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3.第333章 藍圖

並不是速度達到5馬赫以上就可以被稱之爲“高超音速武器”。一般來說,傳統導彈可以被分爲兩類:巡航導彈與彈道導彈。

巡航導彈的飛行原理更接近於飛機,它的彈道基本都在大氣層內部,飛行阻力巨大,因此速度表現比較一般,大部分巡航導彈都處於亞音速級別,例如海對面的“戰斧”巡航導彈的速度就只有0.8馬赫。

但它的優點在於可以像飛機一樣進行靈活的大過載機動,從而減少被攔截的概率。

彈道導彈的飛行原理更接近火箭,升空後,彈道導彈將會突破大氣層,在幾乎沒有空氣阻力的大氣外滑翔較長距離,直到臨近目標時纔會重新進入大氣層,實施下墜攻擊。

因此,彈道導彈的飛行速度很容易就能突破巡航導彈的上限,但由於彈道導彈的飛行軌跡近似拋物線,容易被預測軌跡,從而被反導系統計算出攔截彈道的風險會更大,這是之前不可避免的硬傷。

造成這樣硬傷的主要原因,是因爲彈道導彈的燃料限制,爲了達到儘可能大的射程,都必須嚴格的遵循拋物線。如果採用機動變軌,會消耗大量的燃料,這樣洲際導彈可能會變成遠程導彈,遠程導彈可能會變成中程導彈。

其次是因爲控制技術、材料和工藝不完善。

在大氣層中反覆的穿越,而且在末端還要精確的擊中目標。需要有高超的控制手段和極高的測控精度。同時重返大氣層又需要使導彈本身經受高溫的考驗。

所以,在相當長時間內,這種遠程導彈的中段變軌都是無法實現的。

吳桐當然不會滿足現狀,只是做射程的增加的話,根本無需她費勁兒安排,切換N24高能燃料,就能做到的。她致力於改變這種現狀,而且,天才的先輩們,已經做出了重大突破,錢氏彈道學功不可沒。

只是,因爲錢氏彈道學運用的艱澀,國內目前尚未有這方面的運用突破,吳桐想在這個基礎上,完善利用錢氏彈道,做出運用方面零的跨越,讓錢氏彈道,展示它該有的,震懾性且無可攔截性的輝煌成果。

在前面向陸驍諮詢的探討中,吳桐發掘出了乘波體彈頭設計,這也是在助力增加新型彈道導彈變軌能力,爲其蓄力。

只彈頭的優化變革設計,吳桐深深覺得不夠保險,她加了彈身助力設計。在經過細緻推衍,並且模擬後,吳桐最終定下了,結合錢氏彈道學的助推段分離的設計。

點火後,導彈會快速鑽升至臨近空間,乘波體與助推段分離,在稠密大氣層內高超音速機動,可以在大氣層邊緣和大氣層內進行多次跳躍,也可以在大氣層內或者大氣層內外進行大範圍橫向機動,把中段的拋物線改成反覆在大氣層和太空中穿越的蛇形機動曲線,乘波體彈頭還可以自動規避反導系統並對預定目標實施灌頂打擊。

且在乘波體上升段推進器脫離後,能夠不用如之前的不進行慣性彈道飛行,在錢氏彈道的衍射基礎上,而再入大氣開始高超音速滑翔,這種滑翔飛行位於大氣層邊緣或者大氣層內,因此,對於現有以攔截彈道導彈彈頭爲主要想定而設計的反導系統而言,將會變成難以對付的目標,成爲無可攔截的存在,且超越的速度,將能實現,一小時內全球到。

這樣的設計,對動能和材料都有極高的要求。 但是,吳桐最不擔心的,就是這兩項的挑戰。對她來說,最爲難得還是沒有方向。

有了設計大方向的指引,吳桐繼續在材料上進行公關推衍,很快,敲定了彈翼和垂直安定面用於覆蓋的碳纖維複合材料,以及重要的散熱結構設計,再配上吳桐再次升級的超耐高溫塗層。這樣一來,整個導彈彈體的耐熱材料算是準備就緒了。

