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生財之道

[======

=====]

第三卷

汴京篇

第二十章

生財之道

“呵呵,祥甫,看把你急的。

”李雋笑呵呵地招呼道:“來來來,都坐過來,我們好好合計合計。

這事的關係非常重大,各個細節都要好好推敲推敲,一定不能出錯。

李雋雖是笑語不斷,但從他的語氣裡可以聽出其鄭重,李庭芝他們也不敢再笑了,坐到李雋旁邊,等待李雋給出他的好辦法。

李雋理理思緒,道:“朝廷現在的情況,你們都明白,說好一片大好,說不好,問題也不少,我們千萬不能掉以輕心,以爲打了些勝仗,收復了部分國土就沾沾自喜。

相反,我們還要兢兢業業,小心行事,以期把後面的工作做得更好。

“皇上所言,臣等謹記。

”文天祥不無感嘆地道:“現在情況比起以前是好了很多,但是大量的國土還沒有收復不說,光是這仗打起來需要的銀子就多了去了,就是有金山銀山也是不夠花銷。

而朝廷現在是沒有什麼現銀,獎賞將士們要銀子不說,就是裝備也要不少銀子,一想起來就讓人發愁。

愁啊,銀子!”

文天祥這個忠直之士,很少有嘆氣的時候,即使在蒙古百萬軍中面對伯顏也是意氣自若,想到即將到來的銀子花銷之大,大到難以想象,可以說現在的花銷和即將到來的開支比起來根本就不算一回事,由不得他不嘆氣。

這話可是說到李庭芝他們心裡去了,不住點頭稱是。

特別是李庭芝那雙明亮的眼睛直勾勾地看着李雋,盼星星般盼着李雋給他支招。

“銀子籌也罷,借也罷,說到底就一個理,那就是要老百姓富裕起來,老百姓有了銀子,朝廷抽稅他們也纔拿得出來。

正所謂民富則國強,民不富則國不強!”李雋也是感慨良多地道:“我要給你說地這個主意不僅僅可以讓朝廷籌到大量的銀子。

還可以讓老百姓富起來。

如此好的辦法,誰不想知道,文天祥脫口道:“皇上,你快說吧。

李雋笑道:“我想過了,現在的條件也具備了,朝廷應該成立一個專門的機構用來籌措民間分散的銀子,這些籌措到的銀子可以借給那些商人。

製造商,土財主們,讓他們手裡擁有更多地銀子,他們就會去擴大規模從事生產,經濟就會欣欣向榮,一派生機。

“皇上,你的想法不錯,可是那些有錢人不是裝窮。

不是把銀子埋在地下,要他們拿出來借給別人,實在是困難。

”李庭芝以獨到地眼光探究問題,道:“這些土財主們寧願把銀子帶進棺材也不願意拿出來用,這難度不小。

好在,我們採取了一些措施。

現在這現象少了許多。

”想到這種陋習,不住地搖頭。

其實,把銀子埋在地下也不拿出來用,說到底不是個人的錯,而是朝廷的問題,因爲他們沒有安全感,不敢把銀子拿出來。

中國的富翁有了錢還要裝窮,而西方人有了錢就去招搖,這是一個極爲有趣的反差,究其原因在於西方國家承認私有財產。

並對私有財產進行有力的保護。

而中國古代實行的是高度集權地帝王制度,這種制度對中國的發展的確作出過重大貢獻。

但在對私有財產的保護上就不太好說了。

皇帝的喜怒哀樂都是國策,可以任意生殺予奪,誰有了銀子誰就成了眼中釘,要他們不裝窮都不行。

這種情況就是在現代社會中也存在,據說中國富翁的財產很難統計到,因爲他們往往把自己的公司或是股票掛到別人名下,讓人無法查找。

李雋這個擁有豐富學識的現代人當然明白其中地原因,道:“這點,朝廷要予以理解,他們這麼做也有他們的顧慮,主要是朝廷對他們的財產保護不力,皇帝的喜怒哀樂皆爲國策,高興了亂賞人,而這些受賞的人往往沒有什麼功勞。

不高興了,又亂處罰人,被處罰的人又沒有大錯,不就是說了些難聽地話嘛,良藥苦口利於病,忠言逆耳利於行,說得好聽一笑置之,不好聽就姑妄聽之,用不着去處罰人。

”感嘆道:“這就是昏君啊,正是這些昏君的胡作非爲給人以不安全感,纔有‘伴君如伴虎’的說法。

這一席話幾乎把中國古代帝王的不是之處概括完了,作爲一代帝王,李雋能直言實是難能可貴,文天祥他們感動無已道:“皇上聖明!”

