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四零章 第五枚金牌(求月票)

目送岸清一離開,陳強突然覺得,自己穿過到這個時代以後,所做的一切都是有意義的。

日本人不僅僅注意到了陳強,而且還開始下血本收買陳強,這說明陳強是有用的,他所能起到的作用也越來越大。

民國政府顯然沒有意識到這一點,那些高官們仍然將爭權視爲頭等大事,而官職稍微低一點的則忙着撈錢,沒有人會去特別的關注陳強,但是日本人的收買,顯然是在證明,陳強所做的事情是正確的。

陳強當然是希望,自己的生活可以過得好一些,無論是在任何時代、任何國家,做個有錢人都是挺不錯的,權力、財富、美女,這些擺在面前,陳強也會動心,也會渴望得到。

但是在民族大義面前,這些都不算什麼。

陳強是個穿越者,他的確比這個時代的人更清楚歷史的走勢,但是他什麼都改變不了,因爲他沒有那個能力,他只是一個搞體育的。

陳強有個小目標,在這個亂世,他能夠保證自己活下去,能夠靠着自己的能力讓生活變得更好一些。.能夠用自己力所能及的方式,來爲整個國家、整個民族做出貢獻,這就已經足夠了。

就像有些人說的,在這個時代搞體育,老百姓都是文盲,就算是你再牛逼,誰會知道?

也是在那個時代,有太多的英雄,他們爲國家貢獻,爲民族犧牲,他們也是默默無聞,或許他們死的時候,連一個埋葬的地方都沒有,他們走過了一生,卻沒有人記住他們的名字。

這樣的人太多了!他們爲國家和民族付出了一切!

那些無名的英雄們,他們真的很偉大,可誰會知道?

在這個悲傷的時代,爲國家和民族付出,不需要別人知道!

只需要去做!

那些英雄們,他們的付出,他們的犧牲,也不是爲了讓別人知道!

陳強不求賺大錢,不求能有多大權力,也不求能有美女環伺。他只想在力所能及的範圍內,爲國家和民族做點事情。

如果是爲了賺大錢,爲了成名,上輩子的陳強也不應該去選擇搞體育。

在未來,能賺大錢的運動員也不過是寥寥而已,姚主席那樣的,劉翔那樣的,全中國十幾億人也只出了一個。哪怕是奧運會的金牌得主,全中國每隔四年也就是三四十人,平均一年十個人。

其他絕大多數的運動員,都是默默無聞的訓練,默默無聞的付出,默默無聞的退役,然後希望可以在體制內找到一份安穩的工作,一輩子就這麼過去了。

當運動員,發不了財的,想發財的,也不應該去當運動員。

哪怕是寫小說,寫體育的,同樣是發不了財的,想發財的,也不應該來寫體育。

……

八月五日,這一天要舉行400米的半決賽和決賽,而對於陳強來說,這是他參加洛杉磯奧運會的最後一個比賽日。

陳強抵達比賽場地的時候,觀衆們已然陸陸續續的到場,今天的觀衆明顯要比昨日稍微多一些,或許因爲400米是美國隊的奪金項目,而且昨天的複賽里美國運動員表現的也很不錯,所以才能夠吸引到更多的觀衆。

美國選手比爾-卡爾和本-伊斯卡曼,都是大家重點關注的對象,在衆人看來,冠軍將會在這兩人中誕生。

而陳強,四枚金牌的光環加持讓他被人們所認識,但僅僅是被認識,而並沒有人看好陳強獲得最終的冠軍,主要是因爲陳強在昨天的初賽和複賽裡,表現的並不好。

400米的半決賽被分爲兩組,依舊是每組六名運動員,每組的前三名晉級到決賽。

美國隊的比爾-卡爾和詹姆斯-戈登被分在了第一組,而陳強被分在了第二組,同組的還有美國選手、400米世界紀錄保持者本-伊斯卡曼。

陳強覺得,第一組的選手實力還是要高一些的,畢竟有兩名美國選手,而且上屆奧運會的銅牌獲得者,加拿大人亞歷克斯-威爾遜也是在第一組。與之相比的話,陳強這一組裡只有本-伊斯卡曼算是高手,其他人都沒有能力爭奪獎牌。

比賽很快開始了。

雖然是第一組登場,但是比爾-卡爾的心中卻充斥着亢奮,他顯得很嗨,像是迫不及待的想要儘快的開始比賽,然後去放肆的奔跑。

“等我拿到400米的金牌,就能夠去白宮,能夠得到總統的款待!哈哈哈,真是太棒了!”

