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第二天開始,所有的報刊雜誌再一次將娛樂版的大幅版面留給了葉梓和這場難得一見的對賭,葉梓的名聲和人氣也隨着這些報道的紛紛面世,在香江娛樂圈迅速爆棚。
因爲葉梓主動提出的這次對賭徹底打亂了雷米.金的計劃,雷米.金一開始的設想只達到了很小一部分目的。除了他自己所在的《菠蘿週刊》以及朱漢文在《名報》娛樂版上發表文章明確支持雷米.金的說法,其他報紙對於葉梓的“不務正業”都是一筆帶過,他們更多的都是把目光集中在了葉梓和雷米.金的這次對賭上面,並且紛紛爲此發表文章,闡述自己的觀點。
以《名報》、《菠蘿週刊》爲首的一大批報刊對於葉梓專輯的銷量總體來說抱着不信任的態度,十篇文章裡至少有八篇是這樣的傾向。他們支持雷米.金的看法,認爲五千張到一萬張cd銷量應該就是這張國語專輯的極限了。他們的看法得到了近年來香江市場國語專輯銷售數據上的支持,從80年代中期之後,已經有七八年時間沒有任何一張國語專輯能在兩個月的時間內達到過金唱片的銷量。
這樣的數據支持讓他們全都充滿信心。
有反對的意見當然就會有支持的意見,雖然跟反對意見相比,支持葉梓的專輯能夠獲勝的並不多,但也絕不是寥寥幾人,這些報刊就以《誠報》娛樂版爲主。
因爲跟澹臺文慧已經確定的合作協議,也因爲前一陣對於葉梓參加“申城之春”的獨家報道讓《誠報》娛樂版出足了風頭,這次事件一出,《誠報》娛樂版立場非常堅定的站在了葉梓這邊,全力支持葉梓在這場對賭當中勝出。而作爲葉梓的鐵桿歌迷,司馬明輝當然是衝殺在最前面。
“……對於我們這些歌迷來說,能夠打動我們、讓我們心甘情願掏錢購買專輯的原因絕對不是語言問題,而是歌曲的質量。只要是真正好聽的能夠打動我們內心的歌曲,我們都願意購買專輯回家珍藏。
每個人都在說ethan新專輯的那首《我等到花兒也謝了》是難得一見的好歌,沒錯,這一點我絕不否認,我也很喜歡這首歌曲。但是換成葉梓的國語版之後,這樣一首“難得一見”的好歌就會變成一首無法入耳的壞歌了嗎?
這樣的邏輯我實在是無法搞懂。
另外我也爲持有這樣觀點的人普及一件事情,你們認識當中的這首“近年來難得一見”的粵語歌曲精品,它的詞曲作者名爲葉梓,編曲者也是葉梓,甚至ethan這首歌曲的監製,仍然還是葉梓。
別人的決定我無權干涉,但是對我來說,葉梓的新專輯上市銷售的第一天,我會第一時間出現在銷售現場。
這是我——司馬明輝——作爲一個葉梓歌迷的鄭重承諾!
《歌迷需要什麼樣的專輯?》——這便是司馬明輝在《誠報》娛樂版上以一個歌迷的身份撰寫的評論文章。
隨後幾天,司馬明輝保持着一天一篇文章的節奏,連續發表了《粵語歌曲和國語歌曲》、《香江唱片市場究竟是怎麼了?》、《一個歌迷眼中的葉梓》、《引進葉梓這樣的人才對於香江歌壇的意義》等等文章。比起反對者要麼借用以往的數據來說事,要麼乾脆肆意攻擊葉梓和他的專輯,司馬明輝撰寫的這些文章立意、角度、用心都要深刻許多,博得了讀者們的一致好評,《誠報》也藉機再次出足了風頭。這些文章的連續發表,不僅爲葉梓的專輯宣傳提供了極大的幫助,同時也讓司馬明輝徹底坐實了《誠報》娛樂名記的地位。
司馬明輝和葉梓一起共同成長着。
在反對者的陣營內部,也並不是鐵板一塊。
當初在節目上並不看好葉梓的專輯能夠勝出的雷明教授,卻在第二天發表在《名報》娛樂版的《每週樂評》專欄文章裡態度大變。雖然在文章中他還沒有明着支持葉梓勝出,但是他的傾向性已經悄悄發生了轉變,不再認爲葉梓的專輯絕對做不到這一點了。
而在隨後一天,雷明教授發表在《誠報》娛樂版的專欄文章《一週娛樂綜述》裡,他的態度更加趨於明朗,他也第一次在文章中寫下了這樣的句子。
……綜上所述,鄙人相信年輕的葉梓先生有機會打破這個持續了近十年的怪圈,爲國語專輯在香江的發展做出自己的貢獻。鄙人認爲對於我們香江歌壇、香江唱片市場來說,更加蓬勃發展的國語專輯加入到粵語專輯、英文專輯的行列當中,是整個歌壇、整個市場更加欣欣向榮的一種最明顯的象徵。
作爲香江歌壇、香江市場的一份子,鄙人期待着看到這一天的真正來臨。
……
媒體上你方唱罷我登場,這樣的情景是葉梓希望看到的,也是澹臺文慧希望看到的。不管這些報刊雜誌上說的究竟是什麼,支持也好反對也好,在專輯發片在即急需人氣支持的現在,這對於葉梓來說都是彌足珍貴的機會。
如果真的像雷米.金設想的那樣,所有媒體集體全都來圍攻葉梓的“不務正業”,從而引發一場古典音樂跟流行音樂之間孰高孰低的大討論,作爲挑起這場爭端的葉梓必定會處於輿論中心,風口浪尖之上會有很多人向他開火,一不小心就會造成難以彌補的損失,這對於專輯的發行顯然不利。
觀衆們、讀者們、聽衆們身處媒體的環繞當中,他們的行動受到媒體的影響極大。如果媒體上到處一派聲討葉梓的情景,即使葉梓的這張專輯質量再好,人們打算購買的時候都會在腦子裡打幾個轉轉。對於專輯銷量的影響,那就可想而知了。
現在同樣是引發了一場爭論,但是對於葉梓和他的專輯來說,這樣的爭論對於他的專輯銷量就只有好處,沒有壞處。試想一下,媒體上隨時可見記者、評論家、音樂人甚至普通民衆對於葉梓這張國語專輯的評論和銷量預測,作爲普通民衆的一員,很自然的就會對這張專輯產生一定的興趣。
人們心裡會感到奇怪,一張來自華夏大陸新人歌手的國語專輯爲什麼會引發這麼大規模的媒體討論?這張專輯到底是好還是不好?真的有他們說的那麼差(好)嗎?國語專輯會好聽嗎?等等等等各種想法。這些各種各樣的想法彙集到最後,必然會在一部分人們心中導致這樣的想法產生:我是不是去買一張專輯聽聽?
輿論的集中討論必然會產生這樣的結果,哪怕十個人當中只有一個人會有這樣的想法,而十個產生了這樣的想法的人也只有一個會去付諸行動,以香江上千萬的人口來計算,對於葉梓這張專輯的銷量就能產生莫大的推進作用。
我們再繼續設想一下,假如這百分之一的人們購買了專輯之後,發現這張國語專輯並不是他們原來想象當中那麼差勁,這種印象一旦產生,對於專輯未來銷售的影響那就更加無可估量。
而葉梓的專輯質量完全可能做到這一點!
把上述這些所有的情況全部綜合起來,再加上適當的宣傳,對於專輯的銷售就將起到滾雪球一樣的疊加效應。
這樣的效果,當然是葉梓和澹臺文慧全都喜聞樂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