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妍麗和陸屹舟只是領證結婚了,但是原定在國慶節的婚禮卻推遲了,改到了過年放寒假的時候,理由是準備的還不大夠。
受姜川的影響,陸屹舟一心想要給向妍麗一個華麗而隆重的婚禮,不管到底能折騰成啥樣,向妍麗對於這些向來不大在意,只要他能有這份心就行了。
聽到吳青梅這話,向妍麗也沒覺得有啥,生孩子自然是遲早要生的,只是她卻不大想這麼快,畢竟書還沒讀完,工作都沒有着落呢。
她不着急,陸屹舟卻是羨慕的不行,開口道,“對啊,我們什麼時候生孩子呀?”
眼看着姜川已經有了孩子,而趙南再過不久也一樣,幾個人之中就他啥都落後一步,如今好不容易有了媳婦兒,陸屹舟可不想孩子距離他們的孩子年紀相差太大,這樣以後玩也玩不到一塊兒。
“你怎麼還催上了?”向妍麗見這裡沒外人,說話也沒有啥顧忌,“要想我生孩子,你先學學人家姜川怎麼做的吧。”
這話是玩笑話,也是真心話,她和姜川認識的時間也有好幾年了,雖然人是冷了一點,但是對孟悠悠那是真的好呀,做的那些事,向妍麗就算想要挑毛病也挑不出來。
陸屹舟正想回答,就聽到身後傳來的動靜,一轉頭就看到了唐淑芬和姜遠還有楊貞惠一塊兒走過來,愣愣的喊了聲,“媽,姜叔,唐姨。”
“媽,姜叔,唐姨,”向妍麗也沒覺得尷尬,更不擔心自己說的話有沒有被楊貞惠聽到,只是乖巧的喊人。
唐淑芬先應了一聲,“他們人呢?悠悠還好吧?”
“母子平安,都好呢,”向妍麗回答了一句,“我帶你們過去吧,他們都在病房呢。”
“欸,好。”
一行人跟着向妍麗一塊兒往裡走,房門被推開之後,唐淑芬只看到孟悠悠躺在牀上,姜川則趴在她的身邊,兩個人不知道在說什麼話,而吳青梅一個人抱着孩子站在邊上,看着臉色有幾分尷尬?
“喲,親家你們來了呀,快進來坐,”吳青梅最先看到的人,招呼道。
病房是專門定的單人病房,裡面的佈置雖然也簡單,但至少沒有什麼外人,所以說起話來,用不着在意太多。
“是呀,我們接到電話就過來了,但坐火車速度沒那麼快,緊趕慢趕的沒想到還是沒有趕到,”唐淑芬寒暄着,這也是在解釋了。
說着就走到孟悠悠跟前,看着臉色蒼白的人,面露心疼,“悠悠,你受苦了。”
“媽,沒事,辛苦你和爸趕這麼遠的路了,”孟悠悠也不是不知好歹的人,同樣說着客氣話。
唐淑芬會做人,能先過來看她,慰問她一句,而不是直接湊上去看孩子,孟悠悠覺得已經足夠了,婆婆能做到這個份上,她覺得即便是裝的,那也是有幾分真心在的。
於是主動的說道,“爸,媽,你們看看孩子吧。”
唐淑芬應了一聲,從吳青梅懷裡把孩子接過來,然後和姜遠一塊兒從口袋裡一人掏出一個紅紙包,放進了小傢伙的包被裡,“爺爺奶奶祝你健健康康,平平安安。”
看到這麼小的人兒,唐淑芬不由得想起了她當初生產的時候,也是痛了一整天才生下的姜川,一晃眼都過去了這麼久,如今也輪到她的孩子做父親了。
健健康康,平平安安,這是大人對小孩子最初的願望,楊貞惠在旁邊看着,心裡也有些不是滋味,看向向妍麗的眼神裡也就多了兩分善意。
不管怎樣,既然木已沉舟,她這個做婆婆的,也得學着唐淑芬一樣,多掏出幾分真心才行,要不然與她離心的人,也就不只有兒媳婦了。
陸屹舟沒覺得有啥,反倒是向妍麗覺得楊貞惠變了,就像是他們一塊兒坐在餐館裡,難得聽見楊貞惠主動的問她喜歡吃什麼,向妍麗只覺得受寵若驚。
這是沒聽到之前埋汰她兒子的話?
向妍麗有些摸不準,只能順着話回答道,“媽,都行的,只不過我喜歡吃辣一點的。”
“你們年輕人都喜歡重口味的,不過也不能吃太多了辣的,要不然容易上火,”楊貞惠沒多說什麼,只是這樣說道。
向妍麗笑了笑,沒說話,不是她不想說,實在是不知道說什麼,於是給旁邊的人使了個眼色,誰的媽誰自己去培養感情。
楊貞惠不是沒有看見對面兩人的小動作,可是她再多的話也壓在了心裡,不想表露出來,和陸屹舟一塊兒聊着家常,偶爾主動的問一問向妍麗的意見。
一頓飯的時間很快就結束了,三個人又回到了醫院,這幾天他們都是住在醫院旁邊的招待所,唐淑芬幾個人過來,也只要在招待所訂間房就好。
“你們回學校上課吧,我和姜川的課,暫時得你們幫着上一下才行,”孟悠悠知道向妍麗有些不自在,主動提出來道。
上學期他們所帶的初三班已經畢業了,這次的新學期,孟悠悠和姜川都主動選了初一的班級,爲的就是能好管理一點。
“我們上沒問題,只不過上的好不好,到時候你們可不能說呀,”陸屹舟有點無奈的提醒道。
上學期的初三年級升學考試中,雖然他和孟悠悠都是用的同一套教材,兩個人也經常交流課堂感受,但是偏偏他所帶的班級英語平均分就是要比孟悠悠帶的兩個班級都低,這讓陸屹舟很鬱悶。
“放心,我不說,感謝你來不及呢,”孟悠悠被他的樣子逗笑了,說道。
她知道陸屹舟的心思,可是孟悠悠也沒法說太多,雖然陸屹舟也很優秀,可是畢竟是新走上講臺的年輕老師,不管是在對課堂的把控能力上,還是對學生情況的分析上,和她這個已經稱得上老教師的人肯定是有差距的。
孟悠悠覺得這很正常,她當初發起這樣的活動,目的除了是爲了那些鄉村學生之外,也是想要給這些大學生一個鍛鍊的機會,畢竟只有對彼此都有好處的事才能長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