皇上聖明這四字他們用過不知道多少回了,但是這次的意義與以往大不相同,因爲他們從李雋的話裡感受到了一種氣氛,那就是:有話你就說,好的也罷,壞的也罷,一句話,言者無罪,你儘可以知無不言,言無不盡!

能有如此氣魄者,在中國歷史上少之又少,秦皇漢武姑且不論,就是以善於嘉納雅言的唐太宗也有不聽忠言,意欲殺魏徵的時候。

李雋來到這個世界後地所作所爲無不昭示了一個理:肚內可撐大船,虛懷若谷,從未見他因一言不合而怒斥過一個人。

如此之君,千古少有,文天祥他們是感動得眼裡地熱淚幾欲滴下來了。

“你們不要說好聽的了,我說地都是事實。

”李雋謙道:“要想他們把銀子拿出來從事生產,只有一種辦法,那就是要給他們以安全感,在這點上朝廷已經做了很多工作,這還不夠,還要加強。

朝廷要制訂一部專門保護私有財產的律法,任何人也包括皇帝在內,不得以任何理由剝奪別人的私有財產。

頓了頓,道:“連坐之策和誅滅族人,以及家產抄沒充公的律法就廢了吧。

一人犯法,僅治一人。

不得危及他的家人和親朋好友。

對於財產,只沒收非法所得部分,合法地收入應該給予保證,不得沒收。

連坐之策,在中國歷史上使用了幾千年,實是很不人道的一條法律,有多少無辜者因此而葬送了性命。

實是中國歷史上最爲讓人髮指的苛政之一。

然而,對於文天祥他們來說。

連坐之策似乎是天經地義的事情,乍聞李雋之言還以爲自己的耳朵聽錯了,傻愣愣地看着李雋連說話都忘了,過了好一陣子才一齊反對道:“皇上,不可!”

李雋明白他們要說什麼,揮手阻止道:“你們說說看,連坐之策誅殺了多少孩子。

有的纔剛出生,他們什麼都不明白,他們有什麼罪過?難道說出生在一個罪犯家庭是錯嗎?這事由天定,誰能左右?朕一想起這事,心裡就不是滋味。

”說到後來,已經熱淚盈眶。

(按:連坐之策確實讓人難以接受,作者我也無法按受這一苛法。

話裡自有一股悲天憫人之氣,讓人無法反對。

李庭芝站起身來。

讚美道:“皇上聖德,臣無話可說。

文王化及鳥獸,詩書所美,獨不廢此苛法,實是讓人痛心疾首,臣以爲皇上仁德比之文王猶有過之而無不及。

文天祥抹抹眼睛道:“皇上。

臣也無話可說。

朝廷若是連罪犯的合法財產也予以保護地話,這是對國人最好的保證,他們就會有安全感,臣相信不用多久埋銀子於地下地陋習就會根絕。

如此一來,朝廷就會平憑不少活銀,大宋朝的經濟就會一派欣欣向榮。

”他說的活銀,用現在的話來說就是處於流通領域的錢,也就是資本。

“《國策》有《千金市馬骨》的寓言,皇上此舉與此同,朝廷連罪人的合法財產都要保護。

況無罪之人地財產能不保護嗎?”陸秀夫引用寓言。

道:“臣敢斷言,用不了多少時間。

就是前代先祖們埋於地下的銀子都會起出來,用於錢生錢,朝廷無異於平空得到許多座金山銀山。

千金市馬骨是一個寓言故事,是說燕王想要千里馬,努力三年都沒有得到。

燕王就派近臣去買,近臣一番奔走之後終於找到一匹千里馬,但是千里馬已經死了,近臣就把馬頭買下來了。

燕王很是不高興,就責備近臣說:“我要的是生馬,你爲什麼用五百金買死馬的頭?”近臣回答說:“大王你連死馬的頭都要用五百金去買,還愁買不到千里馬?”燕王大悟,不怪罪近臣。

