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宮中夜宴,初次交鋒(二)

卻說藉着酒意,史可法毛遂自薦,提請朱建設立臨時捐募機構,卻是引起了一旁冷眼觀之——之人朱建的注意。

“史可法麼,人稱忠義第一人,今日卻是見了真容。”

朱建心中卻是暗自揣度道。

不過此人理念似乎有差,攘外再安內,只可惜不太切合實際。

對於史可法的瞭解朱建同樣是通過後世得來,畢竟現如今那是崇禎二年,此時一個小小的戶部郎中自然進不了崇禎的法眼。

“難怪要自報家門,不過此人似乎是可用在這民政要務,軍政卻是有些偏頗,而且這捐募機構的設立用以解決三邊暫時危機也似乎——”

現如今,整個大明的格局朱建雖是有些逐漸理清了開來,知道了這振興之路上都有哪些個攔路虎,雖說朱建現如今不準備打草驚蛇,但是並不意味着就是無動於衷,至少現如今這個機會倒是可以——

思來想去,一時間朱建卻是陷入深思,片刻並未言語。

眼見座上君王一時間面色有些凝重,且有不做任何言語,這在座衆人之中卻是有人率先發了難。

“史郎中說要設什麼募捐機構,賑濟三邊,卻是不知史郎中是怎麼個募捐法啊!另外這捐來的許多錢糧,你們戶部某些人不會是監守自盜吧!列爲臣工,你們說是不是?”

說話的叫袁弘勳,官居大理寺少卿,乃是前朝魏閹餘孽,只不過在一舉剷除魏忠賢之後,崇禎不想牽扯太多,況且袁氏此人也非魏黨核心人物,因而一直留用。

而之所以這個時候,袁弘勳出來當這個出頭鳥,打這一頭炮,其一在於在他眼裡史可法那是後輩晚生,這個時候那由他說話的份,因而有些憤憤不已;

其二,則是因爲若是真依照史可法這般建議,那麼必將會損害大多數人的利益,如今魏黨倒了,故而他需要有一個新東家,他心中明白現如今東林黨人的勢力那可是大的很,可以說是如日中天,而且他還知道對於那些個口似心非,滿嘴都是仁義道德的東林黨人,在袁弘勳看來,要拔毛那是比什麼都困難。

故而他這麼說來,卻是想將那些個不論是東林,還是楚黨,浙黨的諸位朝臣都相結好。

“真是個蠢貨!”

一旁的東林黨黨魁錢謙益卻是心中暗自有些好笑。

然而這時,不等史可法與袁弘勳辯論,洪承疇卻是率先開口了。

“袁少卿,豈可這般血口噴人!”

事情說到底是自己挑起來的,更何況洪承疇現自個如今被朱建任命爲戶部左侍郎,這自然戶部的事必然與他有關,其實最爲重要的還是袁弘勳乃是前朝魏黨,這是爲他所不齒的。

“哦,這位大人,這位大人好生面生,袁某不知此事與這位大人有何關聯?”

洪承疇是個十足的新人,而且朱建的最新任命尚未經由閣部發文,故而不是爲衆人所瞭解,其實對於洪承疇,袁弘勳也是很早就不滿了,本來這飯菜就不合口味,他倒好,使勁的坐着淚流滿面,在袁弘勳看來那是十足的掃興,至於那些個百姓不百姓什麼的他可管不着。

“你!”

聞聽此言,洪承疇卻是正準備與之好好辯論一番時,一個慢吞吞的聲音卻是從他身後響起,而說話之人,赫然正是當今的聖上。

“不知這個問題朕來替洪侍郎解答解答,袁少卿可曾願意?”

此刻朱建正是一臉似笑非笑的看着袁弘勳道。

“這,陛下——”

對於聖上親自提起要爲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人物說到,聽聞此言,袁弘勳第一時間有些大腦空白,竟是茫然的點了點頭。

“真是不知死活。”

朱建心中卻是暗自有些好笑,此人已然在朱建心裡被他給一票否決了。

“列位臣工可能不知,洪大人不久前已經被朕任命爲戶部左侍郎,對了,劉閣老,閣部的文件是否即將下達?”

言及此處,朱建卻是看了看一旁的劉鴻訓道。

“回陛下,及日任命即可下達。”

“如此甚好。”

朱建點了點頭,突然間卻是再次將頭偏轉到一旁的戶部尚書王永光身上,此時的王永光已然快古稀高齡,滿頭的銀髮,一副富態模樣端在在一旁。

“王尚書,朕擅自做主給你安排個副手,尚書大人不會怪罪朕吧!”

“陛下,老臣就這般歲數了,早該退了,如今天恩浩蕩,讓臣還待在戶部尚書這位子,老臣已然倍謝天恩,豈敢有什麼非分之想。”

王永光忙是一副誠惶誠恐,言語之中早已是有些飽經滄桑之感,多了些圓滑,少了些凌厲。

“歲月弄人吶!”

朱建不覺嘆道,畢竟王永光此人年輕時那可是他爺爺輩、父親輩的頭號諫臣。

“哦,對了,袁少卿袁大人,朕這個解釋是否還滿意呢?”

