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四章 我想開公司

父子倆也算是小有收穫的回到省城,當晚,梅義良帶着已經顯懷的蔡虹來給馮振昌他們接風。

吃飯的時候,馮振昌眉飛色舞的說起和外國人談判的事,外國人大家都有見過,但是打交道卻沒有,所以對他們兩個近距離和外國人接觸的事還都很感興趣。

“你是沒見到那個老外,又高又壯,他走在前面,把身後跟着的一個身材和蔡虹差不多的女的,擋的完全看不到,怕是有兩米高,至少得兩百多斤,問個好也問的怪聲怪氣的。”

“你的普通話也不怎麼樣。”梅秋萍給兒子夾了一塊魚,同時打擊了一下說的口水四濺的馮振昌。

“怎麼也比他好!”

“哥,你跟一個外國人比中國話說的好,我怎麼聽了就覺得好笑呢?”蔡虹聽了他的話,忍不住笑。

算了,不跟這些頭髮長見識短的女人計較,馮振昌轉而說起登上東方明珠塔的事,可是照片還沒洗出來,他講述的能力又差點火候,不能帶大家身臨其境,聽的人只是感概,那樓真高啊!

馮振昌突然有一種對着一羣牛彈琴的感覺。

“弟,按你說的,如果這次轉讓成功,能有多少錢?”是啊,這纔是大家關心的問題。

“具體不清楚,幾十萬吧!”馮一平含糊的說,他也是真不清楚,在這一行,因爲算得上是開創者,現在也沒有先例可以比較。

“那就是在上海買套房子沒問題?”

“應該沒問題,不過這筆錢我有用。”

“小小年紀,也不買房子,這麼大一筆錢你用來幹什麼?你不是不願意吧?”馮玉萱不滿的問,幾個大人。特別是梅秋萍,此時碗都放在桌子上,都不解的看着他。

“我要開個公司。開發軟件的,這些錢全投進去估計也只能先撐個場子起來。”

“軟件?是什麼?”梅秋萍問。

“電腦上用的!”這個梅義良知道。

好吧。小舅這麼說也不能說是錯。

“能賺錢嗎?”馮振昌問。

“做的好能賺大錢,做的一般能賺些錢,做的差,以後也能省些錢。”這也是馮一平的真心話。

“那就是不穩妥唄,兒子,你再想想吧,你姐說的沒錯,哪怕是把這筆錢你再拿去買套房子。那也是穩賺不賠的生意啊!”梅秋萍勸他。

“就是,聽你說的這麼玄乎,還不如買套房子呢。”馮玉萱可是還記着馮一平的那番話,想成爲上海人。

“對,還是多想想,再買個鋪面也不錯,我覺得學苑路那家說不定也能買下來。”馮振昌說。

關鍵時刻,還是蔡虹出來支持他,“哥,姐。你們還是先聽一平說完吧,他的主意,有幾回是錯的?再者說。就算將來拿到了錢,這錢也是他賺的,怎麼用,他該有發言權吧!”

“對,讓一平先說說,你那個軟件是什麼東西。”梅義良也說。

要讓他們理解,馮一平還真得好好組織一下語言,“我想開發的這個軟件,是給企業用的。就比如用在家裡的麪館上,爸媽到時在家裡點點鼠標。看看電腦,就能知道哪家店到現在爲止每樣買了多少。有多少顧客的點單還沒有上,哪個員工正在收拾桌子,廚房的廚師正在煮什麼面,廚房儲物架上第三層左邊第二格里的,從農貿市場禽蛋鋪張三家採購來的雞蛋還有多少個,這樣下去,多長時間,就要給那家店送雞蛋,麥餅機裡還有多少麥餅,裡面乾菜的是多少,鹹菜的是多少……。”

一羣人都聽的雲裡霧裡的,馮一平只好結合實際,“就是每家店都裝上這個之後,哪怕都不去店裡,你也能知道每家店實時的情況,那些想動歪心思的,再也沒辦法做手腳,偷不了錢。”

這樣說是直觀點,但是大家都還不太懂,馮一平只得再發揮一下,“我們現在在省城有十幾家店,比較集中,開車用不了一天就能轉一圈,假設我們在全國各地開了一百一十家店,那該怎麼管,要是將來還開到國外去呢?那些店長就一定不會和手下一起瞞着我們撈外快嗎?”爲了讓爸媽能接受,馮一平只有儘量往錢上靠。

“還是不懂!”馮玉萱率先搖頭。

“我也不大懂,不過聽一平說的是挺好的,要是真能那樣,哥,姐,你們以後不是輕鬆多了嗎?”

