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上任

顧仲安逢單日在李氏的春暉院這兒,雙號就在郡主的蘭沁苑那裡,有時候也獨自在聽雨閣歇息,如果有事耽擱得太晚的話。聽了靖雯郡主有孕的消息,顧仲安的心情有些複雜,高興自然是有的,同時也鬆了口氣,還有那麼一些的愧疚。

不過儘管如此,顧仲安也沒有太多時間去關注這件事,他去郡主那裡囑咐一番後,又回到了聽雨閣。再過兩天,他就要去翰林院報道了,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這些日子,他一直在做着準備。

自從同窗至交好友王彥斐的事情發生以後,顧仲安便好好的研究了一下鹽稅的問題,越是深入的瞭解,一些很大膽的想法便不自覺涌入顧仲安的腦海,這對他來說是個巨大的挑戰,但也意味着是仕途上千載難逢的機遇。

鹽稅在歷朝歷代都是一件舉足輕重的事情,一般家庭,衣食住行,柴米油鹽醬醋茶,除了鹽,基本上都可以自給自足,所以食鹽幾乎是現在唯一一種最爲重要的長途貿易商品。

顧仲安被授予了翰林修撰,雖然還沒有正式上任,但是已經有資格去查閱翰林院保管的各種資料典籍。他發現,整個雍熙王朝現在的人口記載是八千萬,大約共有一千五百萬戶,按人均食鹽六、七升算,每年需要產五百萬石的食鹽,鹽稅基本上佔整個朝廷財政收入的三分之一,多的時候可以達到四成。

而現如今最重要的鹽產地是兩淮流域,鹽城、泰州一代,鹽產量能佔到全國的一半左右。目前朝廷的做法是,將沿海及產鹽地區的居民點檢爲“竈戶”,專職爲官府生產食鹽,並且規定每年有上繳官府的產量定額,也就是“額鹽”,以此代替一般民戶承擔的賦役。竈戶由政府提供“牢盆”等工具製鹽,成品鹽由官府定價收購,也就是實行的政府專賣制度。

另外,朝廷專設“鹽運使”衙門管理鹽的產銷,並在產鹽地區設立鹽場,徵收竈戶的鹽產。朝廷戶部每年再印發“鹽引”,每“引”一號,分前後兩卷,蓋印後從中間分成兩份,後卷給商人的,稱爲“引紙”,前卷存根稱爲“引根”。這是一種經營運銷食鹽的特許狀,同時兼顧到鹽場提取食鹽的提貨單和運銷食鹽的通行證的性質。一張鹽引可以到鹽場提取官鹽十石,朝廷還對每一個鹽產區都指定了固定的販賣區域,商人必須按照指定的地點持鹽引運銷食鹽。

鹽引的有效期僅一年,一張鹽引值十兩銀子,也就是說,朝廷靠販賣鹽引所得的鹽稅一年約有五百萬兩白銀的收入。現在,一升鹽的市價大約是五十文,也就是說一張鹽引提的十石鹽可以賣五十兩銀子,利潤翻了四倍,是一項暴利很高的營生。

天下熙熙,皆爲利來,天下攘攘,皆爲利往。販鹽的利潤如此之高,需求又旺盛,自然有人鋌而走險。朝廷對“私鹽罪”的處罰是,初犯杖一百徒三年,有拒捕行爲者斬,鹽貨及運輸工具全部沒官。民間百姓買食私鹽者也要處杖一百。

而且,爲了有效遏制和查處私鹽,鹽商運輸官鹽的路徑都是被指定的,沿路要接受巡檢司的檢查。運鹽到岸後,首先要到州縣衙門報到,由州縣長官親自檢驗鹽引和鹽貨是否相符、商人的姓名是否和鹽引上登記的相符、鹽引是否有效等等。經衙門覈准後,鹽商纔可以發賣官鹽,每一批賣完後,要在十天內將鹽引送交衙門,由戶房書吏覈實後剪角註銷,暫時存檔,每年末彙總轉送本省布政使司衙門。使用過期鹽引、不按指定地點銷鹽“犯界”、所運官鹽超過鹽引限定的數目,都要比照“私鹽罪”處罰。

