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五章 印度勞工問題

就宋卡問題的處理及後續應對泰國、海峽殖民地的干涉商量出一個初步的對策後,

梅東興接着講出另外一件要事,

“前天晚上,吉隆坡甲必丹、霹靂州甲必丹、丁加奴州甲必丹等共十七位馬來半島華人甲必丹,託章大人留在南洋的親族給我們留信,聲稱願意與南洋軍團合作,共同驅逐進入馬來半島地區的印度殖民軍警和勞工,而且爲了說服南洋軍團牽頭組織,他們還提前預備好了30萬兩白銀,答應事成之後,再交付100萬兩白銀作爲報酬,諸位,你們怎麼看這件事?”

“中央剛剛傳達命令,南洋軍團和太平會等外圍組織要收縮在南洋的勢力範圍,因爲印度軍警和勞工的事情強出頭,只怕會讓英國人更加忌憚我們的勢力,與中央政府的指令相違背,我認爲,不應該答應他們的條件,替那些甲必丹和支持他們的土著酋長強出頭。”

“英國人引入印度殖民軍和武裝警察,首先損害的是馬來半島土著酋長和依附英國人勢力的華人甲必丹,勢力收縮以後,我們在南洋的勢力範圍主要分佈在納土納羣島和宋卡兩個地區,印度殖民警察的存在威脅不了納土納羣島和宋卡的安全,在下同樣認爲,不應該介入馬來半島土著酋長、海峽殖民地華人甲必丹們與印度軍警的衝突中。”

“梅大人,在下有點不同的看法。”

“陳兄弟請說。”

“英國人引入印度殖民軍和武裝警察,無非是平衡土著酋長和甲必丹們的勢力,在三方勢力之間製造矛盾和不和,從而挾制土著酋長和甲必丹勢力的增長,達到分而治之的目的,土著酋長、甲必丹們都是依附英國人的附屬勢力,他們與印度軍警的矛盾與南洋軍團無關,

但是,諸位大人不要遺忘了另一點,英國人從印度引入的不只是印度殖民軍隊和、武裝警察部隊,還有一批數量更多的印度勞工,中央政府派遣部隊駐守南洋,看中的是南洋距離大陸地區近、華人移民衆多的原因,

最近十年,本土地區百廢俱興,急需青壯勞力補充,南洋本地華人和來自大陸地區的勞工,一批又一批的轉移到本土地區,雖然中原、江南地區災害頻發,在大陸地區活不下去的同胞源源不斷的出海謀生,填補了南洋本地華人遷移南美后留下來的人力空缺,

但是移出和輸入的人口一直維持在一個大致平衡的狀態,從1870年到現在,南洋地區總的華人數量並沒有明顯性增加,稍後十年二十年,國家打通本土到南洋的太平洋航線,往返南美、南洋的遠洋運輸船隻數量更多,南洋當地的華人人口流失速度可能是現在的兩倍或者三倍四倍。

南洋是連接本土和大陸的中樞紐帶,咱們華人從兩百多年前開始,就不斷下南洋謀生,南洋各地幾個重要的城市和礦產產區都是在華人來到當地後,才發展起來的,南洋氣候炎熱、瘟疫、蛇蟲遍地,自然條件遠遠比不上土地肥沃、四季氣候涼爽溫和的潘帕斯平原,

隨着下南洋華工們對本土瞭解的增多,最後願意在南洋留下來的人數只會佔總人數的一小部分,南洋地區華人人口流失或者是人口數量長時間停滯不增長,留下來的人力空缺要麼被當地土著補上,要麼被英國勞工填補。

當地土著懶惰成性,他們佔了土地,不會開發利用,最後仍然要靠華人開墾開發,而印度勞工雖然效率也不高,但是因爲秉性順從馴服,再加上印度距離南洋近以及印度本土人口數量龐大兩方面原因,他們很有可能取代華人同胞,成爲南洋第一大外來人口。

梅大人、王將軍、李將軍、樑大人,想必四位都明白殿下的英明神武,根據本土目前的發展速度和殿下的雄才緯略,不出二十年,本土人口必然是現在的兩到三倍,那時候國家綜合實力遠超過現在,南洋地區對國家的發展也會更加重要,殿下和中央諸位大人們不會一直看着南洋被西方列強掌控,

但是,如果依照最壞的情勢發展下去,印度勞工取代華人成爲南洋第一大外來族羣,本土有實力將軍事實力投送到南洋地區,也很難在印度勞工與西方列強合作的條件下,達到目的。”

“殿下確實有未來插手南洋的打算。”

樑興點點頭,開口道“不過,陳兄弟認爲認爲印度勞工的持續移入,會取代我們華人,成爲南洋第一大外來族羣的擔心單有點多餘。”

“請樑大人爲在下解惑。”

“原因有四點。”

樑興解釋道“一,印度實行種姓制度,底層印度人沒有人身自由,他們的遷移和出海移民需要得到地主和土邦土王的許可才能通過,而底層印度人相當於土邦土王和地主的私有財物,一般情況下,他們不會答應放底層印度人移居海外。

