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明代的中央行政機構

明初廢相,開創了將行政機構直接隸屬皇帝的先河。作爲宰相衙屬的中書省也徹底退出歷史舞臺,只剩下中書舍人一職,變成一個閒差。宋代的門下省也沒有恢復,只是將給事中一職散入各部,依然管封駁。這樣,傳統的三省六部(元代不計)就變成了六部體制。

在原來的體制下,六部隸屬省(隸屬於尚書省或是中書省),屬於執行機關。雖然權力不小,但地位畢竟不高。現在六部直屬皇帝,成爲一人之下的最高的行政官職。地位提高了,官階也提高了,各部尚書一人,正二品,侍郎一人,正三品。他們不僅負責行政事務的執行,而且可以參與軍國大事的決策,如某事屬於某部管轄,如果足夠重大,那麼就由某部負責人尚書或者侍郎主持廷議,與其他各部長官、內閣成員以及科道(御史和給事中)互相討論。如果所需討論的事情難有歸屬,那麼就由吏部尚書主持。當需要討論高級官員任用時,廷議就變成了“廷推”,同樣由吏部長官主持。有的時候,皇帝往往將專屬於某部的事情派到某部,令其在部內討論,這叫“部議”。討論如何懲罰官員,則下刑部議;討論河工,則下工部議。當然,無論何種“議”,最後都要皇帝定奪拍板。其實,在“議”的背後,司禮監和內閣往往起着決定性作用。一項決策,是否進入廷議和部議階段,往往看內閣與司禮監的意願;進入廷議還是部議,往往取決於他們是否願意讓其通過,成爲決策法令。如果他們樂觀其成,進入這個程序又有利於通過的,那麼就進,如果反之,則不進。

六部負責人雖然分爲尚書和侍郎,有官階高低之別,但他們並不是正職和副職關係,只是官階上有區別而已,對部務具有差不多的發言權,同列堂官,兩位都可以單獨向皇帝上疏。雖然在處理公務上按慣例官階低的應該尊重官階高的,但如果侍郎認爲尚書處理不當,可以阻止決策下達,上報皇帝。這種安排,本身就蘊涵着互相牽制的意思。當然,一個部的堂官之間,真正鬧到互相告狀、走向決裂的情景其實並不多。按中國政治的慣例,一般都在私下儘可能協調好,而避免公開決裂。當然,到了非鬧翻不可的時候,侍郎也可以阻擋尚書的意志。

六部以吏部爲首,因爲吏部是管官的部門,所以權力最大。在內閣存在的情況下,只有吏部還可以跟內閣抗衡一下。在地位和禮遇上,吏部也明顯高於各部,吏部的侍郎與各部尚書地位相當,而吏部尚書則高於各部尚書。其次是戶部,戶部主管全國的財政和戶籍。明朝對天下的戶籍都有統計,編爲黃冊,黃冊每十年修改一次。地畝也有統計,編爲魚2鱗冊。這些都歸戶部管。明朝地方沒有財權,任何一項大一點的開支,都要在戶部報銷,因此戶部權重事繁,事務比吏部還要多。排在第三的是禮部,在明代,禮部的權限有所擴大,主管朝廷禮儀、祭祀、學校和貢舉,由於學校和科舉制度是連在一起的,所以這項事務賦予禮部很大的權力,等於是參與了官員的選拔。排在第四位的是兵部。明朝始終處在北方遊牧和遊獵民族的壓力之下,所以,兵部頗受重視。開國之初,吏部和兵部並重,地位一般齊,但後來的皇帝慣於呆在深宮,官僚體系又有文官化傾向。時間一長,兵部地位就下降了。排在第五位的是刑部。刑部負責司法,主管刑律修訂,律條解釋,組織每年的秋審和詔獄的會審,與都察院、大理寺合稱三法司。排在最後的是工部。工部負責所有國家工程,包括宮室、道路、城池、河工等等,實際上也是一個很實惠的部門。但由於工部在人事和錢財上缺乏自主,加上人們習慣性地對“工”有歧視,所以在各部中地位最低。當時,人們習慣給六部各以一個字命名:吏部曰“貴”,戶部曰“富”,禮部曰“窮”,兵部曰“武”,刑部曰“威”,工部曰“賤”。雖然並不很確切,但卻很傳神。

除了六部之外,還有一箇中央部門是明朝的政治運作過程必須經過的一環,即通政使司。通政使司是明朝特有的機構,始設於洪武十年(1378年),職能是接受四方的奏章和臣民的上書。當初設置這個機構,主要是爲了架空中書省(宰相),使奏章直接送交皇帝。後來宰相被取消,通政使司就成爲名副其實的信息中樞。它一方面承擔着政令上傳下達的使命,一方面則確保着皇權的絕對尊嚴。所有奏章和臣民上書,只能交給皇帝一個人。通政使司有一塊紅牌,上書“奏事使”三字,通政使司的官員,只要手持這個牌子,就可以隨時入宮,任何人不得阻攔。六部和各地督撫,如果不經過通政使司,什麼公文都不可能上達,而經過皇帝批朱的奏章和皇帝的上諭,也要經過通政使司下達各個部門。通政使司設通政使一人,正三品,比六部尚書略低;左右通政各一,謄黃通政一,官階四品;左右參議各一,官階正五品,辦事機構有經歷司。

