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2章 糧食戰略(二)

不過雖然生產不出來工業化肥,但是幾千年的農耕民族累積下來的經驗還是能夠做到很多事情的,比如項玉這個時候就想到的堆肥。

堆肥的方法分兩種,一種普通的堆肥,一種高溫堆肥,從名字上就可以看出兩者之間的差別,當然了高溫堆肥的產量和質量都要高於普通堆肥,但是這個時候還是缺乏一種必備材料,加上其準備工作比較麻煩,項玉擔心下面推廣出去地下的農民們也不太會用,於是不採用這種方法。

而普通堆肥是在嫌氣條件下腐熟而成,堆肥的溫度不超過50c,腐熟時間較長,約3-5個月。

普通堆肥根據堆法也分爲三種:平地式:適用於氣溫高、雨量多、溼度大、地下水位高的地區或夏季積肥。堆前選擇地勢較乾燥而平坦、靠近水源、運輸方便的地點堆積。堆寬2米,堆長以材料數量而定。堆置前先夯實地面,再鋪上一層細草或草炭以吸收滲下的汁液。每層厚15-24釐米,每層間適量加水、石灰、污泥、人糞尿等,堆頂蓋一層細土或河泥,以減少水分的蒸發和氨的揮發損失。堆置約1個月左右,翻搗一次,再根據堆肥的乾溼程度適量加水,再堆置1個月左右、再翻搗,直到腐熟爲止。堆肥腐熟的快慢隨季節而變化,夏季高溫多溼,堆肥一次約2個月左右,冬季需3-4個月可以腐熟。

半坑式:北方早春和冬季常用半坑式堆肥。首先選擇向陽背風的高坦處建坑。坑深2-3尺,坑底寬5-6尺,長8-12尺,坑底坑壁有井字形通氣溝,溝深?5-6寸。通氣溝交叉處立有通氣塔。堆肥高出地面3尺,加入風乾秸稈1000斤,堆頂用泥土封嚴。堆後一週溫度上升,高溫期後,堆內溫度下降5-7天,可以翻搗。使堆內上下里外均勻,再堆置直到腐熟爲止。

深坑式:坑深2米,全部在地下堆制,也叫“地下式”,堆制方法與半坑式相似。

上面的三種方法都比較簡單,平地式的方法比較適合臺南的氣候,因爲臺南這邊主要是多雨加上溼熱,所以非常有利於微生物的生長和分解,對於堆肥也是十分有利的。而冬季的時候也可以使用半坑式或者是深坑式這兩種方法,在少雨的季節裡面可以縮短堆肥的時間。

項玉爲此親自招來基隆市政署的官員,組織農民前來學習這種方法,這個時候因爲是新年剛過的一段時間,在農業上屬於農閒時間,恰好能夠用來對農民們展開培訓。

這些方法並不複雜,項玉雖然沒有親自動過手,但是從小在農村長大的他小時候也撿過牛糞。見識過這種堆法,加上和一羣人一起摸索了一段時間之後。將幾種方法全都傳授了下去,至於效果怎麼樣他心裡也沒底,不過這也要等到一兩個月之後才能見成效,這個時候乾着急也沒用,只能耐心的等待。

中華帝國這個時候逐漸的形成了南部農業,北邊工業的格局。這也主要和雙方的發展軌跡有關係,不過這也並不是說臺南就只有農業沒有工業,實際上臺南這個時候正在組建一系列的工廠,主要是冶煉鋼鐵的制鋼廠,生產和製造軍事武器的兵工廠。以及一家造船廠,主要的性質還是優先考慮軍隊的發展和建設,因爲這個時候實際上臺南的主要的武器裝備的供應,都是要依賴基隆市的供給,萬一在戰時敵軍佔據了兩地之間的通道,比如說在之前的戰鬥之中清軍就曾近短暫的攻破了臺中城,雖然兩地之間還有東邊的一條線路,也能夠走水路運輸。但是要是將來面對的敵人特別的強大,他們能夠將臺南城和外界的聯繫全部掐斷的話,那臺南城的處境可就不妙了。

除了臺南之外,馬尼拉的情況也是如此,不過馬尼拉的情況相比於臺南市來說要稍稍的好一些,畢竟西班牙人在此盤踞了近百年,各項工業都有一定的基礎,甚至還有幾處尚在開發之中的礦產,這其中就有一處中華軍目前比較稀缺的礦產——銅礦。

