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6章 有機可乘

在這場戰略發展方向之爭中,趙昺一直處於劣勢,但是他仍堅持自己先據東南的觀點,並不斷試圖說服衆臣。玩兒過圍棋的人,尤其是初學者起手往往都喜歡佔角據邊,形成穩固的局勢後再向中心發展,因而有‘金角銀邊’之說。而從軍事地理的角度看,中國的地理格局也像一個不規範的圍棋盤,在這個不規範的圍棋盤上,關中、河北、東南和四川是其四角,山西、山東、湖北和漢中是其四邊,中原爲其中央腹地。

四角之地,都各有其得天獨厚的地理條件,一般都有比較優越的山河形勢,有相對穩固的後方和可以憑恃的山川險阻,能夠一種進可以攻、退可以守的態勢;有優越的經濟條件,足以供養、支撐起一個龐大的政治、軍事集團;有一定的社會基礎,易於形成一定的社會政治力量。因而一種勢力興起之初,佔據四角山川險固之地,可以建立起根據地,從容經營,積累力量,爲日後進取天下打下基礎。

四邊之地,一般也有比較險要的山河形勢,但這些地域綜合條件不如四角。它們都夾在兩角之間,彼可以來,此可以往,既是雙方聯繫的紐帶,又是雙方對抗時爭奪的焦點。其地形特點也與它們的地位相符,既有供雙方出入的交通孔道,又有可以扼守的險要;而且,它們與中原之間有比較捷近的通道。所以歷史上羣雄逐鹿雖在中原,真正能參入逐鹿的羣雄,卻多不起於中原,而趨於四角。

歷史上,那些最終完成統一天下大業的勢力,大都是趨於四角。且那些最終完成統一天下大業的勢力,大都也是起於四角山川險固之地。先據四角山川險固之地,因天時,據地利,得人和,從容經營,積暴力量往往能成就一方霸業。不過,這只是住完成積累階段,若要統一天下,則必須於積累階段完成之後,進取中原則決於對中原的經營。

所以說在從治到亂,從合到分的階段,據中原四戰之地者常難,而據四角山川險固之地者常易,自可先據有一到兩個角,積累力量,繼之以向兩翼擴展,然後,向中原發展,進取天下;而在從亂趨治、從分趨合的階段只有走出四角爭中原者纔有機會爭天下,上之可以平定四方,統一天下;次之可以割據一方,稱雄一時。當統一的條件不成熟時,據四角之地亦可以建立起局部的秩序,成就一方霸業。

從這個角度將西川和東南都處於同等地位,但是趙昺知道歷史可以借鑑,不過沒有事物是一成不變的。而隨着歷史大勢的演變,實際上,不管在什麼時候,不同地域的地位和戰略意義都並不是固定的,乃是隨着當時政治、軍事整體形勢的不同而不同,不同地域的地位和戰略意義是有變化的,中國政治重心自西向東的移動趨勢即說明了這點。

政治重心處於關中的時代,關中的地位自不待言;後來,在經歷了一段搖擺之後,政治重心移至河北。與這一過程相伴隨的是關中地位下降,而河北地位上升。這一變化給其它地域的地位也造成了一定影響,政治重心位於關中的時代,湖北是西北與東南之間銜接的紐帶,地位比較重要;政治重心移至河北以後,隨着關中地位的下降,湖北地位也有所下降,而山東則成了南北之間政治重心與經濟重心聯繫的樞紐,地位變的舉足輕重了。

當前蒙元定都大都,也就是現代的北京,正處於河北的範圍之內,而山東正是東南之翼,佔據東南謀取山東便可對河北形成合圍之勢。但是佔據西川謀取中原,首先要攻取關中,再下河北,而陝甘緊鄰蒙元舊都,將處於敵方的兩面夾擊局勢。且兵出壠中處於仰攻姿態,在戰術上也是十分困難的,而割據四川鮮有北伐成功的,卻多被敵所滅。

趙昺在試圖說服衆臣的時候,大家也在設法讓他從諫隨流,又從人文、物產、民風等多方面勸諫。他以爲其中不能說不無道理,但也存在偏頗,其中的許多情況已經大爲改觀。

他們稱古人常言南方民風柔弱,一紙可安。事實也確實如此,當時南方百姓也沒什麼抵抗的心思,而北方民風彪悍,尤其是西北和河北等地更甚。且就是北方遊牧民族多以打獵爲生,以肉食爲主,運動較多,身體較爲健壯;而漢人則以麪食物爲主,鍛鍊較少,自漢朝以來就推崇儒家文化,主張追求功名利祿,素質可見一斑。

