戲弄之舉,讓公孫元明皺起了眉頭,夏雪晴捏緊了雙拳,張野瞪圓了眼睛,公孫芷萱泛起了微笑,而王克卻是眼中一亮。
飛盤再至,王克終於搶先出手,可是仍然被公孫正博後發先至擊落了飛盤。他似乎已經發現了此中樂趣,明明能先出手卻偏要故意落後王克半拍,而且還能屢屢得手。
十五輪過後,六十個飛盤全被公孫正博擊落,已經穩操勝券的他又玩起了新的把戲,不去擊落飛盤,而是去射落王克的銅錢。
不但如此他還花樣百出,將暗器功夫盡數施展出來,讓王克的成績穩穩地停在零上。
所有人都看出了公孫正博這是有意羞辱王克,可是卻不明白他用意爲何,公孫元明氣得臉色發青,更是不停揉着手腕,大有衝上去痛打他一頓的架勢。
若說知道他用意的,恐怕只有公孫芷萱和公孫芷菲兩個姐妹了,她們雖然面色如常,嘴角卻含着若有若無的微笑,顯然三人早有預謀。
一炷香終了,王克以零擊落宣告完敗,但是他仍然面帶微笑對公孫正博說道:“多謝公孫賢弟賜教,愚兄不勝感激。”
他語意誠懇,沒有半點作僞之色,讓所有人都摸不到頭腦,夏雪睛氣得把腳拼命在地上碾着,彷彿那個不爭氣的師兄就在她的腳下一般。
不過王克雖然落敗,但是術業有專攻,他能在固定靶上與公孫正博打成“平手”已屬不易,所以大家也都很理解,倒也未有譏諷之言。
拜師禮至此結束,王克攜武館衆人將來賓送出門外,與他們一一作別。
公孫元明鐵青着臉留在最後,待到衆人都散去後纔對王克說道:“賢侄,這個孽子今日太猖狂了,待我回家再收拾他。”說完狠狠地瞪了眼公孫正博。
公孫正博嚇得縮了縮脖子,急忙把目光投向公孫芷萱姐妹,見她們微微頷首,這才放下心來。
王克笑道:“世叔這是哪裡話,我還要多感謝賢弟讓我大開了一回眼界,你切不可爲難他。賢弟,你的飛刀可否贈我一把?”
公孫正博見他爲自己解圍,對他好感頓生,取出兩把飛刀遞了過來,說道:“世兄,我贈你兩把。”
王克笑着接了過來,拿在手中把玩一下,說道:“多謝賢弟。”
“賢侄心胸寬闊,令人歎服,我便告辭去了。”公孫元明說道。
王克將他們送到門外,說道:“若有空閒,歡迎世叔,世弟世妹前來作客。”
“一定一定。”公孫元明騎在馬上拱了拱手,抖動繮繩離去。
此時街上看熱鬧的百姓早已散去,只有七八個擺攤的小販站在街口,正當公孫元明行至他們身旁的時候,異變突生!
只見那幾個小販突然從貨攤下抽出兵刃,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向公孫家四人襲去,口中喝道:“公孫元明受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