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七章 技工不如文員

而媒體和官員們卻對陳諮的這主見頗多不理解,這也是目前主**英社會的意見,國家現在缺少大學生,缺少知識分子,缺少科學家和管理學家,獨獨不缺大把下崗的工人。

或許是國家主人——工人在目前這個階段太多了緣故,導致後來華國工人精神的缺失,從一個極端走到了另一個極端。

掌聲一直持續了幾分鐘,陳諮不得不對興奮過多的這班技工做手勢,提示暫停,再繼續道:“而這項殊榮,只有六級工以上的工人才擁有,所以在座的各位大工們,你們可以開始構思和設計你們自己的獨特的簽名了。”

“未來,我希望我們國家的那些領導、顯貴、精英們的座駕上,都有你們的簽名……“

……

陳諮並沒有如政府和媒體的猜測,大談特談江南廠改制的情況,而是直接對未來汽車公司的企業文化和核心價值進行了一番宣講。

當然也介紹了未來江南廠的管理方針和目標。

言辭也並不華麗豐滿,反而顯得非常的乾巴。

但不可否認,乾巴的言辭能夠說清楚問題的關鍵。

看看職工們被調動的呼出的空氣都好像發燙了就知道這個宣講是非常成功的。

作爲企業老闆,陳諮覺得自己的第一次會議,最應該傳遞的就是企業的核心價值和企業願景。

其它的員工工資待遇、管理、接下來的工作計劃,那是總經理應該乾的事情。

當然爲了應付政府的這個團隊,他也只好挨邊的講了講對未來汽車的管理、制度、組織架構、人才及其培養體系、企業戰略等各方面的規劃和期望。

多是以國企和前江南廠作爲對比闡述,不但讓在座的職工們都明白未來的工作重心,也讓媒體和體改委一衆都明白未來汽車公司和國企的差別。

核心的東西,該說的都說了,他們能不能夠抓住,那是他們自己的事情。

華國改革開放幾十年,其實最缺的還是踏踏實實的匠人精神,但是偏偏匠人精神需要的不但是一種對技術和工藝的執着,還需要物質的基本保證。

可聰明的華國技工們和他們的老闆們在追求物質的基本保證的時候,最後往往剋制不了誘惑,成了追逐短期利益和金錢的奴隸,不但匠人精神全無,最後就是基本的技術原則都不願意遵守,撿了芝麻丟了西瓜。

陳諮在2010年左右聽到和他一起工作在第一家公司的同事說了一個其當時工作公司的例子。

這位同事就是做機械加工的,後來進了一家頗爲有名氣的機牀國企。

當時是外國顧客急需一批機牀,南韓國和日本人都堅持需要6個月才能夠交貨,而他們廠答應3個月交貨。

交貨的時候機牀是合格的,精度也沒問題,但是過了一個月後,客戶反饋精度下降的厲害,找他們廠維修。

這麼每個月持續一次,三次後客戶怒了,讓給出最終的解決方案。

其實很簡單,機牀生產出來後,都是需要釋放應力的。

不管超聲波或者別的高科技釋放應力,最後都需要靜置一段時間,靠時間來釋放機體、結構、金屬材料的自然應力。(簡單的意思就是變形的意思)

日本和南韓國都堅持了基本的匠人精神或者技術原則,最後贏得了市場。(匠人精神不但是對技術和工藝執着的堅持,還包括不滿意的產品絕對不讓出現在市場的心態,當然近年日本人也被腐蝕的厲害,很多公司已經腐敗變質了。)

而華國的這個廠的產品遭到了最後的退貨。

這樣的例子不勝枚舉,最典型的例子就是華國改革開放後自己造的小汽車,包括外資在華造的汽車,前一二十年就如同上面的例子。

汽車作爲一種高精密機械的集成產品,同樣是需要去應力的,而且除了專門的去應力措施和工序外,更加體現在裝配工藝上。

汽車的裝配工藝事實上是汽車生產中最核心的一環,裝配工藝的好壞,事實上決定了車的最終質量和體驗。

我們常常聽到說歐美日本的頂級大廠的高級車,發動機上都有裝配和調教技師的簽字。

爲何搞得這麼珍而重之呢?

