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0章 三十章 日本請和

炮聲隆隆不斷,東京城內外炮火整夜不停,每一次火光的閃動、每一聲爆炸的轟鳴,就如同炸在山縣有朋的心上將他堅硬心的炸了個粉碎。清國既然已經發表的聲明是不再進攻,爲何還會有滿天滿地的炮彈落下?

這只是攻擊而不是進攻,清軍沒有任何一支部隊離開駐地,清軍沒有發起進攻。這就是清**隊的將領對日本發來詢問電報的回覆。可當日本向清國公使抗議得到的回覆卻是:如果不是來請降的,那就不要來煩我。霸道、蠻橫無理。這就是清國人。難道就因爲清國打勝了就可以不講道理了?是的,強大就不需要解釋。

自從1894年清日戰爭的勝利與帝國失之交臂之後,帝國也曾奮起直追。與俄國人合作的失敗丟掉了帝國崛起的基石――南朝鮮,窮盡帝國未來命運而貸款購買的艦隊卻在一戰之中被摧毀。當清**隊在帝國本土上肆意燒殺、當清**艦在東京灣如入無人之境時,山縣有朋就知道大日本帝國不可避免的失敗了。整夜的御前會議討論的不再是如何抵擋清國可能的進攻,而是如何借英美等國在將來的清日談判中儘可能的減少損失。

窗外的太陽已經升了起來,明媚的太陽預示着今天又是一個大晴天。太陽無私將溫暖灑向大地,可山縣有朋的心∞⌒卻如墜冰窟。歐洲列強紛紛向日本施壓要求日本立刻停止抵擋,恢復東北亞和平。雖然山縣有朋並不甘心,可這就是事實。無可拒絕。

不甘心的還有光緒。在那個世界,南京的仇不知何時得報。可在這裡。如今機會就擺在眼前,只要光緒一聲令下。中國的海陸空三軍就會衝進東京,將日本在南京幹過的事再幹一遍。可事實並不允許,英美等國不會讓清國如此亂來,因爲他們需要日本來傾銷他們的商品。大清國自己也不可能這麼做,因爲這樣會讓戰爭延長,朝廷財政無法繼續維持戰爭。所以和談成了必然的選擇。

光緒一拳砸在牆上:我恨呀,南京的血海深仇何時才能得報!

大清國朝會沒有因爲皇上未到而有任何影響,所有事務按部就班進行着。在清國外交部的建議下,英法美俄等國紛紛向日本發出調停電文。希望日本能分清現實。唯有德國很不樂意,因爲他們僱傭來的清國第六師還沒有把整個九州島給佔領下來。

發完電報的各國公使全部回到了自己的使館,因爲得到清國的通報,後天清國飛艇將會從利島直接飛回北京。所以他們召集各自的使館工作人員和武官開始商討如何應對事宜。

時間的流逝總是固定的,悄悄的、無聲無息的,不爲外力所改變。太陽踏着日復一日的腳步從海平面漸漸升高。東京灣內、龍吟號上。

“山縣搞什麼搞,不來就不來拖什麼時間。他以爲拖幾個小時他就有辦法抵擋我軍了?再有三分鐘就十一點了,他不來我可就走了,那邊還等着安排進攻事宜呢。”馮國璋很不滿意朝廷下達的停止攻擊命令。這可是大清國第一次遠征海外,如果能一戰而克敵都,作爲遠征軍總司令的他,那史書上絕對有他重彩濃墨的一筆呀。

“馮總。要不咱們先回?”一旁搭話的是壽山,東路軍雖然主要是牽制性進攻,但他可是第一攻上日本本土。就指望着靠此戰來封妻廕子呢。當然打的越大越好。

“那還等什麼都趕緊走,老子好下手。不過說好了。先到先得。你們陸軍別來搶海軍的地盤。”吳德仁是真的急不可奈。朝政已經確認,以後數年將以內政爲主。軍事上也訓練陸軍爲先。海軍在此戰後其規模不僅不會因爲繳獲日本六艘軍艦而擴大,反而要進行全面裁撤老式艦支並出售部分舊艦支以補允建設所需。這讓視艦船比命還重要的吳德仁不能接受,他可就等着這次在日本大搶一票,這樣海軍自己就可以不靠朝廷經費養活多餘的軍艦了。

