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二章 錢謙益獻策

琉球海戰的事讓大明嚐到了不少甜頭,至少皇家織造局和皇家工業公司在琉球是賺了一大筆錢。

但是,鄭芝龍對於他鄭氏海盜歸附大明一事卻依舊曖昧不清,熊文燦仍舊未能完全勸服鄭芝龍歸附朝廷,雖然跟朱由校對於一些條件一直不肯妥協退讓有關,但也說明鄭芝龍也有依舊要稱雄海上的心思。

朱由校不清楚南邊關於海洋權益的爭奪到底是以談判解決還是最終依舊會訴諸武力,但他不得不做好最壞打算,那就是鄭芝龍會鋌而走險,寧願與朝廷宣戰也不願放棄自己現有的勢力回鄉做個富家翁。

如果一旦鄭芝龍真的要逼得自己動用武力,那麼到時候自己在北邊的用兵就得相對減弱,要想以較少損失滅掉滿清,就不能把這些漢奸逼得太緊。

甚至可以學學太祖朱元璋,在一統天下之前對自己本來所厭惡的豪強地主是百般遷就甚至是包容,但一旦坐了天下,就可以來個秋後算賬。

而對於這些漢奸,自己也一樣可以來個秋後算賬。

但朱由校不確定日後這些人會不會趁機搞髒搞臭自己的吏治,並因爲結成新的團伙,而使得自己不好輕而易舉的秋後算賬。

秋後算賬太費腦力了,與其到時候想辦法除掉這些社會垃圾,倒不如現在想想辦法,一勞而永逸。

錢謙益因爲籌備會試一事而也在此刻來到了朱由校面前彙報,對於科舉,朱由校還沒有時間和精力去改動,甚至連內容也沒有改動,只是要求會試錄取時務必將舉子們的策論擺在要位置。

畢竟直接拿科舉開刀會打亂整個大明社會的穩定系統的,也會徹底失去天下讀書人的心,甚至還會因此失去百姓們的心,因爲天下百姓現在也依舊是靠這個實現階層跨越呢。

不過,錢謙益來了這裡,朱由校便乾脆將心中的疑惑告知給了這個真太監假文官。

“事情就是這麼回事,朕不想這個叫鮑承先的漢奸能有什麼好下場,但也不能讓寒了這些投靠建奴的漢人的心,你可以何良策?”

朱由校問後就躺在了軟榻上,眯起眼來,連續數日的暴躁與不安讓他的肝火較旺,以至於眼睛也有些惺忪睏倦。

甚至現在,他也已經有些煩躁,心想也不知道這世道是怎麼回事,與明初明中名臣輩出不同,如今到了這個時候,這人才的出現率也跟氣候一樣開始變得糟糕,能拿主意的大臣是少之又少。

也就李明睿在計謀方面稍有長項,當年剷除山東孔門就是出自此人。

一想到此,朱由校現在有些後悔讓李明睿去嶺南幫熊文燦與鄭芝龍談判,畢竟李明睿那傢伙是級腹黑型的,他要是在這裡,沒準真能給自己想出個兩全其美的詭計來。

看着錢謙益一臉茫然的樣子,朱由校就更加來氣,這錢謙益好歹以前也是東林魁,但本人除了善於搞點內部鬥爭和寫幾歪詩然後不是那麼有節操以外,作爲一內閣大臣,碰到這種涉及到這種國家層次的謀略時卻不及李明睿十分之一。

錢謙益心裡本來也很竊喜,他的長處是察言觀色和見風使舵,他自然知道平素還懟當今陛下幾句的李明睿之所以還深受陛下朱由校倚重,就是因爲這李明睿在謀略上無人能及,能解決陛下朱由校很多沒法解決的問題。

要不然,李明睿進諫陛下殺掉海蘭珠一事也不會讓陛下就此輕描淡寫的揭開不提,要是換成別的大臣,即便是不死也會被配到大西部搞教育去。

錢謙益很想代替李明睿這個作用,所以現在在朱由校問了之後,他就開始絞盡腦汁的去想該如何想到個讓陛下滿意的方案,而且還得出乎陛下意料之外,不能說陛下自己都能想到的。

平素只會算計誰會升官誰要降職的錢謙益見陛下朱由校有些不耐煩起來,心中就更是着急起來,便把自己記得的三十六計都在腦海裡過了一遍。

急中生智,錢謙益最終想出了一條計策,心裡早已樂得不行,就忙急不可耐地道:“回稟陛下,以臣看,不如借皇太極之手殺掉鮑承先。”

“借皇太極之手?”

朱由校笑問了一句,對於錢謙益能有這樣的思路,他很是欣慰,也暗歎這錢謙益倒也不是一不可雕琢的朽木,如今當這內閣輔也算不是尸位素餐。

“你繼續說,如何假借皇太極之手”,朱由校說着就隨手拿起一本由司禮監挑選好了的重要奏疏來,一邊批閱着一邊聽着錢謙益說法。

錢謙益不敢怠慢,忙回了一聲“是!”就回道:“鮑承先既作爲建奴之弘文館大學士,還是副都統,想必在建奴的地位也並不遜於李永芳,若是皇太極知道了鮑承先要背叛他,那麼鮑承先就只有結果,就是被皇太極除掉!所以,陛下,我們可以讓錦衣衛故意把鮑承先有意要投降朝廷的消息透露給建奴的皇太極,皇太極暴怒之下肯定會對鮑承先處以極刑,同時也能讓其他漢奸認識到皇太極之狠毒!”

