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2章報酬

但是昭詢登基並沒有那麼順利。

如果皇帝大行,太后第一時間昭告天下:皇帝無子,以昭詢過繼,興許還不會鬧這麼大。如今新君已經登基,君臣名分已定,大夥兒奉他爲主,再來這一出老母雞變鴨——實在無論如何也說不過去。

昭詡不是高祖子孫,血脈已遠,又與先帝同輩,要過繼就須得認先帝爲父,他們可是嫡親的表兄弟。

燕朝如今據有中原,自認衣冠正朔,日後要窮追起來,豈不是大大沒臉?

當然太后已經顧不上這些。她原本的計劃裡,就沒想過會是個公主:誰能想到呢,欽兒福薄至此。

之前都說是個兒子。到孩子出來,已經是無可奈何。措手不及,又想着小小嬰兒,橫豎不能親政,是皇子是公主都沒差。就讓她先佔住位置幾年,她慢慢兒從宗室裡挑……挑個閤眼緣的孩子。

當然還是得小,大了養不親,也不好掌控;還得家世不顯——三郎當然是好的,但是三郎做外甥比做繼孫好。

而且選三郎,總須得問過元景浩,不讓阿嫵爲難纔好。

誰想事情就這麼泄了出去。太后甚至一時也沒有頭緒,到底是誰透露出去的——這事兒,可連阿嫵都不知道啊。嬰兒養在乾安宮裡,除了阿朱和王太醫,再不許人出入……除了、除了今兒登基。

自前朝回後宮,嬰兒哭鬧,阿朱抱着她去把了次尿……莫非就是這時候?

太后倒是想把當時在場的宮人、內奸,一個個揪出來打死,但是眼下也不是時候。眼下要緊的是先扶了三郎上位,堵住所有人的嘴。不然高陽王……那老頭子也是豬油蒙了心,口口聲聲膝下子孫繁盛。

他是高祖長子,血脈既親,輩分也高,如今肅宗墓木已拱,這老頭倒還硬茬茬地活着。太后也不得不多少留點臉面。

然而阿嫵卻說:“……其實未嘗不可。”

太后:……

“如今景浩不在京中,二郎又不贊同。九郎那孩子未必壓得住羽林衛。”王妃是不大看得上元明炬,當初李尚書回京,局面尚好,讓他協助宜陽王那是多大的臉面,結果他倒好,損兵折將回來,還倒打李家一耙。無論如何,昭詡纔是自己人,“在高祖子孫中挑一個,至少明面上壓得住。”

太后默然。妹子的心思她明白。要立三郎能倚仗的就只有南平王父子,如今南平王出征未歸,雖然重兵在握,但是遠水解不了近渴。昭詡又擺明車馬不贊同。元明炬頂不了太久……阿嫵也是怕。

但是她自個兒的兒子、自個兒的孫子、孫女她能做主,沒人能二話。高陽王的子孫上位,即便如今年幼,只要坐到了那個位置上,都不用十年,過上兩年她就能看到了……這天下,還有她坐的地兒麼。

前朝有的是教訓。

新君是個公主這件事,太后保密得太好,連南平王妃都瞞過了,更別說王公大臣。就是一向自詡消息靈通的濟北王,這次也沒有得到確實的消息。整個帝都暗流涌動的還只是皇帝不明不白的死。

元明修打出旗號來爲天子復仇這件事,也不過就讓他冷笑了一聲而已。沒有人覺得元明修能成事——雖然聽說這一路神擋殺神,佛擋殺佛。

嘉敏也不覺得。

前世元釗打着爲她父親復仇的旗號把洛陽燒過一遍之後,城中親貴都如驚弓之鳥,膽大的尚能渾水摸魚,膽小的索性捨身出家,元明修是躲到了城外莊子上。到周城進京,想找個人來當皇帝竟不可得。

原本週城屬意汝南王。

元釗進京的時候,這位緊急避難到吳國去了。後來的元釗兵敗,吳主派兵送還。最後沒有立成,是因爲城中傳聞這位好男色——嘉敏當時琢磨着,要這位叔王上位,周城的性向少不得大大成謎。

大概是不想背這鍋。

後來是派兵一家一家把人請出來議事。最後依祖制,鑄成金佛的是元修——換句話說,元修上位有運氣的成分,並不是靠武力。他生平並沒有打過大仗,更休說圍城攻堅——洛陽城這麼好下麼。

所以正月初九這天,雖然昭詡沒有歸來,嘉敏也沒有太擔心。新君登基,事多是應該的,這時候皇宮也遠遠不是龍潭虎穴。拉着嘉言去看謝云然,兩姐妹下棋,謝云然在旁邊觀戰。她身子有五個半月了。

南平王府一向嬰兒稀少,又是長子長孫,上下都小心翼翼,既不讓她管事兒,也不讓她勞神,最多也就在院子裡走上幾步。昭詡雖然忙,得空回家總要與她腹中孩兒說上幾句私房話,還不讓她聽!

昭詡不在的時候,三娘和六娘也是常來,她聽了片言隻語,知道府中眼下囤了不少糧草與藥材。三娘像是把部曲也抽調了過來。她像是很怕城中會起亂子。謝云然倒還好,昭詡從前閒時與她說過城防。

只要新君順利登基,這兩個月不出亂子,形勢就算是穩定下來。謝云然心裡想着。“啪!”嘉敏打了一下嘉言的手背:“又悔棋、又悔棋……都多大了!”