如果不是有陸軍兩位司令在場,馮祁免不了又要對吳德仁叫喚幾嗓子。別看陸軍兩位司令說的好聽,可坐在椅子上的屁股可是動也沒動。陸軍全是皇上一手帶出來的部隊,沒有皇上的命令,陸軍決對不會主動進攻。

海軍不同於陸軍,現在大清海軍主力中除劉步蟾林曾泰二位外,其主戰艦支全是當年從夏威夷過來的人。因爲在夏威夷沒有經過國內官場的那些門門道道,也因爲無論是在夏威夷的李恩富還是回國後的皇上,都給了海軍最大的支持和自主權,加上吳德仁這個唯恐天下不亂的總司令,海軍上上下下全是一副桀驁不馴的模樣。

所以馮祁從來對這位司令都是小心提防,這可是位敢說更敢幹的主。真要是吳德仁不顧軍令打起來壞了朝廷大計,不管曾經立下多少功勞,皇上照樣砍了。到時別說是吳德仁了,就是他這個參謀長估計也跑不了。別看皇上平時大大咧咧好像不重禮節,其實皇上骨子裡是最講規矩的。

馮祁不由長嘆一口氣,自己沒有程誠總參謀長的威信,不能一個眼神就讓吳司令偃旗息鼓。自己只能對他吼吼了。給這麼一位司令當參謀,這輩子都過的提心掉膽的。

聽到馮祁的嘆息,吳德仁來勁了:“老馮,你要覺得應該打是吧。那就不屁話了,現在老子下令海軍陸戰準備――”

“嗨――”馮祁敲了敲自己的腦袋,突然大叫道:“姓吳的,你就沒看小日本的船已經過來嗎?少跟老子昂着頭裝蒜,低頭看左邊。說你那――”

整個艦橋裡爆發出轟然大笑,就連馮祁自己都笑了:“不行,等這次回去就跟程總參謀長調職。不然老子不用死在敵人手裡,也早晚得死在你手上。”

山縣有朋木然的登上龍吟號。聽着艦橋上的笑聲,這是清國人在嘲笑他嗎?選擇在軍艦上和談是山縣最後的堅持。出身於陸軍的他不認爲帝國的勇士比清國人差,差的只是武器、差的只是裝備。只果不是海軍攝取了絕大部分資源,如果不是海軍一戰而敗,大日本帝國的陸軍決不會有如此慘敗。

“諸位,貴我兩國激戰多日,雙方將士死傷無數。爲天下百姓之福址計,我代表大日本帝國政府和天皇陛下前來與貴國進行和談。”龍吟號前主炮炮管下,山縣有朋向坐在對面的四位清軍海陸軍將領遞交文件。

“大日本有多大呀?明明是投降非要說請和,死要面子。”吳德仁一句挑釁的話就讓山縣有朋脖子上的青筋直跳。

山縣有朋深呼吸一口。平靜的說:“各位要求我親自前來,我來了。各位要求我們停止一切敵對行爲,我們也做了。日本政府已經帶着最大的誠意前來和談,如果各位拒絕,那我們必將死戰到底。大日本帝國決不會投降。”

吳德仁還沒來得及拍案而起,就被馮祁按在座位上。坐在主位上的馮國璋示意山縣有朋坐下後說道:“我們只是大清前線領兵的將領,我們只負責傳遞皇上的旨意。我們只有三個條件,只要你們答應,我大軍必然不再挑釁。至於具體和談需你們到北京去談。只要和談一結束。我大軍就會全部撤離日本,我國不會干涉日本內政。”

“那麼,請將軍說出你們的條件吧。”

“一:從明治開始,日本最高統治者不得稱皇。只能叫日本王。不得使用朕、制、詔等皇帝專用術語,接受中央朝廷的冊封。二、與我大清正在對峙的所有日本軍隊向清軍繳械、與德軍對峙的向德軍繳械。三、日本必需高度體現和談的誠意。”

山縣想了想:“如果接受大清的冊封就等同於日本向清國藩屬,估計英美包括德國都會反對。這點我們不敢答應。至於是稱皇還是稱王,只要清國不干涉日本我相信稱呼什麼並不重要。日軍可以繳械。但需要是簽訂和談協議之後再進行。至於第三點我不明白,如何做才能做到貴國所謂的高度的誠意。”

