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6章 樹欲靜而風不止

支持日本!看着從國內發來的電報,歐格納氣的直想把電報摔在索爾茲伯裡的臉上。日本纔多大,而清國又有多大那些該死的貴族還搞不清楚嗎?這時他渾然忘記了自己也是貴族中的一員。

清國在短短的半個月內,接連發布了十數份關於開放商業,加速商品流通的法案。最直接的表現就是清國的商務部已經主動與各國駐華公使開始協商關於海關關稅和交易稅的問題,清國已經很明確的表示,一但協議達成,清國朝廷將立刻取消厘金。不僅如此,清國已經下令取銷全部的路捐卡費。除了做爲交通要道的路卡還將保留,對往來貨物進行必要的檢查以外,清國正在逐步裁撤不必要的路卡。

清國開始正式發行紙幣,清國的貨幣正從銀銅本位制過渡到金本位制。雖然說還需要一年半的過渡期,但也是所有人都能理解的。一年半呀,這麼長的時間裡面有多少利潤可供挖掘。

與此同時,清國的錢路要延長、公路要擴大,就算是基礎工業設施上所用的水泥鋼材也需要大量進口,如此龐大的商業發展規劃所需要的資金還不是清國這個貧窮的國家所能拿的出來的。因此,清國財政部及大清銀行正在與英美德等國商議貸款事宜。爲此,清國拿出大量新勘探出來的資源用於交換貸款。煤礦、鐵礦、林業……等等都擺在了桌面上,用於討價還價。

這都是利潤呀。當年帝國用艦炮打開清國的國門,迫使清國開放市場的目的不正是這些嗎?爲什麼到了今天,當清國主動開放市場的時候,帝國卻爲了一個連糧食都需要進口的還欠了美國十年債務的小國家。去得罪清國而失去如此龐大的市場。難道僅僅是因爲清國能拿出來交換貸款的產業,主要都集中在長江流域的原因嗎?如果是因爲這個原因的話,歐格納相信不是。因爲歐格納是理智的,他也相信國內的議員也是理智的。否則他會衝回國去把那些愚蠢的傢伙給暴揍一頓。但他想不出來,爲什麼國會還會做出如此近乎於愚蠢的決定。

必竟清國已經表現出對大英帝國足夠的尊重。歐格納是所有駐華公使唯一永遠隨時進入清國皇宮面見清國皇帝的權利,僅此一項,他就已經是駐華公使中的第一人。英國方面纔剛剛提出希望京廣鐵路能在今年年底全線貫通,清國就已經開始從各地抽調人手加快京廣錢路的修建。爲此整個清國停下了連通黑龍江與西安的鐵路修建,如今整個大清還在開工的鐵路除京廣線外,就是京滬線。

爲了能從帝國手裡再爭取到更多的貸款。雖然協議因爲投入與佔股的問題還未簽訂,但清國已經與帝國協商湘滬鐵路修建的具體方案了。

你們以爲清國不知道日本人在倫敦做的事嗎?清國做了這些多,不就是爲了能爭取到帝國的支持,你們竟然還要選擇支持日本。什麼叫中國人侵略成性,秦時蒙恬大破匈奴、漢時霍去病血洗草原、更有唐明時期對草原慘無人道的殺戮,這就成了中國人侵略成性的證據?日本外相陸奧宗光在英國國會上莫明其妙的演講還竟然獲得了大部分議員的同情和認可。那跟本不是侵略而是反擊。你們爲什麼沒有看到在中國人反擊前,北方草原民族對漢人的殺戮。歐格納可是看過中國歷史的,就連大英帝國都有決鬥一說,憑什麼中國人虛弱的時候可以被人欺辱,還不許強大以後報個仇?國會的那些蠢貨爲什麼沒有看到中國人在反擊消滅威脅之後就退回了中原?

中國人講究的是感恩待德,是滴水之恩當涌泉相報。帝國一但真的下定決心無條件支持日本的話,這必將引來清國的反感。這時的清國已經不是任外國人想開廠就開廠子的時候了,清國對外兩場戰爭的勝利給了清國人太多的信心。曾經只要外國人開起了廠子後再去衙門裡報告一聲,衙門就會認。現在,你要是沒有拿到清國地方政府的批文還這麼幹的話,說給你拆了就拆了,多費話幾句直接抓到牢子裡去。想在別國開展商業活動,如果得不到當地政府的支持那將舉步爲艱。如果這時清國政府再刻意的宣傳一番,即使你能拿到當地政府的批文,也可能面臨招不到工人的窘境。

大英帝國是日不落帝國,也正因爲大所以纔會力不從心。也因爲這——大英帝國需要在當地扶持一個親英的政府。同時扶持起一個對該政權有一定挑戰力的政權。以平衡兩邊的勢力,來達到繼續統治或是維持在該地區的主導權。這個戰略構想是沒錯,可遠東的實際情況卻不是他們想的那樣。日本那彈丸之地拿什麼來挑戰開始崛起的龐大的中國,要知道中國的歷史比世界上所有文明國家歷史加起來還長。要想支持日本挑戰清國,那隻能是……歐格納被那唯一的可能嚇了自己一跳。

