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81 傳說的真相

781,傳說的真相

收集其實也一樣。

安小老太太在收集的過程中時常想起三毛的一篇寫拾荒的文章。

說拾荒的眼力是需要鍛鍊的,這種不斷的訓練會讓你看到許多別人看不到的東西。

兩個人一起走過一片大型垃圾場,有的人一無所獲,只看到滿目無用的廢物。而另一個人卻收穫了不少有趣的好東西。

其實收集的過程也一樣,是一種自我訓練,經驗的積累和進步的過程,是一種有滋有味的不斷進步。

怎樣在大量的日常對話中,迅速有效的發現那些可借鑑或是提煉的句子,不是一天可以達到的,並且在進步的過程中,錯失了很多而不自知。

但是隻要你堅持下去,就會不斷的取得進步和收穫,並且開始逐漸的感受到進步的成果。同時,也會總結出屬於自己的經驗和竅門。

有的時候,在收集的過程中,僅僅有一雙耐心傾聽的耳朵還是不夠的,還需要一點能夠化繁爲簡的提煉能力。有時則需要一點化簡爲繁的想象力。

其實這種想像力也可以稱之爲腦補啦。

在腦補方面,某位兔子小姐雖說總是強調細節,又總愛跑偏,但不可否認的是,腦洞也確實不小,而且數量衆多,幾乎快趕上了冬天的凍豆腐。

舉列說明,當剛纔智清師傅說起童年時候對龍王牡丹的印象的時候,某腦補黨的腦海裡就不由自主的浮現出這樣一幅畫面,在兩株巨大的盛放的百年牡丹花下,一個矮矮小小的稚童,仰起的小臉上,表情是天真的好奇又夾雜着本能的敬畏,就覺得那情景幾可入畫。

可惜,她不會畫畫。

但她擅長腦補。

她拿不起畫筆,但她可以嘗試着拿起鋼筆,雖然由於天賦和能力的限制,最後表現出來的,不及她自己腦補的百分之一,不過,反正也是自娛自樂,盡力就好。

智清師傅讓她的那堆臭理論忽悠得高興,本來話就有點多,這下話就更多了一些。

針對安然所聽說的各種關於龍王牡丹的傳奇版本,熱情的智清師傅一一給了考證式的說明,比如,到底有沒有那位爲了牡丹而死的老僧人。

智清師傅的答案是,既可以說有,也可以說沒有。

說有,是因爲當時確實是有僧人專門負責養護那株龍王牡丹,這位僧人也確實是在文 革當中去世了。

而龍王牡丹被人連根毀掉的那天晚上也確實有僧人上吊自殺了,但與龍王牡丹被毀並沒有直接關係。

說沒有,也是因爲這兩位先後與龍王牡丹扯上關係的僧人並不是同一個人,與傳說中那位爲了牡丹而死的僧人情況不同。

前一位養護龍王牡丹的僧人早在文 革開始的時候,就因爲年老多病而折不起折騰臥病在牀,又沒有得到治療早早的去世了。

龍王牡丹也因爲當時廟內一片後慌馬亂,人心不穩,老僧人的去世,那一年不僅沒有開花,反而開始有了枯萎的跡象。

於是引出了另一個,安然並不知道的版本的傳說,說是花靈心痛世道的混亂,而早早的自毀其身,願以自身來代替世人承受劫難。

在龍王牡丹被連根拔掉的那個晚上,上吊的是一箇中年僧人,而不是老年的,他已經經歷了一陣子的批鬥,在那天又經過了新的一輪批鬥遊街之後,在心理上終於崩潰,在哭號了一通之後,選擇了上吊自殺來解脫所處現實的困境。

大概是由於與他自殺的時間與龍王牡丹被毀都是同一天,所以,安然所知道的那幾個版本的城市傳說中,便把兩個僧人合而爲一,這在許多民間傳說的形成過程中可謂是一種常見的流傳方式。

至於說那位真心改過,從當年的毀花人變成後來的護花人的紅衛 兵也是真有其人。

不過,安然所知道的傳說依然是含有大量的水份。

關於這人怎樣費盡周折的多次去洛陽採買牡丹,又是怎樣經過多次失敗才最終讓牡丹在龍王廟裡重新落地生根等等艱難的養護過程,這些都是真的。

但是那些什麼要一步一磕頭,直到磕頭頭破血流以示悔過的誠心,又有什麼要求親人在他死後將自己的骨灰撒在牡丹花下等等的傳說這都是假的。

但無論是他本人,還是在他去世後,一直義務來龍王廟裡繼續照顧牡丹花的家人,他們愛花,護花的行爲卻又都是真的。

到如今,新的龍王牡丹的年紀也有十幾歲了,花株也是越長越大,花朵開起來同樣堪稱碩大,而且兇猛,每到花開時節,又開始漸漸的再度成爲本地以及周邊地區的一項盛事,人們成羣結伍的到龍王廟來欣賞新一代龍王牡丹的盛開時節的風姿,有如歡度節日一般。

在智清師傅講述着這些的時候,兔子小姐手裡的筆一直沒有停下來,除了問一些問題之外,她就沒擡過頭,筆尖飛快的,以讓人幾乎快有點眼花的速度在紙面上移動着。

而智清師傅也是照顧她那隻劃拉個不停的爪子,特意將自己說話的語速放慢,還不時的停下來問上一句,我這速度行嗎?要不要再慢一點。

知道的是這位筆記控又犯了病,不知道的,還真以爲這是在進行什麼現場採訪。

關於龍王牡丹的前世與今生,以及相關的許多傳說,智清師傅真是裝了一肚子,安然對這一點也是毫不客氣,以一種窮追猛打的難看姿態不停的發問,發問,再發問。

這要是換個話少的,不大愛說話的人八成要被她這通打破沙鍋問到底的勁頭弄得頭大發煩,幸好智清師傅這人倒是挺愛說話,平時也對這些關於龍王廟的各類傳說所知甚廣。但一般的遊客雖然對龍王廟的這類傳說也感到好奇,但好奇到拉住廟裡的師傅們死摳死摳問的……呵呵,還真不多,至少,智清師傅這麼多年才遇上安小然同學這一隻奇葩。

