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七十三章 擴大戰爭與拉動經濟

在軍事佔領安南國以後,除掉以盧家鈺和張煌言等熟稔殖民統治與同化教育的高級官員直接統領新成立之交趾布政司以外。

以原安南都統制司下屬十三宣撫司爲基礎設立的十三府知府直接從漠南和漠北等地的熟悉異族同化統治的地方官調任,或者從在西南有過改土歸流經驗的基層官員中調任,並着即開始對交趾進行漢化統治。

永樂年間,大明對交趾的統治失敗,很大原因就是隻進行了軍事佔領和上層官員的任命,而沒有從根本上改變交趾的統治基礎,這一次大明要徹底將交趾的統治基礎進行大換血。

不僅僅是體現在基層官員由大明吏部統一調任,而體現在,大明皇帝陛下當即下旨,加入大明戶籍,遵循漢人風俗,易服束冠者,大明不會沒收其私有財產和土地並且加以保護,對於底層百姓還會享有大明百姓同樣的福利待遇。

但對於拒絕易風改俗的,則直接調爲第二等人,編入奴工營,參與交趾布政使司境內的建設,而對於意圖反抗的,則直接實行連坐制,即每甲有一人反抗大明,則一甲之人全部斬殺。

在一邊是耕地不用納稅服徭役且享有可接受免費教育可從商可從軍可做官的福利誘惑和一邊是不能入學不能從軍不能做官還得繳納人頭稅義務做工的嚴苛對待相對比下,交趾布政使司的各階層百姓自然願意選擇服從大明統治。

不過,爲防止原安南國的割據政權的殘餘勢力有死灰復燃的機會,在對待鄭阮武莫四大姓氏家族及其附屬的交趾大地主便直接以助賊或者剿賊不力的罪名直接屠掉。

雖然這也導致在未來幾年來,交趾布政使司依舊會出現一些零星叛亂,但也將這些土著世家企圖再次成爲這片土地主人的機會給徹底扼殺。

總之,爲了讓這塊土地徹底成爲大明的省份,就必須採取鐵血高壓與文化輸出同時存在的手段。

甚至爲此,大明皇帝朱由校還特地下旨移江南富戶十萬充實交趾,這樣既削弱已經轉型爲商人的士紳對江南的控制力度,也讓他們把其掌握的漢文化紮根在交趾這塊還未完全開發徹底的土地。

不過,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大明在完全佔領交趾布政使司以後不到一個月。

大明皇帝陛下朱由校便根據兵部提議決定趁熱打鐵,命令調動第一軍南下和第四軍除留守交趾的兵力外共計十五餘萬大軍直接從柴棍以真臘國與後黎朝狼狽爲殲,不助大明剿賊爲由直接進攻其重地烏棟。

真臘國倒是猝不及防,而他們這些軍隊目前還侷限在長矛加大刀的時代,甚至許多部族年鐵器都十分匱乏或者鍊鐵技藝還不高,使得一些軍隊甚至還只是以木棍竹子爲武器。

正因爲如此,在槍炮加毒氣彈面前,這些土著軍隊自然是抵擋不住大明陸軍的進攻,最多也就藉着山地叢林負隅頑抗。

按照兵部的計劃,既然打一個安南都這麼容易,便決定乾脆在一年之內,直接平定真臘、暹羅、寮國、東籲等國,進而統一整個東南亞半島,徹底將南洋劃入大明內海。

不過,統一整個東南亞半島倒也不真的是一帆風順,隨着大明欲統一整個東南亞半島並納入大明統治範圍的野心越來越明顯,一些還未來得及被滅掉的東南亞割據勢力們也不再參與內訌,忙着想各種辦法抵抗大明。

因這一帶地理情況複雜,因而倒也給大明的戰爭進程造成了一定困難。

不過,朱由校並沒有放棄,而是乾脆將第二軍、第三軍共計二十萬兵力再次調入東南亞戰場,且分別從廣西、雲南等地出境作戰。

按照朱由校的意思,就是要把大明所有的軍隊都拉上去,且從各個方向輪番進攻,這樣既訓練軍隊也使整個東南亞的當地政權陷入戰爭泥淖,促使其內部矛盾加劇並加以徹底瓦解。

而大明海軍南海艦隊與遠洋艦隊沿着從南海到孟加拉灣的海岸線對東南亞沿海的各個要塞進行輪番炮擊,直接重點照顧其後方基地。

如此以來,從雲南到廣西,再從廣西到夾趾,進而整個海域,大明基本上對東南亞地區處在了戰略包圍的局勢上。

除此之外,大明則直接藉此增加軍隊,原來退伍後去地方擔任軍事院校教官或者擔任警備官兵的軍人都被召集回來,並立即擴大招募新兵數額,直接擴充陸軍六十萬,且在訓練三個月後,就直接調遣三十萬陸軍南下。

整個大明本來已有虧損之象的軍事工業也因此徹底被帶動起來,軍械司下屬幾個大型製造作坊立即轉變生產模式,開始大規模生產槍支彈藥,民間開始低迷的物價也立即上漲回來,特別是農作物的價格也有所回升。

wWW ▲тTk án ▲¢○ 因爲生產技術的提升和外來人口的涌入而導致的就業率下降也開始回升。

因爲這場戰爭,大明的經濟繼續進入良性發展狀態。

隨着新佔領區的持續擴張,對控制新佔領區起着重要作用的交通幹線需要立即建設,一些關口要隘也需要加以建設,再加上後勤軍事運輸以及從這些新佔領區掠奪的原材料的回運等,都需要大量的人力即奴隸。