消息傳開,四方賣馬者絡繹而至,不出三年終於買到三匹千里馬。

李雋此舉與此類同,可以想象得到,國人知道連罪犯的合法財產都要予以保護,自然是不會有什麼後顧之憂,即使有,也會少很多,會起出埋在地下的銀子用來投資。

歷朝歷代埋在地下的銀子不在少數,要是起出來地話,其數目必然不少。

得到銀子倒還是小事,最重要的是堅定了國人的信心,可以放開手腳去擴大生產,這纔是最重要的,最根本的事情,也是李雋樂於看到的。

當然,還有一個副產品,就是李雋輕輕鬆鬆地廢除了連坐這一苛政。

廖勝功他們也是明白過來,自然不會有異議。

能夠得到李庭芝他們地支持,李雋很是開心,道:“銀子也是一把雙刃劍,有了銀子雖是好事,也是壞事,關鍵在於要如何用好,這就是我們要成立這一機構的原因,這機構的名稱就叫銀行吧。

“銀者,銀子也;行,流動也。

銀行者,銀子流通這之地也!好名字!好名字!”李庭芝摸着鬍子品評起銀行的名稱,讚不絕口。

“銀行不就是‘長板凳’的另一種解釋嘛,還給你咬文嚼字地賦予這樣的含義,笑死我了。

要是現代人聽到你的話,肯定是笑掉大牙。

”李雋在心裡如是想,要不是此時正在商議重大國事的話,李雋肯定是會笑得上氣不接下氣。

銀行的起源是因爲貨幣交換人是坐在長板凳上進行交易,時間長了“長板凳”就成了銀行的代名詞。

英語裡地說法說“儲錢櫃”。

在中國,古代以銀子爲通用貨幣。

而經商地店鋪又叫行,翻譯時就譯爲“銀行”。

文天祥大拇指一豎,讚道:“妙論,妙論!”

陸秀夫也是一副此言大妙之概。

李雋見了他們地感嘆樣,真想放聲大笑,強忍住笑道:“銀行地作用就在於把這些分散在民間的銀子集中起來,再發放給有需要的製造商和商人們。

當然。

銀行爲了吸引這些散銀,要支付一定的利錢纔會起作用。

纔會有人去存銀子。

他們放銀子,也要收利錢,如此一來一往,他們賺的就是這個利錢差值。

“而這些製造商和商人們,他們只要支付一定的利錢就可以從銀行借到銀子,就不用愁銀子不夠,就可以放手擴大生產。

李雋用最簡單明瞭地話把現代銀行的作用說得很清楚了。

李庭芝他們一點就通地才智之士,一想就明白,無不是大喜道:“這些散銀分散在民間,用又不用,就成了死銀,一到了銀行就成了活銀,效用就大了。

李庭芝表現出了他過人的洞察力,高興勁一過。

皺着眉頭道:“皇上,銀行好是好,不過,朝廷卻難以馬上籌到銀子。

而大戰在即,要是沒有足夠的銀子的話,問題很棘手。

馬上籌集到大批大批的銀子纔是最重要的事情。

要是等銀行發揮出作用,把銀子發放出去,經濟發展起來再收稅的話,不知道是猴年馬月了,李庭芝這話一下點醒了文天祥他們,他們地高興勁一下子全沒了,點頭贊同道:“對呀,祥甫所言極是。

