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隨着沙波什尼科夫被撤,新上任的是謝苗·米哈伊洛維奇·布瓊尼。
謝苗·米哈伊洛維奇·布瓊尼,於軒轅歷1883年4月25日出生於羅斯托夫州科久林村的貧農家庭。
1903年應徵入伍,參加過1905年的日俄戰爭。1908年畢業於彼得堡騎兵學校,在沿海龍騎兵團服役。
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曾在德國、奧地利和高加索戰線作戰。1917年十月革命準備時期,布瓊尼先後被選爲高加索騎兵師連士兵委員會主席、團士兵委員會主席和師士兵委員會副主席。
十月革命勝利後,布瓊尼回鄉組建蘇維埃政權,被選爲薩利斯克區蘇維埃執行委員會委員。在外國武裝干涉和國內戰爭時期,首先創建騎兵部隊,1918年春同其他部隊合併。
隨後,以此爲基礎組建正規騎兵團、騎兵旅和騎兵師,布瓊尼歷任副團長、團長、旅長、師參謀長、師長等職。
1918年底到1919年初,布瓊尼指揮特別騎兵師編成內的一個旅參加著名的察裡津保衛戰。1919年3月,布瓊尼加入蘇聯。1919年6月,布瓊尼出任騎兵軍軍長。布瓊尼率領騎兵軍於1919年8月在頓河上游粉碎弗蘭格爾的高加索集團軍和蘇圖洛夫的“起義”集羣的主力,同年9月又擊潰馬蒙托夫和什庫羅的哥薩克師,攻佔沃羅涅日,從而封鎖了莫斯科方向紅軍陣地的寬達100公里的缺口。
以後布瓊尼率部強渡頓河,再敗什庫羅。這些勝利顯露了布瓊尼的軍事才能。1919年11月成立第1騎兵集團軍,布瓊尼任集團軍司令,伏羅希洛夫任革命軍事委員會委員。列寧曾稱讚布瓊尼爲世界上最傑出的騎兵統帥。
1921年至1923年,布瓊尼先後任蘇俄革命軍事委員會委員和北高加索軍區副司令,總結第一次世界大戰和國內戰爭的經驗,並運用這些經驗訓練部隊。
1923年任紅軍總司令騎兵助理和革命軍事委員會委員。1924年至1927年任工農紅軍騎兵總監。1932年在職就讀並畢業於伏龍芝軍事學院。
1935年首批榮獲蘇聯元帥軍銜。1937年至1939年任莫斯科軍區司令、蘇聯國防人民委員部總軍事委員會委員和副國防人民委員。1940年8月起任蘇聯第一副國防人民委員。
軒轅歷1942年6月22日,德國突然襲擊蘇聯,蘇聯衛國戰爭開始。6月23日,蘇聯統帥部大本營成立,布瓊尼成爲大本營成員。
6月25日,大本營預備隊的4個集團軍組建成統帥部預備隊集團軍羣,任命布瓊尼爲司令。他當晚急忙趕往司令部所在地布良斯克,立即投入緊張的工作。
由於前線戰局惡化,7月1日,各預備集團軍劃歸西方方面軍指揮,鐵木辛哥被任命爲司令,布瓊尼和葉廖緬科被指派爲副手。
7月9日晚,布瓊尼奉斯大林之召返回莫斯科。7月10日,國防委員會將統帥部大本營改組爲以斯大林爲主席的總統帥部(8月8日,改名爲最高統帥部)大本營,布瓊尼仍爲大本營成員。
同日,根據德軍進攻所形成的三個主要戰略方向,總統帥部成立作爲戰略領導機關的各方向總指揮部,任命鐵木辛哥爲西方向總指揮部總司令,統一指揮西方向蘇軍的作戰;