不能讓大英帝國陷入到日本人的陷阱當中。歐格納提筆開始給國內寫信。他要設法勸說國會成員改變主意,轉而支持清國。然後,他還要進皇宮面見光緒皇帝,向他解釋國會上發生的一切只是少數人的意願。他真切的希望,這一切不會影響清國對大英帝國的態度。

美國人沒有這種顧慮,藉着甲午借款和爲日本造軍艦之機,用五千美元貸款徹底奠定了美國對日本的經濟主導地位,財大氣粗的美國在歐洲市場面被英國人打的節節敗退,終於在亞洲找回了一點自信。日本是很窮,但一千萬人口的市場總能消化掉很大一部分產能,這對產品已經堆滿了倉庫的美國而言也是一個利好的消息。至於在清國的投資,美國人已經近乎於絕望了。美國人用無數的財力和技術在清國的東北堆集起的大量工業設施,卻在突如其來的戰火中被炸的一乾二淨。新興的汽車工業、設備製造工業、礦產業等等等等都被俄國佬炸的乾乾淨淨。除了二條鐵路外,基本當年的投資什麼都沒剩下。

清日戰爭還算好,一則受損的少。二來清國在獲得日本賠款後也給予了這些受損企業相應的賠償。但這些不一樣,清國沒能得到俄國的賠款,所以就拒絕了美國企業的賠償要求。按照中國人的話來說,是這羣該死的俄國佬讓他們的投資打了水漂。如今,面對清國邀請他們再次進入東北投資的意願。美國人說no了。清國人當美國人是傻蛋嗎?如今是個人都知道,俄國那個瘋狂的皇帝還在叫囂着要再派五十萬大軍報復清國,你們清國人還讓我們美國人去投資,那跟送錢給清國有什麼區別。

既然你們不願在東北投資,那江南可好?上海、杭州、廣州、江寧等地大清可以考慮擴大開放條件。

什麼?你讓我們到英國人的地盤上去。噢上帝,見鬼去吧。我們在歐洲市場被英國佬打的還不夠慘嗎?

那山東、江蘇可以吧。內地交通不便那沿海總可以吧,更何況朝廷已經決定要在連雲港開設大清中部的東方碼頭,這可以了吧。不行,那裡也不行。美國人再次拒絕了,明年日本艦隊就要回來了,那可是比清國艦隊更加強大的艦隊。投資放在海岸線上不放心。

那這樣只有內地西安、四川等地了,朝廷咬牙也答應了,誰叫你們美國人有錢而朝廷沒錢呢。什麼,那裡交通落後也不行,你們想投資到直隸來。不行,現在輪到清國說不行了。直隸地區那可是準備用來分封各位有功之臣之地,你們另選地方。

美國公使田貝接連幾日不停拜訪清國各大臣。許下了各種意願。就是爲了能爭取到直隸地區的投資權。美國人到東方投資算是給打怕了,但凡清國有了戰爭最倒黴的總是美國人。直隸是個好地方,這是清國首都所在地,無論清國哪裡發生戰爭總是會盡力避免戰爭爆發在首都附近。

爲了爭最到清國擴大投甚至願意爲清國爭取一筆三千萬美國貸款,甚至田貝搞了一顆三尺多高的紅珊瑚樹來賄賂新的財政部長。雖然投資直隸的打算可能還會落空,但卻有了新的思路――臺灣。

林啓兆說的沒錯,現在清國朝廷跟本沒有財力顧及這個遠在海外的小島,就連建設中的基隆軍港都已經停止施工。所以說如果美國人願意在臺灣投資的話,那林啓兆可以爲美國爭取到最大程度的優惠,比如果美國人要在臺灣修鐵路。那將不會有什麼鐵路材料一類的限制。更何況,現任臺灣巡撫可是當今清國總理的女婿,在地方政策方面必然不會出現刁難之類。

這好像是個不錯的主意,田貝小心翼翼將這個信息發回國內,等待國內的決定。

法國也看到清國要大發展的機會。駐華公使施阿蘭也是忙的上躥下跳。可是無論他怎麼跑關係,似乎清國就只看上了他的造船業。對於其它產業總是一付可有可無的態度。是不是法國的條件還不夠優惠?你們清國不就是沒錢在到處貸款嗎?套用你們皇帝的一句話,錢能解決的問題就不是問題。想通了這點的施阿蘭開始了新一輪的活動。

意大利也同樣,清國就只盯着他們的火炮製造技術,甚至不惜花數十倍的價錢從意大利購買技術,還直接購買炮管,這讓瀕臨倒閉的工廠重新煥發活力。不過也難怪,就算是與清國關係最好的德國都不願意出售152毫米以上的火炮技術,全世界只有意大利願意。