銅因爲其熔點低,延展度、導熱性能都比鐵要好,所以在現代工業歷史上是最先被大規模開發和使用的一種礦產。

後世考古出土的古代兵器,基本上都是青銅器,這也說明了青銅器在歷史上的顯赫地位。

而中華軍目前最爲缺銅的地方就在軍工方面,比如說這個時候大量裝備給部隊的蛻殼子彈,這種子彈殼就是使用的熟銅製造的,不要小瞧了這麼一個小小的彈殼,它可是子彈重十分重要的一環,而且是別的延展性比較強的黃銅,被廣泛的應用到各國的彈殼製造之中,直到後來的合金鋼才部分取代了他的位置。

中華軍目前的軍隊的規模差不多是一萬七千餘人,這些部隊每天都需要訓練甚至是作戰,因此每天消耗的子彈數量是很客觀的,按照一人一天消耗十發子彈來算,一個月的時間至少需要五百萬發子彈,這個數字可是很龐大的,而且爲了保持部隊士兵的基本戰鬥水平,這樣的訓練是必不可少的,對於新參軍的士兵來說,這個訓練量實際上還遠遠不夠。

這些子彈光是消耗掉的鋼鐵就達到一百多噸每個月,黃銅的消耗量達到二十多噸,臺灣缺少銅礦,所以部隊關於子彈彈殼的回收有嚴格的規定,士兵們在非戰鬥時刻訓練的時候,使用的子彈必須在使用完之後將彈殼全部上繳回收,這樣一方面可以防止中華軍的高端技術流入敵方的手中,也能夠回收大量的黃銅,以減輕對外採購的依存度。

但是這個時候隨着馬尼拉的銅礦的發現,這種苦日子就會得到極大的改善,生產出來的銅不僅能夠用於軍事用途,民用上面也能夠得到很大的改善。

馬尼拉的這些工廠自然是被中華軍全盤接受,一些原有的設備能夠使用的會被保留下來,不能用的或者是對中華軍沒有什麼幫助的則全部換成從基隆海運過去的,因此只用了兩三個月的時間,馬尼拉就建成了好幾家工廠,並且投入了生產,這筆臺南的要快上不少。(。)

第287章 再殲援軍第230章 陷阱第136章 圍困第144章 倒黴的島津肆光第209章 全殲第257章 農業的發展和建設(二)第414章 破城第314章 白塔第194章 西班牙人的方案(一)第213章 戰爭威脅第100章 新式火炮第159章 中間開花第72章 海上大火第427章 決戰沙俄(三)第423章 遠征艦隊第162章 籌建安北市第120章 價格戰第412章 一戰定蒙第377章 騎兵?奇兵!第38章 爆破城牆第204章 海上遭遇第266章 李雲聰的動作第188章 疏散華人第233章 董義的建議第233章 董義的建議第214章 備戰第424章 征服中亞第296章 意外收穫第238章 鐵模鑄炮第155章 聯軍內訌第215章 清軍的困擾第142章 準備和談第55章 金門海戰第421章 西伯利亞對峙第385章 黃雀在後第78章 日本俘虜的用處第41章 鄭成功的心思第179章 海戰,拉開序幕!第204章 海上遭遇第333章 焦灼第4章 兵臨城下第227章 攻城戰第366章 莫臥兒人買炮!第48章 騎兵戰術第362章 印度來客第262章 夜襲鎮海(二)第72章 海上大火第255章 清廷的封鎖(二)第429章 對日作戰第6章 三桂定策第224章 商議第48章 騎兵戰術第121章 琉球的變故第155章 聯軍內訌第148章 華人的村落第431章 中南半島和澳洲第142章 準備和談第222章 價格爭議第305章 雨後春筍般的清廷水軍第2章 穿越的苦惱第274章 難題第219章 意外的情報第169章 部落的戰爭(上)第169章 部落的戰爭(上)第273章 兵臨城下第259章 西班牙人的爭議第23章 山谷伏擊第267章 佔領馬六甲第386章 平西王亡第32章 出兵臺灣第316章 接見英國使臣第336章 清軍的反撲第133章 三面夾擊第246章 戰後的巨大影響第44章 廈門風雲(三)第344章 海澄攻防戰(七)第95章 百年海軍第146章 五十兩白銀一個花姑娘第332章 鉅額賠償第303章 大問題第213章 戰爭威脅第394章 退守遼東第235章 各自打算第421章 西伯利亞對峙第225章 決戰沙俄(一)第405章 平定準葛爾(四)第187章 進攻馬尼拉第90章 發現行蹤第115章 大演武第428章 決戰沙俄(四)第382章 三水議兵第66章 討伐部落第336章 清軍的反撲第86章 籌備貨幣第306章 皇家海軍遠征隊第236章 出兵臺中第367章 項玉登基第399章 雅克薩之戰第163章 馬尼拉的情報第269章 呂宋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