比爾-卡爾滿腦子裡都是去白宮蹭飯的事情。

“SET!”發令員舉起了手中的發令槍,六名選手同時做好了準備。

槍聲響起,六人同時從起跑線後衝出。

這畢竟是半決賽,那些實力稍弱的運動員,已經不敢再有所保留,而實力比較高的也需要發力了,否則的話真有可能被淘汰出局。

在比賽一開始,比爾-卡爾就展現出了非凡的實力,他顯得很自信,跑的也很激情,彷彿並沒有打算節省體力。

觀衆們也被比爾-卡爾展現出來的速度所感染,他們開始尖叫,開始歡呼,衝着比爾-卡爾吹起了口哨。

100米、200米、300米,比爾-卡爾始終保持着極高的奔跑節奏,直到他進入到直道的那一刻,人們才發現,原來比爾-卡爾已經領先了那麼多。

觀衆席上的尖叫聲愈加熱烈,這些聲音傳入到比爾-卡爾的耳中,讓他得到了極大的滿足感,此時的比爾-卡爾,大概是處於一種“人來瘋”的狀態,周圍觀衆們的歡呼聲越大,他越是覺得興奮,越是覺得渾身都充滿了力量。

最後的直道衝刺,比爾-卡爾領先了第二名半秒以上的時間,這場比賽的勝負已經沒有了懸念。直到這個時候,比爾-卡爾才放慢了速度,但他仍然以巨大的優勢,第一個衝過了終點。

第二名被加拿大選手亞歷克斯-威爾遜獲得,他不愧是上屆奧運會400米的銅牌得主,在這一組的半決賽中僅次於比爾-卡爾。

另一位美國選手詹姆斯-戈登則獲得了第三名,成功晉級到決賽,後面的三位運動員則遭到了淘汰。

接下來,裁判宣佈了這一組選手的成績。

“47秒2!”

這是比爾-卡爾的成績,當裁判說出這個成績時,掌聲四起。

下一刻,現場的大喇叭裡,出現瞭解說員的聲音:“47秒2!比爾-卡爾跑出了47秒2,這是400米項上奧運會的最佳成績,比爾-卡爾的狀態看起來非常不錯,他在半決賽中就打破了400米的奧運會紀錄!”

“是的,如果我沒有記錯的話,上一屆的阿姆斯特丹奧運會上,金牌獲得者的成績也只是47秒8,看起來比爾-卡爾真的很有希望拿到400米短跑的金牌。”另一位解說員開口說道。

現場的觀衆在得知這是一個奧運會紀錄時,尖叫聲與吶喊聲變得更加熱烈起來。

比爾-卡爾臉上掛着得意的微笑,他向着周圍揮手致敬的同時,還不忘用眼角的餘光去看了看自己的同胞本-伊斯卡曼,發表情彷彿是在向本-伊斯卡曼下戰帖。

本-伊斯卡曼表情稍顯凝重,他也知道47秒2的成績意味着什麼。

上一屆奧運會,400米冠軍的成績也就是47秒8,比爾-卡爾已經將這個成績提升了0.6秒,更關鍵的是,這還只是半決賽,比爾-卡爾肯定還是有所保留的,也就是說到了決賽裡,比爾-卡爾的速度必然會更快。

本-伊斯卡曼是世界紀錄保持者,他當然不願意將400米的奧運金牌拱手讓人,但他也不得不承認,現在的比爾-卡爾狀態真的很好。

“不要以爲你贏定了!”本-伊斯卡曼望向比爾-卡爾,然後緊緊的握住了雙拳。

“既然我能夠創造46秒4的世界紀錄,那麼今天的比賽裡,我一樣可以再跑一個46秒4出來,你這個47秒2的確很快,但是還不足爲威脅到我,等到決賽的時候,我會讓你知道,世界紀錄保持者到底有多厲害!”

