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七回 心識

先由天道地道也即是五運六氣看一個人會容易有什麼方面的缺陷不足,再結合流年流月的五運六氣看氣運對缺陷的好壞影響,這樣就可看出一個人的大致健康情況,再結合八字內部構造及加上流年流月的變化就很容易看出一個人的具體健康了。

而如果僅從八字看一個人的健康,也就是說僅從人道方面看健康,就會缺少那種整體的把握度,不論是時間或空間上都很難找到準確的定位。

不要動輒講全息,說僅從人道也可以一窺全貌,除非人對八字中的經絡分佈瞭如指掌,而對八字中的經絡的先天及後天的變化也瞭如指掌,纔是能夠做到的。

從八字中看富貴窮通說起從看健康的解說中,人們已經可以看出,人道中是可以以全息的方式參看出天道地道來的,但是很難。

拋開後天人所形成的性格及行爲方式這個人道的一部分來說,八字的內部構造就是人道。

人或以爲是道者,導也,順也,若人能順天道,導地道,正人道,則吉,悖則兇。天道以氣行,地道以勢行,人道以力行。

天道運用者,即是格局派,不論是唯月令取用神派,還是透幹派,還是人元司令派,都是講氣場的。以日元爲中心算命的講的是人道(主要是旺衰用神),是力的運行。

而地道包括人間雜氣,還有盲派的做功理論什麼的,都是講勢的。氣勢力三者辯證運用纔是王道,而任何一道試圖全息出王道來,目前的命理界是很難做到的。

天道述法,地道執法,人道效法,三者之間有一種節律存在。

天道以氣行,地道以勢行,人道以力行,天道與地道近似。

因而三道之間天干之間的作用關係會有不同,地支作用關係也會有不同,這絕不是天干是天道地支是地道,人元是人道的胡扯。

天干、地支、人元之間是會存在着空間及時間的先後次序上的差別,以狹隘的觀點來看也可以說是天道地道人道,就是說得有點玄乎了。

古**命中以年柱及納音爲中心的論命方式可能是以天道爲中心的論命方式。

尋找靈魂的久遠記憶,是世間上每個靈魂未來的使命!

無極生太極,宇宙大爆炸,從無到有,大爆炸之前,沒有物質,一切物理定律皆不存在!

太極生兩儀:物質世界出現「相對」性質,宇宙中的任何物質,精神都是相對存在,包括時間空間!兩儀生四相,四象生八卦,八卦生萬物……其實道家哲學是最合理解釋世界的真理!

在那宇宙之前沒有空間和時間處,人們可以談論什麼呢?

“道”可以用語言來解說的就不是恆常的“道”,“名”可以用語言來命名的就不是恆常的“名”。可見道家並不和人們談論上天,而是強調道是“無”,說道是萬物的根源,道給物質世界帶來了統一性。

道怎樣產生世界呢?

道效法自己的本性運動,產生萬物前先有了畜養(能量)之德;有了畜養,物才能成爲物(能量的實質化);物既爲物自然就有了各種形式(粒子的形成);物既成形,則形形相生(不同粒子的結合),產生了無窮無盡的萬物;這一切的形式,乃是由於一個名叫“勢”(大爆炸產生的宇宙擴張)的力量在其中操縱。

又因爲“道”的不可言語,所以說天下萬物自然而生,自然而得,卻不知從何而生,因何而得。

道本是渾然一體沒有名稱,但是稱它“渾然一體”就等於給了它一個名稱,這個名稱和道的本體加起來就形成了“二”,有了一個名稱於是產生一個相對的名稱,兩個名稱和道的本體加起來就是“三”。有此類推下去,就有了人們無法理清的數目,但人只要認識根本的道理便可通達於天下了。

不同於道,萬物都會有終結的一刻,這是爲什麼呢?道家認爲萬物的生成就是毀滅。

萬物之所以毀滅的原因,是在區別萬物的時候,它們已經違反了道本身絕對統一的原則,而各具備獨立的形體。自然地,道家談到生死。

生死是什麼呢?道家認爲兩者是統一的,因爲“有就是無,無就是有”。從沒有形體到有形體叫做生,從有形體到沒有形體叫做死。

人之所以生是因爲“氣”的積聚,氣聚便是生,氣散便是死,生死是互相循環的。

道家對每個人說:生命不是你的,是天地借給你的沖和之氣;本性也不是你的,是天地借給你的自然法則。

那應該怎樣看待生死呢?

真人不喜愛生也不憎惡死,不迷戀生前也不追求死後;僅僅把生死看做物的變化。

人只有安於造物者的安排,忘卻生死,順應事物發展的規律,才能進入虛無的境界,做到天人合一。

以下如夢似幻的知識,只被世間極少部分人掌握,首先不需要去神話它,免得一頭霧水,也不要用物性思考去看待,免得走入誤區。

它是隻是一種存在,一種未知的存在,一種久遠的超越的知識,用很平實的說法更能讓人知曉。

希望那些有靈性覺知的人能真正讀懂它併爲己所用,然後能推己及人,點化和造福天下蒼生!

