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基礎

我的世界雖然最開始收貨的是一羣喜歡獵奇的核心玩家,但是,由於這個遊戲容易上手的特性,大範圍傳播後,很快就在廣大玩家羣體中,佔據了一席之地,這是很讓人意外的。

尤其是以小學生,或者更低年齡羣體的孩子們,喜歡玩這個遊戲。追根溯源,大家最後找到的說法,就是我的世界是一款網絡版的樂高,孩子們既然喜歡玩樂高,自然就會喜歡玩我的世界。

更何況,我的世界相較於樂高,實在是太便宜了。一套普普通通的樂高几百美元,而我的世界只要九點九美元,與一套樂高,幾乎只能組成一件東西一個場景不同,九點九美元的我的世界,幾乎擁有者無限的可能。

既然提到了樂高,就不得不提,通讓有一羣成年人,喜歡玩樂高。這在剛開始有點讓人稀奇,但是和後來喜歡小馬,喜歡光之美少女的成年人相比,就沒有那麼奇怪了。

更爲重要的是,原先那個讓藤原涼介和木村雅樹製作放逐之城的建築系教授,又發現了我的世界的用處。

於是,沒過多長時間,網絡上的視頻網站,就流傳出了一些超大型的我的世界作品。

這些作品,有的是現實中就有的建築物、建築羣,有的則是幻想遊戲中的經典建築。

要知道,想要做這些,需要耗費多大的人力,光是二十倍速的視頻剪輯,都要放上幾十分鐘,就知道製作過程到底有多長了。

這對於建築系的學生,有着很大的幫助作用。雖然,我的世界裡,並沒有多麼真實的物理系統。

甚至,一個方塊懸在空中都不會掉落,牛頓如果在這個世界就不會被蘋果砸到,發現萬有引力定律了。

當然了,在現實世界中,牛頓也不一定被蘋果砸到過,就像華盛頓小時候沒砍過樹一樣。

與那些知名人士的枯燥晦澀的研究成果相比,普通大衆更喜歡聽故事,那種淺顯易懂,有着明顯雞湯味道的故事。

因此,許多知名的科學家,大家知道他,一般都是因爲他有着比較出名的故事。就像是童第周和蛤蟆也是如此。

我的世界的長賣,相比於別的作品來說,更加的過分。到了發售之後的第三個月,這款遊戲的累計銷量,就已經破了五百萬。

這這個成績,已經算是半一線作品的成績了。要知道,千葉遊戲的王牌遊戲,推出一次,銷量也就只有千萬左右。

就像馬里奧全系列的銷量,也不過踩到四點五億,這已經是這個世界,最暢銷的遊戲系列了。

別的遊戲系列,最多的累計銷量,還沒有過億。

在一億以內累計銷量最多的,基本上就是電子藝界的那些體育系列了。

畢竟,球員們每年都在發生變動,就算是遊戲不做大更新,光是這些球員的數據更新,球服更新,就足以讓狂熱的體育迷買單了。

畢竟,在一些國家來說,體育項目極其周邊產業,就已經是他們國家最大的產業了。

因此,那些貧民窟的孩子們,也更喜歡通過踢球來改變自己的命運。畢竟,別的向上晉升的通道,對於他們來說,幾乎等於沒有。

在林彥的決算中,我的世界是不會推出後續版本的。也就是說,我的世界基本上不會系列化。

就算是系列化,我的世界的本體,也不會動。也許會推出一些故事模式的東西。嗯,這就像是以我的世界爲舞臺,導演一處舞臺劇一樣。

像是建築系教授主持的“超大工程”系列,其實,都有自己定製的材質包的。畢竟,有些建築的風格,光用我的世界裡帶的元素,是不能表現出來的。

隨着“超大工程”系列的推出,後來又有人直接利用我的世界來拍動畫片了。雖然說,方塊人看上去演出效果不咋地,但是,喜歡看的人還不少。

另外,這樣製作動畫片的成本還低,所以,更新的頻率也很快,所以,沒用多長時間就圈了一大堆粉絲。