……

陳強看了看第一組選手的成績。除了比爾-卡爾的47秒2之外,第二名的成績是47秒8,第三名的成績是48秒整,所以陳強估算,一會半決賽的第二組,自己只需要跑一個48秒的成績,便可以晉級到決賽。

陳強活動了一下筋骨,做起了熱身運動,此時的他覺得有些疲勞,不僅僅是身體上的疲勞,還有精神上的疲勞。

從七月三十一日開始,陳強就一直在參加比賽,有的時候是一天一個項目,有的時候是一天兩個項目。而自從八月一日開始,陳強每天都要應付一場決賽,這的確是太消耗精力了。

這可是奧運會,是世界上最頂尖的比賽,每一場比賽都會給運動員來到巨大的心理壓力,更何況是爭奪最後冠軍的決賽。雖然陳強一直在取得勝利,但是他也一直在承受着精神和肉體上的雙重壓力,他就像是一根繃緊的橡皮筋,時時刻刻都處於最緊張的狀態,而且連續五天都是這樣。

“好在,今天是最後一天了。”陳強咬了咬牙,他知道只需要再堅持一天,便可以鬆一口氣了。

400米的比賽,陳強的對手主要有兩個人,一個是比爾-卡爾,另一個就是本-伊斯卡曼。兩者相比的話,陳強倒是更警惕比爾-卡爾。

本-伊斯卡曼雖然是400米的世界紀錄保持者,但他很快就不是了,歷史上的洛杉磯奧運會400米的決賽,比爾-卡爾會以46秒2的成績打破世界紀錄,並且獲得冠軍!所以陳強奪冠道路上的敵人只有一個,那就是比爾-卡爾!

“這一屆奧運會,真的是英雄輩出啊,好多的世界紀錄都被打破了。”陳強心中不由得感嘆起來。

在三十年代,一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體育運動迎來了一個大發展的時期,各個體育項目的世界紀錄不斷的被刷新,特別是在1936年的柏林奧運會上到達了一個高峰。而隨後第二次世界大戰來臨,體育運動也開始了十幾年停滯不前的旅程。

陳強走上賽道以後,看了看不遠處的本-伊斯卡曼,然後努力的將注意力集中起來,也努力的驅趕着身心上的疲憊。

六位參賽選手全都準備完畢,周圍看臺上的觀衆也安靜下來,此時的空氣,稍微帶着一種凝重的氣息,而這種凝重,也使得運動員心中產生了一絲的緊張。

陳強也是如此,雖然他也算是久經賽場的考量,雖然這只是一場半決賽,可是到了起跑之前,他依舊覺得有些緊張。

好在,也正是這種緊張感,沖淡了陳強心中的那一股疲憊。

起跑的槍聲響起,陳強衝出了起跑線,在彎道跑當中,他依舊沒有很激烈的提速,而是努力去尋找奔跑的節奏感。很快的,陳強便進入到自己的節奏當中。

然後陳強開始觀察同組其他選手的狀態。

美國選手本-伊斯卡曼的速度很快,彷彿是對小組第一志在必得。而其他的選手,則要比本-伊斯卡曼慢得多。

陳強心中頓時安定了許多,比賽的情況和他所料想的一樣,這一組只有本-伊斯卡曼算得上是高手,其他人的實力都要稍遜一籌。

“按照這個節奏跑,拿一個小組第二名出線,應該是沒有問題了。”陳強心中暗道。

如果陳強沒有感受到的精神疲憊,這一場半決賽,他或許會試着去爭一個小組第一名,但是經歷了前幾天激烈的賽事後,陳強還是打算稍微保留一點精力留在決賽上用。

200米過後,本-伊斯卡曼的優勢已經比較的明顯了,後面的選手,包括陳強在內,落後本-伊斯卡曼至少有0.3秒的時間。300米過後,進入到最後直道衝刺的時候,本-伊斯卡曼的領先優勢又更大了幾分。