一、人類所具有的潛力和被封印的超級能量。

受外在黑暗墮力的干擾,人們一步一步失去了用自己心識體察宇宙的能力,這種能力就是人類的潛力,是每個人都有的。

如果你自我發現和使用這些潛力,用自己心識操控能量運作,並作用於物質,那一切物質在你眼中就不再是束縛。

首先你的生命可以達到天命,就是你的肉體可以活到本來應該存在的時限。

人體這個機體最初的設計壽命年限是一萬歲左右,極大部分人都沒有活到這個時間,是因爲心識失去了對機體的操控,機體運作被一些黑暗墮力干擾而加上了封印。只有用自己心識能才能打破這個封印。

不要說長生不老,只要是物質的東西都是有從生到滅的過程。

只是能達到真正機體的壽命,然後再換一個機體繼續開始物質界的新生活,這纔是長生不老。

不需要物性的食物,只需吸收能量也能讓機體存活。無需呼吸,用聚能也能讓機體存活。無需水份,可自行轉化外在物質的水份。

但人類爲什麼卻用物慾來填滿自己?

人只需開放自己的靈性,不需要從外來學習知識,人還是能體察到宇宙的一切知識,因爲一切信息是不滅的,它永遠在那裡。人只需用開放的心識去體察,一切知識都會一目瞭然。

爲何叫一目瞭然,這個“一目”不是用物性機體的雙眼去看,而是用深藏在大腦中的靈性“第三隻眼”去看。

有了這些知識,用人的心識去運用,才能獲得真正的在宇宙中的自由。

這個自由不能用思維來考慮,它不是爲所欲爲,它代表的是人自己的自由,但不能去改變人周圍的一切,因爲心識和能量一樣有作用和反作用。

天書從物性角度看是真的無字的,因爲天書要從心識角度去看,人需要什麼,它就顯現什麼。

可惜人們第三隻眼被深藏,心識被蒙上了厚厚的塵埃,人們一直用物性來壓制自己的心識,反而認爲這些物性纔是真理,所以極大部分人都無緣得到知識,無眼識別天書。

人們都知道知識就是力量,但這種力量是如何體現的?

它的力量就是學會用心識去操控能量,用能量去改變物質。

如果人以爲心識能直接操控物質,那就錯了,物質是能量的幻象,心識不能直接作用於物質,但人可以操控能量去改變幻象。

人一旦學會了操控的知識,就會擁有很多超自然能力。

比如人可以在物性空間消失,古代稱之爲“隱形”,其實只是人將自己物性機體虛化而已。

人可以不借用任何工具而瞬間到想到的地方,古代稱之爲“遁術”,其實是人先將自己的物性機體虛化變成能量,然後在物質能量海中穿越。

人可以自由在空中飛行,不需要任何物性支持,古代稱之爲“乘風術”,藉助此,人能將自己機體變輕,可以在風中飛行。

第二十回 小較勁第一百七十五回 奧義第八百九十六回 敗得怪第五百五十回 仙靈第六百五十回 逆境生第一百四十四回 暴亂血紅第三百零二回 天之氣第六百七十六回 夢修夢狐第一百一十七回 后土第四百二十五回 洞天福地()第二百八十一回 生肖第四百九十五回 十二正經第一百六十二回 元境第五百七十回 修道歌第七十四回 鬥出極境者第三百三十一回 鏡裡第二百七十八回 五行天第四百九十八回 三脈七輪(二)第七百五十八回 異局第二百零七回 神盾第六百六十六回 百鬼錄(二)第一百七十八回 法門第一百零七回 放不下的情第一百六十三回 危辯第七百九十五回 能量第五百四十五回 尋妻第二百三十一回 命第三百八十四回 世間術第一百五十五回 戰三清第五百六十一回 愛恩第三百二十三回 琴之正音第三百七十五回 龍吉公主(一)第七十二回 風起白虎堂第三十三回 玄妙關與爭界地第六百八十回 陰婚第五百零四回 輪迴第七百一十一回 落憶山村鎮第七回 再生緣第二百二十六回 冷淡的心第七百八十五回 黑王第六百五十一回 控萬物第一百七十七回 塵紛擾第六百九十九回 弟子劫第二百六十二回 夢虐第五百六十七回 道根靜虛第九回 恆愛之心第一百九十八回 了凡第四百六十六回 善惡分第一百九十五回 弄雨第三百九十回 雷道法第八百一十四回 相會第二百三十九回 仙骨第五百五十八回 引火第五百七十五回 睡功第九百一十回 神廟前第三回 誰的宿命誰的夢第六百零三回 興衰(二)第五百八十九回 生人氣第七百六十五回 怪事第八百二十四回 死戰第三十二回 無斷在乎的恆第七百三十六回 鳳雷鬥(三)第七十七回 江湖盟主第三百三十一回 鏡裡第五百七十七回 眼兆與三焦第四百一十八回 守道之心第三百一十二回 度人先度己第四百六十二回 關口(三)第二百八十三回 道人行第五百零七回 禍來第三十回 軒轅帝的恩賜第七百零一回 薛劍的結(二)第四百六十四回 得報第四十一回 三英解封臺第八百九十二回 冥君之威第四百零二回 修道之真第九百四十回 動靜第七百四十四回 雷王的弟子(二)第四百七十二回 心靈美第六百三十八回 作惡人第二回 人情劍心第四百二十回 命中註定第三百二十八回 決定性格第三百二十七回 破勢第二百九十四回 眼關第七百九十九回 覺知(一)第六百八十一回 飛昇夢第四十二回 羣英激戰第九百六十四回 哀說第三百八十一回 鬥孤道第三百四十七回 自我強第五十九回 家族鬥第三百六十四回 弒神槍第四百八十六回 歸還第八回 來世情第三百二十九回 轉換人第六百四十七回 惡誡第三百六十五回 無聲劍第三百九十回 雷道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