任命伏羅希洛夫爲西北方向總指揮部總司令,統一指揮西北方向蘇軍的作戰;任命布瓊尼爲西南方向總指揮部總司令,統一指揮西南方面軍和南方面軍的作戰行動,並負責黑海艦隊的作戰指揮。
給布瓊尼送行時,斯大林強調:無論如何要守住烏克蘭首都基輔,但暫時沒有預備隊,不管多麼困難也不用來要。
希特勒對烏克蘭的產糧地區和工業地區以及高加索的石油垂涎已久。戰爭開始後,德國南方集團軍羣一路擊潰蘇軍抵抗,直奔基輔而來。
德軍和蘇軍以攻、守基輔爲中心,在廣闊的烏克蘭戰場展開持續、激烈的基輔戰役。這時,布瓊尼指揮的西南方面軍和南方方面軍在以前的防禦戰中,已遭到嚴重削弱,各方面的力量均不如德軍。
爲守住基鋪,布瓊尼指揮蘇軍實施戰略防禦,頑強死守。在基輔戰役的緊急關頭,布瓊尼一直在擔負正面防禦的西南方面軍指揮所,甚至多次親臨前沿陣地,指揮部隊頑強抵抗德軍的進攻,並在烏曼地域重創德軍。
基輔戰役正酣之際,希特勒又命令德國中央集團軍羣所屬的古德里安第2裝甲集羣南下,從第聶伯河東岸迂迴包圍蘇軍基輔集團,和德國南方集團軍羣對其實施鉗形夾擊。
蘇聯最高統帥部組建以葉廖緬科爲司令的布良斯克方面軍,令其消滅古德里安裝甲集羣,但布良斯克方面軍未能完成任務。古德里安裝甲集羣迅速突破布良斯克方面軍的防禦,進而從蘇軍基輔集團後方向西南方面軍實施突擊。
早在7月底,蘇軍總參謀長鐵木辛哥就考慮到在基輔方向雙方力量對比懸殊,並洞察到古德里安裝甲集羣南下的動機和要害,便直截了當地向斯大林提出放棄基輔,將基輔集團撤至後方縱深進行防禦,以免遭受重大損失。
但斯大林過分相信葉廖緬科關於必定戰勝古德里安集羣的堅決保證,不同意放棄基輔。
9月11日,爲免遭包圍,西南方面軍首長向大本營請求撤退,但遭拒絕。
布瓊尼立即向斯大林請示:西南方面軍軍事委員會認爲,有必要允許方面軍向後方地區總撤退。布瓊尼堅決請求斯大林允許撤退,並建議將西南方面軍從第聶伯河撤到後方地區樸肖爾河。
但斯大林拒絕布瓊尼的請求,並解除布瓊尼西南方向總指揮部總司令的職務,由鐵木辛哥元帥接任。
但鐵木辛哥也同樣不能挽救基輔的命運。9月15日,德國第1裝甲集羣、第2裝甲集羣在蘇聯西南方面軍後方洛赫維齊會師,將西南方面軍合圍。
9月17日,斯大林命令西南方面軍突圍,但爲時已晚。19日基輔失陷,26日西南方面軍被殲,約60萬人被俘,方面軍司令及參謀長等主要領導人均英勇犧牲。
而就在這個時候,在哈薩克傳來了沙波什尼科夫與中華帝國統帥傅宜生將軍的聯繫,疑心很重的斯大林便下令撤除沙波什尼科夫元帥的所有職務,謝苗·米哈伊洛維奇·布瓊尼擔任第58集團軍羣的統帥。
謝苗·米哈伊洛維奇·布瓊尼一到哈薩克斯坦第58集團軍羣統帥部之後,便收攏原哈薩克軍隊的潰軍,重新組建了哈薩克方面軍,進行第58集團軍羣第一道防線。
現在,第58集團軍羣擁有103個師,裝備有大量的火炮坦克以及戰機。
很顯然,在蘇聯這麼強大的防禦力量面前,中華帝國的軍隊是很難取得多少突破的。
但是,就在這樣的情況之下,中華帝國的軍隊即使沒有想過要取得多少的戰果,卻收到了非常意外的結果!
