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7章 176樹大招風的考試

晚清民囯的仩海,是整個神州大陸上最神奇的一片土地。

而仩海境內的本人,又是整個仩海最神奇的一個民族。

1842年,《遖京條約》的簽訂,仩海成爲了五個通商口岸之一。

而一年之後的1843年,仩海正式開埠,無數洋人紛至沓來,在這座“冒險家的樂園”裡開設行棧、設立碼頭、劃定租界、開辦銀行。

在仩海開埠後的二十年,西洋的英、美、法等國的僑民涌入仩海,當時這片土地上還沒有常駐的本僑民的身影。

到了民囯初年,距離仩海開埠已經過去了七十多年,仩海的本僑民數量就已經躍居全國僑民首位,佔仩海外國僑民總數的三分之一以上。

甚至再過幾十年,到了太平洋戰爭爆發之後,在仩海的本僑民數量更是超過了十萬人,佔仩海外國僑民總數的三分之二。

而且比起分散居住在公共租界和法租界裡的西洋人來說,這些本僑民還有一個特點,那就是他們都聚集居住在一起。

基本上,在仩海的日本人都居住在蘇州河以北的公共租界北區,尤其是虹口一帶更加密集。

整個虹口地區,充滿着各種本化的建築和街市,如果不仔細分辨,真會讓人誤以爲自己身處在本而不是仩海。

這些本人在仩海也從事各種各樣的職業活動,金融工商、文化藝術、教育科技、醫藥衛生、宗教神職到手工藝、娛樂服務等等,基本上,仩海所有的行當都有本僑民置身其間。

當然,這些旅居仩海的日本僑民,所從事的工作當中人數最多的一項,是在當地的本軍、政、特機關。

本人甚至還像陳慕武在斯德哥爾摩創立的那所王子學院一樣,也在仩海開辦了一所學校——東亞同文書院。

щщщ☢ ttκΛ n☢ C〇

當然,這兩所學校開辦的目的完全不一樣。

陳慕武的那個王子學院,是一心爲了教書育人,給中囯培養理工科的人才。

但這個東亞同文書院吧……

它同樣也給本培養人才不假,但培養的不是精通漢學的人才,而是培養所謂“中囯學”的人才。

——換句話說,也就是間D和特W。

中囯廣袤的國土面積,遠不是狹長島國本可以比擬。

想要摸清楚中囯各地的情況,就必須培養大量的間D人員。

與其在本國內閉門造車,不如把這所學校建設在中囯國內。

這樣一來,便可在培養這些學生的同時,讓他們處在中文語境裡,順便更好地熟悉中囯的風土人情。

所以在清朝的時候,本人先是在上海建立了日清貿易研究所,後來又在此基礎上,成立了東亞同文書院。

東亞同文書院組織一屆又一屆的學生,對中囯進行了長達四十餘年的實地調查。

他們的旅行線路多達七百條,基本上走遍了除西南雪區之外的所有省份,對所到之處的地理、工業、商業、社會、經濟、政治等多方面都摸查得一清二楚。

要不然在抗戰爭時期,怎麼會有囯軍軍隊的軍用地圖,精度還不如本出版的民用地圖精度高呢?

東亞同文書院,以及本在仩海和國內的其他特W機關,巴不得把在中囯發生的大事小情,瞭解的一清二楚。

因而他們也早就盯上了在歐洲以及科學界闖出了極大名氣的陳慕武,本國內每年出版的《最新支*要人伝》上,陳慕武都榜上有名,附上的照片也都是從歐洲的各大報紙上找到的最新版。

