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9章 光緒的憂慮

南洋華人心裡激動是能夠理解的,必竟遺忘了他們二百多年的祖國的朝廷,終於想起遠在海外還有這麼一些受到洋人欺凌的華人。~ 南洋華人曾經無數次的努力想在南洋建立片真正屬於華人的國度,可每一次的努力奮鬥時是多麼希望能看到祖國能給予援助。可是每次都等到失敗之後都沒有看到朝廷有任何表態。當蘭芳這個最大的華人國度灰飛煙滅之後,心灰意冷的他們只想求一個安身立命的地方都找不到,只能在洋人與土人的壓榨下苟延殘喘。沒想到的是,在最絕望之時卻迎來了朝廷的支援。當鉅艦橫行與海上,當炮彈在敵人羣中爆炸,他們感受到的是朝廷終於不在沉默。南洋華人在這一刻感受到有國家爲他們撐腰的堅實感。被壓抑百年情感的突然爆發,這種宣泄是無法阻止的。

所以在對南洋華人的哭泣,光緒就是放任自流。只有讓他們把內心的委屈全部發泄出來,他們才能真正靜下心來與祖國聯成一體。光緒明白,一個貧弱的國家在無法保證國內安全的前提下,想要搞什麼經濟發展無疑於癡人說夢。所以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攝取一切可以獲得的資金就成了光緒整個朝廷的重中之重。對於南洋,無論是爲了錢財或是將來的佈局,團結海外華人,讓他們爲國家建設出錢出力都顯的極爲重要。再說,無論現在還是將來,南洋的華人事實上已經掌握了當地經濟命脈。而且有了南洋華人的支持。無論是技術、資金,都將爲國家建設起到巨大的推動作用。

光緒知道南洋華人到底會有多大的能耐。想想林家不過原來只是李家的一個家僕,但卻發展成了能左右國家的財團。更不用說身爲主家的李家。也只不過是南洋華人四大家中的其中一家而已。所以團結南洋華人以至於團結世界華人,不能再讓他們受到莫名的傷害。

要知道,整個抗戰時期,美國租借給中國的大量卡車等後勤裝備,當時的中國人會開的還沒幾個,更別說是大量工業設備。此時南洋華人回來了,沒有一個留學外國的華人留在了國外。爲了抗戰。南洋華人子弟犧牲良多。

要知道,在二戰後的印尼殖民地當局在二十世紀六十年代,強行關閉華文學校的風潮當中。這些華僑青年穿着白襯衣,唱着“義勇軍進行曲”,舉着汽油瓶和武裝到了牙齒的殖民地軍隊對抗。可是,他們爲之奉獻爲之犧牲的祖國再一次沉默了。新中國的一系列愚蠢舉動(不細表述)。將整個南洋華僑社會越推越遠。直到遠遠分隔,只剩下文化上面的一點紐帶。這些華僑社團、世家、龐大的南洋華僑人口,都融入了當地社會,成爲了南洋真正的精英階層,對祖國的向心力卻越來越遠。

爲什麼?爲什麼會這樣?爲什麼清朝政府拋棄南洋華人二百餘年,南洋華人還是心向祖國。爲什麼新中國只是一次拋棄就讓南洋華人與祖國離心離德?

光緒在接到從坤甸發回說南洋華人代表欲進京面聖的電報起,就一直在想這個問題。光緒曾從社會、經濟、文化等多個方面進行推導,始終想不明白同根同源的種族爲什麼會最終幾近陌路。直到有一日。光緒到頤和園給兩宮太后請安並與共慈惠太后進晚餐時,慈惠太后提到光緒將京城中滿族貴族盡數遷回奉天之舉極不妥當。還說:皇上爲鞏固政權打壓其它人也就是了。可這天下必竟是滿人天下。如將滿族人盡數遷回奉天,但凡漢人有事恐無人支持皇上……云云。

