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7章

2)悟空道:“東來佛祖那裡去?弟子失迴避了,萬罪,萬罪!”

爲什麼不說失敬,而要說“失迴避”?失迴避是萬罪。可見,在佛組織裡面的規矩是:見到大領導,首先是“迴避”,不迴避,就是萬罪,在迴避不及的情況下,纔是下拜。

真是牛啊!這個佛組織從制度上保證了下屬對領導的個人崇拜!

因爲彌勒佛的戲很少,所以這一段要特別認真的去讀,按原文,就只能作出這樣的理解!

3)彌勒設計讓悟空鑽到黃眉童子肚子裡,黃眉童子疼得打滾,眼淚汪汪,只叫:“誰人救我一救!”彌勒現了本象,嘻嘻笑叫道:“孽畜!認得我麼?”

“認得我麼?”這句話,候中飛(副佛祖)說了兩次。

見到古要強的第一句話:認得我麼?

見到那黃眉的第一句話,也是:認得我麼?

這兩個人是百分之百的認識(候中飛)彌勒佛的,他幹嗎還要問呢?這是因爲,候中飛心中也不爽啊,這古要強,以前是自己妹夫,要叫自己哥哥的,可是,現在居然不來拜見他,他心中不爽。

一般來說:對認識自己的人說認得我麼,這就有問題!那就只有一種可能:是在講狠!講狠的時候才說:認得老子麼?叫你認得老子!

孫悟空和黃眉童子是西遊記裡最狂妄的兩個人,孫悟空還不敢變佛祖,黃眉童子的手段高些,敢變佛祖,簡直狂到家了!彌勒佛也許只是要黃眉童子和孫悟空比試一下,黃眉童子卻乘機玩了一次佛祖的味,過癮啊!

這兩個最狂妄的人,同時被彌勒佛修理了一頓,先叫黃眉童子把孫悟空整哭,然後問孫悟空:你認得我麼?再反過來叫孫悟空把黃眉童子整哭,然後又問黃眉童子:你認得我麼?

你這兩個狂人,瞎起眼睛,也不看看老子是哪個!叫你們認得老子。

黃眉童子被彌勒佛帶走後,孫悟空越想越不是味兒,你的本事大,是不是?打不贏你,是不是?打不贏,我就沒辦法了?也不看看老子是哪個!

原著上這樣寫道:師徒們卻寬住了半日,餵飽了白馬,收拾行囊,至次早登程。臨行時,放上一把火,將那些珍樓、寶座、高閣、講堂,俱盡燒爲灰燼!

這當然說古要強敢燒候中飛手下的產業,而那產業,是黃眉大王受帝君所賜的,他曾說:“我修行得了正果(在冊有編制的仙,就不是妖了)這是天(天既是玉帝)賜我的產業,小雷音寺。”

古要強明知道這是帝君賜給佛教菩薩的一個地盤,這個小雷音寺是公家財務,他居然敢燒,這毀壞公物的罪名,也不輕啊,不過,他是古要強,天宮飛船裡的東西,他敢偷敢拿,何況這地上的一些公物?

西天取經,除了沒後臺的妖怪,和沒本事的妖怪(穿越人)之外,那是人人都有好處的。

如來,成功把地盤,擴大到華夏來了,並有很多的錢賺,有錢,就可以買到很多東西喲。

天宮,也賺了不少錢,收復了很多不服自己的人,並且,天宮沒有直接出面,壞事,可全是佛教的唐僧、如來做的,這個買賣,天宮也賺多少了。

觀音菩薩賺得更多。

西天這一路上的妖魔,可以歸納爲三大類:1.天庭道派的勢力,2.佛派內部的勢力,3.割據一方的野勢力。

這些妖魔們都不同程度的阻礙了唐僧取經,使得唐僧很難走到西天。要想解決這個困難,我們以常理推之,方法無外乎有以下三種:1.最簡單、最高效的方法是:以“迴避”爲最佳策略。比如繞道走,或者是化裝後再走,再或者是不暴露真實身份、姓名等等。總之,不要讓妖怪發現、盯上,纔是最好的辦法。

2.萬一被妖怪發現了,或是抓住了,則以“談判”爲優選策略。如果說,這是如來、觀音點化的弟子,你們不能吃他。又比如說,我和天上的某某神仙有交情,給個面子。只要談判的好,說不定妖怪就把唐僧放了。

3.如果談判失敗,萬不得以時,才用武力來解決。這是沒有辦法的辦法。

總之,“迴避”要比“談判”容易得多,“談判”又比“廝殺”要容易得多。因爲廝殺賭命,在什麼時候都是風險最大的做法。

可是,讀遍西遊,我們發現取經隊伍只採用最笨、最難、風險最大的方法,除了廝殺,還是廝殺,根本不用最簡單的方法。難道神仙比凡人傻嗎?不可能的。爲什麼會是這樣呢?其中的玄機,還是上回說的:觀音菩薩要藉機擴大自己的勢力範圍,消滅其他所有的敵對勢力!

