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5章 雨後春筍般的清廷水軍

項玉雖然對新加坡號很感興趣,但是這個時候這只是一艘纔剛剛完成龍骨的鋪設的艦船,距離完工還有很長的時間,而他此行的目的並不是來看軍艦的製造進度,而是來查看民船的設計與建造的。

基隆造船廠相比於其他造船廠來說條件要好太多,首先是基隆這邊的鍊鋼廠十分靠近船廠,因此鋼材可以源源不斷的提供,而且基隆造船廠這邊無論是工人還是熟練的船匠的數量都大大多於其他幾個船廠,更加有利的因素是中華帝國的唯一的一個進行科技研究和改進的科技研究院就位於基隆,所以蒸汽機和生產和改進,以及各種新技術的提供都比其他三個地方更快一些。

爲此中華軍這邊也有了針對性的安排,那就是基隆這邊主要進行新技術新工藝的實驗,一旦技術成熟,則立刻推廣開來,並且爲其他三個地方的船廠提供必要的設備和人員培訓,以使其能夠達到生產新產品的工藝標準,爲此,基隆這邊的造船廠被一分爲二,分爲民用的和軍用的造船廠。

民用的造船廠這個時候還會繼續生產木質艦船,其主要的工匠是之前就有一定造船經驗的工人,而軍用的造船廠則僅進行鐵甲艦的建造,包括軍用的戰艦和運輸艦,也包括民用的蒸汽輪船。

不僅如此,軍用的造船廠還負責進行新武器和新技術的試驗和改進工作,負責對科技院的產品進行評估和改進,以使其能夠達到軍方的使用要求,在技術成熟之後,則將成熟的技術推廣下去,讓其他三家造船廠也能生產新式戰艦和相應的武器。

目前臺灣島上就有煤炭和鐵礦石的出產,因此基隆和臺南兩邊的造船所需求的鋼材是能夠得到滿足的,但是因爲馬尼拉和雅加達的距離實在是太遠了,運輸過去不僅耗時耗力,而且速度還很慢。根本就趕不上建造的需求,因此在這兩地開採鐵礦就成了當務之急,不過這兩地的自然資源十分的豐富,加上項玉大致還記得這兩地的物產的分佈。所以中華軍在這兩地很快就找到了煤礦和鐵礦,然後從臺灣這邊運輸了必要的設備過去,再在島上分派人手進行開採和冶煉,就能夠得到造船廠建造鐵甲船所需要的鋼材了。

而就在中華軍這邊開始進行蒸汽艦船的推廣的時候,大清國內部也開始了大量的艦船建造。清軍吸取之前的教訓,不再繼續在沿海一帶建造造船廠,而是將工匠們都轉移到了長江沿岸,利用這裡處於內陸的地理優勢,在這裡大舉訓練水軍,各地的水師提督也都轉道至此,在這裡訓練自己的水軍。

一時間,從鎮江、高郵、洪澤、南京、馬鞍山、蕪湖、銅陵、安慶、湖口、九江、都昌、武昌等地都開始大批量的興建造船廠,大舉招募船匠和水手,編練水軍準備組建一支史無前例的巨大艦隊。

清廷爲此專門撥鉅款。督造此事,他們深刻的意識到了海患不除,邊境難寧,但是清廷也知道中華軍目前的水上勢力太過於強大,並且還有一種威力巨大的鐵甲艦,這種艦船早在臺南海戰之中就被吳英和汪明兩人彙報上去了,但是清廷高層並不相信兩人所說的話,因爲在人的固有意識之中,鋼鐵會沉在水下,因此根本就無法相信鋼鐵打造的戰船會漂浮起來。而且還有如兩人所說的那麼強大的戰鬥力,但是在經過了杭州、江陰和南京之戰之後,各地的奏摺之中都提到了這種體型巨大,全身雪白的戰艦。明確無誤的說明其就是之前傳聞的鐵甲艦,這下子清廷的高層就算是不願相信也只能選擇相信了。

這個時候就算是一直在朝中排擠異己,組建自己勢力的鰲拜,也意識到了這個新興的國家會對清廷的統制造成威脅,所以暫緩了朝堂上的爭鬥,罕見的同意了撥鉅款組建新水師。以抗擊蠻夷。

清廷的思路很明確,那就是走數量的路線,他們自己知道自己沒有辦法像中華軍那樣打造鐵甲艦船,而且普通艦船跟鐵甲艦的差距又太遠了,因此準備組建一種噸位小,但是數量多的艦隊,作戰的時候利用自己的數量優勢,誘敵深入,然後四處發兵將敵方徹底的包圍起來,然後在通過混戰取勝。