“我也不懂,不過,哥,姐,我覺得從三年前到現在,一平說的都還靠譜,你們去上海想賣給美國人的那樣東西,說不定就是他爲了這件事做出來的,既然他想做,就讓他做吧,我們這些大人,幫不了忙,也不能拖後腿吧!”

不僅真人秀的版權是爲了這事,他寄到哥哥出版社想出書的小說,也是爲了這事,還是小舅和小舅媽理解我!馮一平在心裡默默爲他們兩個點贊。

“可是,你現在還在上高中,這麼關鍵的時候開公司,要是影響了學習,那可就得不償失。”馮振昌可不想兒子將來大學都靠不上。

“不會影響的,具體的事又不是我做,是要找專業的人來做。”

“那就看這次到底能從美國佬那賺多少錢吧!”梅秋萍看了馮振昌一眼。

好吧,雖然還沒明確同意,但至少現在他們也不反對,也是,幾十萬這樣的大事,爸媽慎重點也正常。

有句話說,科技使人類進步,馮一平有個歪理,偷懶使科技進步。

你想一想是不是這個理,圍繞着使自己更輕鬆舒適這個主題,大家推動了多少科技創新?

馮一平當然想賺錢,想賺大錢,可是,他又不想太累,沒日沒夜的爲了錢拼死拼活的,就像我們國家後來提的口號。“要更快更好的發展”,馮一平也想省心省力的賺大錢。

他的這個奢望,也不是白日夢。在這個信息化即將到來的時代,一款合適的企業管理系統能幫管理者省不少事。

所以。馮一平想做的就是企業管理系統,就是後來簡稱爲“erp”系統的軟件。

這一系統發展的歷史並不長,最初只是爲生產企業服務,前身是西方的一些工業強國,在40年代爲了解決工廠庫存控制問題提出的訂貨點法,隨着計算機系統的發展,在原有的基礎上發展出庫存訂貨計劃,然後普及到採購、庫存、生產、銷售的管理。然後逐漸加入財務、工程技術等模塊,不過它主要還是面向企業內部資源的全面計劃管理。

就在90年代初,也就是這幾年,才逐步發展成爲怎樣有效利用和管理整體資源的管理思想,也就是ing,中文稱企業資源計劃,是涵蓋了物資資源管理(物流)、人力資源管理(人流)、財務資源管理(財流)、信息資源管理(信息流)集成一體化的企業管理軟件。

現階段,只有國內的一些大型機械製造企業,如一些機牀廠,還有一汽、上海大衆、廣州標誌等汽車生產廠。以及像成飛這樣的企業從國外引進了這些系統。

但是,到了下世紀初,國內軟件企業也開發出一些有自主知識產權的erp系統來。它就在國內就普及開來,應用的行業也不僅僅侷限於大型生產企業,擴散到了方方面面,如政府、金融、電力、石油、化工,以及服務業等等,中型企業,甚至一些規模不大的小企業也用上了模塊較少的系統。

所以後來流行一句話,“不上erp系統是等死,上erp系統是找死。”

爲什麼不上erp系統是等死。簡單點說,因爲那些成功應用的企業。至少能提高百分之幾十的效率,成本大幅降低。同行業的不跟着上,那就坐等着被擠出市場吧。

爲什麼上erp系統是找死呢?上這個系統,是非常複雜的一件事情,不是簡簡單單的添置一些硬件,然後裝上這套軟件就了事。其它不說,首先,要配合着優化流程,在一個已經成型的企業裡,優化流程就相當於動大手術,搞不好就會傷筋動骨。

而且花費也是不菲,從前期的諮詢、軟硬件的投入,員工的培訓,後期的維護,是一件長期的、花銷不小的工作。

比如廣州標誌,前後花了2000萬法郎建設這套系統,但最後並不成功,跟着在幾年後退出了市場,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而且,經歷的過的人都知道,在企業進行erp系統改造的時候,沒完沒了的項目實施,沒完沒了的加班、培訓,真是會超出一般人的忍耐度,搞不好系統還沒上完,員工就流失了一半。