我們真的是高興過頭了,居然忘了這事。

李雋笑嘻嘻地道:“這問題好辦,就着落在銀行身上。

“皇上。

這怎麼能行呢?”文天祥馬上表示反對。

道:“皇上,銀行是爲製造商和商人們開設的。

朝廷怎麼能插手,把銀子調走呢?皇上,臣敢斷言,要是朝廷從銀行調銀子的話,銀行不可能開起來。

陸秀夫想了一下發表看法道:“皇上,商人們最不想打交道的就是朝廷官府,要是朝廷去調銀子的話,文大人所言不無道理。

“你的話只說了一半,商人們最不想打交道的就是朝廷這點沒錯,但是他們最想打交道地還是朝廷官府。

”李雋笑着反駁道:“商人們最不想與朝廷官府打交道是因爲他們擔心朝廷黑他們的銀子,或是羅織罪名把屎盆子扣在他們頭上,只要朝廷講信譽,依法辦事,他們就不會擔心了。

商人之所以想和朝廷打交道,是因爲朝廷的開銷大,利錢多,有賺頭,他們這些無利不起早的商人還有不削尖腦袋往裡鑽的道理?”

與朝廷官府打交道真的是既想又怕,怕地是不給錢,還扣上罪名,被無端刁難,這點就是在現代社會也是層出不窮之事。

有句話說的“與天鬥,與地鬥,不與官鬥”,很好地道出了他們的心聲。

李雋接着道:“對於後面這一點,是因爲朝廷的官員出了問題,要麼無能,要麼收受賄賂,高價收購,造成利錢豐富。

這種情況,朝廷一是要承包商競價,二是要加強官員的監督與管理,還要提高他們的素質,要他們精通商務。

這話真的是切中了核心,李庭芝他們這些精通實務的人打從心裡佩服出來,道:“臣等謹記。

“朝廷從銀行獲得銀子不是去強行徵調,而是去借,和商人們一樣的身份,給一樣的利錢,也可以多給點利錢。

”李雋開始支招了,道:“借到地銀子,朝廷再花出去,製造商們,商人們地產品就有人收購了,他們就不用擔心沒銀子賺,還有不拼命去生產的道理。

這話用現代經濟學地話來說就是朝廷從銀行裡借來銀子再花出去,也就是擴大了需求,從而供給也會跟着增大,整個經濟就會擴大。

“這可是一個絕妙的主意!如此一來,朝廷一夜之間就會擁有用不完的銀子。

”廖勝功高興得嘴都合不攏了,眼睛都僅剩一條小縫了,興奮之極地道。

他這個總參謀長最愁的就是沒有足夠的軍費用來應付這場決戰,突然之間擁有無數的金山與銀山。

軍費多地是,他能不高興嗎?沒有高興得蹦起來就很不錯了。

杜大用的眼睛裡也是冒出了美麗的小星星,振奮地道:“皇上,騎兵的作戰能力將會大爲提高。

”他高興之下居然省掉了一句關鍵性的話,那就是“有了銀子”四字。

李雋這招真夠高明的,文天祥他們是欽佩無已,道:“皇上聖明!”

“這有什麼好奇怪的。

現代社會那些哪個政府地債券不是銀行收購的?又不是什麼新發明,用得着如此大吹法螺嗎?”李雋在心裡不敢領受。

李庭芝又一次表現出了他地過人洞察力。

問道:“皇上,這有一個問題,就是要取信於銀行,而歷來民間與朝廷都有些不該有的隔閡,再加上朝廷要從銀行借銀子,臣以爲銀行要辦起來恐怕難度不小。

這的確是一個大問題,廖勝功聽了他們的話。

無異於當頭一盆冷水澆下來,高興之情一下子全沒了。

李雋環視他們一眼,笑道:“辦法不是沒有,而是很簡單!”

李雋這人神奇的地方不僅僅在於他策出無方,讓人意想不到,還在於他很夠用非常簡單的辦法解決高難度的問題,他說簡單地辦法肯定是很有妙用,李庭芝他們無不是睜大了眼睛看着李雋。