趙昺對此不以爲然,古代東南地區民風勁勇好武,這也是立足東南的政權可以憑恃的條件。《漢書》地理志記載東南風俗雲:吳、越之君皆好勇,故其民至今好用劍,輕死易發。春秋時的吳越能與齊晉等中原大國爭霸、項羽率八千江東子弟而令秦人喪膽、東晉時謝玄、劉裕曾率以屢破北方強敵的北府兵即是這種力量的顯示,都得益於東南地區勁勇好武的民風。

浙東及江西一帶亦頗與之同,特別是淮南一帶,爲歷代流民流徙往來之地,流民多結族而行,人性並躁勁,風氣果決,包藏禍害,視死如歸,戰而貴詐,習於戰亂,顛沛流離中,組成武裝以自保,這是一支可以利用的潛在的武裝力量。後世更有號稱天下強兵的廣西狼兵。

再有在物資供應上,趙昺也承認可用礦產資源和礦產開發能力上,跟冷兵器最相關的是煤鐵資源,北方佔優,而且一直持續到現代。糧食及肉類的供應,北方傳統的農作物有稷、黍、糜、小麥、高粱等,對自然條件的適應能力是比較強的,產量比較穩定,有利於做戰略儲備。

不過宋代以後占城稻的引種已經改變了這種局勢,一年兩熟已成普遍,除非發生大面積災害,否則軍糧是有保障的。肉類的供應是成問題,趙昺在才瓊州也深有體會,但是他成功的利用江海中的魚類解決了蛋白質缺乏的窘境,各軍之中食魚也成爲習慣。而南方水網密佈自然不會缺少魚類補充,且要比養殖牲畜成本要低的多。

此外由於地理環境因素,北方適合養馬,尤其是蒙古草原及周邊地區。在冷兵器時代,戰馬的作用極大,野戰中騎兵面對步兵有絕對優勢,步兵打不過騎兵就很難逃脫全軍覆沒的結果,打得過則很難追擊擴大戰果,趙昺承認騎兵的作用之大,也知道獲得戰馬之難,現在瓊州軍也正因爲戰馬數量不足難以進一步擴充。

不過想用步軍出西川與敵軍的騎兵抗衡恐怕也不是什麼好主意,而瓊州水軍敢說天下無敵,即可在海中楊帆遠征,又能在內河中縱橫無阻。可關中地區缺水是常態,東南確是江河密佈,又何必以己之短擊敵所長呢?再有江淮地區水草豐美,雖比不得北方適合牧馬,但也可以一解缺馬之虞。

另外衆臣所言的困難,無論是取西川,還是佔東南都同樣存在。由於地理上北方平原居多,利於行軍打仗,因此統一北方相對容易。而南方高山大江森林茂密,自然屏障很多,不利於行軍打仗,因此統一南方相對很難。容易統一的北方地區容易形成集中兵力和資源優勢,向南則易於各個擊破。

北方相對寒冷,有較爲漫長的冬季,而南方相對溫暖,冬季短暫而且基本沒有冰凍。這樣的氣候差異使從北方向南方攻擊的時候氣候影響相對較小,而從南方向北方攻擊的時候則受氣候影響因素巨大,尤其是冬季到來之後,很少見過雪的南方人在北方隆冬時節生活都是非常困難的,何況作戰。而且冬季的後勤補給會非常困難,容易造成非常嚴重的失敗。

趙昺認爲如今蒙古人已經統一全國,這就是個僞命題,無論如何都要面對。而割據東南也非一無是處,他記的後世有人曾言‘集南方之所長者無如東南’。東南地處亞熱帶,雨水較多,河道縱橫。長江、淮河呈東西向流過,橫亙在南北之間,再加上它們的支流,遂形成一個密集的江河水網,足以緩衝北方鐵騎的衝擊力。從阻擋北方鐵騎的衝力上來說,長江確是難以逾越的天塹。

南方可以利用這些江河水道,構築軍事據點,扼守一些主要的通道,發揮自己水戰和守城戰的特長。在整個南方地區,沒有哪個地區能象東南這樣有這麼多的江河水道可以利用。另外,南方雨季溼熱,北方人、畜皆不適應。這樣,北方勢力若越過淮河繼續向南深入,便會面臨氣候和環境上的巨大困難,而發現自己陷入了棄其所長、就其所短的不利境地。

東南地區的經濟條件也比較好。江南的開發本來相對晚於北方,但北方的歷次動盪都會導致大量的流民南遷,流民將先進的生產技術帶往南方,東漢後期的動盪造成了中國歷史上的第一次流民南遷高峰,永嘉之亂後,中原大族和百姓再次大量南遷。尤其是宋的南遷更迫使北方流民陸續南遷,進一步促進了江南的開發和東南地區經濟的發展。

