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88章 不一樣的環保!

楊傑也深知國內在接下來的一二十年時間裡面官府也會加大對環境治理的力度,這是一個必然的趨勢。

因爲隨着國內經濟的高速增長,這對國內的環境破壞其實是非常嚴重的,現在已經快達到臨界點了,遲早要逼着官府對此下大力氣對環境進行修復,而且至少是二三十年的一個修復期。

楊傑也是讓公司的專家團隊進行過對環保產業的評估預判,國內至少要爲此投入數萬億,投資直接用於購買環保產業的產品和服務差不多要一兩萬億之間,這對華興集團公司旗下的環保技術公司會帶來很大的市場空間。

像這樣的浩大的工程也只能是國家來完成,華興集團公司的精力在技術研發上面,要確保公司在激烈的市場環境下能夠活下去,而且要活得好,這個纔是藍星水處理公司的首要任務。

只有藍星水處理公司做好了各種技術經驗的準備後才能緊緊地抓住時代的機遇。

在楊傑重生前的時候國內也是制定了系統的環保法律和法規,開展了史無前例的環保稽查,同時開展了好幾個專項行動,其中就包括了落實禁止洋垃圾入境,推動固體廢物進口管理制度改革實施方案、打擊固體廢物及危險廢物非法轉移和傾倒、垃圾焚燒發電行業達標排放、“綠盾”自然保護區監督檢查等,國家那是真的花了大力氣來搞環保。

這些也是導致了環保產業的異常火爆。

當時國內面臨着產能過剩的窘境,國家一邊去除無效過剩產能的同時也是努力地發展環保產業,有意將環保產業當成支柱產業來發展。

因爲當時國內環境形勢嚴峻,只能是國家統籌安排主導環保產業,而地方官府財力有限,沒有辦法開展大面積快節奏的環保工作,能夠參與到這個環保產業的都是些大企業,而且主要是國企。

以前國內的環保基本上都是做做樣子,很多企業都是將這些環保設施當成了包袱和累贅,不過前世的高層動了真格後迅速地颳起了一場史上最劇烈的環保風暴,在全國因環保不達標已經或正在被關停整頓的企業,不是幾百家、上千家,而是以萬爲單位計,甚至帶來了某些行業生態的重大變化。

爲了防止包庇,各省市展開交叉督查。針對重污染行業,中央環保督查組曾一天三次突襲那些重污染印染企業,爲了防止工廠關門暗地生產的情況,有關部門甚至動用了無人機監察。

針對這些不達標的污染企業,不再貼條,而是直接拉閘限電,像一些工廠密集的區縣短時間內因此消失幾百甚至上千家企業都是正常的。

在這場環保風暴中,環保設備企業訂單不斷,那些以往對他們嗤之以鼻、不願理睬的潛在客戶們,紛紛拋棄低價策略,轉而追求實際效果,主動上門採購。

而那些提早就實現達標排放的企業,避免了被關停、整頓所帶來的損失,在危機關頭贏得了更多客戶的信任。那些過去貌似犯不上的投入和不爲人知的環保舉措,終於被證明是值得的。

華興集團公司從一開始就對環保十分重視,不僅僅只是出於社會責任,而是他將環保當做了一個爲華興集團公司創造更多利益的手段。

現在華興集團公司旗下的所有工廠實現了節能降耗,並且不斷地在生產環節中研發新的工藝和材料,尤其是針對生產中那些會產生嚴重污染的工藝環節不斷地改進改進,降低成本的同時也是避免污染。

另外華興集團公司產品也是實施了回收的處理,在這個環節中也是利用技術手段實現了產品的回收利用,雖然投入很大,不過這個環節打通後反而爲華興集團公司實現了產品生命週期的全服務鏈,實現了華興集團公司旗下的產品從研發設計生產製造到銷售、回收翻新再進入市場,直到產品生命週期結束,然後對產品拆解回收資源。

華興集團公司通過技術手段將產品的價值“吃幹佔盡”,這種閉環式循環模式創造了更多的利潤。

在楊傑的眼裡,環保更是一種爲華興集團公司深度挖掘產品價值的技術手段,可以爲公司創造更多的利益和品牌價值和公司形象的提升。

以前國內環保只是喊口號,採購這些環保設備主要是企業用來應付檢查,而且國內的環保企業也很少會想到爲國內的這些企業來創造價值,而且很多環保企業自己本身也只是“組裝廠”,沒有什麼核心技術,更談不上爲國內的這些企業提供節能降耗的技術產品設備。