好象李雋是香餑餑,而他們是饞嘴貓似的,就差流口水了。

銀行在現代社會起着極其重要的作用,正是由於銀行的存在,才使得那些數額不大的錢能夠集中起來,進入流通領域。

對國家經濟的發展發揮重要作用。

李庭芝他們這些古人雖然還不能完全理解銀行的巨大作用,但是以他們過人的理解力已經知道銀行要是辦好了,對於南宋來說具有極其重要地意義,無不是很是期待。

李雋理解他們的心情,道:“這辦法也不是什麼高明辦法,只要朝廷給銀行擔保就行了,要是銀產關閉了,銀行欠下的銀子就由朝廷出,償還那些在銀行存銀子的人。

不少現代銀行都是由政府擔保,之所以要由政府擔保。是因爲沒有比政府更能取信於民的機構了。

也沒有哪個機構比政府更能弄到錢的了,只有由政府擔保纔會取信於民。

老百姓纔會把錢存到銀行去,這一點看似便宜了銀行家們,其實是一個很不錯地高招。

不過,文天祥他們卻不是一下子就能明白其中訣竅,文天祥率先反對,道:“皇上,此事萬萬不可。

朝廷要是給銀行擔保,那不是白白便宜了那些銀行?朝廷的銀子是老百姓的,要是用來擔保,很不公平。

這的確是一個不錯的反對理由,陸秀夫他們也是贊同,道:“皇上,文大人所言有理,臣等也是這樣認爲,此事關係重大,還請皇上三思。

李雋並沒有馬上發表看法,而是看着正在沉思的李庭芝,問道:“祥甫,你以爲如何?”

“皇上,此事關係重大,臣一時之間也難以決斷,請容臣想想再說。

”李庭芝表現出了穩重的作風。

李雋端起茶杯喝口茶,道:“好吧,給你一盞茶時間。

李庭芝根本就沒有用一盞茶時間,思索了一會,道:“皇上,臣贊同。

首輔大臣又一次語出驚人,文天祥眼睛睜得老大,直勾勾地看着他,要不是文天祥知道李庭芝是個穩重人,如此說話必是深思熟慮的結果的話,必然是馬上就責問了。

“由朝廷來保證,僅僅是一種信譽,只有由朝廷保證才能取信於民,也只有朝廷纔有如此財力,也只有朝廷才最適合做這種事。

”李庭芝一連用了三個“只有”道出了朝廷擔保的必要性。

文天祥地反應也不慢,一想是這個理,不過他仍有顧慮,道;“可是,朝廷最應該公正辦事,要是朝廷擔保地話,問題就不好辦了,難保朝廷不會失去公允。

”他這人太正直,什麼事都從公允去想,纔有是言。

李雋並沒有因爲文天祥的反對而不高興,而是很高興,讚歎道:“履善之所以有是言,是因爲履善公正廉潔,堪爲百官楷模。

“皇上過獎,臣愧不敢當。

”文天祥忙謙道。

李庭芝以一個政治家務實地態度道:“當然,朝廷擔何也不是無條件,而是有條件,有規章依律法來擔保。

其中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要是銀行關閉的話,朝廷就接收,由朝廷處理,所有的收入歸朝廷所有。

這話乍聽之下冠冕堂皇,仔細一想卻是暗含機鋒,也就是說要是銀行倒閉的話,朝廷接收處置,所有的收入歸朝廷所有,表面上這種擔保是便宜銀行所有者,實際上還不知道誰便宜誰呢。

“依律法擔保這點很重要。

”陸秀夫很是贊成,道:“在這之外,還要加上一條,就是朝廷來擔保的話,朝廷要收取一定的銀子,擁有某些優先權,比如朝廷需要軍費的話,可以優先從銀行借得。

他這話的意思再明白不過了,意思是說只要銀行成立起來了,軍費就不是問題了。

現在最緊要的事情就是籌夠足夠的軍費,這個天大的難題迎刃而解,誰還能說什麼?文天祥不無自責地道:“皇上,臣辨事不明,還請皇上責罰。

“現代社會經歷幾百年才建立起銀行,其作用也是一步步發展起來的,你這個古人能夠理解到這種程度已經很不錯了。

”李雋的心裡感嘆文天祥他們這些古人的驚人理解力,安慰他道:“履善不用自責,不是說過了嘛,言者無罪,有想法就說,這要成爲一種制度,才能嘉納雅言,才能兼聽則明!”