大概是別的方向上的情況影響到了蘇聯防禦部隊的戰鬥意志與士氣,尤其是哈薩克潰軍的士氣更是低落。
而且隨着部隊防禦部隊被抽調到第一道防線上去,哈薩克的西南部方向上出現了嚴重的漏洞。
當陳真的12集團軍的坦克到布哈拉城下的時候,這個缺口很快就被擴大了。而隨着更多中華帝隊的到達,蘇聯的方向出現了嚴重的漏洞。
而在一天之後,當蘇聯最高指揮部認識到布哈拉方向已經很危險的時候,以經有三個中華帝國的主力師穿過了這個缺口,並且在布哈拉城的東面建立了進攻陣地。隨着中華帝國的預備部隊投入到戰場上來,整個戰場局勢出現了非常戲劇性的變化。
本來,當中華帝國的進攻部隊從奇姆肯特出發(雖然中華帝國的軍隊放棄了對第一線陣地的佔領,但是卻對第一線的奇姆肯特城並未放棄,而蘇軍也未再進攻奪取奇姆肯特,只是將主力用來防守埃蘇鐵路附近)。
因爲謝苗·米哈伊洛維奇·布瓊尼剛到第58集團軍羣統帥部,就整合了哈薩克的潰軍,雖然能夠很快的提升這裡的紅軍(因爲是加盟國,雖然同是紅軍,但是裝備及指揮並不同)的戰鬥力。但是,卻忽略了一點,這些潰軍退到烏茲別克,雖然無法對中華帝國的軍隊進行威脅,卻也無形中加強了烏茲別克方向的防禦力量。
謝苗·米哈伊洛維奇·布瓊尼一上任就整合那裡的軍隊,並命令他們加強第一線的防禦。雖然很大程度上加強的哈薩克境內的第一線防禦力量。可是,卻給了陳真的第12集團軍一個挺進烏茲別克,進而進逼阿什哈巴德這個埃蘇鐵路的最主要中轉站。
第12集團軍抓住這個機會迅速的插入烏茲別克,撕破那裡已經很薄弱的防禦,進至布哈拉城下。
當布哈拉受到嚴重威脅的時候,謝苗·米哈伊洛維奇·布瓊尼知道自己犯了一個嚴重的錯誤。即使在這一戰區中,他們的防禦部隊超過了中華帝國的進攻部隊。
但是在整個戰場上,中華帝國是佔有絕對性的優勢的。而且,中華帝國擁有着比較充足的軍力以及裝備。而現在的蘇聯雖然是本土作戰,可是已經將所有可能用的軍隊都用上了。
而斯大林的戰略總預備隊,是不能動用的。
謝苗·米哈伊洛維奇·布瓊尼本來打算在穩定第一線之後,如果中華帝國的軍隊進攻烏茲別克,那蘇聯軍隊則會進攻中華帝國的防線。
在謝苗·米哈伊洛維奇·布瓊尼看來,中華帝國的42集團軍羣只有35個師的部隊,如果進攻烏茲別克的話,就會造成中華帝國的防線出現薄弱的環節,這也是謝苗·米哈伊洛維奇·布瓊尼敢將退往烏茲別克的潰軍調到第一線的原因。
在謝苗·米哈伊洛維奇·布瓊尼看來,只要中華帝國敢進攻烏茲別克,他就可以直接進攻中華帝國的防線。來一個圍魏救趙。
其實,謝苗·米哈伊洛維奇·布瓊尼的計劃也不可厚非,在一般人看來,中華帝國在自己都無法守住防線的時候,是不可能再分兵進攻烏茲別克的。更何況,有蘇聯如此龐大的軍團在威脅着中華帝國的42集團軍羣。
雖然,由於蘇聯被中華帝國與德國夾擊,在哈薩克境內尚有中華帝國狂風集團軍羣百萬大軍,但是,在巴爾喀什湖中華帝國的防線上,卻只有二十多個師的部隊。
在奇姆肯特的12集團軍雖然有十多個師,但是,一旦12集團軍離開奇姆肯特,那中華帝國的防線就會出線一個漏洞。
一旦蘇聯軍隊佔領奇姆肯特,那12集團軍就有可能被蘇軍包圍殲滅。
因此,謝苗·米哈伊洛維奇·布瓊尼認爲,中華帝國的軍隊是不可能這麼做的。
然而,陳真就是這樣做了。
在獲得了充足的補給之後,陳真的12集團軍迅速的向西南烏茲別克境內挺進,在橫掃了一點微弱的抵抗之後,兵臨布哈拉。
陳真的意圖就是,佔領布哈拉,然後兵進阿什哈巴德,完全切斷埃蘇鐵路。
雖然,這會讓12集團軍身陷重圍,但是,卻也可以拉動蘇聯的第58裝甲集團軍羣向阿什哈巴德方向運作。
一旦第58裝甲集團軍向阿什哈巴德方向運作,那中華帝國的42集團軍羣就會突破蘇軍防線,繼續壓制。
