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變法!長路漫漫

兩日後的殿試,李巖雖然是會試第一,成爲今年春闈的會元,卻是沒有成爲金科狀元,就是連三甲都沒有進,僅僅是成爲二甲第一,賜進士出身,也就是所謂的第四名。

其實並非李巖才疏學淺,亦或者說是還有能者輩出,因爲但凡能成爲會元者,可想而知其能力都是相當出色的。

但是對於朱建而言,卻是有着自己的顧慮,他之所以沒有將李巖定位金科狀元,實則是因爲這狀元太過顯眼,朱建想要讓李巖成爲自己重要的智囊,卻是不需要一個太過於顯眼的公衆人物。

而二甲第一,則是位於一個極爲被人忽視的角落,而且二甲第一,卻也不埋沒李巖的真才實幹,可以說也算是朱建給他的肯定。

二則,李巖畢竟年輕,過早的殊榮,整日的頌聲圍繞,難免會有所懈怠,而適當的打壓無疑是朱建對於李巖最好的培養。

儘管說沒有成爲金科狀元,甚至說是連一甲都沒有進,李巖雖說有些不快,但是一份來自於皇帝的親筆書信卻是讓李巖舒暢了許多。

他卻是才明白,那個看上去同樣年輕的皇帝對自己是多麼的重視與期待。

隨後,李巖被朱建放到了豫晉總督黃道周那裡,爲豫晉新政做調研工作,這卻也是爲日後成爲朱建銳意改革的智囊做準備。

與此同時,今年春闈共計錄用二百餘名進士,其中大多數被朱建直接替補因爲科舉案所造成的大量中下層京官空缺,而一部分有專門才幹者則是進了帝國大學堂,作爲帝國大學堂的職業教諭(大學堂講師,相當於七品官制)。

另外對於今科落榜的舉人們,大多數經過考覈都進入了京師大學堂、帝國科技學院、帝國商學院、帝國農學院等等新設立的新式大學堂,除了京師大學堂學制爲三年之外,其他的學堂學制皆爲兩年。

帝國學部規定,凡是進入帝國學堂學習者,由帝國供養日常起居,並且學習優異者,每年予以一定薪俸獎勵,畢業之後,則是推舉帝國各個部門進行試用。

其實對於帝國學制改革,朱建是準備廢除科舉制度的,但是科舉制度存乎千年,若是一朝陡然廢除,勢必會是引起帝國讀書人的不滿,可能還會造成一些不必要的麻煩。

那麼對於朱建而言,爲今之計便是並行兩種教育制度,科舉與大學制度。其後就是大力興辦高等教育,同是有意薄弱科舉應試,待到帝國之中的士子對於新式教育有了系統的認識,人人不願科舉入仕,到時再實行帝國義務制九年教育,實行升學制度,自然也就水到渠成。

半月之後。

京營,軍中第一次皇黨黨務會議正是如火如荼。

這是自軍中成立皇黨委員會以來,第一次會議,同時也是由帝國皇帝,皇黨主席朱建所主持的第一次會議。

軍中凡屬連級黨委成員以上者,悉數參加。

對於這次會議的召開,朱建卻是籌備了許久,此次會議不僅有京中諸軍,同時遼東、登州、三邊等軍隊也相繼派來黨內代表前來參加會議。

會議上,朱建提請組建帝國皇黨軍事委員會,直屬皇帝,軍事委員會設總理大臣三人,同時將原歸屬於帝國陸軍部的總參謀部、總後勤部、總裝備部、總監察部等職能悉數歸於軍事委員會之下。

而帝國陸軍部則是歸屬於閣部,也就是說陸軍部明爲帝國陸軍最高指揮機關,實則沒有指揮權,權限全部統歸於軍事委員會,只不過海軍部是爲特例,帝國海軍部直接隸屬於帝國軍事委員會,同樣卻也是說明朱建對於帝國海軍的重視程度。

而陸軍部大臣孫承宗則是被任命爲軍事委員會總理大臣,與此同時薊遼督師袁崇煥改隸爲陸軍部大臣,繼續坐鎮寧遠前線,至於陸軍部日常管理,朱建則是任命新科狀元錢肅樂爲陸軍部侍郎,全權負責。

另外則是以政務局大臣洪承疇以及三邊都督孫傳庭兼任軍事委員會總理大臣。

朱建此般安排卻還有他的道理,至於是何道理,卻是也只有他自己明白,而在軍事制度改革之時,朱建並未將在福建勢力極大的鄭芝龍給忘記,直接給了他一個帝國海軍部左侍郎,坐鎮閩海,也算是把鄭芝龍擺在了一個名正言順的位置上。

其目的,一來,自然是爲了籠絡這樣一位大人物,畢竟之前的海防遊擊統帥這樣的大軍那是名不正言不順,哪怕這是他鄭芝龍自個的隊伍,但是一旦歸降,這名分上就有些過不去,至於朱建給了鄭芝龍一個靖海侯的爵位,但是爵位畢竟是爵位,不是帝國的正規官制。

而現如今朱建給了鄭芝龍一個海軍部左侍郎的官銜,那麼一切自然是水到渠成,何況在帝國的海軍建制裡,這鄭芝龍的隊伍壓根就沒有進編制!

