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蔣淳斌戰略得當,並趁勢殺掉了敵軍主將,因此反敗爲勝,一舉拿下了廬州(今安徽合肥)。
而徐達那邊在蔣淳斌走後,也順利接管了樑縣城,因此這次出兵雖然頗多波折,但最終結局還是好的。
而且後來蔣淳斌才知道,這次李喜喜和潘誠大敗於廬州城下,也不能怪他們太草包,因爲對手確實非常強悍。
次李武和關鐸進攻廬州,最終大敗而歸,是因爲遭到了苗軍武裝的襲擊。只不過後來朝廷忌憚這些苗人的勢力,便又剝奪了他們的軍事實權。
但脫脫征討張士誠失敗、百萬央軍隨之灰飛煙滅後,朝廷實在無力鎮壓這些地方叛亂,便又不得已啓用了這些地方武裝,因此這支苗軍的勢力再次恢復了。
本來一開始這支苗軍武裝的統帥是楊正衡,不過至正十二年的時候便死在了粵西,因此如今的首領是楊正衡之子楊通貫。
除了楊通貫,楊正衡還有另外兩個兒子,分別是大兒子楊通照和二兒子楊通溥,也都是勇猛善戰之輩。
只不過三個兒子之,小兒子楊通貫最爲出色,因此在這支苗人武裝的威信最高,所有人也都服氣他。
現在楊通貫已經被朝廷調去江浙,專門對付張士誠勢力,而守在廬州這的,便是楊通貫的哥哥楊通照,也是那個被蔣淳斌殺掉的敵軍將領。
所以說李喜喜和潘誠敗在楊通照手裡也不丟人,因爲他手底下這支苗人武裝是出了名的打仗不要命,戰鬥力非常強悍,畢竟曾經都是山民,要與艱苦的大自然作鬥爭。
這樣一來,蔣淳斌能夠殺掉楊通照,拿下廬州城,取得戰爭的勝利,顯得尤爲難能可貴。
劉福通知道了蔣淳斌在危機時刻反敗爲勝,拿下兩座城池,自然是大爲欣喜,但目前亳州城內,卻還有一件打了勝仗還要大得事情,那是他們順利尋找到了韓林兒!
要說韓林兒此番可真算是飛枝頭變fèng huáng,本來他已經在山溝裡當了好幾年難民了,結果一被義軍找到,便立刻至高無起來。
杜遵道見尋到了韓林兒,立刻發揮了他處事圓滑的本事,張羅着在亳州爲他專門修建了一座豪華的宮殿,甚至爲此還拆了一些鹿邑太清宮的木材。
劉福通對於杜遵道這種溜鬚拍馬的行爲,自然是嗤之以鼻,但又不能在明面表示出來,因爲畢竟自己曾是那個泥腿子出身的韓山童的弟子,而韓林兒此後也將是這支義軍的精神領袖。
要說命運有時候是那麼妙,劉福通空有一身本事,卻難以掌握大權,到頭來卻還要聽一個什麼都不懂的小娃娃的號令,實在是令人懊惱。
而杜遵道也沒想到能那麼順利地找到韓林兒,並且還是他手底下的人在碭山夾河找到的韓林兒,看來這是老天爺要給自己翻盤的機會啊!
其實自韓山童死後,杜遵道在義軍的威信和實際地位一直不劉福通,可韓林兒到了亳州後,情況也許會大不相同了。
因爲劉福通雖然在白蓮教得到韓山童的器重,但與韓林兒卻並不熟識。可在這一點,杜遵道顯得有優勢多了,他當過一段時間的元朝官吏,深深明白搞定長官家人重要性的道理,因此之前他一直與韓山童的妻子楊氏頗爲熟稔,對於韓林兒這個小娃娃,也常常逗他抱他,還給他糖吃。
雖然韓林兒是個小娃娃,什麼都不懂,但杜遵道知道他在那羣白蓮教出身的義軍首領心意味着什麼。所以杜遵道可以用自己的能力幫韓林兒把位置坐穩,同時也可以藉助韓林兒的威信發號施令,把劉福通壓在下面。
劉福通也深切地明白這一點,所以之前他一直對尋找韓林兒的事情不大心。但現今天下情勢大變,義軍需要這樣一個精神領袖來團結軍心,所以他也是頗感無奈,只能默默接受這既定事實。
韓林兒和他的母親楊氏到了亳州城的那天,紅巾軍的大小將領一概跑到城門口去迎接了,而蔣淳斌等人雖然負了戰傷,卻也不願錯過這一時刻,都想要趁機見見韓林兒的真容,於是冒着嚴寒在大風裡站了小半天。
等到韓林兒的車駕來了,不少人都一陣歡呼,甚至有人開始振臂喊道“彌勒降生,明王出世”等語,在這一片喧騰,韓林兒乘坐的馬車終於停了下來。
杜遵道見狀,連忙前兩步,站到了諸將前面,爾後單膝跪地,高聲喊道,“白蓮教弟子杜遵道,恭迎小明王!”
一直站在杜遵道身邊的劉福通沒想到他竟會有如此動作,不由得一愣,繼而不屑地瞥了他一眼,有些不情願地單膝跪地,跟着大聲呼道,“白蓮教弟子劉福通,恭迎小明王!”
緊接着,其餘將領都隨着跪了下去,跟着呼喊“恭迎小明王”,包括蔣淳斌等人,雖然跟白蓮教沒有任何瓜葛,也不知道什麼彌勒佛、小明王是怎麼回事,但身處其境,還是跟着喊了起來。
韓林兒聽到馬車外面的一聲聲高呼,不由得掀開了簾帳,可一看到外面這烏壓壓的一羣人,竟嚇得他把手縮了回去,爾後慌慌張張地依偎到了自己母親楊氏身邊。
他的母親楊氏倒是個識大體的人,知道現在躲到馬車裡不像個樣子,於是便牽緊了韓林兒的手,掀開簾帳由人扶着走出了馬車外,“衆將士辛苦了,還請起身相見!”
這時候蔣淳斌纔跟着衆人站了起來,也真正看到了韓林兒的樣子,只見他瘦瘦小小的,也十五六歲的模樣,面相也不太好,尖嘴猴腮,眼神還躲躲藏藏的,實在讓人難以有什麼好感,真是難以想象,這樣一個人竟然要成爲整個紅巾軍的首領。
韓林兒下了馬車,手一直被他的母親楊氏緊緊攥着,可面對着那麼多手持武器的人,身子還是止不住地有些顫抖,好像下一秒要撇嘴哭出來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