當然,除了像安然這變態的奇葩之外,也有一些記者對這些東西還是有些興趣的,但他們有興趣的話只會去找廟裡負責相關工作的工作人員,而智清師傅雖然話多,人也熱情開朗,無奈他負責的工作卻並不包括這一塊,也就導致了他空有一肚子的傳說卻無人可講。

也是難得讓他遇到了安兔子小姐這麼個愛好比較偏執的傢伙,滿足了他長久以來的一種渴望被傾聽,被採訪的**。

這讓他和安兔子小姐兩人一說一問之間,還真產生了那麼一點點相見恨晚的感覺。

就只可憐了其餘幾人,雖然智清大師的故事挺好聽,講得又生動有趣,雖然今天的天氣在冬天裡頭也算是難得的晴暖好天氣,但是長時間不做任何其他活動,只是站在那裡像是柱子一樣保持傾聽的狀態,哪怕穿得再厚再暖和,在東北的室外也不是什麼好受的滋味,寒冷的空氣比針尖還要細密,無孔不入從衣物的每個纖維和氣孔中鑽入,到達皮膚表面,再從皮膚的每一個毛孔繼續深入,直至骨頭的縫隙之間,所以說,類似於“凍透骨頭”之類的形容真的不是一種誇張,沒見風溼之類的病痛乃是東北人民的常見病痛嗎?

對於兔子小姐和智清師傅之種對交流民間故事的巨大興趣,安國慶等人實在是有點奉陪不起,於是,紛紛在周圍四處走動起來,只有剩下一個年紀正輕,身強力壯的江傑雲仗着自己好體格還站在一旁給他家女盆友充當護花使者。

好容易等着這兩人的交流告一段落,安然纔想起她最初請智清師傅留步的理由,,幫他們一家人在牡丹花的暖棚前拍照留念。

不過,由於智清師傅的一番交談,於是這次拍攝對象就不只包括他們這一行人,在徵得了智清師傅的同意之後,大家又與智清師傅在花前合了影。又由於智清師傅的個人要求,安然又幫他在廟裡各處單獨拍了幾張照片。

接下來,爲了將照片郵回來給智清師傅,他們交換通訊地址也就是自然而然的事了。

不過,他們依然沒有就此分手。

他們談論的話題隨着交換通訊地址而終於從龍王牡丹身上轉換開去,不過,依舊沒有離開龍王廟,關於龍王廟的各種傳說,傳聞,趣事,又有安然向智清師傅打聽一些晚間活動的安排和趣聞。

說過了暗間的活動之後,兩人的話頭仍然沒有打住,不過這一次倒是從龍王廟轉移開去,擴大到了津源本地的一些可值得遊玩的地方,以及與之相關的各類街談巷議的城市傳奇。

本來本着對佛教徒的充分尊重,哪怕安大廚對美食這個話題再感興趣,哪怕兩人聊得再熱火朝天,氣氛融洽,安然也沒想着請智清師傅推薦什麼本地的美食,不過,雖然本人由於信仰的緣故是個徹底的素食主義者,但作爲一個土生土長的津源本地人,智清師傅倒是主動向安然他們推薦了一些外地人不太可能通過書面方式獲取的美食信息。

523 生意上門372 奸計的得逞765 溫柔的警鐘714 方便環保9 美麗的笑容211 絕對的好事492 過於順利的談話630 白日撞鬼68 憤怒的後果179 美麗的蝴蝶126 幸福而便宜426 事發突然639 傳女不傳男631 安然小m596 難受636 社團活動329 獵奇的答案480 再次逃跑715 到達津源704 準備出發464 偷吻819 缺德攝影師621 如果再重生738 謹慎對待709 十年不夠124 宿命的賭約361 更高興一點225 吃貨的傳統146 偉大的存在210 實在的進步107 天時地利786 啃兩口478 海老師的選擇48 不破不立792 彩魚旗654 一般見識248 一個下馬威354 你個小傻冒338 拿走的東西268 都下湯鍋裡774 包租公158 天生的窮命381 手機的來源636 社團活動219 真丟了人了646 發福利191 巨大的進步66 廚房殺手385 一朵食人花504 小周姑娘的親疏遠近848 陌生的老爸848 陌生的老爸587 繼續算賬180 盪漾的安然198 沉重和溫暖677 曾經書友836 恢復流動332 吃貨齊聚首842 摟草打兔子122 人比人得死143 不需要幫忙337 吃燈草灰兒703 又是一年223 過於的樂觀522 到達寬仁365 開了個好頭540 小周姑娘的疑惑655 被傳染了138 看風景的人691 新遊戲822 你孫子的189 上帝急脾氣88 舉手之勞692 利益最大化781 傳說的真相790 特別平靜189 上帝急脾氣182 皮嫩纔是嫩542 一問三不知的小朋友585 惡劣的混蛋513 角色對調90 自由之身251 記仇的女人505 關於戀愛的問題404 生病有人疼463 表面平靜的新生活638 犯罪的快感529 吸引吃貨的體質207 黑社會分子744 公雞兄的原則35 避雨的靈感560 婚紗攝影52 等待決定554 抓兔子的理想112 翹到天上382 大盜處女秀493 李綵鳳的補充和意外41 爲什麼47 別無選擇的過往557 母親和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