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二章 來條鐵路

縣長此時也終於回過神來,如果嘉盛的投資,能新增超過20萬個工作崗位,那還管他投在在五里坳還是縣城呢,“要求呢,高嗎?”

因爲如果嘉盛提供超的,是過20萬個編程工程師的職位,那就沒有任何意義。

馮一平當然不可能開這樣的空頭支票,“通俗的講,大部分都是普工,40歲以上的人,經過培訓以後,都能適應,”

剛剛纔把嘴巴合起來的領導們,此時又高興得合不攏嘴,普工,40歲以上的人?

這怎麼說呢,這簡直就意味着是量身定製。

除開五里坳,縣裡其它的地方,恰好不缺這個年齡段的人。

書記和縣長,至少都是見過世面的,此時一致性的有些說都不會話了。

如果真是這樣,那麼,現在留在村裡的這些人中的絕大部分,都能從土地上解放出來,從農民成爲工人。

而如果縣裡的農民都變成工人,至少一個家庭裡除掉上面老的,下面小的之外,都變成工人,這意味着什麼?

這就意味着,他們這個農業縣,就變成了工業縣,農業縣變成工業縣,這意味着什麼?這意味着,脫貧致富摘掉國家級貧困縣的帽子輕而易舉啊同志們。

他們的難處確實也大,這麼說吧,讓一些人,或者一些家庭,增加一些收入,不難,但要是想通過農業,給全縣老百姓平均增收100塊,就是一個家庭平均增收5、6百塊錢,那都是非常非常難的一件事。

坦白說,包產到戶之後這麼些年,這些種了一輩子田的人,在現有的條件和成本下,早就把田地的潛力挖掘到了最大。

經濟作物,比如蔬菜,自然比種糧食要來錢,但一方面,蔬菜比水稻麥子要嬌貴,什麼病蟲害、霜凍發大水之類的,都會影響最終的收成。

就是順風順水的,或者投資蓋個大棚,又會面臨更大的一個問題,那就是銷路。

縣城附近的不少農民,就吃過這樣的虧,原本想着種點菜多賺點錢,結果反倒不如種水稻。

水稻雖然價賤,但好歹有地方收。

但是,如果能讓家裡的一個人,從農民變成每個月都能領工資的工人,哪怕每個月工資1500,一年下來,工資收入就能有18000,不論是三口之家,還是四口之家,或者是上頭父母健在,下面兒女雙全的六口之家,那都等於是人均增收幾千塊。

如果每個家庭都這樣,而且每個家庭都能有至少兩個人從種田,到領工資,就是成爲所謂的雙職工家庭,那縣裡一年人均增收個幾千塊就不是夢了。

而且這還是能在把田地種好的情況下的增收。

而如果接下來一年一年的都能這樣保持下去,所謂的小康,還會是問題嗎?

而有了這樣的成績,他們這些人的前途,還有問題嗎?

“馮總,我想具體問一下,究竟會是哪個公司,會新增這麼多工作崗位?”蘇明峰問道。

“主要是光學園區,”馮一平說,“大家都知道,和蘋果iPhone類似,帶有大觸摸屏的智能手機,會是接下來手機市場的主流,”

“而我們生產的手機觸摸屏,可以說是目前市場上最好,也最成熟的產品,”

縣長馬上兩眼放光的說,“蘋果手機的觸摸屏,就是嘉盛供應的,”

馮一平點點頭,“在我們推出安卓以後,國際上其它的手機公司,也正在研發類似的競品,從明年開始,大觸摸屏的智能手機,會競相推出,對相關屏幕的需求,會呈井噴的態勢,”

但即便如此,你也不能保證這些訂單,都被嘉盛拿下來啊?

馮一平恰好補充了一句,“這麼說吧,因爲我們產品的優異性能,以及我們所持有的專利,短期內,在這一領域,性能比我們還好的產品不會出現,”

而在五里坳的另一大優勢,就是無論是土地,還是人工成本,都低於沿海。

還可以肯定的說,在同等工資的條件下,縣內的這些中年男女,無論是責任心還是積極性,都會比沿海工廠招收的小年輕要高。

反應到生產上,就是效率一定會高。

也就是在相當長的一段時期內,如果有競爭對手想和嘉盛拼價格,那也是拼不過的。

而此時,縣裡的領導們,顯然還想到了另一個問題,馮一平在美國的公司,還研發出了那款被命名爲安卓的智能手機操作系統,免費提供給手機生產商使用。

有這一層關係在,他公司的產品接下這樣配套的單子,顯然會更容易。

而想到這一點,不少人看着馮一平的眼神,又有些變了。

因爲聯合起來,怎麼想怎麼看,馮一平這一系列行動,顯然都是相輔相成的。

也就是,他早有佈局?

也就是,他早就預料到了智能手機會出現這樣變局?

不,這不是預料,是他早就確定智能手機會出現這樣的變局,從而在關鍵的幾個點上佈局。

這,可能嗎?

但結果是,他做成了。

之前,他們也一直人云亦云的跟着說馮一平的眼光如何如何精準,知道此時,纔對馮一平的眼光有真正的認識。

這不是精準,這完全就是類似演義中的那些算無遺策的人。

不過,馮一平,這是真人,他做的事,也是真事。

大概想明白了這些問題,包括蘇明峰這樣自認爲是國際精英人才的人,看着對面的馮一平,也不由頓生高山仰止之感。

這樣的感覺,之前面對馮一平的時候,也有,但那主要是因爲他的財富。

而哪怕是馮一平這樣的富豪,大多數人對他們的財富,雖然自嘆不如,但並不心悅誠服,誰知道你們的錢是怎麼積累起來的?

