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一章 收穫季節

3月剛剛開始,陳諮的針對卡普空的措施塵埃落定的時候。

似乎黴運去淨,時來運轉,雙喜臨門。

陳諮同時收穫了重生以來的第一次金融落袋收入。

港城恆指期貨那邊固然已經有了浮盈,但是資本市場裡面的金錢如果沒有落袋,那就是數字,隨時可能消失掉。

卻是和瑞士信貸約定的三天外匯時間已到,中午的時候,陳諮讓唐尼克平倉,價格在日元119元上下。

相當於美元是0.008403左右,陳諮買入是0.008536點也就是日元117.15元左右,合計波動133點,共買入37000張合約,每點按12.5美元計算,總計盈利61512500美元。

事實上美元/日元外匯波動的最小單位是半點計6.25美元,也就是說波動0.0000005美元,就可以收穫6.25美元。

匯市的賺錢速度就是這麼快,三天時間1.5倍盈利,但是同樣,也有人這麼快的傾家蕩產。

加上本來的本金後,陳諮在新加坡市場的資金已經突破一億三千萬美元。

這筆收穫的附加,就是陳諮有了自己的第一個專業的投資助手,唐尼克看到陳諮在外匯市場獲利,最終同意成爲陳諮的全職投資助理。

但是其辭職交接還需要差不多半個月時間,這段時間的投資還是隻能讓瑞士信貸代理,維持在低頻率狀態下。

陳諮計劃等唐尼克辭職就組建自己的基金公司,同時讓唐尼克聯絡其同學朋友,組建相關的情報網絡。

陳諮並沒有被利益衝暈頭腦,而是打算期權的資金不動,外匯期貨減少到3000萬美元,繼續是同樣的100槓桿反向買日元下跌,不過多是遠期合約。(事實上是賣出開倉,前面解釋過,專業朋友請理解彆扭哈!以後不再解釋)