而長江下游太湖地區本就是一個富裕的經濟區,人煙稠密。隋唐時期,東南財賦爲關中所倚重,揚州之富庶,常甲天下,當時號爲“揚一益二”。隋開大運河、唐治漕運,都有轉輸東南財賦以供給關中的意圖。元、明、清三代建都北京,經濟上亦仰仗東南,重新開鑿的大運河,轉輸東南財賦以供給京師。東南江河水道衆多,交通運輸方便,匱乏之物,也易於得到補充,再加上海運,其交通貿易的範圍就更爲廣泛了。

建立於東南的政權,大多能統一江南半壁江山,而與北方形成南北對峙的局面,這跟東南政權的社會基礎也有很大關係。東南政權多爲喬遷政權,是中國傳統政治中的正朔所在和中原先進文化的保全者。中原政權喬遷東南之後,中原先進的社會政治文化遂構成其統治的重要基礎,宋王朝再度南遷,東南再次成爲中原社會政治文化的薈萃之地。

這些條件爲東南的政治、軍事地位提供了經濟基礎。但也並非沒有弱點,喬遷政權本身又是爲強敵所逼、被迫遷徙的產物,故不免有偏安和不思進取的特性。歷史上,立足東南的政權多以北伐、收復中原爲口號,但立足東南的政權大多能統一江南半壁江山,與北方形成南北對峙的局面,而真正北伐成功的卻極少,便跟喬遷政權的這種特性有關……

趙昺清楚打仗打的是錢糧,打的是民心所向,東南纔是最好的反攻據點。這讓他難以理解爲何行朝的朝臣們卻一心想要去西川,後來想想也許是朝廷的傾覆讓他們失去了再度經營東南的信心,覺的當年靠舉國之力與敵麓戰四十餘年都未能阻擋蒙古人鐵蹄,不若前往西川這個封閉之地得以苟安。至於攻取關中,進取中原只怕他們自己也不大相信。

膽怯和懦弱及苟安的思想的存在,使得西進成爲了行朝的主流。而趙昺此刻當皇帝正‘上癮’呢,當然不想只做個西川之主了,卻要恢復舊地,重返中原。可是兩派爭執不下,久議未果,此前他還不着急,可以坐山觀虎鬥,想着大家吵吵更健康。不過當下忽必烈將死,蒙元內亂將起,他自然不能再等下去,可如此形勢下形成統一意見卻也不容易。

如今楊璉真迦來了,使他有機可乘,趙昺相信在皇陵被盜掘的情況下,西進派對這奇恥大辱仍能忍下去。而若其還固執己見,只怕他們的官也當到頭了,雖然自己做的也不光彩,甚至可以說十分卑鄙……

第814章 致命武器第117章 大發了第1285章 萬全之策第980章 寬進嚴出第371章 不着急第048章 亂鬥第393章 扯謊第281章 訣別第572章 除掉他第816章 兜兜轉轉第1429章 是何套路第679章 開悟第724章 順服或抗爭第174章 圖治第1469章 我也有田第793章 謀後事第1278章 朕也無奈第133章 預警第1281章 謀事在人第957章 看不透第777章 緣由第838章 力求公平第992章 財神歸來第632章 協作第503章 破綻第1267章 我好難啊第266章 不退第063章 弄假成真第244章 計劃第678章 舉一反三第333章 無奈第428章 顧慮第622章 死打第317章 入朝第913章 順其自然第791章 難捨第101章 裝第1223章 斬首成功第473章 慌了第1236章 徐州失陷第470章 感同身受第525章 不簡單第1266章 暗藏機鋒第1048章 何去何從第696章 有機可乘第268章 登船第711章 扎硬寨第1097章 做活閒子第983章 繪製藍圖第615章 開始了第909章 事皆有因第528章 皇帝最苦第1087章 兵敗如山第057章 進宮第365章 壞了第1350章 出了紕漏第214章 說陣第191章 印信第920章 各自妥協第1413章 宮中獸吼第288章 忙第916章 驚訝第1073章 波瀾不驚第650章 鋪開第077章 說客第174章 圖治第1096章 引狼入室第1282章 依然嚴峻第397章 也許第1380章 難以得逞第1458章 理由強大第1005章 未必第144章 安瓊策(三)第720章 聰明人第198章 括銀所第541章 化繁爲簡第1239章 深層矛盾第934章 勢在必行第616章 蠍子炮第801章 堂議第1057章 心知肚明第594章 窺視第694章 太子其人第784章 向前第1057章 心知肚明第538章 假仁假義第297章 關門打狗第688章 佈局第1348章 炮震三關(二)第306章 議事第1475章 不能手軟第928章 非是易事第1023章 馬說第297章 關門打狗第1406章 發展基調第510章 好人難欺第045章 廣州第1001章 勢在必行第246章 或有不測第826章 權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