滿洲貴族是必需要遷回去的,只因爲這些貴族全部都是慈禧太后的利益獲得者。乙未宮變之時,光緒就是藉着這件事看清了朝臣和這些貴族的嘴臉。這些人本事沒有,但大爺卻充的一等一的高。所以只要他們還在京城,就會不滿皇上奪取他們的利益,他們就會想辦法支持慈禧重新掌權。這是光緒不能容忍的。再說不把這些舊貴族遷走,怎麼給自己的新貴族讓位。但慈惠的話也提醒了光緒,原來無論他如何設想都是有一個前提的,那就是他一直以自己是漢人的身份在考慮這個問題。完全忽略了自己身份上的種族――滿族。因爲滿族人心竟在海外華人的眼裡看起來依然是外族人,所以清朝拋棄海外華人數百年也沒有關係。但做爲漢人政權的新中國卻拋棄同宗同源的南洋華人後,被人所唾棄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這樣一來就好理解了,可是這也麻煩了。滿清二百餘年的奴化教育徹底將滿漢種族隔離開了,滿漢不通婚的政策也將人明確的劃分了等級。自滿清入主中原建國以來,民間從來都沒有停止反抗。文人士子們總喜歡以反清復明來標榜自己的正義。他們沒有成功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他們所能鼓動的不過只是一些知識份子,而整個反抗活動沒有廣大的農民參於進來。做爲一個傳統的農業國家,沒有農民參與的造反那隻配叫叛亂,沒聽說過有平不下去的叛亂。可是一旦農民造反,那就表示着這個王朝的終結。

農民是最注重親身體會,也是最注重實例的人,只要朝廷能讓他們吃的上飽飯,不來禍害他們,他們其實並不在乎是誰在主政朝堂。也正是因爲普通百姓的切身感受,同樣用是武力征服中原,而元朝的蒙古人只佔領中原不到百年的時間就被驅逐回漠北,而滿族卻能統治二百多年的根本所在。

中國封建社會二千多年,出了不少皇帝。有偉大的,有平庸的,有心比天高命比紙薄的,有誠實的,有奸詐的。有激進的,有頑固不化的,甚至還有白癡的皇帝。每個朝代的帝王中總會有疏於朝政而讓大臣掌權的皇帝。還有些也幹過缺心眼的事。但整個清朝的掌權者卻相當勤勉,包括慈禧在內,清朝皇帝都很勤政。沒有好玩怠工的,因此就敬業一項來說,清朝皇帝是首屈一指的。

可是敬業並不代表你就是一個好皇帝。佔少數的種族爲了維護自己的統治,其民族等級制度貫穿其中。而且還特別會做秀,最好的例子就是康熙本人。他一面遍請洋人爲師在宮中向他傳授西方學問。卻對西洋槍械這個殺人的兇器,認爲只是奇技淫巧。思想文化死水一潭,國家杜絕了結社、黨爭、民議。徹底堵死了思想前進渠道。以衣着鮮美而著稱的中國人開始衣衫襤褸,以前被人羨慕的大國之民被冠上“東亞病夫”的稱號。滿清君王僅僅用了二百年而已,就終結了五千年華族的榮耀。

中國人都好面子,但在清朝皇帝身上似乎很少。輕易割地求和。自努爾哈赤以下。光緒自己以前的十位清朝帝王。對外極其軟弱,但對內統治卻又是極其成功的。把一個繁榮的中國治理成一羣“東亞病夫”,這就是成功的標誌。整個大清王朝沒有名君、沒有名相、沒有名將,但自吹自擂卻當之第一。“萬馬齊喑丟可哀”用來形容清朝時期的中國再合適不過了。

所以,南洋華人被清朝拋棄二百年沒有怨恨,就是因爲人家沒把你當自人來看。在他們看來,朝廷的正統性很重要。這也是爲什麼清朝幾百年對南洋華人不管不顧,一到民國南洋華人子弟依然義無反顧回國助戰的根本原因。

當光緒反應過來的時候。這才發現原來自己身爲皇帝不是振興中華最有利的條件,而是最大的麻煩。種族衝突成了他身爲滿人皇帝最危險、也不知道什麼時候就能把他和他的理想炸成灰飛的炸藥。這是一顆不定時的炸彈。誰也不知道它什麼時候纔會炸開。

有的時候,光緒甚至想過如果他是一個漢人的話,如果也能像今天一樣東據日本、北抗沙俄、南平荷蘭,他就可以輕而易舉的祭出民族主義大旗,就可以集國內外所有華人之力,就不用對英德如此卑躬屈膝,就不用在努力對外的時候還要小心防着國內。

如何擺脫自有清以來的民族政策?如何調和國內民族衝突?如何才能將所有國民將國家利益擺上第一位?可這種事他連找個商量的人都沒有。誰都不能說,只能自己想辦法。太后不行,因爲太后會反對,封建時期裡家族觀念比國更強。朝臣們更不行,因爲自己手下能重用的朝臣都是漢人。你要敢跟他們說這些,指不定他們現在就反了你。累,太他m的累了……

