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他十年前剛剛執掌湖北時候,袁兆龍便已經開始倡議發展工業和商業,投資建廠,政策優惠,大把大把的銀兩投入到經濟基礎和工業基礎的完善中。
而那個時期的各派系軍閥都在招兵買馬,將銀子投入到軍隊之中,袁兆龍這麼做,雖然是改善了民生,卻是抱了極大的風險。
萬一收不回成本,豈不是血本無歸,因此還極有可能會影響到整個鄂系軍閥集團的運行。世界大戰時期,洋人們忙着互相攻伐,國內第一次迎來了資本發展的“黃金時期”,軍閥也好,企業家們也好,趁着這段短暫的光陰,儘可能的發展了起來,一時間,工廠和企業如同雨後春筍般的拔地而起
,形成了“小盛世”的局面。
藉助這段時間,袁兆龍更是出臺了更加有利的政策,湖北實業國內排行第一。
世界大戰結束之後,洋人們的產品重新迴歸到國內,國內的企業豈能爭得過洋貨?
全國各地多少家企業倒閉破產,包括大名鼎鼎的大生紗廠也受到了衝擊,再也不復當年之盛景,一年不如一年,現在已經面臨着破產地步……又是袁兆龍,第一時間出手,提供資金援助和官方政策,盡一切可能的保護本地產業,才使湖北實業受到衝擊最小,破產率最低。雖然相比黃金時期賺的少了,可也能夠保證企業存活,而不至於破產消失
。
袁兆龍的努力,經過了十年光陰的驗證,如今收到了顯着地成效。完整的產業,是袁兆龍最大的底氣所在,因爲他自己能夠生產軍火,所以不需要低三下氣的向洋人出賣國家利益,因爲產業完善的緣故,盈虧自負,賺不了多少,可也賠不了多少,因此不需要借太多的外
債。
如今更是大戰將起,各路軍閥都在招兵買馬,擴充部隊,部隊容易擴編,找個人多的地方立起一杆旗幟,管飯吃,有軍餉拿,一天就能招足一個營。
但是,部隊人多了,總不能穿着五花八門老百姓的衣服扛着燒火棍去跟敵人拼命吧?自己造不出來,那就必須買軍火,從洋人那裡買是不可能的了,畢竟吳佩孚剛在報紙上斥責張作霖是“賣國賊”,若是在這個時候找洋人買軍火,一者是錢不多,二者是洋人肯定又要提過分的條件,犯不上
去觸這個黴頭。
想當年,清廷轟轟烈烈的大搞洋務運動,國內也成立了不少的軍工工廠,可細數這幾家知名的兵工廠,便會驚訝的發現,幾乎全都在皖軍的地盤裡!普通的兵工廠也能造槍造炮,可是能用嗎?大多數兵工廠製造水平落後,就拿步槍來說,水準不高,性能不佳,子彈殼經常卡在槍膛推不出來,這都是常有的毛病,就連幾十年前的清軍都拒絕使用國產武
器。因爲同行的襯托,才顯得出漢陽兵工廠的優秀……
將訂單交給袁兆龍,曹錕放心,吳佩孚很無奈……“看來,咱們這一次,肯定是要發一筆戰爭財了,從一個商人的角度來說,最好是多打仗,這樣咱們纔有更多的錢來賺,可從一個有良心的人的角度來講,我並不希望這種事情的發生,打仗意味着要死人,
死人便會有家庭支離破碎,妻離子散,乃至於家破人亡。”袁兆龍感慨道。他也是一個有家室的人,對這種感受更加觸動,敏感,他無法想象,如果有一天當一個家庭的頂樑柱意外身亡在戰場上,老婆孩子還站在門外,翹首以盼,苦苦的等待着丈夫(父親)的歸來,日復一日的
等待,年復一年的期盼,等來的卻是失望和絕望……
“你這人,可真是有意思,居然還多愁善感起來了,莫非要學林黛玉來一個葬花吟。”對於袁兆龍的感慨,老丈人戴成祥感覺哭笑不得。
這個女婿挺有意思的,寬厚有餘,狠辣不足,有心胸有氣魄有手段。他可以多年的謀劃,隱忍不發,一擊致命,致對手於死地。也會爲了街頭上一個吃不上飯的乞丐而心生憐憫。
他能舉起槍打爆一個人的腦袋,眼睛都不眨一下,卻會爲了一隻喵喵叫可愛的貓咪彎腰吸貓。
人的性格都是多年的,看慣了一個人正面的強硬,偶爾間也會被他背後的柔軟所感到驚奇。“不用想得太多,世道便是如此,你一個人無法徹底的改變,憐憫和同情這兩種情緒會豐富一個人的感情世界,但是對一個梟雄來說,這兩種情緒的爆發,卻會直接能夠影響到他的思維和判斷力。行了,別
感慨了,走,爹帶你出去釣魚去。”
戴成祥覺得非常有必要帶袁兆龍出去散散心,將這種情緒拋出去。
“司令,特情局的電報。”還沒走出門口,警衛便遞給袁兆龍一份電報。一看電報外面貼着特情局的標籤,戴成祥很識趣的離開,不該他知道的,一個字也不能知道,即便是老丈人也不行,對於特情局的瞭解,戴成祥僅限於知道,特情局的局長是柏天賜,除此之外,一無所知
。
“行了,你先處理正事吧,我在黃鶴樓等你,彤彤和孩子們也都去。”戴成祥離開之後,袁兆龍方纔將電報打來,一共是兩份,一份上說的是委託給柏天賜的私事,很遺憾,一件也沒有完成,知名的魯迅先生沒能請到湖北來,錢多也不來,人家是瞧不上跟軍閥爲伍,不論好
壞,都嗤之以鼻。
小鳳仙仍然是下落不明,柏天賜在京城尋覓了許久,都未曾尋覓到其一絲蹤跡,看來,真的是再也找不到她了。私事沒有完成,不是柏天賜沒盡力,的確是太難了。
至於公事,柏天賜完成的很好,他麾下的情報人員已經成功打入了直軍內部,甚至已經滲透進了奉系軍中,兩派人之中都有他的眼線,一舉一動都在柏天賜的監視範圍之中。
同時北方情報分局的建設工作也已經初步到位,分局地下機構設在京城,管轄京津冀地區情報工作彙總。下一步的計劃是建立東北分局,將情報工作延伸至山海關以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