本-伊斯卡曼也意識到了這一點,他發覺自己的領先優勢已經無可撼動,隨即便放慢了腳步。

最終本-伊斯卡曼以47秒6的成績獲得了小組第一,陳強則跑了一個48秒1,小組第二晉級。

陳強比本-伊斯卡曼慢了0.5秒,在視覺上,這是一個挺大的差距。

而之前的第一組半決賽,第二名比第一名的比爾-卡爾慢了0.6秒,這在視覺上同樣是一個很大的差距。

可以說兩位美國運動員不僅僅都是以小組第一晉級到決賽,更都是以巨大的優勢晉級到決賽。

在觀衆們看來,美國選手帶着這麼大的優勢晉級到決賽,意味着在400米項目上,美國選手的實力完全碾壓了其他國家的運動員。觀衆們甚至可以提前開始慶祝美國隊獲得了400米短跑的金牌,唯一的區別就是,獲得金牌的人是比爾-卡爾還是本-伊斯卡曼。

……

下午,洛杉磯奧運會400米短跑決賽即將舉行。

六名選手走上賽道,然後依次進行介紹。

陳強被分在了第六道,三位美國選手,比爾-卡爾被分在了第四道,本-伊斯卡曼被分在了第二道,詹姆斯-戈登則被分在了第五道。

當現場的解說介紹三位美國選手時,觀衆們立刻報以最熱烈的掌聲,特別是比爾-卡爾和本-伊斯卡曼,更是讓觀衆們爲之瘋狂。

本-伊斯卡曼是400米的世界紀錄保持者,自然會受到觀衆們的熱烈歡迎,而比爾-卡爾,在上午的半決賽中表現出色,一舉打破了奧運會400米的紀錄,這也讓他吸粉無數。

至於介紹陳強的時候,只有象徵性的一些掌聲,雖然大家都認識陳強,也知道陳強在這片場地上已經獲得了四枚金牌,打破了四個項目的世界紀錄,但是仍然沒有人看好陳強會在400米項目上有所作爲。

畢竟之前400米的初賽、複賽以及半決賽,陳強的表現都不算突出,基本上都是踩着門檻晉級的。

現在比賽還沒有開始,觀衆席上仍然在激烈的討論着400米冠軍的歸屬。

“冠軍肯定是本-伊斯卡曼的,他可是400米的世界紀錄保持者!”

“我看未必吧,比爾-卡爾的實力也很強,我覺得比爾-卡爾的奪冠可能性要大一些。”

“比爾-卡爾是很厲害,但他可從來沒有打破過400米的世界紀錄。本-伊斯卡曼就不同了,他是這個世界級上400米跑的最快的人,他不贏誰贏!”

“比爾-卡爾的狀態要比本-伊斯卡曼更好,我剛剛打聽過了,在過去的三個月,比爾-卡爾曾經兩次戰勝過本-伊斯卡曼。”

類似的爭論,出現在看臺各處,有人看好本-伊斯卡曼,有人則更看好比爾-卡爾,然後雙方便互相爭論起來。

當然,也有人提到陳強。

“那個中國人,已經拿到四枚金牌了,說不定這會是他的第五塊奧運會金牌!”有人開口說道。

“你瞎琢磨什麼呢!中國人是不可能拿到400米金牌的。”旁邊立刻有人反駁道。

“對,那個中國人的400米,比他的100米和200米差遠了,你看之前的初賽、複賽,還有上午的半決賽,他都跑的很差勁!”

“在400米項目上,我們美國運動員的實力那麼強大,中國人怎麼可能贏得金牌,不要白日做夢了!”