其實就是用這樣的成就感也榮耀感來激勵整個技師體系的發展,宣揚的是技術價值。

主要是這些新生產出來的機械,裝配的時候不但要關注工藝,譬如螺絲擰多少圈,譬如彈簧片的鬆緊和適度程度,這些細節直接關係到摩檫係數、熱力系數、聲音系數等,還必須知道裝配在一起相互接觸的幾種金屬經過一段時間自然去應力後的屬性情況。

而螺絲擰多少圈,螺絲安裝順序,彈簧片鬆緊等等這些小細節,無不考慮了這車經過一段時間應力自然消除或者零件磨合後,最後能夠達到的最佳運作區間。

那些技工或許不懂最高深的理論,但是長期實際的操作得到的經驗是單純的理論也沒法彌補和無法替代的。

這種工藝往往需要幾年幾十年的實際現場不間斷的摸索才能夠最後累積起來的,即使是有師傅教,學的人同樣需要好幾年的動手摸索,能夠節省時間,但是無法省略這個過程。(當然後來全自動化的裝配線不在此列,但直到2018年,投入使用的完全無人全自動化汽車生產線也是不存在,還是需要人工干預和參與裝配,而且最重要的是,這樣自動裝配線的技術標準是按高級裝配工的裝配技術而定的,步驟和工藝也需要他們的判斷,所以還是離不開裝配工的技術。)

而我們華國呢?最開始是沒有任何經驗(83年以前都是敲敲打打出來的),裝配出來的車大家都知道,譬如最初的夏利、富康轎車,爲何感覺那時候的車質量就那個樣。(桑塔納是最初是上海汽車那批敲打了幾十年的老工人在德國人指導下CKD裝配出來的,零配件全西德的,質量有了基本保障。)

後來又有幹技工不如干管理這樣的觀念流行,導致本來有經驗的那批工作表現好的人要不轉管理了,要不就換地兒了。

第七十七章 爆發式發展第一百四十一章 項目型組織第一百五十九章 賤老頭第二百一十五章 超遠物貿的膨脹第一百零六章 組團來抄底第二百二十九章 能夠吃幾十年的技術第三百一十章 傳道‘丹田功’第四百八十一章 人吃人的花花世界第三百二十四章 出發捷克第一百七十五章 被陳諮躺槍的第一個目標第一百八十八章 資本再盤點第十四章 開業第一百八十八章 資本再盤點第四百三十八章 真相第八十一章 抄襲?盜版?第二百七十九章 新局面第二百二十二章 宣言第五十七章 速度激情第二百零一章 看透歷史的迷霧第五百二十一章 刀尖子第十一章 柳暗花明第三百四十五章 陸氏分家第二百一十六章 超市計劃第二百八十三章 簡在’國‘心第一百八十五章 棒子來了第二百四十四章 山雨欲來第一百二十八章 同學第一百九十五章 無意入狼窩第三百八十九章 醜媳婦要見公婆了?第二百四十七章 部署第六十一章 全資買入第五十三章 小夥胖要重聚了?第九十六章 反訴,337調查第三百五十一章 文娛文化第十四章 開業第四百五十七章 竊國者侯之皇冠-比爾蓋茨的黑歷史第二百一十一章 發小重逢第七十一章 華國能研發大型遊戲??第四百六十六章 最終戰略目標第四百三十章 分道揚鑣第三百五十章 美國陰謀第一百七十九章 夠黑!夠狠!夠毒辣!第十二章 起航第二百五十一章 硝煙(三)第二百五十九章 鏖戰第三百三十七章 收網RB第一百一十七章 問策第四百三十二章 配齊車型第一百一十二章 百年企業存在的根基第三十六章 合併開發第二百四十三章 產業之初第四百八十四章 難得糊塗第二百零九章 會面第六十九章 貿易公司和雲頂連鎖大飯店第一百九十七章 巨坑計劃第三百七十六章 審問第四百七十六章 大戲準備第二百二十六章 一路坎坷太拖拉第五百三十五章 甜蜜青年第一百七十八章 各方登場(二)第三百五十三章 人選風波第一百三十二章 組建研究所第五百一十章 李家晨和李澤慨第三章 回家第二十二章 撒潑第二百五十三章 必須要守的關鍵陣地第四百八十七章 二代們的奮鬥第四百三十七章 十年的嘉陵,三月的東方第五百二十四章 面相第三十七章 回校第二十八章 收購還是合作第五百二十三章 商業對戰風水(一)第二百五十五章 只是試探第三百六十九章 未來汽車微型車第三百八十七章 暑假計劃第三百六十八章 按勞分配第八十二章 RB人的自信在哪裡?第三百二十八章 聯合商務團第三百三十二章 超遠物貿分拆第二百六十四章 掃蕩第三百六十一章 賺你們的錢來對付你們第三百七十四章 加深科研合作第六十章 期貨第四百三十八章 真相第一百九十二章 落定第六十九章 貿易公司和雲頂連鎖大飯店第四百三十七章 十年的嘉陵,三月的東方第三百三十八章 科工委的會議第三十一章 泄密第三百七十二章 蘇聯人才第五十三章 陸二紈絝帶你刺激第十九章 宿敵第一百三十三章 新世紀系的窘迫第五百二十七章 少年對決李半城(二)第二百零七章 暗流第二百五十三章 必須要守的關鍵陣地第一百六十五章 奇葩二兄弟第五百一十四章 置換地塊第四百零七章 大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