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童言牽線

打發走了九慧,又叫了五貞進來,讓她去秀閣將七巧喊了來,方氏這才拉着華灼的手,見她一副氣喘的模樣,不由得心疼道:“有什麼事,慢慢走來與我說便是,如何急成這般,你病還不曾痊癒,更需注意纔是。”

華灼喘了幾下,平復了氣息,然後笑嘻嘻地脫了鞋,爬上榻偎在方氏身邊,道:“娘,方纔爹爹唸書給灼兒聽。”

方氏疼愛地給她整了整跑得有些凌亂的劉海,隨口道:“哦,唸的是什麼?”

“一本遊記,裡面提到曾祖父哦,原來曾祖父七歲的時候就能寫詩了……”華灼一臉崇拜,不是假裝,曾祖父在她的心目中,一直都偉大的。

“你曾祖父當年可是出了名的才華橫溢。”方氏笑着道,她雖沒見過這位祖父,但當年卻是聽過他的事蹟,少年風流,才貌皆出衆,是位難得一見的濁世佳公子。

“可是曾祖父爲什麼要過繼給榮安堂呢?”華灼一臉不解的模樣,“他如何捨得自己的爹孃,若是灼兒要過繼給別人,哭都哭死了。”

方氏被她問得一怔,老一輩的事兒,做晚輩的如何知道得清楚,不過祖父這件事情,她卻是聽過一些傳聞的,似乎是祖父原也是榮昌堂的嫡出子,只是他母親早亡,後來續娶的填房也生了兒子,便有心要奪這個嫡字,使了手段,逼走了祖父,祖父也是個性子桀傲的,怒而出走,遊歷天下,竟闖下偌大的名頭,又一舉金殿奪魁,深得聖上喜愛,後來榮昌堂那邊後悔了,想招他回去,可是祖父拒絕了,再來後,不知怎的,榮安堂這邊無嗣,就跟榮昌堂那邊商量,將祖父過繼過來,榮昌堂自然是不願意的,又不想弄得兩堂之間不愉快,本以爲依祖父的性子,必是看不上榮安堂的,便將決定權交到祖父手上。

誰知道祖父竟一口應了,榮昌堂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後來又不知從哪裡打聽到榮安堂要過繼祖父,原就是祖父和榮安堂聯手設下的套兒,榮昌堂一怒之下,就不再理會榮安堂,而祖父也不知是不是對榮昌堂心中有怨,反正兩堂之間的關係自此就冷淡下來,直到祖父臨終時,纔有些後悔,留下了讓兩堂重修舊好的遺願。

只是誰又能料得到,後來竟又發生那麼多事,致使兩堂之間的關係,不僅沒能如祖父的遺願那樣兩堂修好,反而更加僵硬,想起自己未曾謀過面的公婆和兩個小姑,方氏也不由得唏籲,這些事兒,她平日是想也不敢想的,唯恐觸到了夫君心中的痛楚,如今女兒突然問起,卻讓她一時感慨萬分。

“休要胡說,娘不會把你過繼給別人的。”老輩兒的事情不能亂說,方氏只能捏捏女兒白嫩的小臉,“你這丫頭又任性,又怕苦,誰又肯要你。”

華灼頓時故作不依,道:“灼兒纔不任性,灼兒是最乖巧聽話的女兒,灼兒也不怕苦,昨晚上,還有今早上的藥,都吃了呢,一點兒也沒剩。”

“是嗎?”

方氏其實早知道這兩日女兒確實比往日乖巧了許多,卻故作不知,便對三春道:“七巧來了嗎?讓她進來回話。”

三春便走到門口,低聲問了侍立在門外的丫環幾句,然後回頭笑道:“來了,正在旁邊耳房裡跟五貞、六順兩個一起串珠子呢,奴婢已讓人喚她去了。”

方氏轉頭看着華灼笑道:“你若真的把藥都吃了一點也不剩,娘就派人去春滿樓買你最愛吃的貓耳朵。”

貓耳朵自然不是真的貓的耳朵,而是一種麪食,其實華家的廚子也會做,可是華灼卻偏愛春滿樓的大師傅做的貓耳朵。

華灼便挺起胸膛,一副不怕方氏去盤問七巧的模樣,惹得方氏又輕輕笑起來。不一會兒,七巧進來,她隨意問了幾句,便打發人去買貓耳朵。

華灼立時便說好話哄方氏,“什麼孃親最疼灼兒啦,什麼灼兒要把最最好吃的貓耳朵讓給孃親吃”之類的,直哄得方氏眉開眼笑,她才猛然說了一句:“孃親,貓耳朵要多買些,給爹爹一份,給祖父、祖母供一份,曾祖父、曾祖母也要一份,對了,還有曾曾祖父……咦,那是不是也要給曾曾伯祖和曾曾伯祖母一份,曾祖父也是他們的兒子嘛,就算過繼了,也不能厚此薄彼,孃親,是不是這理兒?要是灼兒不把最最好吃的貓耳朵給娘吃,娘也會傷心的吧,唔,灼兒也會傷心的……”

拐彎抹角了半天,華灼終於把自己的意思表達出來,一大串話不帶半點停頓,說得她差點接不上氣,可憐她爲了尋到符合她現在的年齡才能說出的藉口,幾乎攪盡了腦汁,小臉蛋也憋得一片通紅。