旁邊的觀衆列舉出了各種各樣的理由,來證明陳強不可能獲得400米的冠軍。

事實上在過去的幾天裡,陳強每一個金牌都是看似不可能的。

100米和200米這兩個短跑項目,美國隊都異常的強大,美國隊都有能打破世界紀錄的運動員,然而最終依舊是輸給了陳強。

跳遠項目也是如此,美國隊依舊很強大,而且還有南部忠平這個世界紀錄保持者,可陳強依舊獲得了金牌。至於三級跳遠,陳強更是在最後一次試跳中完成的絕地大翻盤!

縱觀陳強的奪冠歷程,他的每一枚金牌,都像是在完成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任務,他每一次打破世界紀錄,都是在創造奇蹟!

陳強已經創造了那麼多的奇蹟了,已經多次的戰勝過美國頂尖的運動員了,可是在美國人眼中,陳強絕對拿不到400米的金牌。

陳強已經連續四次把奇蹟擺在美國人面前了,如今是第五次,而美國人依舊是很絕對的搖頭,表示陳強不可能獲得金牌,依舊不肯相信奇蹟會再次發生。這究竟是爲什麼?是美國人比較蠢麼?是美國人智商低麼?

當然不是!美國人要是真的那麼蠢、要是真的智商低的話,美國怎麼會成爲世界第一的強國!

很顯然,美國人並不愚蠢,他們的智商也不低,他們之所以會做出這樣的判斷,主要還是因爲意識形態、慣性思維,以及偏見!

意識形態很容易解釋,我覺得你是白癡,哪怕你是愛因斯坦,我依舊會覺得你是白癡,我還會找出無數個理由,或者是各種槓精附身,來證明愛因斯坦就是個白癡。

慣性思維也很容易解釋,比如給你看兩張照片,一張照片上的人英俊文雅,衣着有品味;另一張照片上的人醜陋粗俗,各種紋身穿洞。然後對你說,這兩個人中有一個是全國通緝犯,要你指是誰,你的第一反應都會印證人們的慣性思維。

至於偏見,這更是無處不在。就比如在印度,賤民的身份就是原罪,無論這個賤民品德有多麼的高尚,對人有多麼的友好,內心有多麼的善良,只要他是賤民,人們就會對他產生偏見。

那個時代的中國,貧窮落後,國家積弱、不斷的被列強所欺辱,而且華人在美國也是受到歧視的存在,於是乎美國人看到中國的運動員,意識形態、思維慣性、以及偏見,全都佔全了。

即便陳強已經拿到了四枚金牌,打破了四個項目的世界紀錄,也改變了很多美國人對中國的看法,但是意識形態、思維慣性以及偏見這東西,是一時間無法扭轉的,甚至說這些東西是一輩子都無法改變的!

美國人的這種思維方式,在未來仍然普遍存在,比如去美國的某個著名的問答網站,去搜索“does china have”,搜索欄裡會自動的出現各種名詞,比如中國有汽車嗎?中國有鐵路嗎?中國有飛機嗎?中國有手機嗎?中國有電腦嗎?等等類似的問題有很多。然而提問的美國人並沒有意識到,他們用來提問的手機或者電腦,就是中國製造!

這可是二十一世紀,進入到互聯網時代的美國人,他們竟然能問出這樣白癡的問題,是他們愚蠢麼?或者是他們智商低?

顯然不是。是因爲他們看待中國時,充滿了意識形態,充滿了思維慣性,充滿了偏見!

未來的互聯網時代,很多事情隨便上網搜一搜就能得到答案,然而美國人依舊會問出如此白癡的問題。那麼在二十世紀三十年代,那個信息交流不暢通的時代,美國人覺得陳強拿不到400米的冠軍,更是再正常不過的了。

……

比爾-卡爾看了看自己的雙手,此時他的雙手竟然開始顫抖起來。

這是因爲激動,是因爲亢奮,是比爾-卡爾難以抑制心中那種對比賽的渴望!