嘉言跳腳說:“就一角棋,你做阿姐的,讓讓我不行啊!”

“不行!”嘉敏斬釘截鐵,一口拒絕。

謝云然看得直樂。

然而總有人不想新君順利登基——無論這個新君是公主還是宗室子,元明修都打定了主意要攪亂它!

他對皇帝其實沒有太多感情,他又不是嘉言。同樣作爲高祖之子,無論高陽王還是他祖父,在肅宗時候都是被提防的。那時候還是周家的天下。後來胡太后上位,反而倚仗宗室,多少放了些權下來。

但是太后與皇帝之爭——他當然站皇帝這邊,太后終歸是要死的,太后終歸是要歸政於天子,頤養天年的。

何況李家滅門之後,京中已經大有非議,祖父也認爲時候到了。所以皇帝囑他兄長北上,他義無反顧地跟了去。

雖然之後種種,並不如之前所想:只要拿出皇帝密詔,宋王就下跪磕頭束手就擒,然後他們兄弟掃平叛逆,凱旋歸來,萬衆矚目,之後太后退位,歸政於皇帝,皇帝倚他們兄弟爲肱骨——都沒有。

他哥哥死了。

那個南蠻子,竟然敢殺宗室!最初他心裡的憤怒,在之後的兩個月裡,漸漸平息了下去。

當時倉皇出逃,幾近山窮水盡,要不是突然遇見一支貴人的行伍,奪了馬和乾糧,還真真未必就逃得過宋王的搜捕——他並不知道被他打劫的是溫姨娘——然而那也讓他的部曲損失過半。

殘兵敗將,無以言勇,元明修也就像當時許多不容於燕朝的人一樣,選擇了南下。

他最初南下只是抱着和當初咸陽王差不多的目的,求一個安身之地,孰料半月之後,吳主請了他去,說:“將軍節哀。”

他當時眉骨都跳了起來。

“燕主駕崩。”這句話方纔讓他安下心來。

但是立刻,他就像洛陽城裡的親貴一般,意識到了其中蹊蹺。當然僅僅懷疑是不管用的。直到他拿到安溪拿來的密信,雖然不知道出處,但是這時候,糊塗有糊塗的好處,便是假的,他也要把它當成真的。

即便是謊言,說上一千遍,興許未必騙得過別人,但是至少騙過了自己。

是太后毒殺了皇帝。

以母鴆子,萬惡不赦,如何能爲人主?

而之後的形勢也讓他一而再、再而三地喜出望外——這時候元明修已經不是剛出洛陽時候的天真了,他已經見識過戰場,知道戰場殘酷。安溪手裡只有七千將士——還不是老兵,都是新丁。

起初他覺得會一戰而潰,但是並沒有。

之後他覺得會一敗塗地,但是也沒有。

他們勢如破竹,一戰勝,再戰勝,節節勝利,到半個月之後,離洛陽已經不遠了。他擡頭,甚至能夠看到永寧寺的塔頂——他堅信他看到了。

他就要進洛陽城了!

皇帝死了,太后毒殺了他,太后自然不能再臨朝,非但不能臨朝,她——該死!

該誰上位呢。

同樣是高祖的子孫,他替皇帝報了仇。

元明修微微笑了一下,營帳裡燈火閃了一下。他想不到安溪這麼能幹,也想不到自己竟然有這樣的福分。當然,這是他應得的,他九死一生,應得的報酬。

第43章落水第480章 互疑第106章試探第491章 無緣第459章 逼宮第571章 身份第407章天命第39章餘波第601章 勸慰第615章 時局第60章搜身第74章選花第421章條件第152章醫館(一)第123章佳人(二)第169章刺客第135章辯經(二)第441章休想第256章對質第274章比丘第464章 華夷第163章禮成第61章刺繡第116章對弈(一)第567章 闖門第77章綁架第536章 真相第86章預言第286章來客第477章 眉彎第274章比丘第413章蠢材第408章求子第181章賠罪第1章重生第41章晚宴第122章佳人(一)第145章教訓(二)第659章 肝膽第451章 危機第365章見鬼第228章辭別第452章 罪名第20章進宮第286章來客第569章 心事第565章 從前第528章 再嫁第327章滅門(上)第464章 華夷第134章辯經(一)第428章天賜第536章 真相第380章求死第509章 善後第608章 驚馬第148章報答(一)第145章教訓(二)第475章 週四第88章變天第68章周城第582章 落地第323章及笄(下)第257章成全第224章逾牆第336章爵位第300章委屈第191章羋氏【上】第10章變故第601章 勸慰第315章傻子第17章壽禮第442章中毒第556章 進城第623章 赴宴第97章贈禮第34章解圍第13章九曲橋第387章賊子第337章出城(上)第445章保重第39章餘波第32章寺人第220章反轉第59章陷阱第366章家信第131章阿難(二)第325章九娘第462章 崔氏第155章掰謊(二)第23章破計第663章 碎片第649章 冬生第410章並肩第405章圖謀第458章 扣押第359章弒君第430章煮茶第13章九曲橋第417章五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