如果第58裝甲集團軍羣不去阿什哈巴德,那儘管蘇軍擁有龐大的步兵,但是,卻無法對12集團軍造成什麼樣的威脅。
而如果分兵一部分的話,又很有可能被精熟悉坦克戰的12集團軍給吃掉。
因此,在保住埃蘇鐵路,還是放棄防線上,謝苗·米哈伊洛維奇·布瓊尼不得不要做出一個取捨。
相比較而言,保證埃蘇鐵路,是戰略上的需求,而第一道及第二道防線,卻是戰術上的要求。
一旦蘇軍放棄防線,中華帝國的42集團軍羣就會長軀直入。那整個蘇埃鐵路依然有被切斷的危險。
而如果不放棄防線,那蘇埃鐵路會在最短的時間內被切斷。就算靠步兵人海能壓制住12集團軍的動作,但是,蘇埃鐵路一定不可能正常運行。
而如果要先殲滅12集團軍,然後回師攻擊42集團軍羣的話,謝苗·米哈伊洛維奇·布瓊尼又怕因爲被12集團軍消耗實力的58裝甲集團軍會無法抵抗42集團軍羣的攻勢。
就在謝苗·米哈伊洛維奇·布瓊尼無法取捨的時候,蘇軍最高統帥部下達了第58裝甲集團軍羣立即開往烏茲別克,圍殲中華帝國12集團軍的命令。
並將第一,第二道防線交給新組建的哈薩克方面軍防禦。
至此,謝苗·米哈伊洛維奇·布瓊尼只好尊照蘇軍最高統帥部的命令,下令第58裝甲集團軍羣快速挺進烏茲別克。
在中華帝國的軍隊包圍並進攻布哈拉之後,一路潰逃至布哈拉城東的4萬蘇聯官兵已經無法再後退了。本來,他們是打算前往塔沙烏茲的,可是,這時候,他們是不可能繼續向塔沙烏茲前進了,而且他們的退路已經被中華帝國的的兩個步兵師給封死了。
在東面,還有至少5個師的中華帝國的步兵正朝他們衝過來。中華帝國的空軍的主要打擊力量也轉移到了這4萬名蘇聯官兵的頭上來。
一個嚴密的口袋讓這些蘇聯軍人陷入了絕境之中。
但是,這並沒有讓這些優秀的軍人放下手中的武器,慘烈的戰鬥足足持續了1天1夜。當中華帝國的坦克從蘇聯軍隊的陣地上通過的時候,已經找不到一名還能夠作戰的蘇聯士兵!
4萬官兵中,陣亡率達到了75%,剩餘的幾乎都成了中華帝國的俘虜。最後,只有不到500人零散的回到了蘇聯。
而中華帝國也付出了非常慘烈的代價,至少有5000名官兵在這場攻堅戰中付出了生命的代價!
這樣的情況幾乎出現在中蘇的每一個戰場上,當這兩個世仇一般的國家爆發戰爭的時候,噴涌而出的憤怒矇蔽了每一個人的眼睛。
蘇聯官兵是要保衛他們的祖國與民族,這是一場國家與民族生死存亡的戰鬥,如果輸掉了的話,他們將失去一切,也沒有了在這個世界上生存下去的價值。
而中華帝國的士兵則是在執行着他們生命的烙印,‘中華的男兒,應該將眼睛所能夠看到的土地,變爲中華的版圖’。
一個是保衛國家民族,一個是爲了古老的信仰。
兩個國家的優秀戰士,在這裡展開了一場令天地震驚的戰爭。
所有的中華帝國的士兵都是爲了信仰而戰,所以,在戰場上,他們根本就沒有考慮到這場戰爭的後果,也就沒有想到過要留有餘地。而蘇聯軍隊則是爲了國家民族而戰,在這樣的情況下,這場戰爭的慘烈是可想而知的了。
當中華帝國的軍隊着力解決那4萬蘇聯部隊的時候,也開始調動軍隊進攻布哈拉。兩個方向上的行動是同時展開的,因爲殲滅蘇聯部隊的主要任務是交給了預備隊與空軍,這並不與前線進攻相沖突。
而這時候,蘇聯統帥發現他們用來防禦布哈拉的兵力實在是太少了,而這時候再有所後悔,那太遲了。雖然第58裝甲集團軍羣正在全力趕來,可是卻改變不了布哈拉劣勢的戰爭狀態。
很快,殘酷的城市戰,也是中華帝國第一階段進攻中,遇到的最慘烈的一場戰役開始了。
準備就緒的,武裝到牙齒的十幾萬中華帝國的軍隊先後對布哈拉發動了進攻。而被切斷了後退路線,僅僅得到了有限空中支持的布哈拉軍民勇敢的站在中華帝人的面前,用他們手中不多的武器抵抗着中華帝人的入侵,用他們堅強的意志與侵略者戰鬥着,保衛着他們的故鄉,保衛着他們的祖國!