或者說那是對冠軍、對榮譽的渴望。

拿到金牌,打破世界紀錄,出人頭地,去白宮接受總統的宴請,功成名就,走上人生巔峰,這大概就是此時的比爾-卡爾心中所想的事情。

比爾-卡爾站在第四道,他回頭望了望第二道的本-伊斯卡曼,與此同時,本-伊斯卡曼也看了看他,兩人目光對視的一霎那,彷彿是寶刀出鞘一般,瞬間釋放出了殺氣。

“本-伊斯卡曼,你等着看吧,這枚400米金牌,一定是屬於我的,還與400米的世界紀錄,我也要拿走!”比爾-卡爾搖了搖牙,然後做好了起跑的姿勢。

此時本-伊斯卡曼也是同樣的想法,他要戰勝比爾-卡爾,拿到400米的金牌,捍衛自己400米世界紀錄保持者的榮譽。

兩人都將對方視爲最大的對手,至於其他的運動員,已經被兩人當成了路人甲,完全不必去在意。

發令員示意六位選手準備,然後一聲“SET”,舉起了發令槍。

這一瞬間,陳強表情顯得莊重起來,他的注意力也完全集中到了賽道上,這是他在洛杉磯奧運會上最好一場比賽,是他第一次參加奧運會的謝幕表演,後面已經沒有比賽了,陳強必然會毫無保留的拼盡全力。

所以當槍聲響起的那一刻,陳強迅速的衝了出去,這一次他並沒有像之前的初賽。複賽或者半決賽那樣,慢吞吞的去尋找自己的節奏,而是開始迅速的加速,然後在加速的過程中去找到自己所適應的節奏。

這最後一場比賽,陳強打算將自己的體能壓榨到極致,所以在起跑階段,陳強也沒有刻意的保留體力,他步伐邁的很大,蹬地更加的有力,步頻也更加的迅速。

陳強處於第六道,也就是最外側的跑道,而首先感知到陳強速度變化的,正是第五道的美國運動員詹姆斯-戈登。

“那個中國人跑的好快,比賽纔剛剛開始,他用得着這麼拼麼?上午的半決賽,他在起跑後可沒有這麼快!”詹姆斯-戈登心中暗道。

與此同時,比爾-卡爾卻並沒有留意陳強,他在加速的同時,還稍微分出一絲的精力,來關注本-伊斯卡曼的情況。

前面的100米彎道,運動員的體能都比較的充足,跑的也都不慢,幾個眨眼的功夫,他們便完成了前面的100米,進入到第一個直道當中,

直道要比彎道好跑的多,在這個直道的階段,六位選手都不約而同的開啓了快速奔跑的模式。

事實上在直道當中,是更容易對比出速度的優劣的,即便運動員的前後位置有所不同,但是誰跑的快,誰跑的慢,還是很容易能夠看出來的。

此時正對直道的看臺上,觀衆們已經發覺,比爾-卡爾和本-伊斯卡曼,要比其他的選手更快,這讓觀衆們大爲興奮,他們立刻歡呼起來,將自己的加油聲送給了運動員。

還有一個人也很快,那就是陳強,不過陳強處於最外側的跑道,是一個邊緣的位置,本來就不如第二道的本-伊斯卡曼和第四道的比爾-卡爾那麼的顯眼,更何況觀衆們也壓根沒有關注陳強的情況。

觀衆們的歡呼聲傳入到了比爾-卡爾的耳朵當中。

“這些掌聲和歡呼聲都是送給我的吧?這座賽場內,所有的觀衆一定都在期待我獲得冠軍!”比爾-卡爾愈加覺得興奮起來。

比爾-卡爾本來就是個“人來瘋”,在比賽開始之前,他就已經很興奮了,如今聽到周圍這熱烈的加油聲,他愈發覺得難以抑制心中的亢奮。

“衝,向前衝,我可以更快的,我還可以跑的更快的!”

比爾-卡爾突然覺得,他的身體好像是要燃燒起來一般,急需要去痛快的發泄,而發泄的最好方式,就是拼命的向前奔跑!

作爲一個“人來瘋”型的運動員,那種亢奮的精神,已經完全激活了他的全部狀態!