“皇上!”文天祥感動無已。

李庭芝出主意道:“皇上,臣以爲可以把錢莊集中起來,成立一些銀行。

銀莊本身就有存放銀子的效用,這樣做的話就是事半功倍。

“還有,應該由朝廷牽頭,引導他們進行一些合併,纔會形成大的規模,老百姓的信心纔會足。

”文天祥跟着獻計。

陸秀夫接着說:“皇上,臣在廣州時,那些商人老向臣抱怨說,他們每一次進行交易,要帶很多銀子,很不方便,可以着落在銀行頭上,讓商人在此地存入銀子,到彼地提取銀子,如此一來交易就方便多了,對於南北貨物的流通很有好處。

“這銀子無論是在哪裡存入,還是要運到需要的地方,要不然因爲銀子不足會造成價格不穩。

”廖勝功以軍事家的眼光分析道:“爲了打造一個良好的治安環境,朝廷要加大力度打擊那些胡作非爲,不法之徒。

杜大用也是很興奮地道:“必要時,可以出動軍隊,實施鎮壓。

臣敢斷言,要不了多久,再也不敢有人起非份之念,銀子的運送就安全多了。

“你們這些古人真不簡單,只要提個頭,你們就會想到很多,真是不容易啊,千萬不能小看古人。

”李雋在心裡如是感慨,道:“中華有人!”

第13章 佛門弟子(上)第3章 悲慘人生第20章 臨安保衛戰(中)第3章 力挽狂瀾(下)第18章 重慶戰役第58章 難解玄機第11章 百姓擁戴(下)第76章 血債血償第28章 連環計第41章 新戰術體系第73章 關中父老第59章 長江水道第67章 再戰郭侃第19章 奪氣之戰(中)第28章 多情皇后(上)第64章 渭水軼事第68章 宮闈秘情第18章 重慶戰役第17章 重建計劃(下)第20章 臨安保衛戰(下)第19章 奪氣之戰(下)第89章 光復大都第31章 新技術(下)第32章 大都風雲(上)第6章 威壓權臣(上)第88章 忽必烈的末日第84章 首戰日本第47章 海上驚情第59章 戲法奪城第25章 臨安血戰(上)第3章 力挽狂瀾(上)第53章 黃河上的較量第5章 名臣氣節(上)第47章 火燒碭山第74章 圍殲郭侃(下)第16章 三千壯士(下)第50章 攻佔松江第62章 世外高人第64章 渭水軼事第1章 龍騰萬里(上)第7章 一網打盡第19章 皇家科學院第8章 運籌幃幄(中)第49章 戰火重燃第65章 會師汴京第26章 揚州會戰第32章 柳河子出手(上)第30章 神兵天降第60章 奇計破城第16章 三千壯士(下)第32章 柳河子出手(上)第75章 圍殲旭烈兀(下)第54章 危機重重第11章 新事新氣象(上)第21章 議和(上)第24章 揚州解圍(上)第31章 新技術(下)第20章 臨安保衛戰(下)第69章 運籌幃幄第54章 危機重重第41章 新戰術體系第69章 運籌幃幄第38章 醫學奇才第73章 圍殲旭烈兀(上)第28章 多情皇后(中)第75章 血洗函谷關第15章 英雄歸來第36章 援軍到來第25章 臨安血戰(上)第30章 賊船第72章 光復汴京(下)第18章 重慶戰役第29章 新的危脅(上)第11章 全面改革第75章 圍殲旭烈兀(下)第9章 權臣伏誅(下)第17章 初戰告捷第9章 權臣伏誅(下)序言第21章 絕密武器(中)第18章 城頭罵賊(上)第44章 喜慶春節(上)第21章 絕密武器(中)第66 古剎梵聲第57章 郭侃受命第28章 多情皇后(上)第74章 屠城慘劇第43章 埃及蘇丹第78章 出兵東瀛第87章 第二戰場第36章 援助非洲第31章 新技術(下)第43章 埃及蘇丹第16章 三千壯士(下)第54章 郭侃入伏第81章 舌戰真金第17章 初戰告捷(下)第19章 皇家科學院第30章 衝冠一怒(下)第20章 臨安保衛戰(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