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2日,大明空軍進行攻擊前的航空火力準備,出動500架次飛機對瑟堡實施密集轟炸,投彈1100噸。隨後明軍3個師從南面發起猛攻,德軍殊死抵抗。激戰到6月24日,城防司令施利本已耗盡了所有預備隊,他致電柏林要求空投鐵十字勳章,授予有功人員以激勵士氣,仍準備死守到底。爲儘快攻下瑟堡,明軍迫切需要海軍提供艦炮火力支援,可惡劣天氣使得艦炮火力支援直到6月25日纔開始。
海軍派出3艘戰列艦,4艘巡洋艦,11艘驅逐艦組成艦炮支援編隊支援地面部隊,明軍印第安軍團第7軍軍長柯林中將爲避免艦炮誤傷己方部隊,要求軍艦除提供召喚射擊外,只能對射擊軍艦的德軍炮火還擊,取消了其他一切遠距離艦炮射擊。
大明海軍軍艦進行了長達七小時的艦炮射擊,極其有效壓制了德軍炮兵火力。在強大的海空軍火力支援下,明軍第7軍於年6月25日黃昏衝入了瑟堡市區。次日,德軍城防司令施利本和港口海軍司令亨尼克少將一起宣佈投降,但個別同主力失去聯絡的據點仍負隅頑抗。明軍使用坦克和轟炸機協同攻擊,將德軍殘部逐步壓縮到瑟堡最西北端。
7月1日最後據點裡的德軍被迫投降。至此,明軍佔領整個科湯坦半島,在奪取瑟堡和科湯坦半島的戰鬥中,明軍傷亡達五千人,德軍傷亡被俘約3.6萬人。
瑟堡雖被佔領時卻已是一片廢墟。早在6月7日,也就是盟軍登陸的第二天,德軍就預料到盟軍必將奪取瑟堡,立即開始有計劃毀掉瑟堡。碼頭、防波堤、起重機等港口設備都被一一炸燬,港口水域裡遍佈水雷,還用沉船堵塞航道。明軍的一位工兵專家看了瑟堡的毀壞情況,認爲是“歷史上最周密、最徹底的破壞。”
明軍一佔領瑟堡就派出大批工兵、打撈分隊、掃雷艦艇進行清除工作,足足花了三個星期,掃除133枚水雷,打撈起20艘沉船,這才恢復了瑟堡港口的吞吐能力。
7月16日,明軍從瑟堡卸下第一艘運輸船物資。7月底,瑟堡日卸貨量已達8500噸。到9月日卸貨量又上升到1.7萬噸。再經三個月的努力,使瑟堡的卸載能力僅次於馬賽,成爲明軍在歐洲的第二大港。截至大明正德30年底,共有2137艘運輸船進入瑟堡,總卸貨量達282.6萬噸。
7月1日,盟軍最高統帥部宣佈“霸王”登陸作戰中的海軍作戰即“海王”作戰勝利結束。隨即撤銷東、西特混艦隊的番號,所屬艦艇一部分被調往地中海和太平洋。盟軍又在諾曼地
新設立兩個海軍基地司令部,一個在瑟堡,一個在朱諾海灘的人工港,具體負責指揮調度人員、物資的運輸和卸載。
到七月初,盟軍已上陸25個師,其中23個大明步兵師,6個英國師,3個法國師,共100萬人,56.7萬噸物資,17.2萬部車輛。盟軍仍覺得登陸灘頭太狹窄,便繼續擴大登陸場。爲保障日後能展開大規模的裝甲部隊,取得有利的進攻出發陣地,印第安軍團軍第1集團軍在攻佔瑟堡後馬不停蹄立即揮師南下。
7月3日,盟軍集中14個師的兵力,向登陸場正面德軍約7個師發動猛攻。因前進的道路上是大片沼澤和諾曼底地區特有的樹籬地形,易守難攻,加上天氣不佳空軍也無法出動,所以進展緩慢,在五天裡才前進6.4公里,而傷亡達1000人。接下來足足經七天的浴血奮戰,又付出2000人的傷亡才推進4.8公里。傷亡如此之大,主要是前進的道路兩側都是沼澤,只能展開1個師的兵力,在遍佈地雷、障礙物的道路上粉碎德軍的頑抗步步推進。
7月6日,直屬盟軍最高統帥部指揮的,具有極強機動力和突擊力的明軍第杜小寶集團軍羣,在驍勇善戰的杜小寶上將的率領下,跨過俄羅斯邊境,大明德裝甲鐵流如同決堤的洪水一般,衝上歐洲大陸,勢不可擋。
