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想要嗎

“天下積弊重重,五代混亂,大宋接了一個爛攤子,雖然勵精圖治,但是卻力有未逮,如今變法,清吏治,掃積弊,天下萬民翹首以望,怎麼會不成功!”

滕子京發飆,還是很威風的,頗有一種霸氣凌然之氣,驚得小白都炸毛了,小白擡頭看了看滕子京,兩隻翅膀抖動了一下,打了個哈欠,繼續入眠,冬日裡,就是睏倦。

“錯!大錯特錯!”未央毫不留情的指責道:“老百姓所求,不過三餐溫飽,衣食無憂,手裡有點閒錢,不被地主欺壓罷了。但是你們的新政,所謂的整飭吏治,在老百姓眼裡,不過是神仙打架,打贏了,他們可能會得點好處,拍掌稱快,打輸了,會被你們弄的官不聊生,到時候倒黴的還是百姓。當官的有氣沒處撒,您自己想想,他們治下的百姓,會是什麼樣子?”

滕子京滿頭大汗,未央說的一點都沒錯,他們打算從吏治入手,進行變法,本身就是個錯誤,歷史上不知多少仁人志士,都是想着變法圖強,首先要動的就是已經腐敗的官僚集團,緊接着就是天下沸騰,民意昭昭,變法再也維持不下去,新政與歷史上那些變法又有什麼不同?

滕子京心驚肉跳,忽然看見未央一副老神在在的樣子,一把拽過未央,央求道:“二郎既然有本事把登州變得如此富庶,想來深諳變法之道,還請二郎教我。”

未央受寵若驚,連忙道:“老滕,你找錯人了,我雖然有點本事,但是一州之地我玩的轉,整個天下,我就沒有那個能耐了。”

“不!”滕子京執拗的搖頭道:“你一語道破新政弊端,顯然是經過深思熟慮的,要說你沒有研究過新政,打死老夫都不信。

二郎既然有救國良方,爲何不拿出來?利國利民,功在千秋啊!”

一旁的柳永奇怪的看着未央道:“二郎,你在登州乾的有聲有色,天下不過數十州罷了,你既然半年的時間能把登州變成繁華之地,一年弄兩個州,豈不是輕而易舉,你才十三歲,就算是從明年開始,也不過三十歲就完成了天下變革,爲何不肯呢?”

未央苦笑着搖頭道:“我說過了,登州有得天獨厚的條件,其他只有寥寥幾個地方能比,比如瓊州、雷州這種沿海地區,至於其他的地方,沒有那麼容易的。”

“爲何?”滕子京追問道。

未央嘆息一聲,直接道出了自己最真實的想法。

“我大宋不禁兼併,這是因爲經過五代戰亂,整個天下的人口已經銳減到了可怕的程度。

這與所有國家建國初期都一樣,人人都有田種,但是如今大宋之富庶,遠邁漢唐,人口更是暴增數十倍,如此龐大的人口,卻沒有多少可分之田。

百姓對於田地有訴求,士紳對於田地大肆兼併,導致的後果,就是不可調和的。

就算是整飭吏治,吏治清明,沒有足夠的行業去消化閒散百姓,導致的後果,比如今更可怕。

不患寡而患不均的道理,兩位應該很明白。

所以我大宋的問題,並非是吏治的問題,論起吏治,我大宋在歷代以來,都算是清明的了,但是大宋就是土地少,人口多,這是個死結,若是不解決這個問題,新政不可能成功。

打着爲國爲民的旗號,最後新法很可能成爲禍國殃民之法,所以你們的新法,我不贊成!”

