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夾帶裡的第一批人

待翁同龢退出後。光緒接着說道:“朕觀李中堂之北洋講武學堂辦的不錯,故請李中堂代爲參詳一二。方良、子安兩位儘管細說,無須有什顧慮。”光緒頓一頓:“朕先說綱要吧。雲階爲人剛直,爲官清廉。朕欲讓你專司新軍錢糧之事併兼管軍中法紀;子安專司練兵之事,方良負責軍校管理。朕將親任這軍校校長及新軍最高統帥。將全部招收八旗子弟,請德國教習,仿德國之法練兵,組建參謀部。至於細節就由諸位擬定。”

光緒話說完,養心殿內一片安寧。

“怎麼都不說話。子安,你在摺子上寫的可是慷慨激昂,爲何如今卻一言不發。儘管說,說錯朕也決不追究。”

“臣斗膽問一句。皇上所建新軍果真只收八旗子弟?”

“當然,皇室親軍當然以皇室子弟爲兵,子安以爲然否?”光緒笑着看着歐陽振華。

歐陽振華低頭沉思,前番皇上義正詞嚴,讓他已經老去的心又起燃起了動力。而如今突然此番讓他百思不解。看來皇帝還是滿清的皇帝,朝廷強分滿漢,如何能振興國家。想到此處跪倒在地:“微臣年事已高,前番上折多有狂言,還請皇上准許臣辭官回鄉。”

光緒看的出歐陽振華心灰意冷:“方良,你是何意?”

周勤亦是跪下道:“臣恐年少,難爲皇上分憂。”

“看來你們都是有話不敢說呀,朕知道你們都不是滿人,所以你們還是怕說出來朕會殺了你們的頭吧。”

兩人依照沒有回話。

光緒站起來,慢慢踱步而行:“中國自有史以來,便於戰爭相伴。五千年的文化史就是五千年的戰爭史記。五千年來的戰爭使中國人的血液中充滿了不屈的血性。文死諫,武死戰。沒有無血性的中國人,只有無血性的政府。”光緒話音一轉:“難道是朕錯了?”

“臣以爲新軍之中決不能有八旗子弟。”周勤還是太年青,經不起激呀。

“八旗制度在開創之初,這種制度曾經掃蕩南北,打下天下;可在見識過中原的繁華之後,八旗子弟便安於享樂。在康熙朝時,八旗兵已無從龍入關之勇猛。平三番之時就已不可大用。”歐陽振華越說越激動:“皇上走出皇宮去看看吧。二百多年下來,如今八旗子弟不過是憑血統關係,憑祖宗福廕過驕奢閒逸的生活,不過只是一羣遊手好閒的紈絝子弟罷了。”

“臣附議。”岑春煊答到。

“老臣亦以爲如今八旗子弟不可用。”李鴻章如是說。

“看來你們還不瞭解朕呀,如果不這樣說能同意嗎?”光緒說着用手指了指西邊:“你們不怕砍頭,那朕也給你們交個心。你們只管用心去辦差,子安你將新兵要求寫成章程公之於衆。一個月後朕將親自己考教八旗子弟,只有當他們不能過關之時,朕纔有有藉口呀。朕名義上是皇帝,可處處受到太后制肘。要是沒人她老人家的同意,我們什麼事都幹不成。所要朕要藉口,要他們給朕藉口。我們就像是在黑暗的懸崖上行走,一步不慎,就是萬劫不復。”

“朝堂之內,朕盡力周旋,朝堂之外朕只能仰仗少荃。當前國家如重病沉屙之人,只能慢慢調理,萬不能急火猛攻。所以朕要從這軍校開始,爲這個國家種下騰飛的種子。諸位拜託了。”說完,光緒深深的鞠了一躬。此時的光緒已經不考慮這些人是否能忠誠於他。他此刻心中想的就是,最差的不過是提前去瀛臺,國家依舊按歷史走下去,還能怎樣。

李鴻章四人跪倒腳下:“臣等定不負皇上重託。”

“都起來吧。負了朕就負了吧。記着,別負了這片土地,別負了這天下。”光緒收拾好情緒:“雲階,錢糧之事若戶部不足,就直接來找朕。李卿留下,其它人跪安吧。”

等其它人都出去了,光緒悠然問到:“坐,朕開門見山吧。朕欲將北洋講武學堂遷至京城,做爲新軍基礎。卿可願否。”

“只要皇上勵精圖治,就是要老臣性命又能如何。何況一學堂。只是若要遷至京城,太后及朝中大臣恐有非議。”

“朝中大臣多數對你李鴻章的權勢很是忌憚呀。”光緒若有所指。

李鴻章是什麼人,要是聽不懂光緒的意思怎麼能做上這天下督撫之首的直隸總督。李鴻章笑笑答到:“看來老臣要和皇上打打官司了。”

“朕也希望藉此引開朝中衆臣的注意力,朕可不希望朕的新軍過於受人關注。此事還須卿多出力一二呀。另外朕還要問你要幾個人。”光緒遞上一張紙過去。隨後二人討論了些新軍建校章程,注意事項等。

“李卿,朕聽說你開辦的輪船招商局在開辦之初便擠垮了美國旗昌輪船公司,如今朝廷多年未撥發北洋糧餉,卿獨靠這輪船招商局每年之獲利支持這北洋若大局面,卿功不可沒呀。”

“皇上,臣這輪船招商局每年也僅獲利八九十萬兩,也只是勉強夠用而已呀。”讓李鴻章最擔心的事就是這個了。要是沒有輪船招商局,北洋官兵連糧餉都發不出來了。這時寇連材外在叫門。

