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一回 關口(二)

接着是患難關。

人不可因患難而變其初志,真金要在大火裡煉出,荷花須從淤泥中長成,非火不見金之明,非泥不見荷之淨,患難何病?

一切大災大難、大困大厄、大危大險付之於天,皆以無心處之,日久自然化兇爲吉,變禍爲福,遇患難而怕患難,心神不定志念移,無患難而自致患難,小患難而變大患難,妄想明道。

十八、詭詐關

學道貴乎真心實意,自卑自下,方能感動真師,取信良友,受其益惠,蓋我有真心,而師友即以真心待之,我有實意,而師友即以實意待之。

反之以詭譎詐僞行事,面是心非,自謂可以瞞哄高明,殊不知真師明鑑照遠,即識真假,或指東畫西,誘人露話,或看經文而略觀大義,一過即了。

外雖學道,心中又圖謀別事,或既想修行,轉身又纏染俗情,不知換個至誠心腸,從實落處進步,萬不可存絲毫詭譎之心,欺人欺己,誤了前程,誠之一字,能動天地,通鬼神,感人物,稍有虛假詭詐之念,則心不誠,心不誠,不但不能求真,而且反昧其真。

十九、猜議關

道,有真有假,有真中之假,有假中之真,有真中之真,有假中之假,有有爲,有無爲,道之玄妙,有言之而言不出,論之而論不及者,況以有形喻無形,以有象指無象,似是而非,何能真知確見,不求真師,只求於己,終身持守,牢不可破,須把生平自負才能伎倆除去,尋求真師,開明奧義。

萬不可以自己假聰明,妄議猜量,自哄自也,否則,不證於人,只求於己,不是在外搜尋,便是身內做作,妄想明道,難矣。

二十、懸虛關

三教聖人,皆以真心實用爲貴,而不以懸虛作事也,修真之道,窮理、儘性、至命之學,道門有三乘之法:務上乘者乃上智之人,易於會悟,一了百當,生而知,安而行也,務中乘者乃中智之人,因象會意,聞一知二,學而知,利而行也,務下乘者下智之人,極力研究,功深方得,困而學,勉強而行也,三乘之法在人量力而行,然雖分三等。

俱要從實地上用功,若懸虛不實,略不關心,不但中下之人終無進益,即上智之人亦落於空亡,或誦讀經書,走馬看花,絕不用心思搜,偶見明人,即欲順手取道,取之不得,即便退步,今日求龍,明日拜鳳,忽然學此,忽然學彼,主意不定,志念不長,何嘗以修道爲大事?

往往在道門一世,終無所長,豈不可悲可嘆,經博學,審問,慎思,明辨,篤行,何患大道不明,懸虛不實,行事荒唐,虛度年華,妄想明道。

二十一、妄想關

道必真知實行,非空空妄想而可得也,人爲世情所迷,名利所惑,恩愛所牽,認假棄真,立不起志氣,振不起精神,用不得功力,順其所欲,一任識神作殃,方要向前,即便退後,方欲爲善,卻思作惡。

自古成真仙,不知受盡多少苦楚,方遇真師,不知受盡多少磨鍊,方能聞道,不知歷過多少艱險,方能成道,空空妄想,只此一念便是不能明道的孽根,道且不能明,更何望其成。

二十二、生死關

不論學道修道,不可有貪生怕死之心。所謂“攝精神而長生,忘精神而無生。”

長生之道,必忘生無生,不生不滅,天地能役有形,不能役無形,能役有氣,不能役無氣,能役有心,不能役無心,無心則無氣,無氣則無形,無心於生死。

而生死不能累,既有求生之心,則形雖存而心先喪,生氣之苗已敗,死氣之根已栽,千邪百怪,紛紛擾擾,削磨精神,將生死二字置於度外,未死先學死,雖生不知生,只有“道”之一字,常掛胸前,否則貪生怕死,寸步難移妄想明道。

二十三、自滿關

一人知識有限,衆人意見無窮,非能下於人者不能學,非能屈於人者不能知,非能示己之無者不能進,非能尊人之有者不能得,能下於人者,方能上於人,能屈於人者,方能高於人,能示己之無者,方能受人之有,能尊人之有者,方能濟己之無。

聖賢皆從虛心而成大道,若恃自己聰明博學,自滿而不求人,或得些旁門小事,不辨是非,自負而不印證,須知人人是我師,處處可以學。

二十四、畏難關

天下難事也怕有心人,修道必須志念堅固,天下至難之事,必是至大之事,至大之事,必須下至大之功而方成,若至容至易、一作即成,則事必小而不大矣。

二十五、輕慢關

道之爲道,廣大無際,高深莫測,豈可輕褻慢視,慢視乎道,則必以行道爲不足爲,而不能苦力前進,或遇高人不肯低頭,反以高人自居,懈怠爲事,妄想明道。

二十六、懦弱關

道不盛行,待人而行,此言修道必須勇猛精進,而不可懦弱懈怠也,有志,則柔弱者可變爲剛強,無志,則剛強者亦變爲柔弱,所謂志者,乃剛決果斷,發勇猛志,堅長久心,舉步向前,時時刻刻在性命上留心,行行步步在道理上窮究,不知則必強求知,不明則必苦力求明,以受人之所不能受,方能得人之所不能得,苦人之所不能苦,方能知人之所不能知。

二十七、不久關

修道立德,非一朝一夕之功,必要立長久之志,分邪正,辨是非,如果妄想速得,急欲見效,無長久之心,少堅固之念,忽進忽退,忽行忽止,怎能見堂奧。速立長久志念,下永遠工夫,莫要三心二意,半途而廢,終有得意之時。

二十八、暴棄關

常人曰性命長短,乃有定數,非人所能勝,或曰仙聖是天生,非凡人所能學,或曰大道至深至奧,非等閒所能知,須知人可以爲聖賢,人人可以成仙,但要至誠進步、屈己求人,由近達遠、經久不怠,人不能成道,豈乃獸之不如?