“你說的沒錯。接受大清冊封這件只能等到北京去談,繳械的事我們與可以理解。但朝廷的旨意要讓你們搭乘飛艇於後天一早前往北京,所以在明日日落之前,你們必需發表聲宣稱:爲響應各國及本國民衆祈求和平之意願,日本天皇將改稱日本王,不再使用朕、制、詔等皇帝專用術語,以示和談之誠意。就是這麼一句話,允或不允而憶,別跟我們討價還價。”

願想不過口頭答應一下先敷衍過去,反正英美等國無論如何也不願看到日本向清國藩屬,等到和談之時再借英美等國之勢力爭一下這事就算完了。沒想到清國卻要求在和談之前就要發表聲明,一但這份發表,就真正意味着日本向清國投降,清國要從心底徹底打垮日本再興崛起的可能。

山縣有朋絕望的閉上了眼睛:“我們知道了。”說完站起來行禮後就要離開。

“慢着,還沒談完着什麼急呀。”吳德仁不急不慢的說着。

山縣有朋轉過身來問:“貴國提出的條件我們已數知曉並應允,難道貴國還有其它條件?”

“那不過只是朝廷的條件,我們軍隊的條件還沒說呢?”馮國璋站了起來:“中日是一衣帶水的鄰幫,也曾受我中華文明之恩惠。我們也別繞圈子了,山縣首相應該也熟知中國歷史,我中國大軍在外征戰得勝而歸,按例是要向吾皇上貢的。”

“不知貴軍需要多少錢財,如果不多我可以答應。”

“要是拿了這錢,你們一定會到處宣揚說已經賠給清軍賠償了。山縣少打小算盤,賠款那是和談的事,咱不管。你們日本搶了不少我中華國寶,必需交出來由我帶回國。”才說完馮祁拍出一張名單。

山縣有朋無比惋惜,他確實有這個想法。只是當接過名單一看卻不由怒火攻心:“這些都不是搶的,是買的和貴國前朝賞賜的。他們留在日本已經超過一千年了――”山縣不激動不行呀,名單上所羅列的不僅僅是中國的國寶更日本傳世之寶,包括南宋著名畫家馬遠的《寒江獨釣圖》,王羲之《妹至帖》、《定武蘭亭序》、《十七帖》、《集王聖教序》,前涼時代的《李柏尺牘稿》,全都是難得一見的稀世文物珍品。還包括世界上傳世唯一的一個五絃的琵琶――鈿紫檀五絃琵琶。

“那沒辦法,多少給二件。不然我們如何回去向吾皇交旨。”吳德仁一臉賴皮像:“除了財寶外,還要有美女。”

山縣強忍着怒火:“你們要多少?”

“一個就好,我們希望貴國在對華和談時由此女出任談判團長。”吳德仁奸笑起來:“聽說明治有個十八歲的女兒叫富白美子,很是漂亮。記住,除非我國提出,否則她只是一位代表,你明白嗎?(前文已修改)”

山縣有朋帶着一身傷回去了,就因爲他“八嘎”了一聲音,就被吳德仁給揍了。

“陛下,清國條件還請陛下聖裁,清國說他們可以自己來拿。此外清國將軍們不希望公開公主殿下和親一事,一到清國人自己提出。另外,我這一身傷就是清國人的警告。”山縣有朋口述清國條件後,就退下去療傷。獨自己留下明治黯然神傷。

爲了帝國的命運,降皇爲王不是問題、拿國寶給中國也不是問題,唯有這個女兒,明治真心捨不得。清國如今點明要人,自己再不捨得也要往外送呀。明治思良許久,還是決定先與皇后商議後再告訴美子。如果她不願意,明治寧可遷都再戰,也不會把美子送走。

皇后一條美子的寢宮早在幾天前被轟炸,可一條美子寧願住在這裡也不願搬離。當明治來到皇后寢宮卻看到皇后正伏在案上哭泣,女兒美子正在一旁勸慰。

“父皇,您不必說了。美子願意嫁到清國。”