如果按真格來說,事情已經漸漸脫離了藤原涼介和木村雅樹兩個人的掌控了。他們沒有料到這款遊戲會這樣熱銷,會成爲這樣一個現象級產品。

要知道,現在我的世界遊戲裡,那個綠色的,會爆炸的怪物,幾乎已經成了吉祥物了。

他們官方製作的一批苦力怕四四方方的抱枕,基本上剛上架就賣完了。

甚至,他們兩個人,不得不找更多的代工廠製作周邊玩具。

當然了,其實周邊玩具的所有權在千葉遊戲手裡。要知道,除了遊戲本體,遊戲公司的另外一大財源,就是售賣這些周邊玩具了。

像是千代公司,遊戲和動畫,對於他們來說,其實都是一種宣傳自家產品的手段而已。他們的主業,不還是賣模型。

憑藉着千葉遊戲的成熟分銷渠道,很快我的世界的周邊,就鋪滿了全世界各個與千葉遊戲有關的商店。

雖然說有版權加持,但是價格並不是很貴,但跟那些山寨品比起來,也說不上便宜。

經過了這麼多年的數據統計,千葉遊戲很清楚的知道,周邊產品到底是個什麼樣的定價利潤最高。

例如那種小衆核心向的遊戲,不光是遊戲本體賣的貴,就連周邊也賣的貴。這是因爲,這樣的遊戲受衆少,但是,只要是受衆,基本上都是忠誠的粉絲。不說讓他們話多少錢就花多少錢,但是讓他們花“一點點”錢,來滿足自己的興趣愛好,還是很容易的。

而那些大衆一些的遊戲,一般定價就比較便宜了,畢竟,雖然受衆廣,但是忠誠度低。

因此,我的世界的玩偶,以及各種商業合作,都是以一種比較低廉的價格,進行相關銷售和授權的。

正是因爲這種低廉,所以,很短一段時間,幾乎全世界都充滿了和我的世界相關的東西。

這其實對於我的世界自身也是有益的,基本上,算是雙贏的合作。

我的世界銷量更多了。而藤原涼介和木村雅樹的工作室,也沒有新遊戲的開發任務,他們就是負責後期更新維護我的世界了。

其實我的世界這款遊戲的深度並不深,如果按照傳統的遊戲目光來看,這款遊戲的生命週期不會長。

但是,因爲他可以讓玩家隨心所欲的創造自己想創造的東西,生命週期,其實是超過所有人的預期的。

而這一切,並沒有出乎林彥的意料。他雖然看上去不太關注我的世界,但是,他籌劃的事情,卻幾乎都是以我的世界爲藍本的。

這個世界的幾乎發展到底有多塊,這是不受人主觀意志所轉移的。

林彥內心裡,有一款他想要製作的終極遊戲,他把它叫做蓬萊。沒錯,就是蓬萊仙島的名字。

這款遊戲是這樣的,一款跨越了虛擬和現實的遊戲。玩家們可以在這款遊戲裡生活,現實世界對於他們來說,反而不重要了。

這個遊戲會分爲一顆又一顆星球,每一顆星球,其實就是一個主題樂園。比如說,有科幻星球,裡頭都是後現代風格的建築,有着各種各樣的東西。

一名玩家可以選擇像是傳統冒險遊戲裡一樣,當一個冒險者,或者,就像是過日子一樣,在這個遊戲裡普普通通的過日子,在遊戲裡賺的錢,可以在遊戲裡消費,也可以在現實世界裡消費。

林彥甚至設想,或許,有一天,蓬萊裡面也會有教育星,也就是說,這顆星球就是專門從事教育的。

林彥之所以會這樣想,是因爲,其實現實世界的教育資源分配,其實是非常不均勻的。

好的老師就那麼點,而需要教育的學生就那麼多。而在蓬萊裡授課,實際上和網絡課程有點像,是一個一對多,遠比一個課堂上,一個老師對幾十名學生要多得多的情況。

不過,網絡教學一個不好的一點,就是網絡教學是非即時的。不是直播,沒有學生與老師之間的互動,這樣的話,學生有疑問不能即時和老師溝通,所以,教學效果是有點差的。

但是,如果蓬萊這款遊戲實現了,那麼這一切問題都解決。不光解決了網絡教學的問題,還解決了現實世界中空間和時間的問題,任何一個人,都有可能享受到最高端的教育資源,這在以前的時代,簡直是不可想象的事情。