顧仲安還發現彥斐兄說的鹽引數目多發的情況是普片存在的,除了戶部每年都會多發些,皇帝也會給寵信的大臣和妃子賞賜鹽引,一年正常情況下,只需五十萬張鹽引,有時候卻會發到六、七十萬之多。這樣就導致了鹽商常常到了鹽場提不到官鹽,尤其是優質的兩淮、兩浙鹽,鹽商提取都要排隊等候,好多甚至等了大半年還提不到鹽,而鹽引的有效期也才一年。好些地方,都傳出鹽商對這種局面非常不滿的消息來。

還有一個令人擔憂的問題就是,由於不同產區鹽的資源﹑運輸﹑生產條件存在着比較大的差異,導致生產成本和利潤水平非常懸殊,這樣一來,特別是近些年,某些地方鹽價高的離譜,甚至都賣到三、四百文一升了,直接導致了百姓離散,田地荒蕪的不利局面。

面對這些現象,顧仲安靜靜的思索着……

一晃便到了六月初一,顧仲安上任的日子,這天一大早,全家破例一起吃了早飯,顧雅妍看顧仲安雖然面上不顯,但心裡卻很興奮激動的樣子,不禁搖頭,一會兒下差回來就不是這樣的了吧!

果不其然,下差回來的顧仲安仍是面色平靜的,但偶爾閃神的眼角卻出賣了他心中的失落感,想必顧仲安自己心裡也是清楚的,只是現在看來比預料的更嚴重些罷了!

全家還是又一起吃了豐盛的晚飯,回慕湖樓的路上,顧雅婧疑惑道:“爹爹怎麼和早上的神色不太一樣,難道今天不順利嗎?”

“應該還好,主要是咱們爹爹的身份太特殊了!出仕的人分兩種,一種是通過童試、鄉試、會試、殿試,一層層選拔上來的,他們大多出生寒門,彼此之間是同窗、同年、門生的友誼,並以此來相互庇佑、扶持。另一種則是通過蒙蔭或捐納而當的官兒,這種人要麼掛着個閒職幹領俸祿,要麼就是個油水足的肥缺。而翰林院作爲皇帝的近侍,儲備優秀人才的場所,絕大部分都是第一類人。咱們的爹爹是正經的科舉出身,本來和他的那些同僚是一樣的,可一夕之間又成了郡馬爺,這其中……”

(謝謝各位支持曉晚的大大們,PK分終於到三位數了,o(∩_∩)o~另外,曉晚弄了個作者調查,有興趣的親們可以去瞧瞧~)

第73章 合作(下)第122章 殤逝(中)第4章 妯娌第91章 初遇(上)第85章 生產(下)第67章 進行(下)第100章 彩頭(下)第119章 與君第25章 鋪子(下)第178章 別筆第72章 合作(中)第108章 前奏第99章 彩頭(中)第66章 進行(中)第12章 過渡第112章 表弟(上)第179章 結局(上)第155章 淑婉(上)第58章 壽宴(下)第116章 封爵第76章 婚禮(下)第41章 合夥第131章 心結第33章 婚事第75章 婚禮(中)第95章 貴妃(下)第87章 預謀(中)第156章 淑婉(下)第91章 初遇(上)第48章 到達第15章 分家第141章 弟弟(上)第31章 選擇第2章 多舛第129章 路上(上)第38章 娶親(下)第107章 沖喜第159章 冤家第161章 平生第24章 鋪子(上)第102章 三人第97章 禮物(下)第166章 探郎(下)第42章 託孤第25章 鋪子(下)第177章 離開第149章 戰爭(中)第4章 妯娌第124章 分道第130章 路上(下)第17章 姨母(下)第68章 結果(上)第174章 婆婆(下)第144章 之命第84章 生產(中)第177章 離開第61章 鹽稅(下)第145章 混亂(上)第178章 別筆第156章 淑婉(下)第148章 戰爭(上)第106章 明瞭(下)第177章 離開第44章 郡主第49章 打算第140章 分產(下)第62章 改革(上)第4章 妯娌第128章 水災(下)第173章 婆婆(上)第138章 和離(下)第143章 父母第45章 平妻第51章 安頓(上)第74章 婚禮(上)第69章 結果(中)第56章 壽宴(上)第6章 結藝第66章 進行(中)第55章 探望第141章 弟弟(上)第79章 社交(下)第104章 明瞭(上)第86章 預謀(上)第87章 預謀(中)第135章 又起(上)第120章 別離第55章 探望第50章 進府第177章 離開第163章 回京(下)第75章 婚禮(中)第108章 前奏第84章 生產(中)第49章 打算第21章 神醫第102章 三人第139章 分產(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