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人都說當皇帝好,“號令天下,莫敢不從”呵,劉病已卻想說,誰說好,就請你來當幾天皇帝試試,這麼大個國家,一天到晚操心的事情太多,吃不好,睡不香,整天着急,要脫幾層皮。
舉個不算恰當的例子來說吧。後世大天朝的家庭教育,一個孩子,四個老人,加上父母倆個,可能都管不好孩子。然後,孩子在上學期間,成績有所退步,父母就不依不饒地跑來學校,找班主任扯皮,說孩子學習成績下降,說明班主任工作做得不到位。
你們家裡那麼多個人都管不好孩子;班主任只有一個人,要管那麼多的孩子,他也不容易呵!
按照大漢帝國的政治模式來看,劉病已是天下最大的家長,亦是天下最大的“班主任”。然而,這個終極版本班主任,不但要跟天鬥,跟地鬥,還要帶領大漢百姓走向繁榮富裕,爲大漢打下萬世之基業,這的確不容易啊。
劉病已十七歲登基,一直“戰戰兢兢”的做人,隱忍了將近十年,徹底搞掉霍氏家族,他才總算鬆了一口氣。是的,現在總算是大權在握了。
可是,如何冶理好漢朝,讓他挺傷腦筋的。
想了很久,他想起了前生信奉的一句名言,當你有困惑的時侯,應該從書中尋找答案。
碰巧這個時侯楊惲獻寶來了。
司馬遷生前在《報任安書》裡說,《史記》寫完之後,要“藏之名山,傳之其人通邑大都”的。司馬遷充分考慮到《史記》的內容有批判性,很有可能被孝武皇帝焚燬,就安排了一些保護措施。
比如說,藏在深山裡,你想燒也找不到,就可以流傳後世;或者讓自己的後人,在一些大都邑里傳播,把《史記》流入民間,這樣一來,想禁書也不可能禁得徹底———夠小心謹慎的!
司馬遷死後,他的家人把一部《史記》轉移藏匿在他女兒司馬英家中。司馬遷有兩個外孫,大的名叫楊忠,小的名叫楊惲。
楊惲自幼聰穎好學,他的母親也就是司馬遷的女兒把自己珍藏着的這部《史記》拿出來給他讀。楊惲讀此書,便被書中的內容吸引住了,愛不釋手,而且每讀一遍總是熱淚盈眶,扼腕嘆息。
楊惲因爲揭發霍家逆謀有功,被劉病已封爲平通侯,這個時候他看到此時朝政清明,想到他的外祖父這部鉅著塵封了二十年,也該是重見天日的時候了,於是上書劉病已,把《史記》獻了出來,公開發行,從此天下人才得以共讀這部偉大的史書。
劉病已又翻了一遍《史記》,看完書後,他明確了一個想法。那就是,在先秦諸子中最有意思的不是孔子、孟子,也不是老子、莊子,更不是荀子、韓非子,而是鄒子鄒衍和墨子墨翟。
鄒衍的影響力不可謂不深遠,他老人家開創的“陰陽五行”理論把中國人世世代代都圈了粉,所謂五行學說即世界是由金、木、水、火、土五種元素組成,他產之間還存在相生與相剋的理論。
這個理論一出,整個中國周易術數的發展有了質的飛越。不管你擅長的是奇門遁甲、四柱八字,還是麻衣神相、玄空風水,都離不開出鄒衍的這個五行理論。他是中國古人認識世界的方法,同時,也是古代天文學、氣象學、化學、算學、音樂和醫學等發展的基礎。
孔夫子的學問不是每個中國人都懂,但你要提到五行,還真沒那個中國人不懂,哪怕是一知半解。可見鄒衍此理論影響之深,影響之遠。曾經的秦始皇和孝武皇帝是其死忠粉。
秦朝統一天下後面臨着要制定政策與規範制度,秦始皇就完全按照鄒衍的“五行終始論”來發揮。
《史記·秦始皇本紀》寫到:“始皇推終始五德之傳,以爲周得火德,秦代周德,從所不勝。方今水德之始,改年始,朝賀皆自十月朔。衣服旄旌節旗皆尚黑。數以六爲紀,符、法冠皆六寸,而輿六尺,六尺爲步,乘六馬。更名河曰德水,以爲水德之始。”
現在知道影視劇中爲什麼秦朝官服、旌旗等都是黑色了吧。
大漢前期尚黑(有一說法楚屬火德,因爲火主焦躁,主禮,主狐疑,與項羽性情一致。且秦朝沒有作戰,就向劉邦投降,秦漢之間的衝突不大,故劉邦屬水德。)
而到了孝武皇帝時則爲之一變。董仲舒對鄒衍的五行說作了進一步發揮和闡釋。按照這種學說,五行相生相剋,每個朝代都代表了五行中的一德。在金、木、水、火、土五德中,木居東、尚青;火居南,尚赤;金居西,尚白;水居北,尚黑;土居中央,尚黃。秦爲水德,土克水,大漢既然“改朝換代”,必須在禮儀、制度等方面作出相應的改變。其實,賈誼、司馬遷等人也都有尊土德尚黃的建議。
孝武皇帝是個有“雄才大略”的皇帝,他接受了董仲舒的學說,進行了多方面的變革。像“改正朔,易服色”這種大事,他祖上有心卻未敢做,卻由他完成了。據《史記·孝武本紀》載,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夏,漢改歷,以正月爲歲首,而色尚黃”。
自孝武皇帝以後,不僅西漢、東漢相沿不改,而且後世歷代王朝都以黃色爲尊貴。尚黃漸漸成了中華民族一種穩定的習尚。
鄒衍的腦洞不可謂不寬大,除了“陰陽五行”學說之這外,他老人家還發明瞭“大九州海洋地理學說”,即中國又名赤縣神州,他又把赤縣神州分爲了九個州(冀、兗、青、徐、揚、荊、豫、樑、雍九州),但這個並不算是真正的州。
因爲在中國以外,還有像赤縣神州一樣的州有九個,中國的“天下”只不過是其中的一個州而已,這纔是真正的九州。
這些州都有海洋環繞在其周圍,每個州上的百姓以至禽獸,都因爲海洋的隔斷而不能彼此交往。大海包圍着整個天下,這纔是天地的邊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