未央一口氣說了大宋面臨的最關鍵的問題,滕子京與柳永都是才思敏捷之輩,而且在政事上建樹不俗,稍一思量,便明白了其中的道理。

“二郎,你說我們的新法,那麼你的新法是什麼呢?”柳永敏銳的抓住了未央言語中的漏洞,緊逼着問道。

滕子京身軀一震,也反應過來,目光灼灼的看着未央。

未央笑道:“對於你們來說,百姓太多了,所以根本不在乎,所以變法究其原因,並非是爲了百姓。

但是對於我來說,百姓卻是太少了,若是我做開封府尹,如今開封不過一百五十萬人口,還不夠我自己用的。

如何妥善的安排人進行有序的生產,而後給予足夠的利益,這纔是變法的基礎。

以蓬萊爲例,如今人口不過十五萬,但是每一個人幾乎都被用在了生產上面,所以顯得蓬萊人忙碌而又富庶,人人不缺衣食。

這是因爲我把他們從傳統的面朝黃土背朝天的中農耕之中解放了出來,給了他們更好的生活,所以他們纔能有如此成就。

要變法,吏治當然是首當其衝,但是真正的惠及百姓,卻是其基本,若是做不到這兩點,是不可能成功的。

要想成功,不止需要這兩點,還需要我們的皇帝陛下全力支持,就算是百官鼓搖脣舌,也不可有一絲猶豫,否則陛下一紙詔書,一切盡數化作流水。

毫無疑問,咱們的陛下自然是仁厚寬容,古今罕有的聖君,仁厚寬容,耳根子軟,心志未必堅定,要想讓陛下一心一意的支持變法,而百官又不敢反對陛下,只有一個辦法。”

“什麼辦法?”兩人異口同聲的問道。

未央慢悠悠的說道:“把陛下推上古往今來第一聖君的位置上,無論是秦皇漢武,還是唐宗宋祖,都不能與陛下的功績相比。

如此的陛下,攜潑天威望,支持變法,再加上我的一些法門,變法可期。”

滕子京面色難看,柳永也好不到哪兒去,要想超過那四位,最簡單,也是最快捷的辦法,就是征伐四方,但是如今的大宋文人當道,怎麼可能讓武人重新登臨到政治舞臺上?

未央自然知道他們在想什麼,他幽幽的道:“攘外必先安內!陛下若是不能安內,何提攘外?所以這是一個死結。

安內就動了官僚集團與士人集團的利益,攘外更是讓所有的文人都反對,這其中的關竅,不過是利益勾連罷了。

大宋要想變法,只能在其中找到一個平衡點,這個點至關重要,你們看不到,我這裡卻有救世良方!

你們想要嗎?”

第270章 幽州的路第389章 秋夜第419章 文及甫見聞第42章 杜氏一族第178章 你來做帝師第419章 文及甫見聞第114章 謀奪書院第158章 倒孔之過堂第10章 計劃第246章 三位相公第353章 一相逢第108章 生擒遼主第303章 度量衡與幣制第397章 鄉間名士第165章 多了個媳婦第375章 打起來了第154章 倒孔之真相第343章 霸道總裁愛上我第91章 御前耀武第324章 雅集集會之鴛鴦配第392章 罷相第382章 北海郡王第108章 生擒遼主第317章 雅集第430章 君臣相得第313章 極光第195章 藏書南山第55章 運馬第342章 議事第411章 夜梟第238章 大相國寺第207章 規矩很重要第126章 不靠譜的先生第203章 覆水難收第182章 父子之間第138章 君臣合璧第89章 火樹銀花第174章 重重陰謀第412章 兩個皇子第425章 未家第367章 熱鬧第107章 一千敵十萬第182章 父子之間第120章 蘇軾戰馮京第25章 高談闊論,無人能懂第421章 琅嬛水閣第412章 兩個皇子第433章 聖體欠安第3章 風雅閣與蚊香第116章 狀元公遊蓬萊第91章 御前耀武第119章 入我門來第193章 初露端倪第394章 殺人者第112章 大禮第136章 團滅第372章 君與臣第247章 親征之前第75章 唐刀第236章 面涅將軍第408章 戰前會議第40章 聲聞於天第81章 招工第281章 未入京,風雲動第66章 天馬第411章 夜梟第353章 一相逢第284章 女帝可否?第170章 半日閒第21章 倒黴孩子(三更慶簽約)第131章 無恥文人第11章 羽箭憑空來第398章 一劍斬之第96章 我若執政第208章 醉月第73章 天下宋第311章 參考參考第31章 紅薯何在第293章 東郭先生第141章 怨怒與強奪第47章 子嗣的問題第84章 豪商雲集第249章 龍威第199章 大海之上第416章 遠征第47章 子嗣的問題第311章 參考參考第121章 小迷弟蘇軾第158章 倒孔之過堂第308章 規矩很重要第104章 再次攻打第281章 未入京,風雲動第298章 彈劍作歌與有的人第259章 十一神器第59章 八月的大事第394章 殺人者第150章 倒孔之醉翁第286章 南北溝通的開始第356章 未央的心思第192章 百姓訴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