本國內的特高課也曾給在歐洲各國使領館的分支機構下達過任務,讓他們獲取更多的有關陳慕武的情報。

但是這項任務執行起來並不容易,因爲陳慕武不是在英國就是在瑞典,那裡都是西洋人的地盤。

而且陳慕武無論是在劍橋大學還是在斯德哥爾摩,他都享受國寶級的待遇,想要派在歐洲的本間D去接觸他並不容易。

所以特高課繼續指導駐歐洲各國特W機構的工作,讓他們在歐洲國內遴選本的物理學留學生,企圖讓這些人去接觸陳慕武。

可是這個辦法實行起來,依然面臨着方方面面的困難。

其一是雖然本在歐洲學物理的留學生人數不少,但是因爲歐洲的人排外,再加上本留學生的水平不行,他們都不是物理學圈子裡面最頂尖的那一批,想要找到一個能打進陳慕武學術社交圈子裡的合適人選比較困難。

卡文迪許實驗室倒是有過一個叫做清水武雄的本留學生,而且還是在陳慕武之前第一個進入到世界最頂級物理學實驗室的亞洲人。

他在卡文迪許實驗室裡主要從事的工作,是改進威爾孫教授發明的那個雲霧室。

但壞就壞在這個清水武雄,在大正11年就離開了英國回到了本。

而陳慕武則是在1923年,才進入到了卡文迪許實驗室,兩個人之間沒有任何交集。

呃,或許還是有一些交集的。

那就是清水武雄離開了卡文迪許實驗室之後,接手他的工作,繼續改進雲霧室的是布萊克特。

再之後布萊克特成功改進了雲霧室,而陳慕武也用這臺雲霧室做成了許多物理學實驗。

幸虧陳慕武在到達英國之後,沒有一直囿於劍橋大學這一畝三分地,而是時不時地就在歐洲進行學術交流訪問,才終於讓本人找到了接觸陳慕武的機會,也就是在1924年陳慕武第一次去哥本哈根的理論物理研究所那次。

見到了陳慕武真人的仁科芳雄,一方面是想從他身上找到些好的科研點子,另一方面又想起來此前本駐丹麥的公使館給他們下達的任務,所以開始別有用心地同他接觸了起來。

看上去,特高課給駐歐洲的這些本使領館的任務是成功了,因爲仁科芳雄確實在同陳慕武的交流當中,獲取了一些有關物理學以及工業上的信息。 他還聽從了陳慕武給出來的專業建議,把自己學業上的重心從研究新興的微觀物理,轉移到了比較成熟的低溫物理學當中來。

因爲據陳慕武所說,超導這個低溫物理學現象不但容易出成績,而且將來的成果對於國家的工業發展來說很有幫助。

陳慕武確實沒有騙人,仁科芳雄也確實很快就在超導研究上取得了重大發現。

先是陳慕武找到了元素單質中超導臨界溫度最高的鈮金屬,其臨界溫度在9.2開爾文。

而後仁科芳雄受到陳慕武和他日常交流當中的信件啓發,也找到了鈮-氮化合物“氮化鈮”NbN,其超導臨界溫度在15.6開爾文,幾乎比金屬單質的臨界溫度翻了一倍。

而且仁科芳雄所找到的這種氮化鈮,算是物理學家們目前能夠找到的超導臨界溫度最高的材料,過了幾年時間都沒能打破。

這足以說明,在超導物理學的研究當中,本處在全世界最領先的位置上。

而仁科芳雄憑藉着自己的這項功績,作爲一個剛剛從歐洲學成歸國的小字輩,在回到東京帝國大學之後,破天荒地拿到了早已籌集好的經費,組建了帝國大學物低溫物理實驗室,以幫助日本繼續保持在低溫物理學界的先進地位。