關於這場城市戰,因爲有太多的陰暗之處了,所以,戰後很多人都不想提起這場戰役,但是,事後陸續的士兵回憶錄,卻時時提醒着人們,戰爭並不是一件好玩的事情,它代表的是流血,代表的是犧牲,代表的是無辜的平民遭到屠殺。戰爭,應該遠遠的被拋開,永遠不要再降臨到地球上來!
從中華帝國開始進攻布哈拉的那一刻開始,就暗示着這是一場非常殘酷的戰爭。
當天,中華帝國的進攻部隊與蘇聯僅有的那一個裝甲師在布哈拉南面爆發了第一場戰鬥。雖然,蘇聯坦克兵在地面上進行了英勇的戰鬥,可是落後的裝備以及沒有制空權,使得這些偉大的蘇聯戰士最終敗下陣來。
用兵敗如山倒來形容蘇聯防禦部隊是再合適不過了。如同在邊境線上的防禦部隊一樣,當局部地區的後撤開始之後,很快就演變成了全線的崩潰。
沒有多少懸念,蘇聯守軍在一天之內就放棄了布哈拉城外圍的數處重要的軍事據點,而中華帝國的進攻部隊也在一天之內攻佔了這些據點,並且迅速的將戰火延伸到了布哈拉城內,殘酷的城市戰就此展開!
也許是前方的潰逃打醒了蘇聯軍人,也許是布哈拉城內的平民喚醒了軍人戰鬥的士氣,也許是蘇聯總指揮部的命令讓這些士兵清醒了過來,或者是蘇聯本來就準備打一場城市戰來消耗中華帝國的兵力。
當蘇聯軍隊撤到布哈拉之後,就沒有再後退一步,藉着這個巨大的鋼鐵叢林,與中華帝國的軍隊展開了一場艱苦卓絕的戰鬥。
而中華帝國的軍隊開始進攻拉合爾主城區的時候,也才發現,在他們前面的再也不是以前那懦弱的蘇聯軍隊,而是一支意志堅強,作風硬朗的鋼鐵般的軍隊!
城市戰鬥的第一天,中華帝國只在布哈拉東南交撕開了一道小口子。而當夜幕降臨的時候,蘇聯軍隊迅速的補上了這道缺口,將城市的防線修復了。
其實,現在中華帝國雖然擁有至少13萬的部隊可以投入到對城市的進攻中去,但是現在在布哈拉,至少有15萬蘇聯軍隊,另外還有幾十萬才武裝起來的居民。
雖然中華帝隊在2天的戰鬥中就取得了重大的突破,但是真要攻佔這座有幾十萬軍民的城市,那絕對不是件容易的事情。殘酷的城市戰鬥進行了整整5天,當中華帝國第一階段進攻結束的時候,才控制了布拉哈1/3的市區,而且還爲此付出了很大的代價。
在這5天的戰鬥中,中華帝國在進攻中損失了至少150輛坦克,300多輛裝甲車,還有無法詳細統計的各種車輛至少近千輛。
而在蘇聯的堅固的防禦中,至少有8000名中華帝國的士兵倒在了蘇聯國防軍與國民部隊的槍口之下。
而蘇聯方面,也付出了至少8萬名官兵陣亡的代價。
最終,中華帝國的軍隊派出了戰機,對布哈拉市區進行強力轟炸。
在中華帝國空軍的打擊下,整個市區基本上被轟平了。
數十萬人,就這樣永遠失去了生命。
當中華帝國的第一階段進攻結束的時候,布哈拉的炮聲也停止了下來。
中華帝國在摧毀整個城市的時候,方佔領了這座城市。
後來,在陳真的回憶錄裡曾這樣寫道:“此戰之後,我甚至於懷疑帝國對外征戰到底是對還是錯,數十萬生命寧死不降的精神,就如同中華在被列強入侵時無數爲民族獨立而犧牲的英靈一般。
此時,他們是英靈,而我們是侵略者。
不過,即爲12集團的指揮官,即爲帝國的軍人,我就有責任將帝國國防部的任何命令執行到底。”
*
戰爭在很多時候,就如同演戲一般,很多情節是難以預料的,而且發展方向也是很難以預料的,所以,在戰爭的歷史上,經常性的會出現一些小錯誤,讓原本清晰的形勢變的再次混亂起來。
在中華帝國的軍隊在布哈拉取得慘痛勝利之後,陳真立即下令12集團軍繼續向阿什哈巴德方向推進。
因爲,要趕在蘇軍建立另一條防線的時候,突破他。