7月11日,西線明軍向諾曼底地區重要的交通樞紐聖洛發動鉗形攻擊,但德軍依託預先構築的工事拼死抵抗,明軍的攻擊未能如願。於是明軍停止攻擊,整頓部隊,補充彈藥,準備第二輪進攻。而德軍人員、裝備、彈藥所剩無幾,又得不到補充,已是山窮水盡。在明軍隨後發起的第二輪進攻中終於不支,戰略要地聖洛,於7月18日被美軍攻佔。
在聖洛戰鬥中,德軍在諾曼底地區重要的前線指揮官,第84軍軍長馬克斯中將陣亡。明軍爲奪取聖洛也付出了近八千人傷亡的高昂代價。隨着聖洛的失守,德軍在諾曼底地區防線被盟軍分割爲兩段,局面更爲被動不利。
在隨後的一週裡,盟軍一邊補充兵力物資,一邊不斷向正面德軍施加壓力,使其無法重新調整部署。7月18日,爲進一步將登陸場擴大到奧恩河至迪沃河之間,英軍繼續由卡昂向東南推進,爲配合英軍的進攻,大明空軍實施了更猛烈的航空火力準備,共出動1700架次重轟炸機和400架次中轟炸機,投彈達1.2萬噸,並吸取對卡昂轟炸的教訓,炸彈都改用瞬發引信,以減少對道路的破壞。
德軍也改變戰術,採取縱深梯次防禦,大量使用88m
m高射炮平射坦克,並在有利地形不斷組織反衝擊,使英軍傷亡很大,坦克損失達150輛,進攻被迫停止。儘管英軍的進攻沒有取得進展,但在整個戰場上,盟軍已到達岡城—考蒙—聖洛—萊索一線,形成正面寬150公里,縱深15—35公里的登陸場,建立並鞏固了戰略性質的橋頭堡,完成了大規模地面總攻的準備,奪得了供大規模裝甲部隊展開的進攻出發陣地,爲收復西歐奠定了堅實的基礎。至此,諾曼底登陸戰役勝利結束。
此役,以大明爲首的盟軍共傷亡12.2萬人,其中明軍2.3萬人。海軍損失1艘戰列艦,3艘巡洋艦,8艘驅逐艦,3艘護衛艦和48艘其他艦船。德軍傷亡17.3萬人,被俘4.1萬人,共損失11.4萬人。
諾曼底登陸戰役,是這個時代最大的登陸戰役,也是戰爭史上最有影響的登陸戰役之一。盟軍先後調集了36個師,總兵力達288萬人,其中陸軍有153萬人。從正德30年6月6日至7月初,同盟國的百萬軍隊,17萬輛車輛,60萬噸各類補給品,成功地渡過了英吉利海峽。到7月24日,戰爭雙方約有24萬人傷亡、被俘,其中盟軍傷亡12.2萬人,德軍傷亡和被俘21.3萬人。至8月底,盟軍一共消滅或重創德軍40個師,德軍的3名元帥和1名集團軍司令先後被撤職或離職,擊斃和俘虜德軍集團軍司令、軍長、師長等高級將領20人,繳獲和摧毀德軍的各種火炮3000多門,摧毀戰車1000多輛。德軍損失飛機3500架,坦克1.3萬輛,各種車輛2萬輛,人員40萬。諾曼底登陸成功,使法國軍隊重返歐洲大陸,也使這次世界大戰的戰略態勢發生了根本性變化。
諾曼底登陸的勝利,宣告了盟軍在歐洲大陸第二戰場的開闢,意味着納粹德國陷入兩面作戰,減輕了東線明俄聯軍的壓力,爲盟軍橫掃歐洲,攻克柏林,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大明皇帝朱厚照贊曰:“從莫斯科保衛戰到察裡津保衛戰,在這次世界大戰中,沒有任何一次戰鬥的意義能夠和諾曼底登陸相媲美。諾曼底登陸戰役將永載戰爭史冊!”
蘇定方在諾曼底登陸後說:“毫無疑問,諾曼底戰場是戰爭領域所曾出現過的最大屠宰場之一,那兒一帶的通道、公路和田野上,到處塞滿了譭棄的武器裝備以及人和牲畜的屍體,甚至要通過這個地區也極爲困難。我所見到的那幅景象,只有但丁能夠加以描述。一口氣走上幾百碼,而腳步全是踩在死人和腐爛的屍體上。不過,值得慶幸的是,我們勝利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