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賀典雄的自賣自誇,提醒了顧驁,讓他注意到一個事實:
在1988年這個節骨眼上,曰本企業雖然在液晶技術方面獨步全球,但好多技術巨頭卻身在寶山不自知,反而想要整各種其他花裡胡哨的技術路線。
比如,後世淪爲笑柄的電漿電視,在1988年雖然還在實驗室論證階段,可曰本人對它的重視程度卻遠超液晶——
不只是在索尼一家這麼覺得,夏普,NEC,都是這麼覺得的。
相信,如果後世90年代末,或者21世紀初,液晶電視和電漿電視看起來還沒分出勝負的那幾年時間差裡,花高價買了電漿電視的人家,都會對這個坑貨深有體會。
對於不瞭解也沒買過電漿電視的人,用盡量簡潔的人話概括一下。
那就是液晶電視在80年代末和90年代大部分時間裡,雖然各方面性能沒有佔到優勢,但它好歹屬於一個新興的技術大類,是半導體光電/半導體顯像技術的產物。
而電漿電視,雖然在後來同期的具體指標參數有部分優點,可它歸屬的大類還是電子顯像管技術這個路徑。
打個比方,就好比1944年的時候,元首黑科技的ME-262噴氣式戰鬥機剛剛造出來,單機戰鬥力可能還不如美國人的P-51“野馬”戰鬥機,尤其是P-51D往後的那些野馬精益求精究極魔改型。
(注:實戰中德軍的ME-262戰績是普遍不錯的,但這是因爲德軍抽調了精英飛行員集中到噴氣機聯隊作戰。就好比你讓哈特曼去駕駛塊磚頭,他也能把美國人的飛機打下來。
如果不考慮飛行員技術因素的話,大家都用航校剛畢業的萌新對戰,ME-262是不如P-51晚期型的)
這就說明,一類新生事物剛剛出現時,其開山之作的實戰表現,往往還不如舊世代產物最終的巔峰之作。但總的趨勢誰都看得見,再給噴氣機兩三年時間發展,它們就輕鬆把一切活塞戰鬥機的抵抗嘗試、都碾碎推進了歷史的垃圾堆。
同理,柯達公司最初做出了數位,但只要數位發揚光大,柯達舊世代積累的優勢就被追趕者重新拉回同一個起跑線了,他們怎麼肯?
1905年,布列塔尼亞人造出無畏級主力艦之後,前無畏艦時代的軍艦就都成了辣雞,歷史證明,後來還是布列塔尼亞人自己最吃虧——因爲他們有70條原主力艦變成了廢鐵,而德國人只有不到20條變成了廢鐵。大家一起從零開始新的造艦競賽,德國人很快超過了布列塔尼亞人的50%,美國人也超過了。如果沒有無畏艦,布列塔尼亞人積累的歷史里程是沒那麼容易清零重來的。
液晶電漿之爭,也是這個道理。液晶乃至後來的LED,這些都是半導體光電技術的大類範疇,從血統壓制來說,長期肯定是要碾壓顯像管大類的電漿的。
那麼,曰本人爲什麼會這麼紗碧、死抱着電漿不放呢?爲什麼一直要強調“剛出現的液晶這不好那不好”、種種細節缺點、勸導消費者和研發者都去捧電漿呢?
這裡面,不光是柯達式的考慮,也不光是布列塔尼亞海軍部式的籌劃,還有更深層次的理由。
說到底,是曰本人不願意接受“產業鏈內部的全球化分工”,他們想守住工匠精神最終能發揮的空間。
顧驁前世在“得到”APP上,聽《液晶演藝》的時候,就剖析過這個問題:80年代末,乃至90年代大部分時候,曰本人首要考慮的是,如何防止美式的製造業空心化也在曰本發生。
如果按照美國人那樣,高科技產業越來越標準化、相容化,最後的下場是什麼?那就是全球貿易不再僅僅是“產業間分工”,而是變成“產業內分工”。
所謂“產業間分工”很好理解,就是舊時代的國際貿易形式。比如讓中國人種茶葉,法國人釀香檳,窮國搞農業輸出農產品,富國生產高附加值的科技產品賺大錢賺剪刀差。
而一個行業如果生產環節標準化、容易代工,便於“研發和設計和生產的分離”,那就變成了中國加入WTO後常見的“產業內分工”了。
比如智能手機是高科技產品,但是其實美國人只是提供了晶片研發,整機設計。
可晶片的製造在灣灣,整機的製造在大陸。
高科技產業內部,勞動力便宜、響應效率快的發展中國家,也能賺到一點錢。
偏偏曰本人最痛恨這種“全球化產業內分工”。
因爲曰本人有終生僱傭制,他們的工人包袱甩不掉。
五十年代到七十年代,曰本人的創新力其實是享受了終生僱傭制的紅利的。
因爲終生僱傭制可以讓人不用害怕“哪一天自己目前鑽研的技能落後了,就被東家踢走”。
也不用害怕“因爲過度嵌入到僱主的專精分工系統內,讓自己在社會上的通用性競爭力下降,而不得不爲失業後的退路考慮”。
這個很好理解,比如索尼做單槍三束顯像管技術的研發時,有些人一輩子就是在研究某幾種電子槍的耦合效應——這個研究方向所積累的經驗和價值,其實離開了索尼公司,到了社會上,就徹底廢掉了,或許全曰本乃至全世界,都只有索尼一家需要細分到那麼細那麼專精的技術。
你要是不承諾對方可以在公司幹一輩子,誰會去爲這種“自廢通用性武功、自廢跳槽競爭力”的事情努力?