但這一次,他們是實打實的折服於馮一平的本事。

“馮總,謝謝,謝謝啊!”書記和縣長繞過桌子,爭着握住馮一平的手,一迭連聲的說着謝謝。

平日那些張口就能來的套話,這會好像也都想不起來,只會反覆的、翻來覆去的說着謝謝。

馮一平也站了起來,他分辨得出來,此時的這一聲聲謝謝,那是真誠的。

“大家請坐,這都是我應該做的,”

領導們此時也回過神來,頓時又是一套一套的,“我們代縣裡的父老鄉親,感謝馮總的精心準備,”

這樣的套話,多半就不是真誠的。

所謂代縣裡的父老鄉親表示感謝,其實是代他們的光明前程表示感謝。

“各位領導請坐,”梅義良笑着說,“一平都說了,回到這,就是回了家,既然是一家人,自然用不着說這些見外的話,”

“呵呵,抱歉,是我們太激動了,”

“不過,遇到這樣的事,我們不可能不激動,”縣長一口氣喝掉半瓶水,想了想,問了一個關鍵的問題,“就是說,這些工作機會,還會是在五里坳?”

“至少前期會是這樣,光學園區正在緊張的擴建中,”馮一平說。

縣長的臉色又有些變,“那麼,馮總的意思是,讓大家也都在五里坳安家?”

如果是那樣,那五里坳倒會是越來越好,但縣裡其它的地方,那真是連人都沒有了啊。

“不,我還是希望,大家能住在現在農村的家裡,”馮一平說。

“那麼,交通會是大問題,”縣長說,“就是縣裡財政補貼開通公交,來回一趟,至少得兩個多小時,”

所以說,這些領導,問題都還是能看到的,就是想不想解決,有沒有能力解決而已。

“這方面,我們也在考慮,不但是通勤,目前五里坳大宗貨物的運輸,成本相對也比較高,”馮一平說,“所以,我們認爲,一個可行的解決辦法是,從市裡,修一條到我們縣的鐵路專線,並延伸到五里坳,”

“啊!”那邊又齊刷刷的長大了嘴巴……

第五十九章 尷尬事(求收藏 盼推薦)第八百六十三章 不急第一千一百一十二章 收視爆紅第三百一十三章 上市公司的煩惱第一百四十八章 塵埃落定第四百七十九章 好戲開鑼第六百四十五章 發難第七百六十九章 何以解憂第一千章 搞事情第一百九十七章 空前的歡迎第八百六十八章 預約第一百九十二章 無人不識第二十七章 驚弓之鳥第七十章 意外的來客第七百一十三章 還施彼身第五十四章 好時光第三百四十四章 折服第三百一十章 白衣騎士第三百二十三章 各有緣法第一千兩百二十八章 婚前恐懼症第七百七十一章 作好作歹第六百八十八章 轟動第九十九章 步子更大一些第九百四十一章 搶劫第兩百六十六章 等第八百五十四章 放下第一百九十四章 對標宜家第一百易十六章 籌辦雜誌第八百九十三章 比較第二百一十九章 雜音第二百零五章 珍稀動物馮一平第二百一十章 情人節第六百九十八章 背後的人第五百七十七章 引爲成例第三百一十三章 不堪其擾第三十九章 不約而同第三百二十五章 獅子大開口第四百一十章 麻煩第一百六十九章 領導們的競爭第一百九十章 張黃會(上)第一千兩百八十三章 得抓緊第五十五章 變化快第一百三十三章 開學在即第一百九十三章 要求第四十一章 臺上笑 臺下哭(中)第三十二章 夢想 還是妄想第三百八十六章 當然要給她好看第七百三十章 都有把握第八百一十九章 聖誕節第五百七十八章 週末大屠殺第二百九十章 兩位縣長齊登門第兩百八十四章 斷然拒絕第四百五十八章 前攔後推第十三章 北京新畫面來人第一百一十四章 還算不錯的家宴第六十八章 心 明月 溝渠(下)第七百八十八章 瞎擔心第六十四章 大氣第三百一十二章 一個接一個的壞消息第兩百八十九章 棕櫚灘第五百六十五章 實力搶頭條第九百七十七章 分析第六百一十四章 心涼第五十九章 不歡而散第七百三十二章 熱情歡迎第八十三章 小人常慼慼第一百七十九章 目中無人第一千一百二十章 突然的示好第兩百零七章 早餐會第四百八十八章 肅然第六百五十一章 齊家難第七百二十二章 獨具特色歡迎第八十五章 決定租店面第六百三十七章 還是家裡好第一百三十九章 不明白第一百二十九章 最沒有爭議的獎項第二百九十八章 美女兇猛第八百八十六章 實力很關鍵第四百零八章 都是渣渣(上)第一百五十二章 對未來的思考第六百一十二章 特斯拉上市第七百一十一章 安排得明明白白第三百二十四章 費力拉攏(修正)第六百二十六章 大賺第九百八十二章 交流會第七百二十三章 遲來的慶功宴第三百二十九章 失落第八百二十八章 專利困境第六百一十五章 新爆款第二百九十三章 又不歡而散第一百三十六章 找店面不容易第一百四十九章 “政委”第六百六十一章 不忘本第三百三十四章 間接施壓第五百六十二章 堅持和放棄第一百四十八章 忙碌的節前第一百四十一章 居然欺上門來第七百五十六章 一晾晾一天第三百一十七章 拉風第八百三十章 又被出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