只有從“消滅妖怪”的角度來看,取經隊伍的這種行爲纔是最高效率的!否則就無法解釋那麼笨拙的運行方式了。

你看,每次當妖怪來的時候,唐僧從來不迴避,總是坐在最顯眼處任妖怪抓去!你再看,孫悟空從來不和妖怪談判,張口“打爲肉醬”,閉口“夷爲平地”,上去就是亂打,不出人命不罷休。

爲什麼?因爲迴避、談判,只會減少消滅妖怪的數量與質量。所以,不迴避、不談判,纔是真正最簡單、最高效(消滅妖怪)的方法!

最終的受益者是觀音菩薩,若沒收益,她又怎肯幹的那麼賣力呢?在這件事中,觀音菩薩與悟空、八戒、沙僧結算的方式是:打死妖怪的質量與數量!他們把這稱之爲“功果”!這些“功果”由觀音菩薩派出的39個神仙(陰身的)在暗中記賬。

請注意:這個“功果”完全不同於佛經中的“功果”,佛經中的“功果”多是以修行、渡人、勸善等爲判定標準的,而西遊記中的“功果”則是以打死妖怪的質量與數量爲判定標準的!衡量你的功勞大小,全憑你會不會打,會不會殺!

正因爲是在這樣一種規則下,所以孫悟空纔會對打殺妖精異常興奮,甚至每到一處,他還要向人打聽哪裡有妖怪,他好有生意做,打的越多,功勞越大,多勞多得嘛!

《西遊記》第20回,打黃風洞的虎先鋒,孫悟空與虎先鋒戰鬥多時,那虎先鋒敵不過了,開始逃跑。行者眼看就要獲勝,那裡肯放,追着虎先鋒打,呼呼吼吼,喊聲不絕,趕了過來。

恰巧,八戒在那裡放馬。聽見呼呼聲喊,回頭觀看,就丟了馬,只一鈀,把個先鋒築得九個眼子冒鮮血。那呆子用腳踏住脊背,兩手輪鈀又築。虎先鋒死了。

孫悟空叫道:“兄弟,正是這等!”然後又說“兄弟啊,這個功勞算你的。”

《西遊記》第70回,孫悟空打死了一個小妖,僅僅只是個無名無姓的小妖,豬八戒就在失悔:“噯!不打緊的買賣!早知老豬去拿來,卻不算我一功?”當行者將妖精放在階下,八戒跑上去就築了一鈀道:“此是老豬之功!”

行者道:“是你甚功?”八戒道:“莫賴我,我有證見!你不看一鈀築了九個眼子哩!”行者道:“你看看可有頭沒頭。”

正因爲打殺妖怪是要記功的,是有好處的,是有收益的,所以豬八戒纔會經常與孫悟空爭功。

因此,在這個小圈子裡,豬八戒是孫悟空強有力的競爭對手。都要搶着打妖怪,都要搶着立“功果”。

從西遊記中我們可以看到:打妖怪,立功果,總是在先,救師父總是其次的。每一個故事結束的時候,總要把小妖趕盡殺絕!其實不殺小妖,唐僧也可以上路了,爲什麼要殺?就是要立功果!

猴哥高興的時候,還賞幾個小妖給八戒殺,不高興的時候就自己一個人吃獨食了。

在觀音、唐僧、悟空的眼中,根本就不存在“衆生平等”的概念!這些人都是該死必殺的對象!

孫悟空在當和尚之前,雖說做過些驚天大案,可並沒打死幾個人啊,也就只打死了想搶他門面的那個混世魔王。他當了和尚之後,反而特別好殺,且盡是殺的和他是同樣身份的人!不殺不行啊,不殺就不給你記功!

一切都在觀音菩薩的掌控之中,前面說過,觀音菩薩是非常善於用人的,她安排的這個取經班子是很好的組合了:1唐僧在妖怪眼裡是稀有資源,而在觀音菩薩的眼裡,僅僅只是一個運作的棋子而已。是當作一個“餌”去釣妖怪的。

2爲唐僧選保鏢,選中了豬八戒、沙和尚,這兩個原來都是玉皇大帝的人,有很明顯的臥底嫌疑,觀音菩薩既然敢用,就說明這兩個傢伙是好對付的,料他們也翻不起什麼大浪。

把對手方的兩個人收編了,是完全符合“把自己的勢力範圍進一步滲透、擴張、推進”這個大原則、大方針的。而選用佛派其他的妖怪就違背了這個大方針,反而因小失大了。所以,豬八戒、沙和尚兩個看起來好象沒用,其實是從大局着眼的。

3所有的反對勢力都必須一一消滅,只有這樣,才能真正擴張自己的勢力範圍!所以這件事就必須安排一個非常喜歡惹事生非的金牌打手去做,於是,孫悟空就成了最佳人選!再沒有比他還喜歡惹事的人了。

孫悟空最愛幹這種事,三天不打人,手就發癢。若換一個人,假設比孫悟空還厲害的人,法力雖然很大,但不喜歡惹事生非,而是採用拉關係,套交情的手段,使妖怪們放行,那麼,唐僧是走過去了,如來的經是傳了,天庭也沒什麼損失(可以找如來要錢,賺的錢,對半分),但觀音菩薩的勢力範圍卻並沒有擴大。

這,絕對不行!

所以,觀音在這個取經活動中,也得了擴大地盤和影響力的利益,以前的神話小說裡,觀音都是很少出現的,從此後,觀英成了救苦救難的觀世音菩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