正是終生僱傭承諾了,人家義無反顧100%全心全意去當“被推到社會上就會成爲廢人”的社畜。
可是,一旦一個產業進入了“全球化產業內分工”,曰本人承諾的終生僱傭制就完蛋了。
只要一個產業的製造環節門檻不夠高,折騰不夠多,能夠在80年代遷移到灣灣地區或者韓國,中國加入WTO後還能遷移到中國,曰本人就玩不了了。
所以,他們寧可堅持複雜的、在製造環節需要很多“工匠絕活”的老路線,來保住自己的全產業鏈——
從這個角度來說,曰本的企業家還是對工人比較有良心的,寧可自己沒競爭力,也要保住老哥們兒的飯碗。
這點跟美國人截然不同,美國資本家早就擁抱全球化產業內分工了。
當然這也跟美國的公會不當人有關係,資本家早就受夠了,本來就是一樁買賣,沒什麼感情可以談。
曰本人被講義氣,那也是靠甘當社畜的自我壓抑換來的。
廢話少說,具體到液晶和電漿之爭這個事兒上,液晶對曰本人來說最大的壞處,就是因爲是新一代的技術,大家從頭開始,所以在外國要自建產線承包生產環節,是比較容易的,被轉移的風險太大。
牛如行業第一的夏普,人家也不是說完全不發展液晶,而是人家發展了液晶,也沒打算往外賣液晶面板半成品,而是打着“我們家的液晶只能給夏普自己的電視機用,要爲夏普的電視機獲得全球獨門競爭力”的主意。
這麼閉塞的態度,只能說格局太小。
顧驁雖然在這方面也格局小,也想喝頭口水,但充其量也就打算“比別人先用一兩年”而已,沒打算長期壟斷。
就好像後世的蘋果,你有很多牛逼設計,你只要確保自己是“首先用”,也就行了,長期封鎖是不可能的。蘋果上有了一年的功能,第二年小米要做到是很輕鬆的。
你只能打時間差,不能指望別人抄都抄不會。
……
離開大賀典雄那兒之後,顧驁也按照他揣摩的曰本人的思路,讓下屬去暗中偷偷調查了夏普方面的液晶產業進一步現狀,並且爲尋找價值窪地、尋找夏普方面不太願意發展的邊角區域,試圖弄一些可以佔便宜的技術合作。
市場調研部門的下屬,乃至臨時委外的諮詢機構,也是非常給力,很快摸清了顧驁想要的情報和夏普的表面態度。
“夏普公司的首款彩色LCD液晶面板小批量成品,出現於五年前的1983年,在此之前,世界上的液晶顯示屏都沒有實現三色以上的彩色。
夏普的首代產品,規格是兩英寸屏,目前已經發展到第三代了,每一代的技術代際劃分,主要是單塊屏的可加工最大尺寸。所以現在的第三代,是八英寸屏。
再大的話,加工中各種不知名因素導致的壞點太多、良品率完全無法保障,暫時沒有實驗成功。即使是目前的第三代八寸屏,也只是在實驗室環境下試製成功,沒有投入大規模的工廠化生產。
如果要工廠化生產,還要數億美元起步的建廠投入,還要調試,忍受技術風險和質量磨合風險,具體不好說,等到工廠建完、產品穩定,可能要兩年,也可能是三年。
同時,夏普方面目前最大加工尺寸的迭代評率,基本上也是三年左右一代,不過關鍵要看夏普方面有沒有動機去繼續研究。夏普方面的研發進度,都是根據他們自身產品需要來做的,不是爲了單獨造液晶屏往外賣的。
換句話說,得是夏普方面有電視機、顯示器或者其他成品消費品的項目需求,夏普纔會爲自己的產品定做研製新屏幕,他們不考慮單獨賣屏幕賺錢。”
顧驁聽了不由哂笑:“不考慮單獨賣屏幕賺錢?都什麼年代了,還抱着這種自己從半導體原材料到成品一站打包的思路,難怪夏普要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