明朝制度還有一個奇特之處,就是在永樂年間遷都北京之後,在南京居然還保留了一整套的政府班子。這套班子機構設置完全跟北京一樣,有六部和各個監寺。由於永樂是篡位做的皇帝,心裡虧,不得不在孝道上做足文章,國都實際上已經遷到了北京,卻保留南京政府,以示不改祖制。當然,南京政府雖然部門齊全,但基本上無事可做,管轄範圍只限於留都(南京)所屬的州縣。即使如此,還要受到北京政府司禮監的干涉。所以,人們稱在南京做官爲“仕隱”,意思是做着官的隱士。 小說.中國政治制度史導論(第2版) 最新章節第58章 明代的中央行政機構 網址:http://www.xoyo100.com/html/5/5157/2535537.html

第74章 轉型的陣痛晚清第25章 考試帝國隋唐第11章 王霸之道兩漢1第68章 清朝的皇位繼承製度第73章 清代的地方行政及其運作第53章 社會等級與政治文化第39章 缺乏道德維繫導致的制度性動盪第54章 元朝的兵制第42章 宋代的地方官制第51章 元朝的地方行政系統第76章 勇營制度和新式海軍第74章 轉型的陣痛晚清第80章 清朝的新政2第44章 宋代官員的人事制度第74章 轉型的陣痛晚清第1章 前封建時代和封建時代第41章 繁複的中央行政機構第31章 隋唐時期的監察體系第11章 王霸之道兩漢1第61章 明代的學校與科舉制度2第34章 隋唐的司法制度第72章 清朝的朝貢和理藩體系第4章 封建時代的確立商第80章 清朝的新政2第11章 王霸之道兩漢1第16章 王霸之道兩漢6第37章 武化結構與秩序第40章 精緻繁複的網狀王國兩宋第8章 官僚制帝國時代的過渡春秋戰國2第75章 清朝政治格局的轉換第64章 明朝的監察制度第25章 考試帝國隋唐第22章 地方官制與行政區劃的演變第47章 金朝的政府特色第78章 戊戌維新變革的制度意義第22章 地方官制與行政區劃的演變第46章 草原帝國金第74章 轉型的陣痛晚清第11章 王霸之道兩漢1第39章 缺乏道德維繫導致的制度性動盪第71章 清朝的八旗綠營兵制第77章 總理衙門和總稅務司第8章 官僚制帝國時代的過渡春秋戰國2第70章 清代的中央行政機構第5章 封建制的盛世西周第54章 元朝的兵制第41章 繁複的中央行政機構第66章 清代的中樞決策及其機構1第40章 精緻繁複的網狀王國兩宋第26章 隋朝的創制第22章 地方官制與行政區劃的演變第65章 明朝獨特的宗藩制度第23章 軍隊私人化的走向第33章 隋唐的地方政府體制第8章 官僚制帝國時代的過渡春秋戰國2第3章 封建時代的過渡夏第40章 精緻繁複的網狀王國兩宋第29章 科舉制度2第27章 三省六部和集體宰相體制第11章 王霸之道兩漢1第18章 三國第61章 明代的學校與科舉制度2第20章 門閥政治陰影下的西晉分封復古第3章 封建時代的過渡夏第26章 隋朝的創制第2章 前封建時代第65章 明朝獨特的宗藩制度第23章 軍隊私人化的走向第8章 官僚制帝國時代的過渡春秋戰國2第65章 明朝獨特的宗藩制度第70章 清代的中央行政機構第4章 封建時代的確立商第15章 王霸之道兩漢5第40章 精緻繁複的網狀王國兩宋第47章 金朝的政府特色第10章 法家帝國秦2第74章 轉型的陣痛晚清第23章 軍隊私人化的走向第34章 隋唐的司法制度第28章 科舉制度1第78章 戊戌維新變革的制度意義第28章 科舉制度1第65章 明朝獨特的宗藩制度第63章 明朝皇室的特務機構第76章 勇營制度和新式海軍第39章 缺乏道德維繫導致的制度性動盪第3章 封建時代的過渡夏第22章 地方官制與行政區劃的演變第56章 政治中樞的變遷1第14章 王霸之道兩漢4第25章 考試帝國隋唐第30章 唐代的官吏任用考覈制度第33章 隋唐的地方政府體制第21章 中央機構的權力制衡與職能分工的初現第55章 絕對王權明第27章 三省六部和集體宰相體制第6章 官僚帝國的時代從春秋戰國到秦漢第33章 隋唐的地方政府體制第39章 缺乏道德維繫導致的制度性動盪第41章 繁複的中央行政機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