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又火了一把上

重生之溫婉 四 又火了一把(上)

明睿忍不住問道:“娘,夏瑤姑姑說你是第一才女?是真的嗎?”明睿怎麼都不能相信他娘是第一才女啊,顛覆了他的認知啊!

溫婉見到明睿那一臉的不相信,笑呵呵地說道:“聽你夏瑤姑姑胡說八道。什麼天下第一才女,那都是欺世盜名,捧出來糊弄別人的。咱們家不稀罕。娘只喜歡跟我家寶寶小寶,再等着你爹回來。一家團聚,娘這一輩子就圓滿了。”什麼天下第一才女,都是胡編亂造的,捧出來的呢!恩,確切說都是盜版的。她受之有愧,所以堅決不承認。

明睿一滯,好吧,他孃的思維他理解不了:“娘,你很想爹嗎?”

溫婉因爲天熱容易出四:又火了一把(上)汗,所以不大抱兩個孩子。怕弄得孩子粘糊糊的。摸着睿哥兒的頭:“想,娘就想着一家團聚。你爹答應過娘,等他回來啊,就再不離開娘了,也不離開你們了。到時候我們一家四口,就能開開心心在一起了。”

睿哥兒不說話了,就抱着溫婉的腿。看來爹孃感情比他想象的還要深了“娘,爹很快就會回來的。到時候我們就能一家團聚了。”

溫婉恩了一下。心裡想着也不知道白世年如今在做什麼。

白世年在屋子裡鬱悶呢。皇帝否決了他的提議,說着火器數量有限。不能大量供應。也就是說他的希望破滅了。

八月的天,悶得人受不住。白世年忍不住怒罵着:“這見鬼的天氣。”不僅是天氣見鬼,邊城的事情也見鬼。他上位以後,藉助高秦跟高山花了大工夫想要挖掘那些掩藏的毒蛇(溫婉認爲這些人是老鼠,因爲不能見天日,白世年認爲這些人是毒蛇,一個不提防就在背後咬你一口,置你於死地)。可結果是什麼都沒有,這些人好像憑空就消失。雖然高秦說這些四:又火了一把(上)人已經元氣大傷。不足爲懼,但是白世年卻認爲斬草不除根,春風吹又生(夏影吐槽:若是能剷除,難道我還會手下留情。真是……)。

高秦捧了一個西瓜過來:“天氣燥熱,人也心浮氣躁。將軍吃個西瓜消消火。”這個火,是指火氣,不是指怒氣。

若是往常,葉詢肯定會譏諷上兩句,但是,葉詢真沒這個心情。他吃着西瓜。想着若是夏嫺在這裡。這個西瓜肯定會比還吃了。咳,他都跟郡主表明心跡了,但是郡主卻說看夏嫺的意見。夏嫺對他那麼反感,哪裡還有希望。當初真不該多事,真不該胡說八道,悔不當初悔不當初啊!

宋洛陽得了溫婉的這本啓蒙書,當天就下了帖子,邀請了很多人。可不只去了他的那些個好友。京城裡很有名望的與他關係都不錯的人都邀請上了。這些人,包括了海家學院的不少的先生。

宋洛陽派去的小廝告訴衆人,明日來要給衆人一個驚喜。而且絕對讓大家來了就不後悔(很有打廣告的意思)。

溫婉知道宋洛陽廣邀文人雅士。搖頭:“看來,我在京城裡又要火一把了。”溫婉真覺得她是大齊的名人了,風吹草動都被人知道衆人暴汗:你才認爲你是名人,太孤陋寡聞了。

夏瑤認爲很好“郡主,有先生幫你宣揚,對郡主來說是好事。省得這些人得了便宜還賣乖。總說你身上銅錢味重。就讓他們看看,郡主有多博學。”明明是羨慕嫉妒溫婉手裡的錢財,卻總是用着酸話。譏諷溫婉堂堂一個天家女就鑽錢眼裡。特別是之前整頓銀行的事件以後,溫婉的血腥手段,又讓這些人尋了把柄藉機攻擊溫婉。當然。都是私底下的行爲。

溫婉對此也很無奈。在這個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的時代,她就算爲大齊累死累活地賺錢,在那些史官的筆下,也是一個吝嗇小氣滿身銅錢味的財女。沒辦法,這些人天生對做生意的商人鄙視。不是一朝一夕能改變得了的。