當然了,這一切,在現在的技術條件下,看起來還像是癡人說夢。畢竟,想要達到林彥要求的蓬萊所需要的水準,至少要解決虛擬現實的技術難題。

虛擬現實在現階段,除了硬件不達標之外,另外一個難點,其實是在輸入模式上有問題。

玩傳統的電視遊戲,或者是電腦遊戲,可以用手柄鼠標鍵盤。但是,這些對於虛擬現實來說,都是不能夠接受的。

因爲虛擬現實技術,需要的是一個幾乎完全沉侵的體驗。

並且,需要和身體的技能相契合。不然的話,就會出現有人暈虛擬現實的情況。

畢竟,在視覺裡你在移動,而在現實世界裡,你並沒有在動。

而身體卻在適應你在動的情況,這樣身體很容易會出現一些應激反應。

當然了,這些事情不是沒有辦法解決。就像暈車的人,多坐坐車一般也就不暈了。

或許,虛擬現實玩多了,也就不暈了吧。

不過,說道理會難受,還是因爲這些東西,技術水平不過關。

林彥是因爲有着這樣的一個想法,所以,當初纔跟千葉有希說,要千葉遊戲支持技術的發展。

畢竟,只有主動權握在自己的手裡,還有成功實現這個目標的可能性。如果,只等待着技術成熟,那些搞技術的,不會有動力去搞這些的。

畢竟,這些技術要求都很高,如果沒有人買單,這些技術也很難變現,因此,他們爲什麼要費心費力去研究這些東西呢。

科研世界,從來都不是一個充滿理想主義的世界,相反,甚至比普通社會還要現實。因爲,想要在科研界做出成果,必須有錢。

沒有錢能不能搞出成果?能。

但是,可能性基本上和猩猩變成人一樣渺茫。

要知道,如果有錢能夠購買一臺昂貴的機器,就是玩這臺大玩具的記錄,都能發表成爲一篇論文。

除了理論領域,剩下的大部分科研項目,都是需要足夠的資金投入的。

而現在就算是理論領域,其實運用到大型計算機,或者是超級計算機的時候也越來越多了。

超算的使用費用,就像是去網吧上網一樣,都是按小時按分鐘收錢的。就像是有一些去網吧玩電腦的買不起電腦一樣,其實,大多數使用超算的人,自己也買不起超算。

因爲超算昂貴的價格,哪怕就是租用,價錢也很不便宜。所以,哪怕是搞理論的,這個念頭也不能免俗。

現在,已經完全不是以前,那種一根鉛筆,一張紙,一顆腦子,就能搞科研的時代了。

千葉遊戲每年在科研上的投入,可以用鉅額來說,因此,他們是科研界的財神爺。

當然了,絕大多數技術,是不能夠實行到遊戲機或者遊戲上的。畢竟,搞科研是下河摸石頭,永遠不會有人知道,摸到的石頭,到底是不是自己想要的。

就像是研發治療心臟病的藥物,總會出來的是讓人雄起的藥物一樣。

科研除了實力,有時候也是看運氣的。

因此,林彥也不知道,在由省質檢,究竟能不能實現自己的最終夢想,製作一款終極遊戲。

他這個計劃,幾乎沒有跟人說過。如果有,那也只是千葉遊戲和河邊麻友這兩個人。

當然,這兩個人很支持林彥,並沒有把他當成一個狂妄自大的瘋子。(。)

第98章 邪神莉蘿(五)第54章 積重難返第31章 吃書的女孩第38章 妹妹力量大第98章 武俠星球(六)第25章 這一切都是真的麼?第73章 太陰險了第98章 這裡的黑夜靜悄悄(26)第66章 產業輪迴第10章 木村雅樹第92章 驚天大事第60章 除了電子遊戲的娛樂形式第5章 你們就是太文明瞭第6章 陷入沉思第9章 《三維超級馬里奧賽車》第78章 變化第24章 文學少女第58章 新的國度第98章 勸說(52)第88章 最糟糕的一天第71章 東立的白石第64章 暢想第68章 交易第78章 地圖編輯器第41章 網絡論壇上產生的文章第56章 不僅僅是遊戲了第20章 高考第61章 前往美國第33章 是在瞎寫吧第98章 一切盡在不言中(72)第63章 風險投資第15章 遊戲未來第68章 不改思想就走人第98章 都笑了第101章 屬於孩子的幻想第98章 來,餵你吃糖!(60)第20章 玩自己親手製作的遊戲第63章 這遊戲可好玩了第3章 你們都是垃圾第15章 下樓第32章 推出前夕第41章 開學的生活第15章 下樓第98章 喪屍吃牛排麼?(11)第18章 基礎第11章 簡單的纔是最好的第51章 《網絡版》第93章 河邊麻友的車與開車第19章 吃肉第14章 系統第115章 準備出差第57章 強盜邏輯第45章 小女孩第94章 畫家用遊戲機圖紙第48章 即時戰略遊戲與多人在線戰術競技遊戲第75章 《沙耶之歌》第7章 智能手機研發成功第77章 混合主機第99章 芯片!一百萬片!第48章 荒誕合理第59章 軟盤與乾脆面第97章 新類型遊戲第98章 估計這是最後一天,明天回家了(31)第50章 人間也成地獄第66章 更加不幸第99章 解讀第61章 前往美國第90章 和解第88章 最糟糕的一天第50章 卸磨第84章 管制第61章 背面第85章 鳥騎士第63章 這遊戲可好玩了第59章 管理第63章 黑卡第31章 唯手熟爾第29章 有所貢獻第25章 是不是巧合?第59章 軟盤與乾脆面第76章 搖桿擺放左右的問題第14章 馬里奧的驚歎第9章 終極理想第1章 發佈會第98章 埋了吧(22)第98章 勸說(52)第95章 蠻荒海岸第98章 認命第94章 輻射星球第87章 氣球戰士第17章 服務第53章 就是我做的第33章 開賣了第16章 一年又一年第53章 多餘的人第98章 年度總結暨表彰大會(78)第36章 形成了第15章 下樓第62章 接連不斷的驚訝第13章 雙人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