馮一平是想着,趁現在他想做的事都還沒開始,國內暫時也沒有軟件企業上馬這個項目,就先拉一羣人馬攻攻關,要是做成了那最好,自己創業之初就先用起來,免得後來再改這動那的。

而且,就單說軟件,針對不同的企業,不同版本的軟件,價格可以從幾萬賣到幾百萬,內核都差不多,就是根據企業的實際情況做一些調整優化,而且後期的維護和培訓同樣可以賺錢。

要是自己開發不成,那也可以試着做國外軟件的代理商,輔導企業上這套系統,從前期諮詢,中間指導,到後期維護,也能賺不少。

如果代理也做不了,那最後自家公司上這套系統的時候,總算有幾個懂行的人,後期的維護也會省不少錢下來。

第一百零四章 高調示愛第一千兩百七十七章 谷歌更懂中文第三百七十六章 自我否定的騷年第五百五十一章 規勸第一千一百三十六章 助人爲樂第五百零五章 事無鉅細第七百九十九章 號角吹響第三百二十八章 尾隨第一千兩百二十四章 密會第一百六十一章 明星碰瓷第六十章 反轉第一千兩百零一章 家史第四百七十章 藍海3第九十章 在浦東蓋棟樓第一百一十三章 估分第一千零四章 晚宴第二百四十八章 慶功第一百八十八章 我要股票第一千零二章 正式撤出第二百零四章 喜得千金第一千三百零四章 記住2005(上)第三百三十六章 熱心的堂哥第八十四章 顧上多少是多少第一百一十章 趕鴨子上架第五百九十八章 新安排第十三章 我加入第十九章 無法比擬的優勢第八十九章 陳韜的想法第九章 真要這樣嗎第一百八十四章 遊說第四百二十章 心想事成第一百六十五章 收禮收到手軟第一千零一十三章 不是應酬第四百四十六章 婦女之友第七十九章 冷遇還是歧視第五百七十六章 被嚇到第四十一章 兩處飯局第五百三十章 好點子第五百八十八章 這是個問題第兩百零七章 早餐會第三百一十六章 馮先生很忙第八十五章 震落一地眼鏡第二百七十六章 原罪洶洶第三百四十七章 好到不能再好第一百章 隱形的聯繫第二百二十六章 展望第六百五十九章 高度評價第六百七十七章 高處不勝寒第九百零九章 不喜第二百四十六章 上門送錢第一千零四十四章 採訪第四十五章 還是沒瞞住第一百易十六章 籌辦雜誌第四十九章 果然不簡單第七百一十五章 轉變第六百五十六章 批評第一百五十二章 安撫第三十章 準備第五百一十五章 開園在即第二百三十六章 堅持第一千一百九十四章 人精第一百九十六章 好男人的養成第九百一十二章 捨得花錢第七百二十七章 特效公司第六百五十四章 有一種智慧叫拒絕第七十八章 居然成了專業人士第六百九十八章 背後的人第九百八十二章 交流會第四百八十八章 爲什麼第五百八十三章 多方肯定第五十八章 選址第二百五十九章 詰問第二十三章 豬倌馮一平第三百零四章 尖銳問題第七百七十九章 一大筆錢的誠意第七百三十七章 無力(上)第二百七十二章 開會和搶主意第一百六十四章 歷史性的突破第一百五十五章 未來的支柱產業第七十八章 霧裡看花第六百二十二章 挑戰第九十章 祝壽第十三章 糖炒板栗第三百七十八章 揭幕第二百三十一章 兩隻老狐狸第六百三十一章 誰的話都不好使第六十章 反轉第五十四章 豐收時節第一百八十一章 高參第三百六十一章 墜落第二百三十五章 奠基第四十七章 難以決斷第二十三章 熱鬧的機場第一千兩百一十九章 收購和分拆第七百二十三章 共同的基金第六百三十七章 還是家裡好第一千兩百二十九章 爲了忘卻的告白第四百六十九章 錯有錯着第七百五十六章 無縫對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