但是,除了仁科芳雄的超導物理學這一點之外,特高課再難從陳慕武身上獲得其他的情報。

他們也曾經試圖通過仁科芳雄的這條線聯繫陳慕武,希望能派本的留學生進入到卡文迪許實驗室,在陳慕武的身邊工作。

後者在覆信之中對仁科芳雄的請求表示歡迎,表示只要有本留學生能夠進入到卡文迪許實驗室,那麼他就會盡自己最大的努力來對其提供幫助。

只是問題出在了卡文迪許實驗室主任盧瑟福的身上。

不知道爲什麼,這位來自新西蘭的壯漢,拒絕了所有想要進入到實驗室裡學習工作的本人的申請。

仁科芳雄也曾因爲這件事再次致信給陳慕武,後者無奈表示這是因爲到來的本人水平不夠,沒能通過盧瑟福的測驗,他自己對此無能爲力而感到抱歉。

陳慕武在信中的回覆看似滴水不漏,但後來據本在英國的情報部門瞭解到,在陳慕武之後,卡文迪許實驗室和劍橋大學,又陸陸續續招收了幾名來自中囯的留學生。

這其中最有名的應該是獲得了1927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的趙忠堯,不知道他們這些人是憑藉什麼進入到的卡文迪許實驗室當中去,是不是和陳慕武有關係。

從1923年陳慕武的橫空出世,到現如今的1928年,整整五年時間裡,本的情報機構只在仁科芳雄那裡獲得了零星的信息,完全不夠對陳慕武這個人做一個全面的評判。

其間倒是還曾經使用威逼利誘等各種手段,嘗試過讓陳慕武在1926年回國的過程中,“邀請”他到本進行講學訪問,可由於有更加重要的瑞典王儲需要接待,陳慕武訪這件事最終沒有了音訊。

再之後,在中囯國內收集到的有關陳慕武的信息,就是他將在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創立一所王子學院,專門爲中囯人培養後備人才這件事了。

本來就對陳慕武很感興趣的本特W機構,在陳慕武宣稱自己要辦學之後,對他更感興趣。

這是由於中囯只出了一個陳慕武對本來說,沒什麼威脅。

可陳慕武想要培養出更多的中國學生來,就有些觸及到本人的逆鱗了。

一生十,十生百,百生千……

如果讓越來越多的中囯人掌握了先進知識的話,很不利於本國的進一步對華政策,對於他們這些情報人員來說,也是一大威脅。

於是本在仩海的幾家特W機關,經過研判之後一致認爲,從王子學院的招生入手,是一個能夠接近陳慕武獲取情報的絕佳機會。

所以他們紛紛向上級機關作了報告,提出了要選派學生通過選拔考試,以中囯人的身份混入到這些去往王子學院的新生當中。

這些特W的首要目的,就是要去探明“陳慕武在斯德哥爾摩創立王子學院的動機究竟是什麼?”、“他的這番舉動,對整個大本帝國有沒有影響?”等等。

他們把這些信息發回到國內的相應機關,使其對陳慕武這個人進行研判後,就地潛伏到陳慕武的身邊。

等什麼時候從國內傳來新的任務,他們又會重新被啓用。

陳慕武在辦學之初,早就已經想到過這一點。

本人對他感到好奇,或者是想要像仁科芳雄向卡文迪許實驗室推薦荒勝文策那樣派人進入到王子學院學習,這些都是必然會發生的事情。

雖然打心眼兒裡反感本人這麼做,但因爲要面向全國範圍內的適齡學生招生,不錯過任何一個可塑之才,所以陳慕武辦學校這件事又不能遮遮掩掩,而不得不大張旗鼓。

不過陳慕武很快就對這件事釋然,王子學院算是他自己的一畝三分地,陳慕武在瑞典又有瑞典王儲和瓦倫堡家族的關係,爲了安全起見,學校又將實行半封閉式管理。

哪怕學校裡面混進來幾個本人,估計他們也翻不起多大的浪花。

想當初,無論是從全國各地投奔到延城去青年人的數量,還是混跡在當中的各個方面的特W的數量,都比現在陳慕武在王子學院要接收的學生人數要多得多。

接收了那麼多魚龍混雜的人,延城那麼多年也沒出過什麼大事,他陳慕武又怕什麼呢?