當然,給鄭芝龍海軍部侍郎的官,朱建也是有條件的,那便是向他鄭芝龍要了一個人。

施福!

щщщ¸ ttκΛ n¸ C○

對於要人這事,朱建是經過深思熟慮了的,反覆考慮之後,他卻是有理由相信,他鄭芝龍絕對願意做這筆買賣。

果然鄭芝龍爽快的答應下來,而施福則是被朱建任命爲東海海軍統帥,坐鎮松江,哪怕此刻的東海艦隊僅有幾艘小木船!

朱建的目的很簡單,施福本就出自於鄭氏家族,此刻將他安排在鄭芝龍身旁,沒有人比他更適合,而此刻東海艦隊的擴建並未成爲朱建迫在眉睫的事,其重心依舊是擺在南海與登州的海軍建設上。

至於讓施福坐鎮,只不過是佔個位置,當然也是對於施福的歷練,畢竟東海艦隊也承擔起沿海肅清海寇之責,當然朱建讓施福在松江,也是爲日後對於東海艦隊的擴建做準備!

卻說軍隊黨務會議上,在京營(龍虎、虎威等軍)、遼東、三邊以及各地巡防營代表相繼爲這些日子建設情況做了總結之後。

朱建僅僅是作出以下幾點要求。

以忠君愛國護民爲宗旨!

以仁禮忠信作爲治軍之本!

軍官當應勤以治事,恕以待人,廉以服衆,明以應務,士兵當是絕對服從!

而關於關於整個帝國軍紀朱建則是總結爲三大紀律七項注意,所謂三大紀律,其一,一切行動聽指揮;其二,禁止擾民;其三,一切繳獲悉數歸於國庫再論功行賞!

而七項注意連起來則是,一、禁止上級軍官對下級粗暴,老兵對新兵粗暴;二、軍隊應秉持買賣公平;三、借東西要還;四、損壞東西要賠償;五、不損壞莊稼;六、禁止姦淫婦女;七、禁止虐待俘虜。

其實對於第七條朱建曾是想過很多,也在大臣亦或軍中詢問過多次,儘管有人反對優待俘虜,但是朱建終究是下定決心制定禁止虐殺俘虜這一條。

在朱建看來,虐殺儘管能逞一時之快,但畢竟絕非長久之計,一支軍隊若是一虐殺俘虜而聞名,那麼他將不配稱之爲一支軍隊,而是魔鬼!

殺戮,只是手段,絕非目的!

對於這一點,朱建心中那是亮堂的很。

仁義之師,行仁義之事,方可長久,國家方能安定!不是說不殺戮,殺也有道,方是上道!

比如說對於俘虜。

崇禎三年,改革之時依舊在進行中,只不過很少能夠掀起朱建這顆波瀾不驚的心。

而直到當機械局傳來消息,【大明】號火車頭研發成功,朱建徹底的激動了!

只不過激情過後的平靜,朱建卻是明白自己還有很多事要做。

鐵軌的鑄造在一個月以前,朱建已然命令帝國遵化鐵廠、遼東鐵廠、太原鋼鐵廠、直隸鳳凰城鐵廠(唐山)、天津衛鐵廠、山東濟南鐵廠、湖廣鐵廠等多家大型鐵廠進行鐵軌鍛造工作。

與此同時,朱建設立鐵道交通部,任命原戶部主事方岳貢此人爲鐵道部大臣。

卻說方岳貢此人以經世治國平天下爲己任,以正直爲人,一清廉爲政,其之初在松江任上,修築石塘,頗有政績,卻是爲朱建所知,故而才委以重任。

爲帝國鐵道部第一任大臣。

而關於修築鐵路,朱建有自己的想法,其分爲三期,沿路修築兵站與車站,實行軍用與民用雙軌制度。

除了遼東與三邊地區又朝廷出資修築之外,其餘地區則是採用朝廷出資與地方出資雙向制度,並向富商募集資金,由帝國銀行發行鐵路股票,而鐵路一旦修成,則是將富商出資的部分折算每年運營費,與其分成,當然由帝國全資的鐵路,其所產生的經濟效益則是悉數歸於國庫。

而對於三期工程,第一期,是構建京師到遼東一線,打穿京師——薊州——山海關——寧遠——松山一線;構建京師——豫晉——三邊,打通京師——太原——開封——長安——榆林一線。

二期,則是圍繞整個江南地區以及黃河以北的山東修建。

三期,則是川貴、湖廣、甘肅等地。

對此朱建卻是相信,一旦鐵路運輸能夠貫穿整個帝國,到那時,帝國必定能打造出一番新的局面!