其二,印度本土大小數百個小邦國,

一個印度人從居住地方離開,要經過許多不同土邦統治領地和繳納每個領地設立的稅收才能出海離開,但是底層印度人本身就一無所有,更不可能支付起出海的花費和稅收支出。

其三,南洋受到東方文化圈影響,而且江南沿海地區百姓有下南洋習慣,華人下南洋後,能夠很快在當地立足,而印度人卻沒有這種優勢。

其四,印度勞工遷入馬來半島,本身不是自發性的,而是由英國人主導情況下,被動移入,這種情況下,每移入一批印度勞工,印度總督殖民政府都需要與印度土邦王公協調,兩方達成一致後,再花費一部分運輸成本才能將人運輸到馬來半島。

海峽殖民地接受印度總督領導,小規模的印度勞工移入,還可以靠印度殖民政府與印度土邦王公協調解決,但是大規模的勞工輸出,不僅會帶來大量的成本支出,而且也會激化印度殖民政府與土邦王公的矛盾,在經濟和潛在政治利益上面,大規模輸出印度移民並不划算。

所以,綜合四個方面的因素考慮,英國人就不可能大規模引進印度勞工,但是從海峽殖民政府目前的行動分析,小規模的印度勞工輸入和印度軍警常駐馬來半島,怕是已成定局,單靠馬來半島土著酋長、甲必丹們的阻撓反對,最多延緩他們移入的時間,卻改變不了英國人的決心。”

“靠土著酋長、甲必丹們成不了事,不過藉着他們的手,挑起與英國人的矛盾,對改善南洋軍團在南洋的處境有一點幫助。

樑兄弟,你替我回絕他們的邀請,就說南洋軍團實力不足,無法支持他們的行動,不過,爲了表示對他們正義行爲的支持,南洋軍團願意處理一批德式步槍給他們,同時建議他們限制事態發展,只針對印度軍警、勞工製造事端,不要把事情擴大到英國白人殖民軍隊身上,免得最後難以收場。”

“職下明白,南洋軍團和太平會將置身土著酋長、甲必丹與印度軍警衝突之外,不會給英國人留下把柄。”

第二百二十五章 漁民的兒子第三百三十八章 父子三代入伍第二百零九章 洪春魁 完第一百三十四章 退役士兵安置點第七十章 港口見聞第二百七十一章 英國反應第三百九十一章 反應第八章 戰後總結第二百零四章 延遲的南洋消息第二百六十一章 戰後收穫第五十五章 打賭第二百一十章 洪門第六章 杜拉亞礦場第一百八十八章 貸款博弈第二百七十三章 多國干涉第一百零八章 解決灘頭戰鬥第二百五十六章 海盜第二百六十七章 開戰第三百三十九章 轉型期第一百二十四章 龜島第三百九十一章 反應第一百二十三章 出使普魯士與增援華人海盜第七十章四章 離開秘魯第一百六十九章 葉成林第三百三十八章 父子三代入伍第三百一十七章 帝國終結第三百零五章 基斯馬尤四第五章 動員第二百五十六章 海盜第二百五十章 殖民地交易上第一百六十七章 立足第一百三十一章 和談完成,初步安定第十章 軍中比武第二百二十一章 精武會與留學生第三百八十七章 世交之家第一百三十二章 海軍第二百六十七章 開戰第六十六章 接收武器第一百一十章 大勝第一百八十八章 貸款博弈第二百五十章 殖民地交易上第一章 南美華工第一百七十三章 清軍哨探第八十二章 進入印第安村落第一百三十四章 退役士兵安置點第三百四十一章 登基大典第三百八十五章 風華正茂第一百七十九章 大戰下第四百零六章 少壯派軍官第七十二章 臨行前第一百六十七章 立足第二百四十五章 第三家軍事造船廠第一百四十章 船隊歸港,成立外籍軍團第二百三十四章 日本、朝鮮女性移民二第九十章 作戰計劃第六十一章 華人海盜第六十五章 《軍法條例》第二百二十三章 自建小型鐵甲艦第四百二十三章 潛水艇第三百八十七章 世交之家第三百三十章 投靠第一百八十四章 後續二第三百二十三章 南洋雲動第三百一十一章 整頓 完第一百零二章 斷巴西聯軍後路第二百六十四章 工業母機、貴族制度第四百三十四章 巴西帝國 完第三十四章 交談第二百一十三章 四國聯盟第二十四章 激戰第二百二十五章 漁民的兒子第一百六十三章 下南洋第三百三十六章 鐵路交通第一百九十八章 無題第四百三十九章 巴拉圭危局 續第三百八十五章 風華正茂第二百八十三章 分兵進佔第二百五十一章 殖民地交易下第四百五十五章 強盜的邏輯第三百二十八章 宋卡三第六十一章 華人海盜第三百八十一章 巡遊第一百六十二章 海軍成軍第三百七十八章 無煙火藥第一百七十六章 發現奸細第四百零九章 南美外交風波第二百二十四章 軍艦二第一百七十六章 發現奸細第三百七十二章 本土發展第六十四章 得知消息第一百六十九章 葉成林第一百四十四章 南美七國第二百零四章 延遲的南洋消息第三百零一章 外交事務安排第三百零七章 無題第三百九十章 顯露實力第三百五十七章 事態擴大第四百一十五章 軍中第三百八十八章 津田梅子的選擇第一百零二章 斷巴西聯軍後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