……

本-伊斯卡曼能夠感覺到,比爾-卡爾正越跑越快!

“難道我要輸給比爾-卡爾了麼?以他那種囂張的性格,我要是還真的輸給了他,他一定會嘲笑我一輩子的,不行,我不能輸,至少不能輸給比爾-卡爾那個可惡傢伙!”

世界記錄保持者的尊嚴和驕傲,使得本-伊斯卡曼加快了腳步,然而他卻覺得這還不夠,以他現在的速度,並不足以戰勝比爾-卡爾。

“我要更快一些,我是400米的世界紀錄保持者,我能更快一些!”

此時,選手們已經結束了直道的衝刺,再次進入到彎道當中。

200米到300米的過程,是一個由無氧運動轉化爲有氧運動的過程,這個時候每個人都會慢下步伐,吸收一些氧氣,分解一些乳酸,讓身體得到一定的緩解。

然而本-伊斯卡曼卻仍然在強行加速,這使得他的身體出現了短暫的缺氧,隨後他不得不放慢了步伐,保證身體的氧氣供應。

也就在這缺氧的霎那間,本-伊斯卡曼產生了一絲幻覺。他彷彿回到1932年的3月26日,彷彿回到了加尼福利亞的帕洛阿爾託。

1932年的3月26日,加州帕洛阿爾託舉行的一場比賽裡,本-伊斯卡曼以46秒4的成績,打破了400米的世界紀錄,那是他的巔峰時刻!

而在此時,在本-伊斯卡曼的腦海中,那一場比賽又清晰的浮現出來,本-伊斯卡曼恍然覺得,現在的他又在重複3月26日的那場比賽,在重複他打破400米世界紀錄的那場比賽!

下一個瞬間,腦海中的幻覺消失,本-伊斯卡曼又回到了洛杉磯奧運會的賽場上。

“對,我能感受到,就是這種感覺,我打破世界紀錄時,就是這種感覺!”

本-伊斯卡曼不愧是世界紀錄保持者,在比爾-卡爾給他的精神壓力之下,在身體缺氧給他的身體壓力之下,這一刻的本-伊斯卡曼,卻找到了當日打破世界紀錄的感覺!

幾個月之前,那個打破世界紀錄的本-伊斯卡曼又回來了!

……

比爾-卡爾能夠感覺到,自己現在的狀態空前的好。

雖然在彎道當中,比爾-卡爾也放慢了速度,讓身體進入到短暫的有氧運動當中,緩解缺氧以及乳酸帶給肌肉的壓力,但是比爾-卡爾的精神,仍然是處於那種亢奮的狀態。

周圍的加油聲仍然不絕於耳!

“再多一些歡呼吧!聲音再大一些吧!讓我更興奮,讓我更激昂,讓我瘋狂起來!”

這一刻的比爾-卡爾,眼神中的確是閃爍起了一絲的瘋狂,因爲他已經意識到,他今天跑的很快,他從來沒有這麼快!

比爾-卡爾恍然覺得,那枚400米的奧運會金牌,正在向他招手!

彎道已經接近尾聲,接下來會進入到最後的直道衝刺當中,比爾-卡爾的體能已經恢復了一些,他開始加速,要進行最後的衝刺。

“我會贏的,我一定會贏的!”

帶着這種堅定的信念,比爾-卡爾衝出了彎道,進入到直道當中。與此同時,比爾卡爾向着左側看了一眼,他望向了第二道的本-伊斯卡曼。

本-伊斯卡曼仍在比爾-卡爾的身後。

400米的比賽當中,在運動員進入到最後直道以後,誰領先誰落後便是一目瞭然,如今本-伊斯卡曼處於比爾-卡爾的身後,也就意味着比爾-卡爾是領先者!

“我領先了,我跑贏了本-伊斯卡曼!我是第一名!我早就說過,400米的金牌是我的,400米的世界紀錄也是我的,我纔是世界第一!”