“你以爲朕要拿你的輪船招商局來支付這新軍嗎?放心北洋對大清之重要朕還是明白的。朕再如何也不會自挖牆腳。朕只是想告訴卿,今新軍一建。從今兒起三年內朝廷將再無糧餉撥付北洋。只能靠卿了。寇連材,進來吧。”

“說說收成如何。”看見寇連材看了一眼李鴻章,光緒接着道:“李中堂也不是外人,但說無妨。”

寇連材從懷中拿出一把銀票。是一把,沒錯。放在光緒龍案上:“皇上此次查抄御膳房諸人及崔玉貴,共得銀300餘萬兩,黃金1000多兩,古董字畫十餘幅。共有各地地契共計1500多畝。半數以上均爲崔玉貴所有。另有珍玩多件。待清點完成,編寫成冊再呈於皇上。此次實物皆如實上報內務府,銀子只報了150萬兩,黃金沒報。人情用了80多萬兩。”

“80多萬兩!50萬兩不行嗎?你這個敗家玩意兒。”光緒看着這個不會爲他省錢的奴才:“好了好了,一會拿20萬兩給李中堂帶走。”

“李卿,你將這20萬兩銀子交給孫家鼐,讓他給朕辦一家報館。不同於你北洋的報館。”

“皇上意思是洋人的那種民間的報紙?”

“正是,要讓每一個國人都能知曉外面的世界,大清早已不是他們心中那個高高在上的天朝了。不改變國人的思想,如何振興國家。改變就從這報紙開始。”光緒緊握着拳頭。

李鴻章聽在耳裡,看在眼中。光緒目光是那樣的堅決,似乎要天下給他讓路。李鴻章明白,這天下要變了。

“李卿。在京中多留幾日。也去給太后請個安。朕還會挑出一部分古董字畫珍玩及這1000兩黃金讓你帶回去,洋人皆視我中華器物如珍寶,你將其變賣。銀子先放於你處。朕另有用處。”

“老臣明白。”

“當今世界列強紛爭,各國皆視我中華爲口中魚肉,予取予求。卿以爲,當今天下之勢,何國將是我中華大敵?”

“老臣以爲首當數英吉利國。兩次鴉片戰爭皆是英吉利國挑起,自打開我大清國門後,其廉價商品便源源不斷進入我大清,我大清自有的工商業百般凋零。海關亦落入其掌控。而如今更視我大清長江一線爲其禁臠。海上更是兵艦處處。若英吉利國不除,我大清工商業難振,國勢亦是艱難呀。”

“朕看英吉利國不過爾爾,日本纔是朕心中大患。”

“日本?”李鴻章一臉不解。

第291章 “我沒有來晚吧?”第374章 回京第430章 中國的野心第8章 最快斂財手段第25章 第一次交鋒第401章 到處都是麻煩第62章 賣多少錢呢第231章 山海關上的決定第24章 紛爭四起第397章 不安份的中國人第135章 火炮轟鳴第46章 成軍儀式第15章 調教三傑第121章 不拋棄第132章 多線作戰第127章 交換第118章 海城反擊戰第93章 馬綹子第294章 祖宗成法第54章 驚喜連連第250章 風起南洋第372章 勢在必行第80章 紛亂第269章 光緒的憂慮第285章 慈禧的決擇第300章 二十一章 恐懼的種子第291章 相對無言第423章 騎兵的戰爭第41章 洪災第173章 這都什麼事嘛第6章 朝堂之外第378章 揍他第300章 一十四章 激烈的攔截戰第414章 歷史上的第一次空中補給第386章 印度洋追擊戰第54章 驚喜連連第143章 哭泣的江田島第277章 汽車工業第133章 設伏第300章 一十五章 全面進攻第214章 軍事總動員第136章 混亂的戰局第348章 光緒的理念第131章 鹿死誰手第59章 時代的差距第43章 誰是誰的無間道第239章 忠誠的回報第82章 演習第28章 大十字鐵路計劃第57章 局勢紛亂第51章 佈局海外第37章 廣而告之第125章 決戰的序幕第265章 對準英國的軍艦,撞上去!第423章 騎兵的戰爭第300章 二十七章 飛艇的威力第263章 進京面聖第183章 羣鬥第19章 差事第173章 這都什麼事嘛第171章 我是中國人第192章 暴風雨的前奏曲第9章 新軍新學第22章 都是難題第213章 對馬大捷第352章 神秘的龍族第300章 零四章 挑釁?調戲!第385章 中俄海軍的第一次交鋒第192章 暴風雨的前奏曲第154章 利益的糾結第76章 針鋒相對第232章 進京,需要用炮火開路第87章 嚴復爲官第376章 一個念頭第58章 第一場雪第128章 傷員第422章 決戰前夕第288章 慈禧病危第248章 別喊口號第141章 軍事與政治第217章 皇上,你的將軍還沒有全部陣亡第269章 光緒的憂慮第199章 慈禧過的揪心年第59章 時代的差距第178章 方子第300章 三十七章 悲喜各不同第300章 二十章 烽火日本第107章 還能退到哪裡第102章 前進與退路第140章 戰爭還沒有結束第96章 戰爭開始了第167章 第三把火第300章 零四章 終於到家了第130章 突圍第240章 南下的序幕第366章 誰主浮沉第48章 爲中華崛起而讀書第154章 利益的糾結第296章 借力打力第350章 攪局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