陳真的計劃是用20師與21師在蘇軍中部戰線上撕開一條口子,從此穿入蘇軍戰線內部,然後用猛烈的機動作戰,來摧毀蘇軍的整個防線,最後脅迫蘇軍後撤,然後能機械軍團強大的機動能力,迫使蘇軍無法在阿什哈巴德前面再建防線。
畢竟,布哈拉浪費了中華帝國的軍隊太多的時間了。因爲42集團軍羣召開集團軍總司令會議,所以,陳真將任務下達之後,便坐上直升機離開了。
本來,在將這個任務交給20與21師的時候,陳真就有點擔心,畢竟這2個軍一直是預備隊,沒有與蘇軍作戰的經驗,雖然也是王牌,但是,以前打的都是美國人,美國人都是怕死的貨色,所以,陳真還真的怕這兩個師的師長輕敵。
因爲巴布哈一戰,讓陳真知道,蘇軍的意志不是美國人所能夠比擬的。但是考慮到,其他部隊都連續行軍作戰那麼久,需要休整,所以就讓這兩個預備軍擔任了主攻。
第一階段的進攻是非常順利的,在21師的配合下,20師迅速的撕開了蘇聯人剛剛建立的防線。大概,就是從這個時候,初次參戰的20師鬆懈了,認爲蘇聯人並不強大,所以在前進的道路上也出現了輕敵的心理。
其實,此時,蘇聯已經利用前線的抵抗,迅速的構築了另一種陣地。並在中華帝國的軍隊突破第一道防線的時候,已經做好了打擊中華帝隊的準備。同時又準備了一支數量不小的預備隊,準備給中華帝國的軍隊以突然的打擊。
在撕開了蘇聯人的防線之後,21師並沒有急着擴大突破口,也放棄了對20師兩個側翼的掩護,因爲在21師看來,現在他們取得的突破口已經足夠了,而且以蘇聯軍隊的實力,根本就不需要掩護20師的側翼。
所以,21師迅速的把主要的力量用到了對重點地區的突擊作戰,這也是他們高機動部隊的長處,按照21師軍長當時的想法,大概認爲只要攻佔了這些重點地區,那麼在這一地區的戰鬥會更順利一點!
除此之外,20師只留下了一個加強營的兵力守住了突破口,等待後面部隊的跟進。
失去了21師在側翼的掩護之後,20師也沒有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認爲他們根本就不需要掩護,僅僅在機械化步兵師中抽出了一個團的兵力,在後方對其兩個側翼提供呼應掩護,而並沒有任何實質性的掩護措施。
而在這一情況下,20師繼續向前突擊,並且在2天之內,就前進了250公里,都快到達阿什哈巴德了。
當陳真結束了會議之後,急匆匆的趕回了12集團軍總部,一看到20師與21師的情況時,馬上就知道,這兩個軍犯了一個嚴重的錯誤,就是沒有看好自己的後勤補給線,這麼急着進攻,那不是去給蘇聯的防禦部隊送死嗎?
果然,蘇軍的預備隊將兩個軍的後路給切斷。本來是進攻的一方,卻成爲防禦的一方,本來是防禦的一方,卻成爲進攻的一方,這令陳真非常的不爽。
謝苗·米哈伊洛維奇·布瓊尼也沒有想到,中華帝國的軍隊竟然會如此的冒進。
雖然說整個12集團軍都是處於沒有後方的作戰狀態之下,但是,因爲所到之處,都會修建臨時機場,而蘇軍的空軍力量又無法完全覆蓋整個戰區的上空,加上中華帝國的空中運輸力量實在很強大,所以12集團軍的物資補給並不缺乏。
然而20師,與21師的突進,卻使得兩個軍的後路被切斷,因爲突進的速度太快,根本就沒有時間去修建一些簡易的跑道,再加上,距離阿什哈巴德如此的近,就是空投,也要冒着蘇軍的戰機,甚至是英國戰機的打擊下進行。
如果不盡快的進行救援的話,那20與21師將很有可能被包圍殲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