德國沒有這些亂七八糟的顧慮,清國對德國表現的那是絕對的歡迎。對於德國提出來的任何要求,清國朝廷總是優先給予處理。讓德人生氣的是該死的俄國人敗的太快了,以至於他們的軍械還沒來得及運到大連,俄國軍隊就隨着清國皇家陸軍的到來遍崩潰了。沒了戰爭這讓德國數船的軍械怎麼辦。還好清國看在清德的“傳統友誼”的面子上,勉強的還是收下了這些軍械,只是讓本想發戰爭財的德國人失望了。

如果說西班牙、奧匈、奧斯曼等國也想在大清分一杯羹還能說的過去。遠在南美的智利就因爲幫着夏威夷造了幾艘驅逐艦也想來大清接點單子,這不是才聽說清國的船不夠用,即使接不到軍艦定單,民用貨船也行呀。反正現在船廠閒着也是閒着。沒問題,那就選造五艘驅逐艦,每艘軍艦幫大清配養一百名造船工人。現在拿到總價近四千萬英鎊貸款額的光緒不是一般的牛呀。

“啓稟皇上,英國方面傳來消息。日本外相陸奧宗光在英國國會公然發表演說,言及我中華種種不是,特別說到我中華自古來侵略成性。”在一個小範圍內的會議上,中情局長周勤遞上剛剛接到的陸奧宗光的演講稿。

“日本人不死心,想重新武裝起來對抗我大清是可以理解的。即使英國繼續支持日本也是可以預見的。只是沒想到英國竟然用允許陸奧宗光公開在英國國會演講,如此公然的支持日本卻是想不通,難道英國已經狂妄到無視我大清在遠東的地位和龐大的遠東市場了?”看過稿件的唐紹儀憤怒的將稿子拍在桌上。

“英國有狂妄的資本。即使是實力最差的美國也不是我大清能對付的。”李鴻章長嘆道。

“去把程誠和吳德仁叫來。”沉思一會的光緒開口說話。

程吳二人很快來了,看着還在喘粗氣的二人,光緒只說了一句話:“朕就問一句,一但英國把我國定購的兩艘軍艦轉售給日本,我大清海軍還能戰勝日本海軍嗎?”

“什麼……”

第300章 四十四章 平等條約第288章 慈禧病危第391章 開國大典第280章 皇帝遇刺第60章 麼蛾子第231章 山海關上的決定第52章 國家爲重第420章 奪橋之戰第9章 新軍新學第256章 大清變樣了第399章 豆芽引發的悲劇第300章 一十章 最後的等待第216章 宋慶之死第61章 主心骨第395章 老謀深算第104章 特種初顯威第427章 一定會咬鉤的誘餌第195章 乙未宮變(下)第159章 李鴻章遇刺第148章 潮起潮落第278章 商稅與國債第96章 戰爭開始了第245章 驚天巨案第157章 態度第68章 誰纔是倒黴的人第35章 容閎回國第248章 別喊口號第162章 閱兵式(上)第52章 國家爲重第113章 焦點第300章 四十五章 美西戰爭第172章 震驚第300章 三十章 日本請和第183章 羣鬥第291章 相對無言第56章 錢的來源第186章 事故?故事!第300章 二十六章 存亡之道第18章 夜宴第49章 登徒子第294章 祖宗成法第241章 海狼初現第300章 零四章 挑釁?調戲!第288章 慈禧病危第51章 佈局海外第381章 到東方去第40章 回京第300章 二十八章 要麼投降,要麼滅亡第300章 三十四章 日本的結局第208章 要造反?第231章 山海關上的決定第37章 廣而告之第256章 大清變樣了第136章 混亂的戰局第289章 一波才平一波又起第188章 爲了革命的理想第423章 騎兵的戰爭第283章 離別第168章 掠奪計劃第149章 生產建設兵團第159章 李鴻章遇刺第276章 決不讓英雄在九泉下流淚第45章 海軍準備第300章 零六章 怨念第32章 水師議事第137章 還差三十米第370章 漢國度的傳承第19章 差事第184章 衝突第222章 “朕求你們了”第204章 參謀本部擴大會議第127章 交換第300章 一十五章 全面進攻第394章 商人的野望第300章 二十章 烽火日本第110章 傷離別第25章 第一次交鋒第227章 對日政策第88章 生絲大戰第353章 中西學術之爭第300章 四十六章 混亂第280章 皇帝遇刺第56章 錢的來源第164章 五年發展計劃第300章 三十五章 納妃這事還沒完了第275章 深夜茶話第118章 海城反擊戰第355章 八國聯軍第114章 改變的底氣第300章 三十二章 飛艇的未來第300章 零八章 唯一的選擇第79章 各自退讓第241章 海狼初現第404章 艦炮逞兇第300章 二十章 烽火日本第243章 十年之後擡頭相見第95章 雲涌第86章 朝局第270章 海外華人對祖國的忠誠第82章 演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