第二天正午,日本發表聲明:爲響應各國及本國民衆祈求和平之意願,日本天皇將改稱日本王,不再使用朕、制、詔等皇帝專用術語,以示向大清恭謹之意,並示和談之誠意。同時按清國要求派遣以皇長女富白美子爲代表,首相山縣有朋爲副代表,全權代表日本國赴大清展開和談。

“李相,咱這麼幹萬一讓皇上知道了,怕是吃不了要兜着走呀――”王士珍憂心忡忡。

李鴻章哈哈大笑並不回答,到是一旁的禮親王世鐸滿不在乎的說道:“王總長勿需憂慮,老夫將此細報兩宮太后之時,兩宮太后大悅,還誇王總會辦事。皇上子嗣事關帝國興衰,兩宮太后早對皇上不納妃子心懷不滿。此事太后已經照準,待和談完成之後兩宮太后會親自下懿旨納富白美子爲皇妃。那時皇上答不答應都得答應。”

“那皇后怎麼辦?”林啓兆也很不放心,他們都是新貴,朝中沒什麼根基。要是皇后吹吹枕頭風,這後果……

“此事關大清未來之戰略,是由皇上一手決之,我等臣工不過選擇一個更好的辦法而已。老夫自會找機會親自向娘娘進柬。皇后娘娘乃是一代賢后,深明國家大義之所在,不會不同意的。”李鴻章到是滿不在乎。

第97章 太平洋艦隊第132章 多線作戰第257章 衝擊馬六甲第174章 欺人太甚第149章 生產建設兵團第354章 中美洲的煩心事第33章 賺錢的法子第300章 零二章 擁擠的遠東第424章 鄂木斯克之戰第260章 英國在南洋被搶走的財寶出現了第48章 爲中華崛起而讀書第195章 乙未宮變(下)第187章 旗餉第29章 初見琅威理第203章 日俄密約第300章 二十五章 錢錢錢第263章 進京面聖第124章 商販的戰爭第398章 替代無畏號的白起級戰列艦第300章 二十六章 存亡之道第152章 承認失敗第276章 公審第300章 三十五章 納妃這事還沒完了第186章 事故?故事!第300章 零六章 怨念第173章 這都什麼事嘛第55章 準備就緒第67章 夢裡夢外第427章 一定會咬鉤的誘餌第192章 暴風雨的前奏曲第384章 瘋狗艦隊第80章 紛亂第362章 備戰第272章 南巡的目的第276章 公審第131章 鹿死誰手第386章 印度洋追擊戰第300章 一十二章 大婚日的炮聲第300章 三十二章 飛艇的未來第192章 暴風雨的前奏曲第51章 佈局海外第30章 定遠第289章 不如你做我的皇后吧第205章 瘋狂的計劃第287章 天龍八部第65章 新年快樂第153章 烤肉的味道第289章 一波才平一波又起第9章 新軍新學第68章 誰纔是倒黴的人第300章 一十章 最後的等待第413章 北方戰事第422章 決戰前夕第76章 針鋒相對第377章 9月12日第391章 開國大典第31章 水師操演第197章 李鴻章的忠心和憂慮第155章 變天了第91章 軍官培訓班第174章 欺人太甚第352章 神秘的龍族第301章 大戰一觸即發第133章 設伏第110章 傷離別第267章 被羞辱的英國第236章 樹欲靜而風不止第426章 兩個瘋子的戰爭第241章 海狼初現第158章 煩心事第265章 對準英國的軍艦,撞上去!第300章 三十八章 祭天的背後第284章 皇后的人選第21章 八旗子弟第266章 清英南洋衝突第300章 一十七章 勝利的喜悅第48章 爲中華崛起而讀書第131章 鹿死誰手第199章 慈禧過的揪心年第227章 對日政策第386章 印度洋追擊戰第34章 想摸魚,先攪水第364章 我是誰?第208章 要造反?第300章 一十二章 大婚日的炮聲第423章 騎兵的戰爭第21章 八旗子弟第276章 決不讓英雄在九泉下流淚第213章 對馬大捷第422章 決戰前夕第300章 二十一章 恐懼的種子第368章 亡清序曲第375章 分歧第138章 最後的電臺第300章 一十二章 大婚日的炮聲第87章 嚴復爲官第290章 爲皇上保媒第408章 凱旋第419章 全面進攻第149章 生產建設兵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