一手防護,材料研發攻堅到位,一手疏導,降溫散熱結構設計鋪展,吳桐將雙向正面結合玩得飛起。

材料搞定,下一步,就是發動機的攻關。

從戰機發動機,到空空導彈發動機,吳桐在航空航天發動機版塊,一直在積蓄積累,未曾停歇,她在這個板塊,十足的可以稱得上一聲積蘊深厚,首屈一指。

傳統發動機燃料限制,在N24超能燃料研發出來後,彈射燃料已經不再受限制,同樣的燃料,在射程不變的基礎上,他們有了變軌大消耗的基礎。

超燃雙脈衝壓發動機可以再一步優化,用於PL-17上,但是對於DF-17,就需要再一步簡化、保留超音、速燃燒衝壓動能,結構要貫徹簡單風格,可以沒有轉動的壓氣機部件,要保持推進效率非常高。

吳桐一一列舉出她對發動機的需求,結構簡單的背後,是工作原理上的巨大挑戰性,一步步描繪出她所需要的發動機藍圖,逐步的完善填充,她的眼眸發亮,是明確的前進方向。

常規規的渦輪噴氣發動機,火焰在燃燒腔內燃燒的時候,速度都是亞音速的,但是,新型超燃衝壓發動機的火焰在燃燒腔內是高超音速燃燒,點火非常困難。其難度相當於在12級颱風中划着一根火柴。

可以用大氣層的氧氣作爲氧化劑,只需攜帶燃料,增加推進效率,預計可以使其達到火箭推進高4倍以上。

這樣,在大氣層中飛行時,可以由氣動控制舵面提供控制力矩,可以實現導彈在飛行途中變更打擊目標。

氣動控制舵面,又是一個重點板塊!

這也是達到彈道導彈和巡航導彈結合的關鍵,讓DF-17能夠達到二者結合,既有巡航導彈的變軌能力,又要有彈道導彈的超速度的要求。超燃衝壓發動機加超能燃料,賦予新型DF-17超級動力,有了支持機動變軌的動力需求和燃料需求的最大前提。

整個研發的過程,對吳桐來說,就是一個闖關遊戲,舊問題得到結局,新問題隨之誕生,一個個的關隘闖過去,組裝成一個整體,最終通向成功的大門,獎勵就是成果的圓滿誕生。(本章完)

187.第187章 幸福429.第429章 志存高遠297.第297章 成型285.第285章 遇190.第190章 難忘374.第374章 拔高325.第325章 鼓勵443.第443章 王道322.第322章 盛況第83章 第一456.第456章 難忘今宵305.第305章 築夢274.第274章 影響第82章 完成311.第311章 沃爾夫數學獎第二十四章 降維打擊第四十一章 奇蹟289.第289章 武德331.第331章 乘波409.第409章 風險135.第135章 澎湃195.第195章 落定第二十四章 降維打擊128.第128章 嚴防430.第430章 神來126.第126章 批吧254.第254章 垂直170.第170章 特殊99.第99章 驚豔186.第186章 驚喜191.第191章 相信第五十三章 任務470.第470章 微型化第四十章 衛星289.第289章 武德176.第176章 攢勁204.第204章 熱愛108.第108章 計劃375.第375章 鬼斧454.第454章 錦繡第四十三章 爭搶206.第206章 瑰寶103.第103章 拉馬努金獎第十四章 輕鬆第70章 轟動116.第116章 願意96.第96章 瘋了?457.第457章 如出一轍第五十三章 任務127.第127章 衝冠280.第280章 感謝314.第314章 增選?245.第245章 清奇104.第104章 刷新188.第188章 問好411.第411章 就緒331.第331章 乘波428.第428章 發電407.第407章 蓬勃246.第246章 其美400.第400章 鐵板332.第332章 金屬基318.第318章 清晰248.第248章 推廣172.第172章 N24162.第162章 立項325.第325章 鼓勵158.第158章 雙喜102.第102章 閃耀281.第281章 加盟298.第298章 協作389.第389章 超導206.第206章 瑰寶122.第122章 知識庫437.第437章 開測278.第278章 超越335.第335章 緊鑼140.第140章 能及第一章 奇遇430.第430章 神來265.第265章 祈福320.第320章 指導371.第371章 艱難439.第439章 聚變之光283.第283章 研究所236.第236章 黃金第75章 狀元第71章 英才300.第300章 酸牙165.第165章 商定第四十一章 奇蹟266.第266章 惟願326.第326章 雙獎第三十六章 情義227.第227章 定位130.第130章 典禮184.第184章 突破271.第271章 尋蹤118.第118章 兩種354.第354章 爲人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