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四章 增補大學士

看着這些大臣們對溫體仁咄咄逼人的架勢,朱由校此時完全沒了要看溫體仁笑話的心情。

朱由校恍惚看出來這些大臣們對於自己與韃子和談的真正想法,也許,真如溫體仁當時出賣劉宗周時所說,本就是鄉紳階級的官僚們並非不明白真正阻礙大明的是什麼原因。

相反,他們一開始就認清了王朝最終會因爲他們的貪婪而覆滅,但除了少數的幾個理想主義者,大多數官員覺着大不了再換一個效忠的王朝就是。

只不過是皇帝由姓朱變成另一個姓氏而已。

但要讓他們失去統治庶民的特權地位是萬萬不能的,他們可以會竭力的反對和阻止。

如同當時的東林黨,之所以敢做出弒君的舉動,何嘗不就是因爲此。

而到現在也是如此,朝臣中幾乎已經沒有激進到因爲要維護自己的特權地位而自己與皇帝陛下針鋒相對的地步的官員,但對於那些出賣本階層利益的叛徒,他們是一定要斬盡殺絕的。

溫體仁是小人,鼠兩端,毫無原則,爲了自己的仕途不惜出賣一切,包括自己的朋友也包括本和自己同屬一個階層的士紳。

但偏偏這樣的人現在卻是朱由校最需要的人,就是因爲溫體仁沒有原則,所以才能讓溫體仁去做一些其他官員做不到的事,甚至也能讓溫體仁充當擋箭牌,如果某一天,自己和士紳們需要達成和解時,那溫體仁還能充當犧牲者的角色。

所以,這個時候,朱由校還得要偏袒溫體仁,於是見羣臣步步緊逼溫體仁,朱由校便又咳嗽了幾聲,說道:

“好啦,對於禮部左侍郎溫體仁,朕另有重用,更何況一小小韃子,讓一堂堂正三品的禮部侍郎去做常駐使者,豈不是太給韃子面子了,朕倒認爲溫體仁所言甚是,韃子乃蠻夷之徒,最缺的乃是教化之事,而劉宗周本就是理學名臣,且享譽中外,既如此,就讓劉宗周出使韃子!”

朱由校這話就等於直接拍板,朝中大臣也不好再反對。

而劉宗周此事也算心灰意冷,他知道自己好好準備的一封阻止和談的摺子是沒用處了,但他更沒想到自己就這麼糊里糊塗地成了出使韃子的常駐使者。

而且,這個主意又是溫體仁出的,劉宗周現在對溫體仁真的是恨之入骨。

但悲催的是,現在的劉宗周已經不是國子監祭酒,他沒辦法站出來反對,也只能欣然接受朱由校的旨意。

而朱由校這時候也走下了寶座,故作肅穆地拍了拍劉宗周的肩膀:“劉宗周,漢時有蘇武牧羊,而你作爲大明之臣,也不能失了我大明臣子的氣節,到時候無論韃子如何威逼利誘,你也要潔身自好,明白嗎?”

“請陛下放心,微臣身是大明之臣,死是大明之鬼!”

劉宗周即便內心並不想去苦寒的關外之地,但他也不願意在溫體仁面前丟了自己作爲正直之臣的風範,甚至他還看了挑釁地看了溫體仁一眼。

溫體仁不屑地笑了笑,他知道自己與劉宗周以及同劉宗周一樣憎恨自己的大臣們的樑子是徹底接下了。

但溫體仁並不以爲然,在現今的大明朝,文官雖仍有着一定的地位但已經沒辦法壓制陛下,所以他溫體仁只要時時刻刻地跟着陛下朱由校的調子走,陛下即便也討厭自己的人品也會不得不保自己。

就如剛纔幾乎所有的官員都要讓自己去韃子國做使臣時,陛下偏偏就沒有隨他們的意,反而駁回了他們的意見,並聽從自己的意見讓劉宗周去那牧羊的蘇武。

內閣大學士錢謙益此時卻是朝溫體仁露出了笑容,在他看來,在整個朝堂上,總算也有人跟自己一樣遭百官嫉恨了。

定好了出使韃子國做使臣的事後,朱由校這時才讓羣臣商議增補內閣大學士之事。

內閣的人數沒有限制,特別是在現在朱由校已經幾乎架空了內閣的權力以後,對於羣臣而言,內閣大學士更多的是隻是一個榮譽稱號而已。

但數百年根深蒂固的觀念已經讓羣臣們對入閣產生了深深的執念,一見陛下要讓他們廷推閣臣,這些大臣們都興奮了起來。

不過,所推閣臣卻是朱由校幾乎都沒什麼印象的,比如少詹事兼太子賓客和南京翰林院院事的成基命,還有那位在原來歷史上作爲柳如是第一任丈夫現爲南京禮部尚書的周道登,以及張至、李標等。

朱由校沒想到一時間會冒出這麼多官員的名字,但他也沒有拒絕,只要這些大臣不要阻礙他改革的進程,他也不會阻礙他們升官的路。

但按照朱由校的本意,替自己管着軍事的盧象升和給自己管着科研的徐光啓兩人是一定要入閣的,而充當自己秘書角色的李明睿也可以入閣。

對於其他閣臣的推選,朱由校沒有要求,索性也直接按照老規矩,讓六部九卿們在次日於乾清宮進行投豆選舉。

這日,朱由校已經確定了大致的內閣入閣人選,準備這次添加閣臣七人,現在備選的閣臣是十人,也就是說要通過投豆的數來決定誰入閣,誰不能入閣。

除掉內定好的盧象升和徐光啓以及李明睿,能讓百官選擇的只有四個名額,不過備選閣臣也降到七人,因而在七人裡選四個倒也算是比較大的機率。

最終廷推的結果卻讓朱由校很是驚愕,因爲被廷推的閣臣里居然有劉宗周!