所以光緒以自己是國家最後一個援兵爲藉口,自甲午年從遼河回來後就再沒留過辮子。所以光緒除了上朝穿朝服外,平日裡不是軍服就是這身天青色長袍。所以光緒大力重用漢臣並將他們置於滿臣之上,並賦予他們實權。所以在宣傳上,再三強調中華民族是一個大的集合。所以在對外文件中只使用中國一詞來代表政府,所以……其實光緒就是想淡化種族之別。

很多時候,朝堂中也傳出皇上重漢輕滿的言論,光緒對此也是置之不理。光緒想用“不在乎”來表明他的態度。可不在乎是外面的風言風語,卻不代表你能當着皇帝的面亂說話呀。

當光緒扶起李關山時,李關山依然是淚眼滂沱,哽咽着說道:“皇上不知……當朝廷鉅艦停於海面之上……凡我華人……瞻漢家之儀制,睹宗國之旌旗,殊足令人氣宇爲之一揚,……而瞻望者亦爲之色舞眉飛。此爲中國振丕之徵,……華人雖異地棲遲,而其心志尚不忘故國也……”

李關山哭的全身發軟,只能讓皇上扶着才能站穩,所以他只記得抒發心中感慨卻沒有注意用詞。李鴻章手腳冰冷、張之洞渾身顫抖,二人都齊齊的望着光緒,只要皇上臉色一變他們就會上前求情。當着滿族皇帝的面直言“漢家之儀制”,這是要滅九族的節奏呀。

誰知皇上面上卻是笑容不變的說道:“老先生無需如此傷心,朝廷只能在力所能及的地方爲我中國人同盡一份心力而已。要想真正幫助海外的華人,只有讓中國變的更加強大。此還需南洋華人多多出力纔好呀。不過關於南洋之事,只是朝廷一時義憤而已,至於早有謀劃什麼的,那是沒有的事。絕秘不可外泄切記切記呀――”

其實光緒心裡一片暗淡,漢人還是沒把他當成正統呀。(未完待續。。)

第382章 全民備戰第72章 第一次交鋒第175章 日本瘋了第236章 樹欲靜而風不止第93章 馬綹子第228章 葫蘆島號巡洋艦第113章 焦點第142章 顫抖的佐世保第42章 鐵路第252章 大清國的國際抗議第152章 承認失敗第372章 勢在必行第253章 我們有槍炮第98章 諜戰第32章 水師議事第355章 八國聯軍第125章 決戰的序幕第130章 突圍第252章 大清國的國際抗議第196章 各方反應第300章 零四章 終於到家了第401章 到處都是麻煩第300章 一十七章 勝利的喜悅第186章 事故?故事!第276章 公審第251章 風雨飄搖第259章 多事之秋第183章 羣鬥第274章 李菊藕的見解第204章 參謀本部擴大會議第199章 慈禧過的揪心年第121章 不拋棄第245章 驚天巨案第266章 清英南洋衝突第359章 佈局北美第22章 都是難題第138章 最後的電臺第354章 中美洲的煩心事第276章 公審第109章 去死第247章 科舉大考第265章 對準英國的軍艦,撞上去!第38章 議事第225章 退已無路可退第277章 汽車工業第300章 二十一章 恐懼的種子第187章 旗餉第300章 零六章 怨念第125章 決戰的序幕第125章 決戰的序幕第352章 神秘的龍族第360章 軍備競賽第418章 亂戰第370章 漢國度的傳承第156章 不變的姓氏叫中國第411章 勝利者的權利第400章 雪原突擊戰第300章 四十二章 羅斯福之死第124章 商販的戰爭第215章 增援奉天第420章 奪橋之戰第51章 佈局海外第91章 軍官培訓班第404章 艦炮逞兇第365章 天崩第15章 調教三傑第300章 四十一章 吹牛不打草稿第249章 國家級別的面試第103章 大清參謀部第89章 生死大戰第5章 朝堂之下第125章 決戰的序幕第232章 進京,需要用炮火開路第72章 第一次交鋒第300章 零九章 不約而同第296章 借力打力第300章 一十三章 第一輪齊射第300章 二十五章 錢錢錢第13章 暗流涌動第136章 混亂的戰局第65章 新年快樂第19章 差事第12章 整頓內務第112章 遺召第231章 山海關上的決定第107章 還能退到哪裡第394章 商人的野望第165章 工業浪潮第133章 設伏第174章 欺人太甚第138章 最後的電臺第126章 急轉直下第235章 大 躍 進第7章 着手準備第82章 演習第300章 三十一章 婦人的淚水第126章 急轉直下第300章 一十五章 全面進攻第287章 天龍八部第121章 不拋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