溫婉說起來真是幸運的了,有宋洛陽爲她正名。在朝野的名聲也纔沒那麼糟糕。

明瑾要看啓蒙書。溫婉表示沒有了。改口說着講故事了,明睿的練功房有兩個,一個是與玩具房合併的,另外一個是單獨的。溫婉若是在,陪着明瑾的話,就讓明睿去另外的練功房裡練功。她不想影響明睿。這也幸好溫婉的房子夠大,隨便她折騰。

溫婉想着,接下來她估計又得關門謝客了。咳……

宋洛陽獻寶似的將溫婉編著的這本厚厚的兒童啓蒙書,推薦給在座的所有人看。這本書從第一個輪到最後最後一個。衆人議論紛紛,讚歎有佳。以前的書都是中規中矩的,從第一行到最後一行,都是滿滿的字。哪裡有這麼圖文並茂,還有摻雜了很多故事在裡面。這些故事還都很有趣,咋讀一笑。仔細深思卻大有內涵。衆人都說着這將是學術界的一大創新。

彭老站起來:“老宋啊老宋,沒想到你悶聲編著了這麼一本有寓意的好書。老宋,都不給我們透露一下消息。你太不夠意思了啊!”要是知道,他肯定也要幫襯一把了。

宋洛陽哈哈大笑:“不是不是,我若著書怎麼會不跟你們說。這是溫婉編著的書籍。她編著這本書籍,爲的就是給我兩個徒孫當蒙用的。我也是昨日去溫婉哪裡看兩個徒孫,與溫婉說話的時候碰巧說起這件事,我都不知道這個丫頭編著了這麼好的一本書。我當時已看下了一大跳,溫婉那丫頭卻說是自己的塗鴉之筆。”宋洛陽沒提自己其實也是出了大力的。給溫婉提供了諾大的幫助。

衆人全部都呆滯了:“老宋,你說的可是真的?”

宋洛陽樂開懷了,溫婉編書出名,最高興的莫過於他了。看誰還敢譏諷溫婉滿身銅錢臭。說他這個天下第一學士沒眼光。他眼光超準的好不好:“你們看,這上面的是正體字,這是溫婉最擅長的正體字。老金,老彭,你們都是見過溫婉的字的。這做不來假。那丫頭,若不是碰巧被我知道,可就埋沒了這麼好的書不能問世了。託了我兩個徒孫的福,若不然,就拿丫頭的性子,哪裡有時間著書。”

溫婉的字體,對外用的都是正體字。而且編書是給兩個兒子肯定也要用正體字了。總不能用狂草吧!

宋洛陽的幾個好友都見過溫婉的字體。幾個人認真辨認紛紛點頭:“確實是郡主的手筆。而且這些作畫手法,是郡主所畫無疑。”筆跡對,作畫對,確認是郡主無疑了。而且是爲兩個孩子做的啓蒙書,那就能解釋爲什麼突然之間郡主會編著書籍了。若不然說郡主突然編書,也沒幾個人相信。

得到權威的確定,衆人紛紛恭賀宋洛陽有眼光,發現了郡主編著得這本書。宋洛陽得意洋洋地對着幾個老友說道:“我說過吧,我一個學生,就能比得上你們所有的學生。我沒說錯吧!”老了老了,就是老小孩了。而且宋洛陽聽不得別人說溫婉的不好。溫婉就是他的孩子,怎麼能讓別人說不好呢!

幾個大儒相視無奈一笑,這個老宋真記仇,當年他們只是對宋洛陽收一個女學生表示了反對意見。收溫婉這個啞巴學生,實是讓所有人大跌眼鏡。他們表示反對,也沒其他的意思。只是認爲這有損他的名氣,畢竟是一個啞巴,還是一個勳貴的啞巴。只是這麼多年過去了,衆人也不再提。

當然,幾個好友也沒跟宋洛陽計較。他們其實都知道宋洛陽的心病的。溫婉郡主有才,而且有大才。但是溫婉的文學才華丟棄,反而去做生意去了。白白浪費了一身的才華。他們都嘆可惜,作爲老師的宋洛陽更是了。但是溫婉郡主的作爲是爲國爲民,他們總不能從皇帝手下搶人。搶不過啊!如今溫婉郡主編著了這本書,讓老宋知道溫婉郡主沒有荒廢了自身的才華,喜出望外是肯定的。