這就讓朱由校感到很不高興了,他想不通這些官員們到底是什麼意思,是故意給自己上眼藥嗎?好藉此逼自己收回讓劉宗周做使者的決定?

可並不想被這些官員們利用的朱由校乾脆駁回了廷推的意見,並擬定重新進行廷推,且規定廷推的閣臣必須是京城三品以上,地方二品以上的大員。

百官們現在也沒辦法與皇帝朱由校對着幹,也只好聽從朱由校的意見。

最終,除盧象升、徐光啓、李明睿三人入閣外,也添加進內閣的還有周道登、成基命、周延儒、李標四人。

到此爲止,朱由校的內閣纔算是搭建完全,且很快錢謙益就被任命建極殿大學士,也就是內閣輔,而盧象升則加了個武英殿大學士,徐光啓則是文淵閣大學士,李明睿資歷尚淺,便爲東閣大學士;而其他大臣選的四人除周道登爲文華殿大學士以外,其餘皆是東閣大學士,同李明睿一樣。

第三百三十七章 我的皇宮我的家第三百九十三章 投降日本與夷滅三族第兩百章 殺人後的丁憂官員孔聞詩第三百一十九章 大明最高科學技術獎與開戰第三百二十一章 微生物發酵在軍事上的運用第四百六十章 獲得生員與舉人功名難度下降第二十七章 敢要挾朕,那朕就抄了你的家第三百二十四章 “十八路諸侯”聯合抗明第四百七十五章 布木布泰的掙扎第五十九章 除夕第四百七十九章 順天府尹有貓膩第八十五章 狠辣第四百四十一章 焦璉對戰多鐸第兩百七十七章 萬人空巷拜皇上第五百三十章 全殲西洋聯合艦隊第兩百四十五章 抓捕王文奎第八十二章 逃出軍營與杖斃第五百三十七章 要把鴉片賣到西洋去第八十二章 逃出軍營與杖斃第四百六十二章 威逼李明睿第四百一十五章 李明睿的多疑與錢謙益的不淡定第一百二十六章 請先生救我第五百零六章 德川幕府見天皇第四百八十四章 滅林丹汗部第三百四十四章 別開生面的經筵第一百二十六章 請先生救我第四百六十章 獲得生員與舉人功名難度下降第二十章 不聽話的東林御史官第三百三十六章 明正典刑第一百九十八章 熱鍋上的螞蟻第四百八十八章 到西伯利亞開礦第一百零三章 射殺第三百二十章 白磷彈發射與路障第四百四十二章 多鐸被狙擊第二章 紅丸第五十七章 朕的好兒郎第三百四十八章 程行人壯膽吶喊第三百七十八章 不自信的君王和自信的臣僚第四百五十九章 伽利略感嘆華夏古人的偉大第四章 計行險招第三百一十四章 宣旨(一)第九十七章 迷茫第四百三十六章 皇太極來京城第三百八十八章 當哥薩克遇見毒氣彈第三百三十二章 朱由校無視林丹汗第五百二十章 帝王吃農家飯第兩百三十章 敢在皇家織造局門前撒野第一百零一章 別怪朕心狠第兩百一十七章 讓孔氏父子跪在文廟前第四百一十五章 李明睿的多疑與錢謙益的不淡定第兩百五十二章 鎮壓第兩百七十四章 王爺,何不謀之第四百六十五章 當有帝王的富貴風流第兩百三十七章 很壞很壞的朱由校第一百六十八章 大明版蒸汽動力紡紗機與文化產業興起第三百零五章 罷免兩位內閣閣臣第一百七十八章 關懷備至的劉公公第五百四十章 李定國第五百七十六章 內閣又添新人第四百八十七章 漢化從改名開始第四百六十八章 君王不早朝第五百八十一章 蒸汽朋克時代的漢文化擴張第四百五十章 僵持第九十五章 真實目的不是這個第一百八十五章 袁崇煥押往行在第八十四章 讓朱由檢當監斬官第五百六十八章 英國淪爲半殖民地半封建國家第五百八十章 大明進入極盛時代第一百零六章 信心滿滿的韃子第兩百三十七章 很壞很壞的朱由校第三百六十九章 收回澳門居住權第六百零四章 朕還欠你一個首輔 (大結局上)第兩百六十八章 活捉范文程第十章 孫之獬獻寶第三百七十五章 商周祚再亮屠刀第一百八十九章 突然的發現第三百五十一章 鄭芝虎被擒第六百零三章 開發美洲(下)第五百八十四章 想打歐羅巴第一百七十五章 主子與奴才第兩百一十八章 文廟前行刑第十四章 都來彈劾我吧第三百一十二章 封疆大吏們第一百三十四章 地方官迎駕第四百七十八章 霍亂引發的經濟波動第四百二十一章 贖罪銀第五百八十七章 誆騙奧斯曼與羅剎國第四十四章 封賞第兩百二十七章 沙龍幫第四百五十三章 羞辱皇太極第兩百九十四章 楚王朱華奎意外死亡第三百八十五章 傲慢無知而又可笑的野蠻人第兩百二十一章 張岱是主筆第一百八十七章 闖駕第四百八十八章 到西伯利亞開礦第一百七十九章 斗膽直陳第三百四十七章 鄭家海盜要來了第一百六十九章 要有上國之臣的威風第八十八章 袁崇煥第五百八十七章 誆騙奧斯曼與羅剎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