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地方官制與行政區劃的演變

1.地方行政區的增加

魏晉南北朝是個分裂的時代,分裂時代往往地方行政區劃就比較混亂。比如同一個州,兩國甚至三國分據,往往每個國家都要設置這個州。但從中華一統的眼光看,等於是原來的一個州變成兩個甚至三個州。東漢全國共13州,三國時,魏設13州,吳設4州,蜀有2州,已經比原來多了5州。西晉統一,發展成爲20州。渡江以後,南北各自設置行政區,北方的州郡紛紛以僑州僑郡的名義落戶南方,北方也不甘示弱。大家都在增加州郡,結果是州越來越多,到了南朝末年,陳朝的疆域最小,淮河流域與西蜀都丟掉了,但卻有州42個,而隋統一前夕,北周居然有州211個,全國一級行政區(州)竟然比東漢多了近20倍,比東漢時期的第二級行政區(郡國)103個,還要多1倍。郡國數也有較大規模的增加,從103個增至674個,增幅爲6.5倍。只有縣這一級相對比較穩定,大體保持在1500個左右,最多時也不過2000餘個。

2.地方官制的變化

第一和第二層次的地方行政區大幅度增加,必然意味着地方中高級官員的增加。俗話說,官毛了,但主要“毛”在高層,這是第一種變化。地方官制的另一種變化是軍事化意味增強。首先是州以上設置都督,總領各州軍事,在戰爭期間,對郡縣長官有誅伐大權。有時還在都督之上設置大都督,成爲事實上的國家軍事首腦。其次,州長官分爲領將軍銜的刺史和沒有將軍銜的“單車刺史”。前者兼有民政和軍政大權,而後者只有民政之權。有的時候,都督還兼有“行臺”的名號,即“行尚書檯”。這種臨時流動的中央機構的名義,大大地強化了這種軍閥性質的地方官員的地位。北周時,都督改稱總管,一直延續到隋朝。這種變化,實際上意味着地方行政權力的軍事化,非如此,不足以控制地方。這表明了在分裂時期,地方的離散意識加強的同時,整個政治的文治精神衰落。

3.北朝的鄉里制度

西晉末大亂,整個北方戰亂不已,人民流離逃亡之餘,往往結成塢壁以自保。每個塢壁或以宗族,或以地緣關係結合起來,形成一個凝聚力相對較強的小共同體。大家公推一個首領來領頭,有宗主、塢主、邑主等名目,形成武裝割據的小局面。每個宗主往往不是德高威重的地方領袖,即是強人頭領。在他們的領導下,一個塢壁往往就是一個大家庭,宗主和一般百姓之間,形成了很強的封建關係。等到戰亂過後,這種鄉村組織保留了下來。統治北方的少數民族政權當然既沒有必要,也沒有能力將它們2削平,重新組織原來的鄉里結構。於是,北朝的鄉里制度,從秦漢以來的鄉里鄉官體制,變爲宗主督護制。朝廷承認宗主的權力,認可一個個宗主爲首的小共同體爲鄉村基層組織。

北魏孝文帝改革後,在推行均田制的同時,改革鄉村基層組織,推行“三長制”,即所謂的鄰長、里長、黨長。五家爲鄰,五鄰爲裡,五里爲黨,當然,這種整齊劃一的鄉村制度改革實際上難以如願,只不過是給原來的宗主督護制一個合理的制度外殼而已。實際上還是借用原來的宗主強人控制鄉村,通過對三長的賦稅優待,比較有效地實現對百姓的徵發。 小說.中國政治制度史導論(第2版) 最新章節第22章 地方官制與行政區劃的演變 網址:http://www.xoyo100.com/html/5/5157/2535484.html

第61章 明代的學校與科舉制度2第70章 清代的中央行政機構第37章 武化結構與秩序第74章 轉型的陣痛晚清第52章 投下分封制度第41章 繁複的中央行政機構第28章 科舉制度1第77章 總理衙門和總稅務司第22章 地方官制與行政區劃的演變第12章 王霸之道兩漢2第75章 清朝政治格局的轉換第13章 王霸之道兩漢3第54章 元朝的兵制第75章 清朝政治格局的轉換第35章 中唐決策機制的變化以及宦官專權的原因第33章 隋唐的地方政府體制第79章 清朝的新政1第28章 科舉制度1第16章 王霸之道兩漢6第56章 政治中樞的變遷1第56章 政治中樞的變遷1第34章 隋唐的司法制度第61章 明代的學校與科舉制度2第41章 繁複的中央行政機構第26章 隋朝的創制第26章 隋朝的創制第53章 社會等級與政治文化第80章 清朝的新政2第68章 清朝的皇位繼承製度第12章 王霸之道兩漢2第2章 前封建時代第70章 清代的中央行政機構第35章 中唐決策機制的變化以及宦官專權的原因第29章 科舉制度2第7章 官僚制帝國時代的過渡春秋戰國1第4章 封建時代的確立商第10章 法家帝國秦2第5章 封建制的盛世西周第71章 清朝的八旗綠營兵制第72章 清朝的朝貢和理藩體系第15章 王霸之道兩漢5第66章 清代的中樞決策及其機構1第65章 明朝獨特的宗藩制度第73章 清代的地方行政及其運作第34章 隋唐的司法制度第42章 宋代的地方官制第56章 政治中樞的變遷1第25章 考試帝國隋唐第34章 隋唐的司法制度第14章 王霸之道兩漢4第6章 官僚帝國的時代從春秋戰國到秦漢第64章 明朝的監察制度第45章 宋朝的兵制第41章 繁複的中央行政機構第57章 政治中樞的變遷2第25章 考試帝國隋唐第64章 明朝的監察制度第69章 清代的內務府和太監機構第49章 元朝的大汗和皇帝制度第50章 元朝的中央行政體系以及決策機制第63章 明朝皇室的特務機構第4章 封建時代的確立商第75章 清朝政治格局的轉換第7章 官僚制帝國時代的過渡春秋戰國1第39章 缺乏道德維繫導致的制度性動盪第27章 三省六部和集體宰相體制第32章 府兵制及其畸變第42章 宋代的地方官制第18章 三國第60章 明代的學校與科舉制度1第43章 宋代的科舉與學校制度第17章 貴族與皇權三國第41章 繁複的中央行政機構第36章 軍閥政體五代十國第41章 繁複的中央行政機構第78章 戊戌維新變革的制度意義第40章 精緻繁複的網狀王國兩宋第43章 宋代的科舉與學校制度第6章 官僚帝國的時代從春秋戰國到秦漢第63章 明朝皇室的特務機構第56章 政治中樞的變遷1第68章 清朝的皇位繼承製度第44章 宋代官員的人事制度第54章 元朝的兵制第8章 官僚制帝國時代的過渡春秋戰國2第43章 宋代的科舉與學校制度第49章 元朝的大汗和皇帝制度第79章 清朝的新政1第24章 門閥政治的政治文化與門閥政治的末路第17章 貴族與皇權三國第2章 前封建時代第12章 王霸之道兩漢2第30章 唐代的官吏任用考覈制度第73章 清代的地方行政及其運作第41章 繁複的中央行政機構第71章 清朝的八旗綠營兵制第2章 前封建時代第32章 府兵制及其畸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