領先讓比爾-卡爾心潮澎湃,他轉過頭來,打算全力進行最後的衝刺。

然而也就是在比爾-卡爾轉過頭的一霎那,他右眼的眼角餘光卻發現,在最右側的跑道上,有一個人!

那個人跑在他前面!

那是第六道!

那個人正是陳強!

此時的陳強,已經吹起了最後衝刺的號角,向着自己第五枚奧運會金牌狂奔而去!

——————

九千字章節送上,各位大佬手中還有月票的,拜託支持一下吧!

第四十九章 大腿前擺技術(求推薦票)第二十五章 下跪道歉(求推薦票)第三五八章 大賺一筆第三五八章 大賺一筆第四十一章 第五組(求推薦票)第三三七章 尋找橡膠第二五四章 李老爺子的誕生第一一五章 好人有好報(填了一個坑)第六十五章 同行是冤家(求推薦票)第二十三章 獲勝一萬兩千字完畢,求月票!第八十一章 亞洲紀錄第三三四章 成立耐克公司第二三二章 動起來第二七一章 招兵買馬第二一五章 先進理念的勝利第一四一章 破世界紀錄奪冠×5(求月票)第三五一章 調查終止第二六九章 大膽的想法第六十六章 生意興隆(求推薦票)第三十二章 皇天不負有心人(求推薦票)第八十六章 更高、更壯、更長!第三六七章 難的永遠是經費第三七五章 評比第三一五章 網球發展的推動者第六十七章 加錢(求推薦票)第一一七章 解鎖新任務,我是檯球高手第二三三章 健美操時代的來臨第八十二章 亞洲最快(求推薦票)第一六八章 跨欄是門童子功第二八五章 客場作戰第九十五章 廣告代言(求月票)第三十四章 跟着陳哥發財(求推薦票)第一八八章 金牌到手第二三零章 課程大賣第二九零章 政治正確的奧斯卡第十九章 囂張第二一四章 出書第三七五章 評比第三二七章 技巧挑戰賽第二零九章 對手真的菜第三五八章 大賺一筆第三一三章 再戰美網第一九七章 邀請與拒絕第十七章 落後百年的起跑技術第一二零章 挨炸彈第一一六章 新的征程(求月票)第一九九章 新的時代第十一章 尋找客戶第二零二章 又忘了美女第四十六章 有個局長爸爸真好第三零六章 碩鼠們在行動第三一三章 再戰美網第三一二章 新型網球拍第三一零章 黃鼠狼給雞拜年第一四三章 世界第一運動員(求月票)第三六八章 倫敦奧運會第三七一章 決定第五十二章 抵達杭州(求推薦票)第一六七章 輕功高手大戰110米欄第一九零章 三個世界紀錄保持者第二零一章 救命稻草第二九七章 孔公子買車第四十四章 好巧(求推薦票)第四十八章 偏執(求推薦票)第二三六章 歪打正着第一二三章 用世界紀錄回擊世界紀錄!第一三零章 一場成功的比賽第三一二章 新型網球拍第三三三章 體育用品公司第十二章 論精神食糧的重要性第二八五章 客場作戰第二三五章 加盟商第一八一章 10秒第一九四章 16米大關!第四十八章 偏執(求推薦票)第一一六章 新的征程(求月票)第一三四章 你強,我更強!(求月票)第一七九章 奧運會跳高冠軍第二三二章 動起來第四十八章 偏執(求推薦票)第一三六章 技術碾壓(一更,求月票)第一五三章 套路賣書(求月票)第三四五章 球星代言第八十三章 兩個世界的人第二一五章 先進理念的勝利第一零四章 “烈火戰車”來了第二零八章 去美網虐菜第六十四章 賣奶粉的全運會冠軍第三二零章 全明星賽第三七一章 決定第三零三章 買下十分之一個盧浮宮第三七四章 廣播體操第一章 穿越即失業第一六九章 毋忘國恥第二四二章 湯姆和傑瑞第三一五章 網球發展的推動者第三五九章 烏鴉反哺第二二一章 塵埃落定第六十八章 沉甸甸的跑鞋(求推薦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