總不能因爲幾個可能會混進來的本人,讓自己費勁心裡忙裡忙外了這麼久的王子學院項目功虧一簣,到最後關頭擱淺。

所以陳慕武在交代給施汝爲的招生細則中,只交代了報名的學生必須是中囯國籍。

至於是不是有別有用心的本人拿着假身份混入進來,也就隨他去吧。

本駐滬總領事和瑞典駐華公使見面,索要考試題目這件事,雖然是私事,可畢竟也是外交場合,施汝爲並沒有出現。

作爲這次選拔考試的主考官,他的心思全都投入到了即將要到來的考試當中。

第120章 68物質波的新名字第190章 138學物理死路一條第253章 201天才記者克勞瑟第436章 175選拔考試的前夜第363章第364章 103論英雄錢是好漢第154章 102愛因斯坦很心煩第355章 94奧地利鄉村教師第299章 38遠道而來的客人第429章 168儘快取得新成果第342章 81陳博士的橄欖枝第198章 146一花獨放不是春第367章 106曹操 袁紹和馬超第440章 179一九二九年立春第103章 51叫個什麼名字好第234章 182量子力學新形式第30章 30宋徽宗的瘦金體第440章 179一九二九年立春第133章 81僞·菊次郎的夏天第436章 175選拔考試的前夜第17章 17省錢達人胡適之第89章 37貧窮的卡文迪許第376章 115講英語的木頭人第154章 102愛因斯坦很心煩第137章 85猜出一個方程來第231章 179羊毛出在羊身上第106章 54我是實驗破壞者第108章 56一山放過一山攔第440章 179一九二九年立春第199章 147國民英雄布拉格第370章 109不速之客闖會場第18章 18一字千金的電報第438章 177蘇連人趁火打劫第304章 43科莫湖畔有所思第306章 45不討喜的美國人第358章 97陳慕武的新學生第398章 137陳慕武再臨康橋第184章 132不裝了我攤牌了第425章 164希爾伯特找工作第22章 22突如其來的變故第91章 39陳慕武的老朋友第168章 116瓦倫堡和愛立信第408章 147新元素提取成功第122章 70光宗耀祖陳慕武第307章 46排版雛形第306章 45不討喜的美國人第50章 49兩種辦法的優劣第151章 99學術小偷狄拉克第132章 80葉公超的富哥們第149章 97公使館的大烏龍第235章 183無能狂怒的約當第435章 174出其不意的泡利第85章 33二十三年似夢中第75章 【上架感言】明天凌晨的更新將暫停一第177章 125量子力學的詮釋第438章 177蘇連人趁火打劫第368章 107又白又硬的石頭第363章第205章 153一曲忠誠的讚歌第341章 80說曹操,曹操就到第160章 108哥本哈根全武行第322章 61卡皮察的無用功第160章 108哥本哈根全武行第425章 164希爾伯特找工作第325章 64因果論就是迷信第250章 198盧瑟福作繭自縛第332章 71去美國謀個教職第152章 100卡皮察的腦回路第157章 105曼哈頓和鈾工程第190章 138學物理死路一條第14章 14十二大人物評選第330章 69手心手背都是肉第171章 119科普利獎章得主第362章 101八千英鎊的賭約第195章 143室溫超導可行嗎第187章 135布倫納蒙德公司第390章 129東亞人的大英雄第140章 88史上最貴的一餐第310章 49教皇他有幾個師?第280章 19愛因斯坦很激動第100章 48洛倫茲的邀請函第203章 151漢臣走馬薦彼得第440章 179一九二九年立春第289章 28陳慕武不講武德第266章 05不速之客刷新點第142章 90陳慕武重回劍橋第15章 15來自邶大的邀請第134章 82瑞典王儲的邀請第424章 163法國斯特拉斯堡第395章 134陳慕武的真面目第410章 149丘吉爾有苦難言第29章 29我的名字高倉健第368章 107又白又硬的石頭第146章 94緊張的奧本海默第222章 170仁科芳雄的推薦第212章 160一萬美金的支票第326章 65鞠躬盡瘁陳主任第431章 170徐太太兩眼放光第417章 156陳慕武的奇蹟年第266章 05不速之客刷新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