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陳羣陳長文

呂布抑制不住滿心歡喜,他終於找到一個志同道合的人,來破除這兩千年來未曾被人破除過的政治殘局:“天下可分三種人,一種爲皇室,一種爲世家官吏,一種爲黎民百姓,皇室想要江山穩固延綿萬代,明智一點兒的皇帝以及依附於皇帝的外戚、宦官都不願害民過甚,會監督、阻止世家官吏的貪得無厭;而世家官吏爲了一己之私,往往不顧長期之利,欺民、害民、殘民,奪民之財、霸民之田,即便有若干頗有清譽之世家,也是道貌岸然之輩,且他們掌握了詩書文字,對於如何欺上瞞下,他們駕輕就熟;黎民百姓是天底下所有被奴役被壓迫被剝削的人,因爲世家壟斷文化教育,黎民百姓沒有機會接受教育,所以一直只能面朝黃土背朝天地在土裡刨食,即便這樣,世家也不願意放過他們,強取豪奪他們的良田,一直到他們願意淪爲世家的佃戶奴僕。”

呂布想起後世的東林黨以及其他的某些黨派,他們之所以一直能把自己塑造成正確光榮偉大的形象,是因爲他們掌握了文化教育掌握了輿論,在他們的筆下,他們會把抑制打擊他們的強硬君主如秦皇漢武曹操等說成暴虐之君,把抑制打擊他們的軟弱君主如桓帝、靈帝等說成昏君,實際上能夠統治一個皇朝十多年,又怎麼會是一個昏君能夠做到的呢。滿清皇帝們正是看到這些世家大族信口雌黃歪曲事實的本領,就大興**,徹底把那些清流士子們的臭嘴打成吹捧的嘴巴。

後世和諧年間,許多庸人都認爲那官僚集團的中心大佬會整頓吏治,會怎麼樣怎麼樣,殊不知,在沒有皇權遏制的和諧年間,官僚集團沒有被監督、沒有被約束,那些九袋長老們都是從官僚集團裡選拔上來的,跟下面那些貪官污吏都有過千絲萬縷的聯繫,他們任期不過十年,會因爲那些跟自己不相關的天下人利益而損害那個跟自己親近熟識的小集團的利益嗎?

兩個時空的官吏選拔制度都異曲同工。兩漢時期的察舉制,到了東漢末年,已爲門閥世族所操縱和利用,他們左右了當時的鄉閭輿論,察舉的所謂“孝廉”“茂才”皆出自世家豪族。再看看和諧年間,那時的公務猿考試,寒門子弟入得了筆試卻過不了面試關,“官二代”、“富二代”憑藉關係順利入選,確實是有少數寒門子弟入選,只是因爲衙門需要有人做實事。

對比東漢末年的朝政,跟和諧年間,除了沒有皇帝,其他都是很像,所謂五百世家治中國,自古皆然啊。

徐庶在這潁川書院裡窩了一年多,看透了世家子弟的高高在上、百無一用,也因那些世家子弟對他寒門出身且以俠犯禁的鄙夷非議,讓他漸漸產生了對世家的別樣看法,所謂“王侯將相寧有種乎”,他一介寒門士子生逢亂世,是大不幸也是大幸,安知他不能效仿蕭何、韓信一樣找到一個明君,輔佐他來推翻諸世家的統治。

呂布甚是欣賞面前這個大漢時期絕無僅有的憤青,仔細想一想,也只有徐庶的出身背景和遭遇,才能讓他洞察到世家之害,才能全心全意支持自己執行消弱或剷除世家的百年大計。

一個來自於後世和諧年間的憤青,和東漢末年的憤青,找到了共同語言。

徐庶聽呂布分析天下的三種階層,心裡對呂布的評價更高几分,原來徐庶只是想呂布是寒門庶族出身,應該能夠給自己用武之地,而不會像那些世家大族出身的諸侯知道自己的出身和經歷後根本不搭理自己,根本沒想過呂布也有這樣的洞察見識。

徐庶欣喜之際不禁放開了音量:“將軍言之甚是!世家不滅,大漢難興!”

就在這時,潁川書院的正門口傳來一個激憤的聲音:“元直,何出如此荒唐之言?莫要因爲遭受世家學子冷遇,便開始仇視世家!世家乃大漢社稷的棟樑基石,世家子孫以及門生故吏爲皇帝治理地方,有何不妥,難道要用那幫大字不識一個的泥腿子來治理地方?!難道要那些黃巾賊來治理地方?!”一聲比一聲高,到後來簡直是厲聲急色的咆哮。

呂布瞥了一眼來人,只見他年約二十四五歲,一身白袍,丰神俊朗,端端然有名士風範,卻因他的氣急敗壞而落了幾分下乘。

呂布便問徐庶:“不知這位是?”