只不過朱建明白的是改革之路,依舊是漫漫如長夜,決不可鬆懈絲毫!

(此卷完)

第26章 洪流!平遼之戰(五)第31章 十萬白銀,設校擴廠(一)第5章 黨規立,定官制!(一)第50章 覆滅,四面楚歌(十二)第35章 慘烈!耀州之戰(十四)第31章 十萬白銀,設校擴廠(一)第6章 烏牛白馬,塞外之盟(二)第4章 謀劃陝西,剿與撫第14章 宣傳變法,京營之變(四)第30章 廢苛稅,罷王田(十一)第10章 整頓商業,懲治商奸第31章 十萬白銀,設校擴廠(一)第3章 陝西大旱,遼東行(三)第52章 後金出兵,城下之戰(十二)第3章 對話宦官,朱建之思第44章 市井之間,初聞鄭家第54章 慘烈!耀州之戰(三十三)第19章 步步爲營,遼東戰起(二)第8章 關外建場,農場生涯(四)第35章 慘烈!耀州之戰(十四)第40章 慘烈!耀州之戰(十九)第12章 八方風雲,戰事起(六)第31章 鐵幕!平遼之戰(五)第52章 科場佈局,新式機械(三)第25章 諸將齊聚,商戰局(三)第87章 終戰,耀州之殤(二十二)第36章 尾聲,平遼之戰(三)第29章 新法練軍,龍虎軍團(一)第17章 議平等,解放奴僕第29章 廢苛稅,罷王田(十)第31章 鐵幕!平遼之戰(五)第9章 校場閱兵,帝王之威(二)第24章 洪流!平遼之戰(三)第6章 烏牛白馬,塞外之盟(二)第32章 慘烈!耀州之戰(十一)第53章 大戰來臨,鏖戰京師(一)第21章 宮中夜宴,初次交鋒(一)第6章 烏牛白馬,塞外之盟(二)第6章 榆林新軍,登州海師(二)第36章 鏖戰京師,大戰降臨(四)第94章 終戰,耀州之殤(二十九)第4章 君臣交心,風雨同舟(一)第79章 明金議和,邊事暫寧(一)第77章 以戰促和,水到渠成(二)第13章 宣傳變法,京營兵變(三)第21章 宮中夜宴,初次交鋒(一)第46章 後金出兵,城下之戰(六)第43章 後金出兵,城下之戰(三)第43章 慘烈!耀州之戰(二十二)第12章 口誅筆伐,聲名狼藉第60章 慘烈!耀州之戰(三十九)第14章 宣傳變法,京營之變(四)第42章 後金出兵,城下之戰(二)第28章 慘烈!耀州之戰(七)第71章 大戰來臨,鏖戰京師(十九)第35章 鏖戰京師,大戰降臨(三)第4章 蒙古來使,煌煌帝國(四)第6章 君臣交心,風雨同舟(三)第65章 慘烈!耀州之戰(四十四)第78章 以戰促和,水到渠成(三)第78章 以戰促和,水到渠成(三)第47章 慘烈!耀州之戰(二十六)第10章 整頓商業,懲治商奸第8章 關外建場,農場生涯(四)第13章 君臣之約,五年爲期(三)第37章 鏖戰京師,大戰降臨(五)第61章 慘烈!耀州之戰(四十)第10章 武力爲盾,迫之變法第46章 覆滅,四面楚歌(八)第38章 慘烈!耀州之戰(十七)第3章 攻身爲下,攻心爲上第49章 後金出兵,城下之戰(九)第28章 廢苛稅,罷王田(九)第65章 大戰來臨,鏖戰京師(十三)第82章 終戰,耀州之殤(十七)第27章 慘烈!耀州之戰(六)第15章 鎮北關外,虎踞龍盤(三)第14章 鎮北關外,虎踞龍盤(二)第36章 鏖戰京師,大戰降臨(四)第13章 鋌而走險,聚衆叛離第37章 慘烈!耀州之戰(十六)第10章 夫妻交心,且徐慢行第50章 慘烈!耀州之戰(二十九)第6章 烏牛白馬,塞外之盟(二)第44章 市井之間,初聞鄭家第72章 終戰,耀州之殤(七)第41章 後金出兵,城下之戰(一)第61章 慘烈!耀州之戰(四十)第92章 終戰,耀州之殤(二十七)第32章 十萬白銀,設校擴廠(二)第6章 關外建場,農墾生涯(二)第55章 慘烈!耀州之戰(三十四)第3章 陝西大旱,遼東行(三)第35 廢苛稅,罷王田(十六)第66章 大戰來臨,鏖戰京師(14)第57章 終章(一)第32章 廢苛稅,罷王田(十三)第53章 大戰來臨,鏖戰京師(一)第30章 慘烈!耀州之戰(九)第44章 市井之間,初聞鄭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