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八章 暴怒的吳三桂

范文程一回來就把吳襄答應聯合殲滅滿桂部的消息告知給了皇太極。天籟小說

這幾日在這燕趙之地如喪家之犬般到處亂竄落得個人困馬乏的皇太極聽後不由得浸出了一絲笑容。

“這吳襄倒也野心不小,不過,能讓我等八旗主力順利出關併除掉滿桂部也算是斷送了他朱由校最厲害的一支騎兵,如此以來,支持他做遼東之王倒也不算虧。”

皇太極說着就摔馬一鞭奔了前去:“傳本汗命令,趕赴何家堡!”

吳襄這邊也是精銳盡出,吳三桂更是臉色帶着冷峻之色:“滿桂部現離何家堡多遠。”

“回公子,不過半日路程”,一探子回道。

吳三桂聽後,很是滿意的點了點頭,並打馬來到吳襄這裡:“父親,滿桂這廝一直壓在我們頭上,一個未開化的蠻夷之輩卻能官拜都督,還以忠臣良將自居,今日倒也讓他嚐嚐教訓。”

“他要效忠朱家人,就讓他去陰曹地府效忠吧,各處都打聽清楚了嗎,此次聯合攻擊滿桂的消息務必做到萬無一失。”

吳襄笑說着後又很是認真的問道。

“父親放心,一切都準備就緒,韃子那邊也已經朝這邊運動而來,只要滿桂一進入何家堡,我們就可以直接出擊!到時候他騎兵被困在城中,即便是想逃也逃不出去!”

吳三桂呲着牙說道。

天開始下起雨來,整個燕趙之地倒也如三月江南般變得薄霧嫋嫋,左都督兼山海關總兵官滿桂有些着急的轉身看了看:“吳襄所部還有多久來,眼看就要起大霧了,再不到達何家堡,若是被韃子偷襲瞭如何是好,快去詢問一番。”

滿桂說着就下了馬,命令士兵就地生火做飯,趕了一夜的路,他也是飢腸轆轆,坐在草地上就和其他士兵一起咀嚼起乾糧來。

滿桂是典型的蒙古人特徵,臉圓而肩寬,身材高大,體格魁梧,也有些微胖,肚子很大,但戰場上殺起敵來卻是驍勇異常,而如今督師王在晉主張聯蒙抗金,對他這個具有蒙人血統的山東大漢也很是照拂,甚至將投來的最精銳的兩千蒙古騎兵都給了他。

這滿桂倒也知道感恩圖報,朝廷的詔令從來都不敢不從,這些日子以來,他從山海關趕到永平,再從永平奉命趕赴京畿圍攻韃子,雖是長途跋涉,身心俱疲,倒也無絲毫怨言,甚至當陛下嚴令各地援軍毋得擾民滋事後,還親自斬殺了自己兩員擄掠百姓財物的親信將領。

盧侍郎的命令是讓他於今日到達何家堡堵住韃子東進的口子,他便馬不停蹄地趕了來,但就在他準備休整些時間且等待吳襄部消息時,前方一錦衣衛突然奔赴而來,此人滿桂認識,是負責遼東錦衣衛事的錦衣衛千戶沈璉,便忙起身問道:“沈千戶可是有何事?”

沈璉也不下馬,遞出一枚令牌道:“滿將軍,吳襄部勾結韃子意圖除掉你部,消息已被陛下所知,陛下特命你部立即秘密火撤回永平城,到時候趙率教部會給你們提供糧草。”

“什麼!”

滿桂大聲問了一聲,聽沈璉說後,就氣得一刀插在地上:“這個王.八.蛋!”旋即忙組織其本部騎兵掉轉方向。

……

吳襄一想到自己即將正式反叛大明,且還要同韃子勾結夾擊戰鬥力強悍的滿桂部,其心裡仍然有些忐忑猶豫,但一想及自己只要除掉滿桂,然後在韃子幫助下出關自立王國,做土皇帝就也有些情不自禁的興奮起來。

“三桂,你覺着我們和韃子聯合起來能殲滅滿桂所部嗎?要知道,朝廷其他各部援軍離此不遠啊,特別是那朱由校的禁衛軍,沒想到居然能擊退韃子還使得皇太極這樣的人也不敢再觸其鋒芒,由此可見,這禁衛軍不容小覷啊。”

吳襄雖有野心但無大的魄力膽略,行事反而靠着自己這個年未弱冠的兒子。

而吳三桂卻是老練的很,即便是現在箭在弦上,也是沉穩不驚:“父親放心,滿桂長途行軍早已是疲憊之師,而且其野戰也比不上驍勇的八旗兵,如今以韃子的精騎和我們的炮火不愁不一舉吃殲滅滿桂。”

不過,就在這對父子幻想着日後成爲一方諸侯王的時候,一親信家丁突然來報:“大帥,朝廷有旨意來了!”

吳襄聽後不禁一愣,狐疑的看了看吳三桂,吳三桂卻是面色沉靜,眼神中略帶驚恐,良久後才擠出一絲冷笑:“父親不妨聽聽朝廷是何旨意。”

來者正是禁衛軍執法官兼錦衣衛千戶湯復生,湯復生見吳襄等跪下後才徐徐展開臨時由禁衛軍的“秀才相公”劉賓草擬的旨意,內容自然是詔封吳襄爲遼王,立吳三桂爲遼王世子一事。

“下官在此先恭賀遼王殿下了,陛下已有旨意,令殿下和世子一路長途行軍,甚是疲憊,應儘快出關,回到封地,圍攻韃子一事就不必參與了,總兵趙率教部已經趕來此地,準備接替,下官告辭。”

待湯復生走了許久後,吳襄也沒緩過神來,他沒想到朝廷居然會突然封自己王爵。

倒是吳三桂臉拉了下來,且突然暴怒的拔出劍來捅死了一親信重甲鐵騎。

吳襄見此不由得感到大爲驚訝,忙問道:“我兒爲何如此。”

“當時,我們與範先生密謀時,此人離我們最近,所以此人必須死!”