不知者必欲學而知,不能者必欲學而能,自暴自棄,打混過日,醉生夢死,空空一世,一失人身,萬劫難矣。

二十九、累債關

人須素位而行,素富貴,行富貴,素貧賤,行貧賤,故行持有安勉之分,難易之別,此教人量力行之。

十方血汗,非可輕易空受,須隨緣淡泊,一絲一線,當思來處不易,一飲一食,須知成就惟艱,如能修持到道成德備之時,不但消化十方債賬,即無始劫以來宿孽,皆一筆勾銷,只知累債,不知消債,只知挪債,不知還債,無功無行,罪積如山,妄想成道。

三十、高大關

不自高者,終必至於高,不自大者,終必至於大,不自高者能卑於人,不自大者能小於人,藏其所能,以之應世而世人皆喜,以之學道則師友皆悅,若外恭而內不敬,或恃才能學問,自負抱道,誰肯以高大之事來說,速把一切自滿自足、傲氣雄心,一筆勾銷,才能明道。

三十一、妝飾關

世人所重者在外,所輕者在內,認其假而棄其真,或怕人笑話,而衣巾華美;或耀人耳目,哄人供養,只在假事中做工夫,何嘗在修道上用心思,速速斂華就實,本本分分,淡淡泊泊,以道德爲貴,事事落實,方有進益。

三十二、假知關

道必須要真知灼見,而不可以不知爲知,有誤大事也,似是而非,再當求人開明,心地豁亮,疑惑盡釋,方謂是知,須把自作聰明心腸掃去,未知者急求其知,已知者更求深知,若假裝高明,未知者終不知,稍知者難深知矣。

三十三、陰惡關

持身應世,須要性情如平,不可暗藏陰惡,有妨於道也,如同堂學事,善惡賢愚不一,一人一性,百人百性,怎合我意,或言語有傷,或行事有僞,耳聞如不聞,眼見如不見,皆當隨人應過而不記較。

第三百一十三回 強勢第六百七十七回 輪迴狐第九百零六回 王宮捉鬼第四百零四回 修道之旨第五百五十三回 註定運第六百二十八回 心識(二)第五百一十六回 風水術(五)第六百四十三回 蛐鱔魚第三十九回 五大天帝第二百一十八回 仙魔曰第八十九回 四俠戡亂第九百二十五回 心境第二百九十回 混淆視聽第六百七十八回 冥河吃虧第六百九十三回 長明燈(一)第三百一十四回 強心不強第四百五十二回 成冤橋第二百八十一回 生肖第九百五十五回 孔宣第六百九十四回 長明燈(二)第四百四十八回 除惡(五)第七回 再生緣第四百三十回 天公大道第八百一十二回 天誅第四百四十八回 除惡(五)第六十六回 悲情殺墓第九百六十四回 哀說第一百三十八回 奪戰第三百三十三回 神通玉第五百八十二回 行善第三百一十一回 德經第八十三回 奪疚瘋第三百七十八回 善惡源第六百三十一回 明理第一百一十二回 問道蒼茫第九百一十五回 侍碑者(四)第八百五十二回 劍斗羅第四百八十三回 重生第六百七十九回 丹變劍成第七百三十三回 雷王第二百八十七回 太極陰陽圖第八百六十一回 聖手龍第一百二十九回 誼情談第六百五十八回 恐龍第九百四十四回 計中計第八百一十二回 天誅第十一回 牽心一見第四百四十四回 除惡第五百五十八回 引火第九百五十八回 神殿第六百七十二回 來也(一)第七百六十八回 靈性第七百四十四回 雷王的弟子(二)第七百五十八回 異局第四百二十三回 呂洞賓(一)第八百五十九回 龍鳳手(二)第十回 堪別與國殤第九百零七回 巫恆第三百零八回 行於道第七百四十七回 蠱妹(三)第五回 大劍俠的小情義第八百六十五回 壓弦指第七十四回 鬥出極境者第二百九十五回 寂寞道第七百一十九回 造化者第五百九十回 除惡第七百零三回 因果劍第二百二十五回 鬥法第八百六十二回 麟煞第二百零六回 危局第九百六十三回 河伯第二十六回 追逐戰第三百七十八回 善惡源第二百三十二回 夢魘第三百一十一回 德經第五百三十八回 狐面第六百二十五回 教從善第九十一回 死鬥士第三百九十一回 夜不歸第九百六十回 河宮第二百三十回 宿命第八百六十八回 相會於地獄之時第五百三十五回 牛第四百七十三回 惡性(二)第五百一十九回 天和第八十一回 曝光的陰謀第七百七十八回 欲罷難第八百二十四回 死戰第三百零八回 行於道第一百五十七回 歸去來第一百一十六回 死脫見第四百九十六回 奇經八脈第八百三十二回 覺悟第三百二十六回 玄都第七百一十六回 仙蹟第八百七十六回 一字追魂斬第八百二十七回 死搏鬥第五十二回 東皇引第八百三十四回 翼王第八百零五回 純青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