“很好,但透露消息給皇太極這事必須得安排妥當,不能讓任何人知道,尤其是鮑承先,別弄得這傢伙提前得知了消息而不承認,到時候反倒暴露了我們自己,除此之外,若是這鮑承先真能借這皇太極之手而被殺,那朕是可以給他一個好的追悼會,這點虧,朕還是可以吃的。”

聽朱由校這麼一說,錢謙益也不由得附和起來,笑道:“陛下說的是,鼠兩端的人能在死後得到個好名也已經算是陛下對他的恩德了。”

“不是,這個追悼會是批評會,朕只會讓他越來越臭”,朱由校說着就又對錢謙益道:“錢閣老,得記住,做人不能做鼠兩端的人,也不能因爲水太冷而不敢跳河。”

錢謙益不知道朱由校在暗喻他之後的事,現在的他心中卻是頗爲高興,因爲陛下總算是通過他而不是李明睿解決了疑惑。

但錢謙益還是回了一句:“陛下,哪有這樣的事,不過,因水太冷而不敢跳河殉節的人真該千刀萬剮!”

“千刀萬剮好,千刀萬剮好!朕希望你記住,錢謙益!”朱由校回了一句道。

第兩百三十章 敢在皇家織造局門前撒野第四百零四章 戰車碾壓第三百九十八章 從皇家科學院的書辦開始第七十八章 世叔第六百章 新的首輔產生模式第三百九十章 較量第一百三十七章 恣意瀟灑的魏忠賢第八十六章 一死一割第一百七十七章 軍事學堂開學的一天第十三章 陛下的意思第五十一章 舉案齊眉第四百零六章 數百顆哥薩克人頭與西征軍第五十四章 工程營第三百一十二章 封疆大吏們第五百九十二章 佔領羅馬與羅馬教皇第一百八十七章 闖駕第一百二十五章 韃子要走第一百四十八章 人間四月雪紛飛(第二更)第五百零四章 大開殺戒第三百三十一章 漠南蒙古改土歸流第四百一十二章 會表演的李閣老第兩百五十二章 鎮壓第三百九十四章 又要搞大清洗第三百五十七章 刺殺李永芳第兩百一十四章 滅門第兩百四十四章 董其昌,你想怎麼死第兩百八十章 瞻仰徐達與楚王改變主意第一百三十一章 阿敏不可饒恕第五百章 不平等條約第一百零一章 別怪朕心狠第三百九十二章 震怒第一百八十九章 突然的發現第十八章 東廠與錦衣衛第一百三十七章 恣意瀟灑的魏忠賢第八十四章 讓朱由檢當監斬官第兩百四十一章 禁衛軍兵圍籬水閣第五百九十四章 攻擊法蘭西馬賽港第四十七章 正軍威,斬殺駙馬爺第五百九十五章 佔領馬賽第四百六十三章 宮闈之事第兩百六十八章 遇刺與謀殺第四百一十章 朱由檢押解進京第四百五十六章 大明政治與基礎教育改革設想第五百零一章 當今大明之社會風氣第四百七十八章 霍亂引發的經濟波動第八十三章 修什麼陵墓第三百零五章 罷免兩位內閣閣臣第一百一十七章 韃子來了第八十四章 讓朱由檢當監斬官第四百四十三章 伏擊皇太極第五百七十三章 擴大戰爭與拉動經濟第五百六十六章 “賣國賊” 愛德華親王第七十五章 變色龍第兩百五十八章 鄭氏海盜是個大問題第三百四十三章 鄭芝龍歸附的條件第四十八章 朕只要三千人第五百零八章 帝國很忙,帝王很閒第兩百四十一章 禁衛軍兵圍籬水閣第兩百一十一章 斬殺第四百一十六章 兩閣老斗法第四百二十三章 只有擴張纔是最符合帝國利益(第二更)第七十五章 變色龍第四百零六章 數百顆哥薩克人頭與西征軍第五十八章 朕的盼頭第七十七章 自以爲是第兩百六十五章 皇太極的與時俱進第四百零六章 數百顆哥薩克人頭與西征軍第三百四十九章 瑤家女第三百三十四章 爲難的皇太極第五百零四章 大開殺戒第三百七十一章 又見鄭家船隊第一百三十九章 朝會(一)第一百五十三章 憋不住的朱由校第四百二十二章 是否允許官員經商(第一更)第四百零八章 禁衛軍突然出現第三百二十章 白磷彈發射與路障第兩百五十六章 收穫民心第一百一十章 繼續給他升官第四百八十三章 盧象升做首輔第四百四十四章 分割包圍第四十一章 秦晉百姓若反,則孫承宗必死第一百四十九章 閣老納小妾(一)(第三更)第一百一十章 繼續給他升官第五百四十一章 威風八面的南京禮部尚書第五百五十九章 英吉利觸逆大明國威第四百五十九章 伽利略感嘆華夏古人的偉大第兩百六十八章 活捉范文程第四百四十七章 活捉皇太極第六十二章 授課第一百九十五章 責問第兩百五十二章 鎮壓第五百九十六章 法蘭西滅亡第一百零八章 偷襲定邊堡第兩百九十一章 火燒左良玉第一百五十一章 閣老納小妾(三)第五更!求訂閱!第七十章 只能當一小卒第三百一十四章 宣旨(一)第一百一十八章 炮兵營初試牛刀第三百七十一章 又見鄭家船隊第四十四章 封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