剛剛好買入28560張合約,買入點同樣是8403點上下,同樣預留了50萬美元維持保證金。

期貨期權這邊就更加的好操作,如果期貨陳諮還要考慮實際波動的話,需要長期的瞪守,期貨期權對陳諮來說就是開了掛的。

因爲93年的日元曾經下跌到100元的整數關,也是從86年以來的最低位,因爲100元這數字太好記,所以玩日元外匯的很多人都知道這個關鍵點

由於是打算中長期持有,在期貨平倉的同時,以119日元平均價格,買入4000萬美元對標日元9月和12月看跌期貨的美式期權合約,行權期在6月份後12月之前。

由於陳諮選擇是期權權利金的槓桿比期貨高了一倍,在200倍左右,所以相當於陳諮在119日元價格買入了148000張標準期貨看跌合約。

和期貨合約隨時能夠直接市場兌現不一樣的是,期權合約必須到期權日或者終止日之前,必須行權,風險要比期貨高很多。

還需要考慮對方放棄行權,也就是說萬一對方放棄行權,陳諮的投資就雞飛蛋打。

所以爲了減少這種風險,陳諮選擇的200賠槓桿的權利金事實上是這類期權中最高的,同時全都是大型投行和交易所的標準美式期權中最保守的期權。

事實上這種槓桿率的期權還不如買期貨,但是這是陳諮爲了減少波動保險而做的措施。

爲了對衝風險,剩下的6000萬美元陳諮讓唐尼克投入了日經指數期貨的操作,當然全都是買漲。

事實上這次的經濟蕭條是全世界的,只不過美國92年下半年開始恢復,歐洲92年年底也開始恢復,獨獨經過房地產破滅泥潭深陷的RB,到93年纔開始有稍稍緩和的跡象。

但就這樣,RB的股市也走出了一波行情,可惜對於長達三十年的蕭條來說,這只是一種安慰。

但不妨陳諮打算在這裡撈一把,RB就是在怎麼蕭條,也一直呆在世界經濟第二的位置40多年。

家底厚的讓陳諮打劫個幾十年都完全沒事。

陳諮之所以轉移到新加坡市場,也是考慮了這裡是日元和日經指數的大規模交易量。

話說日經指數的全球最大交易場所和交易量居然不在RB而在新加坡,這也是資本界一直覺得比較奇怪奇葩的一件事情。

按道理來說RB的經濟體量,沒可能把個這麼大的市場讓出去。

但事實就是日經指數的主要交易市場、占主導地位的偏偏是新加坡這個不起眼的市場。

RB搶回日經指數的主導權,還要到95年前後。

巴林銀行的交易員在新加坡期貨交易所違規操作,而新加坡交易所爲了競爭優勢,居然放鬆或者說是默認了這樣的手段。

最後導致著名的巴林銀行倒閉這樣的金融事件,於此,新加坡交易所的日經指數期貨遭遇重創,才被大阪交易所終於奪下了本土日經指數期貨的主導權。

日經指數期貨的正常槓桿是25倍,陳諮本來想作爲對衝,應該是兩邊同步比較好些,但是畢竟不是同一種品種,不需要那麼操作。

加上日經指數目前正在下跌中,打算先看一看,等到日經指數走出一根拐點再進入。

這些資本上面的事情處理完,陳諮纔算真正的鬆了口氣。

按照計劃,這次來參加東京電子展,可不是陳諮的主要目的,只是預計的小目標之一。

只是想不到一來就捲入了卡普空和SNK這樣的巨頭競爭,迫不得已最後傾力一擊,纔算殺出重圍。

以至於沒有更多的時間去處理別的重要的事情了。

剛剛好夏博涵預約的人中就有自己急需的,陳諮就打算先劃拉一下人才。

沒有人才和資金,自己的撿便宜的想法沒法實現。

卻是乘着RB現在是衰退的最嚴重的時候,陳諮是想來撿撿便宜纔是最主要的目的。

別看目前RB的遊戲行業是熱鬧興旺,但其他行業卻深陷泥潭,特別是從90年經融危機開始後,倒閉的企業日漸增多。

最重要的是作爲國家拉動經濟的引擎,絕對扛旗的汽車產業的歇菜,對RB的打擊是滅頂之災。

話說RB“被自願”的承諾向美國減少汽車出口政策15年(1981-1994年),初期由於RB經濟的膨脹,全世界的攻城略地,美國不足歐洲補,反而影響不大。

但自從85年廣場協議後,日元升值導致出口日漸乏力,汽車行業雖然規模增加,利潤卻日漸減少。

第四百字十九章 世界一流第二百七十章 正式發售第五百零八章 豪門Paty第一百一十七章 問策第四百九十九章 流血事件的解決方案第一百八十七章 萬事具備第三百三十四章 針鋒相對第五百一十七章 試探第二百二十七章 收藏品級別的別墅第四百五十六章“操作系統天神”-大衛·卡特勒第三百三十五章 額外合作第三百三十五章 額外合作第二百零六章 福爾摩斯第四百四十七章 脫胎換骨第三十六章 合併開發第二百九十三章 奇葩的碰面第一百九十一章 艱難談判(二)第一百四十七章 高逼格的邀請!第四十八章 競標結果第二百零八章 甩手掌櫃第八十八章 應對第三百五十四章 打包外發第一百三十四章 兩大辦公室的別樣目的?第三百八十一章 底盤團隊第六十五章 盧愛軍第一百六十三章 根基佈局(四)第二百二十六章 一路坎坷太拖拉第一百三十九章 天才的崛起第三百二十章 被賣空的捷克第三百五十三章 人選風波第二百五十六章 誰都想當漁翁第五百二十五章 商業對戰風水(二)第三百七十六章 審問第三百五十四章 打包外發第五百三十二章 VCD專利之謎第三百四十五章 陸氏分家第一百零四章 老鐵們!偶是開掛的!第五十章 期權對賭第五百二十四章 面相第九十六章 反訴,337調查第五百二十三章 商業對戰風水(一)第四百八十六章 陸定的大坑第八十一章 抄襲?盜版?第一百九十章 艱難談判(一)第二百五十章 硝煙(二)第七十八章 孤獨和孤單第三百零七章 你動了一大羣人的蛋糕第四百零六章 防守應對第一百二十九章 後備科研人才庫第二百三十四章 原型車試車第三百四十二章 嗨!找的就是你!第四百一十八章 瞅着機會,往死裡整第三百九十二章 研發項目密集開始第四十六章 陸金田第四百九十八章 不一樣的鯤鵬基金第八十八章 應對第七十九章 少女心思第一百四十四章 嗯!您繼續!四百七十七章 熊貓來了第一百六十章 大局拉開第一百四十三章 政審?第一百五十章 爾虞我詐第四百八十二章 百萬富翁和好聲音第二百三十五章 國寶廠寶第二百八十六章 採購巨型機第八十二章 RB人的自信在哪裡?第五百零七章 置地淺水灣第六章 街機,我會修啊?第六十八章 宋到北歸來慶功第二百九十三章 奇葩的碰面第三百零三章 築巢引鳳第三百四十九章 掃尾第三百三十二章 超遠物貿分拆第四百八十一章 人吃人的花花世界第三百三十三章 下馬威第十六章 初獲成功第四百七十六章 大戲準備第五十七章 速度激情第三百五十九章 搶着來入股?第三百三十五章 額外合作第三百七十章 收購銀行第四百九十二章 新色彩的征程第一百九十四章 基金聯席會議第一百四十八章 爲國家奉獻第四百八十二章 百萬富翁和好聲音第二百六十二章 趁火打劫的歐共體第五百二十三章 商業對戰風水(一)第二百七十一章 預售發佈會第二百六十三章 混亂之始第四百章 興奮第一百二十四章 狙擊手第二十四章 蘿莉的理想第四百六十章 符合函數語言的CPU體系第七十一章 華國能研發大型遊戲??第八十七章 環藝的困境第四百五十四章 人才聚集第二百八十六章 採購巨型機第二百五十三章 必須要守的關鍵陣地第三百三十二章 收購還是授權第四百一十三章 最快最可能的升職路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