衆人見到宋洛陽歡喜的神情,更是不吝嗇讚美之詞,宋洛陽高興得不行:“今天,我就開兩罈子桃花酒,給大家助興。”一攤子桃花酒有二十多斤,往常夠宋洛陽大半個月了。

在座二十多位,都是文人雅士,基本都喜歡小酌兩杯。而宋洛陽這裡的酒,衆人都知道全部都來源於郡主府。郡主府裡的家釀,價值千金,有價無市。這裡面不少的人都是隻聞名不知味,嫩的有幸品嚐到。今天佔了一個大便宜。

這次的宴會,宋洛陽喝醉了。歡喜地醉了,夏凡伺候着宋洛陽躺下,跟蘇氏嘟囔着:“老爺也真是的,一點都不知道愛惜身體。”

蘇氏淺笑道:“沒事,他着是高興。郡主編書,他比自己編了書都高興呢!”

夏凡聽了輕輕一笑。

夏凡跟蘇氏相處的很融洽。蘇氏嫁進來以後,府邸與之前沒兩樣。裡外都還是夏凡操持着。唯一區別的是宋洛陽身邊多了一個紅袖添香的蘇氏了。不存在爭寵事件,更沒有那些亂七八糟的事情。

溫婉當初稱奇被夏瑤嘲笑了一番。其實原因很簡單,蘇家讓蘇卿下嫁,是讓蘇氏將來能享受子孫後代的香火,蘇氏與宋洛陽與其說是互相愛慕不如說是互相欣賞的知己。夏凡也不是那等拈酸吃醋嫉妒心強的人,加上府邸裡只宋季一個孩子,宋季聰慧好學,以後前程無量。自然是妻妾和睦了。

相爭,也是爲利益相爭。如今沒什麼可爭的,相處和睦是再正常不過的了。誰放着好日子不過,天天去算計。rq!!!

一百七十責問上一百四十三產業移交七十六分家三十九退親事件一五八替白世年擋災四十一添妝一百二十三喜歡破規矩的人一百三十一白世年的信兩百一十三膽怯的翎昸下一百五十八九十三表妹到來下一百五十八兵圍郡主府上一百五十三週王的怒火兩百一十四海口軍權二十四元宵中八十八農作物中一百零一心疼一百零五二老爺的折騰二百二十皇帝的思量三一百六十二越線一百四十一老相爺大壽上二三三相幫加更求粉紅明睿番外一二十四現實下一四一傷殘士兵的處置二十五作假風波下九十八寧王一百三十三暴怒的皇帝第二更求粉紅五十八結盟五十一暗手下九十五毒茶上一百零九曹家作客一九六幫白世年說情十打雜工五十九管家六更660粉紅一百五十一皇帝的激勵二十五求證一百二十八氣質美人一百八十九四十八冷二0一兩禽相悅一百六十三倭寇捲土重來二十一備嫁下一百八十一女人心傷不起五十一平向熙再入獄兩百二十三摔第四更一百七十三夏影的請求三十四賽詩上十打雜工一百零四求情一百六十一洗三爭寵上五十九悲傷下一一三兩虎鬥二0二燕祁軒的抗拒八十一雜事下二百白世年的定力二十三暈菜的八卦一六五丁家小姐下二十七各路算計九十八週王流放二十八明身份十四章 發威下四十五鄭王妃生辰中一百零五平向熙探病二二五鄭王遇刺下一七六逃脫上七十一桃花酒一四三白家四十八出走上三更求粉紅五十一搶手貨一百二十徐仲然求親一百零八動上二十七海軍軍權九十七虎威軍出事下一百一十六聞躍下第6章 鄭王府做客(上)兩百零九探病十三發威上一百二十徐仲然求親十八趙王七十三出事上一百三十六老夫人氣死了一三四獻俘一百零三心思五十一平向熙再入獄兩百二十一背叛第二更求粉紅夢璇番外上九十八兔兒爺一百六十一兄弟倆的擔心七十三方夫人說親八十七批命六十八玉秀事落一百六十七皇后要回來二十八京學堂一百二十八引導一九二趙王被圈上十七趙王府上六十八平國公的憤怒八十七農作物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