應該說清廷的這種戰法極具超前意識,當然了,這也跟清軍目前面臨的窘境有關,他們的水師根本就難以出海,因爲一旦出海的話就會很快的被中華軍的海軍艦船發現,隨即就會遭到中華軍的大舉圍攻,因此清軍艦隊只能在江河裡面進行訓練,而這種條件自然難以跟真正的大海相比,因此組建的水軍只能叫做近岸水軍,根本就不能稱之爲海軍,再加上自從施琅死後,清軍中間就再也難以找到一個精通水戰的將領了,無論是漢人還是滿人,都找不到能夠比得上施琅的人選,無論是軍事才能還是戰略格局上面都比施琅要差很多。

就算是施琅的兩個部將吳英和汪明兩人,這個時候也只能是勉強的擔任一省的水軍提督,吳英是福建水師提督,汪明是浙江水師提督,但是在兩人的帶領這下,這兩地的水軍在這一次作戰之中毫無建樹,而其艦隊僅剩的幾艘戰艦也早就被中華軍這邊給擊沉了,兩人這個時候等於成了光桿司令了,這樣的人選清廷怎麼能夠放心的下來。

在這種情況之下,清廷的這種集羣作戰的策略就跟新中國成立之初,在應對臺灣的國‘軍的海軍威脅的時候使用的魚雷艇集羣作戰策略,雖然自己這邊的質量不如你,但是可以利用自己敢打敢拼的精神,憑藉着數量上的優勢也能將你打趴下,不過和後世的人民海軍不同的是,人民海軍至少還有魚雷這種厲害的武器,但是清軍這個時候有什麼武器能夠作爲殺手鐗呢?。

第138章 去明朝化?第66章 討伐部落第404章 平定準葛爾(三)第148章 華人的村落第381章 鏖戰鎮南關(二)第104章 兩面合圍第235章 各自打算第115章 大演武第28章 新式火槍第358章 濃霧偷襲(一)第406章 朝鮮戰局第45章 廈門風雲(四)第151章 一邊倒的戰鬥第307章 意外交火第327章 重創第294章 騷亂第321章 對清計劃第175章 邀請加入第111章 拜訪老農第166章 組建情報部門第240章 兵臨城下第185章 海灣炮戰(中)第368章 范文程的毒計第51章 荷蘭人的援軍第429章 對日作戰第202章 西班牙人遇襲第415章 困守海州第209章 全殲第90章 發現行蹤第414章 破城第69章 積極備戰第252章 糧食戰略(二)第313章 秦文的分析第133章 三面夾擊第254章 清廷的封鎖(一)第7章 成功北上第203章 追剿海盜第134章 生或者死第50章 金門危局第138章 去明朝化?第177章 海商第201章 海上殘骸第237章 城外交戰第55章 金門海戰第227章 攻城戰第243章 臺南海戰(二)第221章 軍火第145章 島津久光的猶豫第296章 意外收穫第265章 攻佔海南島第245章 秘密武器第260章 定海和鎮海第266章 李雲聰的動作第93章 惠子入學第419章 對抗沙俄第206章 逼上絕路第342章 海城攻防戰(五)第230章 陷阱第178章 尚可喜的“商人”第418章 滅清第37章 送上門來的機會第368章 范文程的毒計第373章 關寧鐵騎第185章 海灣炮戰(中)第119章 糧價風雲第43章 廈門風雲(二)第376章 救是不救?第238章 鐵模鑄炮第148章 華人的村落第32章 出兵臺灣第276章 地下奇兵第303章 大問題第10章 臨危受命第132章 火燒連營第300章 舟山羣島的建設第三百一是一章 火炮的演練第106章 城中決戰第136章 圍困第228章 攻城戰(下)第321章 對清計劃第126章 雲聰獻計第204章 海上遭遇第199章 秦良才第399章 雅克薩之戰第132章 火燒連營第147章 坑爹的項玉第69章 積極備戰第66章 討伐部落第397章 家家都有本難唸的經第9章 糧食危機第337章 戰果第300章 舟山羣島的建設第138章 去明朝化?第109章 發現紅薯第32章 出兵臺灣第95章 百年海軍第412章 一戰定蒙第91章 大獲全勝第67章 第一個藩屬帶一百零二章臺中攻城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