在戰略上重視環保是沒有錯的,但是如果這些環保產品在這些企業產品生產過程不能爲企業創造價值是沒有用的,環保產品技術是推行不下的。

楊傑對此也是有着清醒的認識,所以華興集團公司在重視環保的同時通過各種技術手段最大限度地節省資源浪費,甚至達到了苛刻的程度,一開始也是讓旗下的員工很不適應。

但是這個閉環式循環的環保模式爲華興集團公司在節省了大筆的開支的同時也是創造了更多的利潤,所有人都跟着受益,隨着時間的推移大家也都習慣了。

華興集團公司將自己在這些環節中的技術經驗劃入了藍星水處理科技公司,開展了爲國內企業公司提供環保技術服務公司。

以前的環保模式雖然環保,充滿善意,但官府往往會補貼更多,企業也要投資更多,成本自然是分攤到消費者的頭上,最終的結果就是用較多的成本達到同樣甚至更少的產出。

但是現在的藍星水處理公司卻是在楊傑的授意下很早就改變了思路,那就是如何用自己和華興集團公司積攢下來的技術爲這些企業從全產業鏈創造更多的價值。

華興集團公司在節能降耗的技術上面是錙銖必較的,研發投入也大,所以藍星水處理公司的推出的在節能降耗和廢氣廢熱利用方面的產品確實能夠爲不少的企業節能降耗,爲不少的企業消滅了企業產生的污染和排放,同時也是爲不騷的企業每年都節省了不少真金白銀。

只要爲企業創造利益,而且藍星水處理公司的環保產品技術絲毫不遜色於霓虹國的同類產品,自然也是爲這家子公司創造了不少的利益。

但是現階段國內中低端的製造產業使用環保設備還是不現實的,因爲這行業太分散了,正規企業上了環保設施,但是個體戶和小企業不用,反而把原料搶走了,弄得大企業就吃不飽。

這個也是國內現在劣幣驅逐良幣,產能過剩的很大一個原因。

楊傑倒是希望這場環保風暴能夠早一點到來,將這些散亂的企業關停掉,也只有這樣才能讓行業集中度更高,纔可以推行環保措施。

他倒是等得起,因爲現在的藍星水處理公司就算是在這個看似不明朗的環境裡面也是過得不錯的,一直在打磨自己的產品技術和服務以及品牌。

而且他也知道就算是等到了前世的那場環保風暴,也並不意味着所有涉足環保產業的企業就會受益,因爲是官府主導,環保行業的資源配置掌握在官府手裡,那麼那些大型的國企旗下的環保公司天然具有天然的優勢,所謂“肥水不流外人田”嘛,這些資源很容易獲得這些資源。

到時候面對着這些央企來搶食,專業的環保公司如果不具備足夠的財力和強大的基建隊伍的話是很難有太大機會的。

這個也是楊傑爲什麼藍星水處理公司一直以來承接一些國內看起來不怎麼賺錢工程項目的原因,爲的就是積累大型工程的技術經驗。

1611章 技術吸引力!334章 內部協商!548章 渦槳支線客機!1419章 僵局!046章 全新制程工藝!685章 奠基儀式!342章 氫能源!1171章 建設品牌!1307章 神經元計算機!169章 你誰呀?356章 天壤之別!315章 請客吃飯!1151章 雄心和現實!977章 楊傑的要求!1616章 利器!1518章 全面升級!089章 女特工!016章 高冷女神!1207章 上面級發動機!1512章 發射失敗!490章 技術佈局!1623章 製漿產業佈局!542章 航展準備!693章 憤怒!1062章 重新建造一個!1661章 技術創新!351章 挑釁!256章 防汛工作!237章 崛起的中原省!201章 出國留學!263章 高燒昏迷!661章 喜人的訂單!1549章 領先世界!311章 要懂得節制!613章 無人機的商機!1394章 電池黑科技!176章 飆車!953章 不復存在!1311章 博覽會開幕!343章 屁話!369章 應用商店!1555章 深遠影響!024章 入團儀式!1481章 打狗棍!559章 安然脫險!253章 地頭蛇!1035章 艦船模擬器!295章 一羣飯桶!788章 “亞當”智能開發軟件!1334章 接盤!1583章 超音速客機!832章 大訂單!1243章 技術路線之爭!731章 昆騰數字地圖!514章 圓滿成功!019章 小叔的難處!692章 軟禁!618章 脫胎換骨!1416章 值得尊重的對手!1098章 超稀薄燃燒發動機!1566章 軍用通信衛星系統!1471章 癡心妄想!006章 技術轉讓!361章 探班!1189章 滿腹怨氣!039章 製程工藝!1552章 旗艦!1243章 技術路線之爭!1142章 成功脫離!934章中華洛馬!536章 弱爆了!051章 超級現金奶牛!208章 攔路虎!850章 打包出售!353章 生意經!924章 非常滋潤的華興集團公司!1616章 利器!1401章 背書!356章 天壤之別!669章 搶人!571章 袒露心聲!1071章 布雷頓循環發電機!926章 楊傑的要求!425章 數碼單反相機!1428章 緊急撤離!910章 海底電纜鋪設船!1242章 做工作!1032章 引進逆火轟炸機?450章 演講!541章 四代發動機!1307章 神經元計算機!1210章 新的創意!257章 重視!1387章 溢價收購!第403章1424章 華沃汽車集團!944章 鎧甲系統!1455章 頂層設計!1100章 獲益良多!220章 保駕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