徐庶冷冷看了一下對方:“這位便是陳羣陳長文,其祖父陳寔,父親陳紀,叔父陳諶,於當世皆負盛名。這潁川學院也有他們陳家一份。”

哦,原來就是那個獻上“九品中正制”爲世家統治中國提供製度依據的陳羣,他搞的這個“九品中正制”,是把選舉大權交給了朝廷權貴和地方大族,拋棄了漢代選官中的推薦、考察、試用等好傳統,不可避免地逐漸變成高門大族的工具,促進和加速了門閥制度的確立,到西晉時終於形成了“上品無寒門,下品無勢族”“投個好胎就能做大官”的局面,出身豪門的子弟有了自恃的門第,就再也不依賴血統以外的條件了,養成了把立功升遷視爲有辱門第的羞恥事而不屑於接觸實際政務的風氣,久而久之,墮落到毫無治政理事能力的地步。他們不懂世務,“未嘗目觀起一撥土,耘一株畝;不知幾月當下,幾月當收”;更不堪世務,“出則車輿,入則扶持,……膚脆骨柔,不堪步行,體羸氣喘,不耐寒暑”;因而“治官則不了,營家則不辦”,以至於漢族人才漸漸凋零,說他是五胡亂華、南北朝數百年亂的罪魁禍首一點兒都不冤枉。

呂布心裡露出了殺機,可是面上卻笑容可掬道:“原來是陳長文,久仰久仰。”

陳羣瞟了一眼,也立馬認出來面前這位是鎮北將軍冀州刺史呂布,雖說他信服荀彧的眼光,對投靠呂布沒有半點興趣,但對待呂布這樣的粗野武夫,卻萬萬不能失禮丟了世家子弟的臉面,便施了一個大禮:“陳羣見過將軍。將軍救了太后、天子、陳留王,大功於社稷,陳羣深感欽佩。只是將軍對天下階層之分析,陳羣不敢苟同。”

呂布雖然心裡對面前這人沒有半點好感,但臉上卻裝出如沐春風狀:“長文有何高見,呂布願洗耳恭聽。”

第662章 曹操氣瘋了第495章 張文遠威震河朔第709章 霸道與王道第68章 可爲帝爲王第837章 收鄂煥爲徒第513章 閨房之內夫婦之私第749章 成也賈逵敗也賈逵第601章 兔死狐悲公孫度第617章 微服私訪二第445章 快意恩仇第672章 曹操傻眼第589章 趙雲白馬義從第588章 徐盛和田豫第211章 呂校長第451章 管亥大敗第153章 甄宓姐姐第824章 反聲東擊西第841章 天文學家周羣第35章 互相陰對方第406章 爲女人們而活第226章 曹操的老婆卞玉兒(五)第166章 兵不血刃第229章 張仲景的五石散第59章 陳羣陳長文第68章 可爲帝爲王第301章 誰薦舉誰負責第7 章 老匹夫王允第182章 陸遜六歲第789章 劉曄周瑜的好友第202章 蔡文姬發飆第60章 天生郭奉孝第847章 大中華憲章第157章 女侍衛統領第447章 放棄滎陽第724章 聯姻支持第240章 兵發河內擒賈詡(六)第754章 跟羅馬合作第769章 大耳賊沒耳朵第820章 首席財政官劉巴第365章 討董之激發盟軍士氣第479章 四面楚歌匈奴版第439章 收復冀北第226章 曹操的老婆卞玉兒(五)第608章 十八萬幽州降兵第233章 碧眼奴第424章 極端不利第582章 大漢的公主們第506章 通天教第40章 明月照溝渠第698章 發展菸草業第116章 屯田大策第702章 王元姬的祖父第219章 劉備不是皇叔第795章 劉璋不殺劉備第563章 顏良潰逃第171章 一箭雙鵰第82章 袁家的可怕第825章 劉璋滅亡第771章 簡雍之死第743章 重修洛陽城第65章 司馬徽相面第479章 四面楚歌匈奴版第149章 唯我中央軍第793章 見到魯肅第211章 呂校長第444章 大獲全勝第36章 呂布的家世第582章 大漢的公主們第277 章 如此全面戰略合作第526章 黃蓋魏延打游擊第309章 魏延來了第460章 不宜早婚第712章 孔子的悲哀第760章 效仿工業革命二第395章 皇宮密道懇第291章 被他們拒了(二)第377章 張繡的嬸嬸鄒氏(四)第615章 聖女王魯蓮第304章 內閣六部638章 兩個狼崽子第47章 呂蒙和陸遜第334章 偷聽第662章 曹操氣瘋了第208章 亦能覆舟第537章 領域王者第807章 洛神甄宓上第714章 孟子的偉大第659章 鼓勵漢化第817章 收龐統爲義子第70章 東漢袁隆平第762章 五大法寶第512章 蔡琰的婚禮第274 章 四支奇兵第625章 公孫瓚中計第390章 日夜兼程第481章 不讓草原變沙漠第99章 董白換貂蟬第429章 牀弩建功第773章 愚蠢的袁術第57章 遇到徐元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