因而,從各殖民地擄掠土著或者直接掠奪新佔領區的土著人口則成爲了必然,從歐羅巴和非洲等地販賣白豬和崑崙奴的貿易規模也越來越多。

爲了不使得這些外來人口在人口數量上徹底壓倒大明本土人口。

朱由校只得下令,日後要在大明境內非布政使司戶籍在籍公民的人將被施捨強制性閹割,而非閹割之人,將不準販賣進大明境內,其人口販賣公司也會遭受鉅額罰款。

這樣一來,交趾布政使司和之前被大明佔領的地區的原已漢化的當地百姓很幸運躲過了此次絕嗣的噩運,而不願接受同化之趨勢而令願做底層奴工的當地百姓則要不得不面對被切斷子孫的命運。

但因爲要實施這一手術的奴工數量實在是巨大,衛生部也不得不派出大量醫務人員幫助這些人口販賣公司,朱由校也爲此特地命令戶部撥款一百萬銀元以提供術後藥物治療支持和手術器械支持。

這也體現了大明皇帝慷慨大方的一面。

第十一章 朱由校不好對付第三百八十八章 當哥薩克遇見毒氣彈第七十四章 嚴格要求第三百七十八章 不自信的君王和自信的臣僚第一百九十八章 熱鍋上的螞蟻第四百六十一章 皇帝龍威第五百一十四章 冷漠的朱由校(第一更)第十五章 去江南,那裡是東林黨的老巢第六十三章 授官第四百六十五章 當有帝王的富貴風流第兩百一十四章 滅門第四百八十五章 張煌言去漠北第三百四十章 滿徑春雪因雨溼第五百七十七章 科舉改革第四十五張 建立科技體系第三百零一章 因材施教第三百零八章 天啓八年的大明財政狀況第三百六十章 讓李永芳首級掛到盛京城樓上第三百二十四章 “十八路諸侯”聯合抗明第一百二十三章 皇太極的最後一擊第三百三十章 兵圍盛京以脅皇太極第兩百九十一章 火燒左良玉第兩百六十五章 皇太極的與時俱進第兩百四十五章 抓捕王文奎第一百四十四章 溫體仁拜訪劉宗周第十五章 去江南,那裡是東林黨的老巢第一百零五章 無權節制毛文龍第三百六十章 讓李永芳首級掛到盛京城樓上第八十九章 野外拉練與飲食第八十二章 逃出軍營與杖斃第一百九十七章 從孔氏嫡庶上否定孔胤植第三百六十四章 被滿門抄斬第三百四十章 滿徑春雪因雨溼第四百七十九章 順天府尹有貓膩第五百三十八章 要販煙先禁菸第五百六十八章 英國淪爲半殖民地半封建國家第兩百二十四章 挖吳三桂祖墳第六十章 天啓八年就此開始第一百五十五章 第一個百萬產業第九十一章 新技術的運用第七十五章 變色龍第三百零三章 下獄(上)第三百四十九章 瑤家女第五百八十一章 蒸汽朋克時代的漢文化擴張第四百二十章 緝拿爪哇國王儲第四百四十三章 伏擊皇太極第一百零四章 酷吏錢謙益第三百一十九章 大明最高科學技術獎與開戰第六十一章 花錢與要錢第六百零一章 不知道巴結朕第三百一十三章 楊嗣昌的意見第四十八章 朕只要三千人第一百七十章 拖也要拖得你妥協第兩百三十二章 陛下的大動作第十四章 都來彈劾我吧第兩百八十八章 禁衛軍闖入楚王府第兩百一十七章 讓孔氏父子跪在文廟前第兩百六十六章 賊心不死的滿清第四百零三章 貪婪的哥薩克騎兵第五百九十六章 法蘭西滅亡第五百六十七章 倫敦條約簽訂第二百二十六章 雨中江南第三百八十九章 與鄭氏海盜集團決戰第四百八十章 緝拿順天府尹第一百七十四章 增補大學士第三百八十二章 北方威脅與沿海海盜劫掠第三百八十章 治外法權第兩百一十五章 大清洗第三百四十一章 看似平靜的天啓九年第一百七十四章 增補大學士第三十四章 誰說我大明科技落後第九章 早朝第兩百九十二章 威逼第五百八十八章 兵抵威尼斯第一百六十七章 徐光啓的進化論錯誤理解方式第五百一十六章 身首異處 (第三更)第一百一十八章 炮兵營初試牛刀第一百九十七章 從孔氏嫡庶上否定孔胤植第兩百五十五章 讓江南名士到西部去第兩百七十九章 直接拒絕第一百零七章 大風起,胡亂始第三百四十二章 第一步第五百零一章 當今大明之社會風氣第八十七章 挑撥第五百一十八章 偷得浮生半日閒第一百二十二章 彈藥將竭第五百一十三章 巡視貴州與陳眉公第四百六十九章 捉摸不透第一百一十五章 韃子掠京畿第五十一章 舉案齊眉第四百五十六章 移民和行政改革的迫切第二十九章 抄家(二)第五百四十三章 大明城市新風貌第三百八十八章 當哥薩克遇見毒氣彈第五百三十四章 船舶運輸業的興起與懷念第五百六十二章 李定國帶兵英國全境遊第一百二十四章 對戰多爾袞第一百六十一章 寒門崛起的新方式第六百零三章 開發美洲(下)第五百一十八章 偷得浮生半日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