方氏原還笑嘻嘻地聽她說話,但聽到後面,臉色卻微微一變,思索了片刻,才語帶深意地道:“灼兒,你曾曾伯祖和曾曾伯祖母都是榮昌堂的,咱們榮安堂已有好些年不與榮昌堂往來了,這話兒,以後莫在你爹爹面前提起,不然你爹爹一生氣,要打你板子,娘也救不了你。”

“爹爹爲何要生氣?”華灼小臉蛋上一片愕然,然後學着華頊唸書時的模樣,搖頭晃腦道,“百善者,孝爲先也,對了,還有呢,仁者,人也,親親爲大,還有還有,民之本教曰孝……灼兒替曾祖父向曾曾伯祖和曾曾伯祖母盡孝,也就是替爹爹盡孝,依爹爹的教誨行事,爹爹何氣之有?”

方氏一聽,這些果然是華頊平時念在嘴上的,又見華灼搖頭晃腦,倒頗有幾分夫君的風範,不由得一笑,道:“理是這理兒沒錯,只是你爹爹惱着榮昌堂,怕是不會同意的。”

說到這裡,她又一笑,自己這是怎麼了,竟與女兒說這些,不過是童言童語,難道還真要送一份貓耳朵去榮昌堂不成。

“都是骨肉,爹爹爲何要惱榮昌堂?”華灼一臉好奇的模樣,又開始搖頭晃腦,“入則孝,出則悌,爹爹平時拿這話教訓別人,怎地自己卻做不到?若有什麼不睦,爹爹要生氣,孃親可不能由着爹爹,傳出去,豈不是要壞了爹爹的名聲,讓別人說爹爹沽名釣譽,實是個不孝不悌的。”

方氏一指頭點在她的額頭上,道:“偏你有這許多道理,難爲你竟還能記得你爹爹用來訓人的這些話,可惜就沒將你生成個男兒,將來指不定又是一位探花郎。成了,讓你鬧得娘都累了,讓七巧領你回秀閣,隨你玩些什麼,只不許瞎跑。”

華灼也知道該說的自己都說了,再說下去便要過火了,當下便笑嘻嘻地住口,爬下榻自己穿了鞋,規規矩矩行了一禮,喊了七巧離開了西跨院。

她一走,方氏便沉思起來,以前礙着夫君,她也從不敢提榮昌堂的事,雖是覺得這樣有些不妥,但總不曾多想,今日女兒一番無心言語,卻讓她有些警覺,榮安堂這般與本家和其他嫡支不相往來,眼下看雖無什麼大不了的,但將來……總是讓人有些不安。

想了大半天,也沒個頭緒,方氏便吩咐三春道:“你將劉嬤嬤叫來,我有話要問她。”

第九十二章 再遇莊錚第十九章 偷花小兒第279章 擇婿標準第251章 破局之計第九十二章 再遇莊錚第八十二章 莊子出事第184章 打聽情況(二更)第247章 借酒發瘋第九十八章 杜宛心思第115章 狗嘴象牙第245章 打得好!第245章 打得好!第132章 出行不利第九十二章 再遇莊錚第287章 母女爭吵第170章 十五姑太第二章 再世重生第312章 品畫論人(一更)第三十六章 刁難第142章 汝南宜人第209章 多管閒事第274章 方氏發怒第二十六章 本家來人第四十三章 欺人太甚第132章 出行不利第187章 又遇韋三(一更)第151章 敵意根源第346章 洞房花事第347章 可放心了?第152章 瞌睡枕頭第140章 誰才見外(二更).第三十四章 沉珠韋家第332章 爲母之心第八十五章 明敲暗打第145章 所謂寒酸(一更)第三章 恍若如夢第148章 春光可期(二更)第五十六章 華灼拜師第290章 虛驚一場第244章 踏雪尋梅第九十二章 再遇莊錚第281章 嚇沒的病第190章 佛光普照(二更)第296章 總算離京第167章 可怕猜測第276章 方氏出手第四十五章 緩兵之計第九章 指點丫鬟第292章 方氏走了第245章 打得好!第130章 一人計短第九十八章 杜宛心思第159章 信中內容第176章 賜號孝貞第298章 破財消災第286章 恨你咒你第237章 危機感生第139章 看茶上座(一更)第二十七章 不見不煩第六十三章 如何處置第199章 所爲何來第304章 事關民生第127章 意外除患第七章 劉嬤嬤講古第169章 世子解圍第三十五章 汀蘭步蓮第309章 “賈”小姐?第132章 出行不利第155章 錯在哪裡第五十六章 華灼拜師第144章 初入榮昌(二更)第130章 一人計短第131章 悄然抵京第287章 母女爭吵第五十九章 女孩兒們第四十五章 緩兵之計第141章 應該留誰第231章 自制賀禮第272章 添油加醋第二十九章 七巧的嘴(第一更)第102章 杯碟亂飛第277章 誰孤立誰第146章 初聞隱密(二更)第226章 臘八之後第244章 踏雪尋梅第119章 少年慕艾第245章 打得好!第149章 真同你好(一更)第六十七章 方燾出醜第234章 程氏夫人第327章 再次入京第138章 一夜風吹(二更)第244章 踏雪尋梅第207章 拜訪杜宏第一章 華灼之死第289章 出門求助第171章 借酒裝瘋第十八章 也石庵行第九十二章 再遇莊錚第317章 留畫歸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