吳三桂從此甲兵衣服裡摸了半天,最後掏出一寫着奇怪符號的紙紮來:“此等暗語乃錦衣衛所有,看來果真是朝廷暗探。”

吳襄不由得大驚,嚇得臉色蒼白:“這麼說,朝廷已經知道了我們的事。”

“父親難道還沒瞧出來嗎,朝廷之所以會突然封我們王,還盡割遼東之地於我們,就是因爲識破了我們和韃子的密謀!

只是他朱由校現在軍力不強,又要應付韃子,所以纔不得不行此韜光養晦之計!

他名義上說讓趙率教部來接替我等,實則不過告訴我們,朝廷已經被趙率教部來暗中監視我們,我們要麼規規矩矩的出關,要麼就等着被趙率教和滿桂圍殲,他朱由校逼急了是可以放了韃子也不會放過我們的!”

吳三桂說後,吳襄卻是越的恐慌起來:“那依照你的意思,我們該如何是好?”

第兩百四十六章 微臣只做陛下走狗第兩百四十四章 董其昌,你想怎麼死第一百零四章 酷吏錢謙益第三百七十二章 鄭芝豹被圍第三百四十五章 高層文官間的鬥爭第三百章 入學就捱打的學員與總兵當班主任第五百二十八章 風雨欲來第七章 孫承宗不是楊漣第五百二十八章 風雨欲來第四百六十章 獲得生員與舉人功名難度下降第一百七十三章 羣臣憎恨溫體仁第一百七十七章 軍事學堂開學的一天第三十一章 錢謙益第二十四章 血戰第一百八十四章 逮捕袁崇煥第五百二十六章 體驗澳門城市生活第二十一章 八大晉商第三百七十三章 兵鋒直指澳門第五百九十九章 帝國公民分三等第四百三十九章 大戰在即第三百三十九章 無心處理政務的朱由校第一百九十六章 跟衍聖公關係甚大第一百三十七章 恣意瀟灑的魏忠賢第三十一章 錢謙益第四百四十三章 伏擊皇太極第八十九章 野外拉練與飲食第五百九十九章 帝國公民分三等第兩百一十八章 文廟前行刑第五百六十一章 兵抵利物浦第一百零五章 無權節制毛文龍第十八章 東廠與錦衣衛第四百七十章 布木布泰見朱由校第四百二十九章 南洋漢人齊呼王師已到第一百一十八章 炮兵營初試牛刀第三百八十六章 直接槍斃第五百八十四章 想打歐羅巴第一百五十八章 徐佛鋤奸第一百三十八章 回京第四十章 王承恩與孫承宗鬥嘴第一百八十三章 非要逼朕對袁崇煥千刀萬剮第一百六十八章 大明版蒸汽動力紡紗機與文化產業興起第兩百四十九章 衝突第四百零一章 對峙第十九章 皇帝的日常生活第三百四十四章 別開生面的經筵第四百章 朱由校要當好皇帝第兩百六十八章 活捉范文程第兩百三十四章 騷亂第三百三十章 兵圍盛京以脅皇太極第五百八十八章 兵抵威尼斯第兩百二十七章 沙龍幫第三百零四章 下獄(下)第四百六十五章 當有帝王的富貴風流第一百一十五章 韃子掠京畿第一百二十章 無良文人范文程第一百三十四章 地方官迎駕上架感言第四百五十四章 刑場行刑第一百七十八章 關懷備至的劉公公第二十三章 居然有韃子第八十五章 狠辣第三百五十五章 在大明建立公共衛生和醫療體系第三十二章 戲弄第三百零九章 流放到雲貴川的文人們第四百八十五章 張煌言去漠北第一百七十四章 增補大學士第五百六十一章 兵抵利物浦第四百二十一章 贖罪銀第一百二十五章 韃子要走第四百二十四章 爪哇國對大明宣戰(第三更)第二十五章 活捉韃子第一百五十五章 第一個百萬產業第一百二十八章 暴怒的吳三桂第四百零七章 不過馬革裹屍耳第三百三十三章 習慣了就好了第兩百三十二章 陛下的大動作第三百五十五章 在大明建立公共衛生和醫療體系第兩百七十六章 藩王犯法與庶民同罪第四百五十二章 皇太極被押解進京第五百四十一章 威風八面的南京禮部尚書第四百一十八章 略輸一籌的錢謙益第兩百五十六章 收穫民心第二十六章 抓捕第四百四十二章 多鐸被狙擊第五百七十三章 擴大戰爭與拉動經濟第一百六十六章 打擊盜用商標者第五百七十章 鐵路建設與公路建設第兩百二十一章 張岱是主筆第五百九十六章 法蘭西滅亡第兩百九十一章 火燒左良玉第九十一章 新技術的運用第一百八十九章 御舟上的密議第四百三十五章 準備對付建奴第兩百六十章 招工與土地承包第三百三十一章 漠南蒙古改土歸流第二十一章 八大晉商第五百九十七章 發動第二次鴉片戰爭第三百零三章 下獄(上)第四百二十章 緝拿爪哇國王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