一陣感概之後,朱建卻是再次將目光轉向一旁的袁弘勳,一臉莞爾道。

“這.——這,陛下。”

被朱建這莞爾一笑,袁弘勳有些慌亂了,其實早在朱建說出那番話時,他就已然後悔了,後悔自己不該當這個出頭鳥,只可惜這世上哪有什麼後悔藥。

“既然袁少卿袁大人不說話,那朕可就認爲袁大人那是默許了,不過朕今日心情甚佳,就將少卿大人之前的那個問題一併解決了吧!那個,袁大人,朕若是願意當這個擔保人,不知袁大人以爲朕夠不夠格啊!”

朱建滿臉和煦道。

“噗通!”

聞聽朱建的話,袁弘勳再也把持不住,卻是徑直癱軟在地,嘴中不停的唸叨。

“陛下,臣有罪——有罪。”

“哦,袁大人這是怎麼了!”

見到這般模樣,朱建卻是故作驚訝道。

“看來袁大人是癲癇發作了,來人啊,快將袁大人送到駱養思那去,朕聽說這駱養思那是最精通這個了。”

“這。”

聞聽此言,衆臣心中皆是有些頓感拔涼拔涼的。

“這個皇帝好腹黑!”

不過有人憂愁有人歡喜,那些個一直看這些個閹逆不順眼的官員們自然是心中歡喜。

“錢大人,這——”

見狀,有東林黨人卻是不禁扯了扯錢謙益的衣袖。

“靜而觀之,勿要惹出事端。”

錢謙益有些微微皺了皺眉。

“皇帝到底想些什麼?”

他心中亦是萬分不解。

就在此時朱建卻是再次開口了。

“袁少卿突患癲癇,大理寺不可一日沒有主事之人,史大人,朕見你儀表堂堂,且又忠言直諫,不若這大理寺少卿的位置先由你替代,朕想諸位臣工斷也不會有什麼意見吧!”

朱建笑了笑道。

“皇上聖明!”

有了袁弘勳的前車之鑑,衆人自然不敢再有什麼言辭,畢竟在他們眼裡這個皇帝那是殺人不見紅的。

“陛下,這。”

當聽到這個突如其來的任命,史可法一時間竟是有些難以接受,短短的一席話,硬是從正五品提到了正四品的大理寺左少卿,這可謂是皇恩浩蕩!

“史大人,還不快快謝恩。”

一旁的洪承疇卻是出言提及。

“臣謝陛下天恩。”

“免了,不必這般客套,不過史可法啊,你可不能讓朕失望就好!既然你提到賑災一事,朕卻是覺得聽聞起來尚可,故而朕另外下一道旨意,從今日起,設立一募捐局,朕決定任命禮部尚書、大學士來宗道爲總理尚書大臣,洪承疇爲總理左侍郎,錢謙益爲總理右侍郎,即日起,開始籌備爲陝西災民募捐錢糧一事!”

說到這裡朱建卻是意味深長的看了錢謙益一眼,從錢謙益的表情中他明顯看到一絲不容易察覺的驚愕在裡面,見此,朱建卻是不由一陣莞爾。

“三位愛卿可曾有什麼疑慮麼,朕可爲三位一一解答。”

聞聽朱建這般說,三人之中除了洪承疇沒什麼太多的變化之外,朱建卻是發覺另外二人面色都是有些微變,不過錢謙益也僅僅是微微皺了皺眉,也不再說些什麼,而來宗道似乎是有些坐不住了。

“陛下,老臣已然快春秋之年,且又身體多病,陛下將此等重要事務託付於老臣,老臣會是辜負陛下天恩啊!”

來宗道的顧忌朱建心中清楚,朝中黨爭激烈,他不想趟這趟渾水,因而早在崇禎剛剛登臨大寶的那會,他就上了摺子,說要告老還鄉,只不過作爲顧命大臣,崇禎一時放不下,卻是一直沒有批准,而在不久前來宗道已然上了三次告老還鄉的摺子。

不過在朱建看來來宗道作爲四朝老臣,可謂是德高望重,而且此人不屬於任何朋黨,且又是深諳官場之道,從未得罪過任何人,也是不想得罪人,而就是這一點最爲朱建所看重,因爲作爲朱建的一步棋子,設立的這個募捐局註定將會掀起一番波瀾,而一個深諳進退之道且又德高望重的老好人無疑會是最好的調和劑。

不過來宗道的這番說辭顯然已被朱建所預料,畢竟這不是什麼好差事,說不好一旦惹上什麼不必要的麻煩那可是會死的連渣都不剩,前朝黨人相互傾軋之事多餘牛毛,而急於全身而退的來宗道顯然不願接這趟活。

然而朱建心中已然有了一番計較,畢竟既然知道病人的病症,自然就好對症下藥。

“來愛卿哪裡話,如今正是我大明江山危亡之際,朕曾聽聞東林書院之中有這樣一幅對聯,朕若是記得不錯的是,應該風聲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錢卿家,不知朕說的事也不是啊!”

言及此處,朱建一臉和煦的看着錢謙益道。

“陛下聖明,陛下所言那是絲毫不差,這正是我東林書院之宗旨所在。”

面對朱建突如其來的一句話,錢謙益也拿捏不準,卻是隻得如實道。

見錢謙益這般說來,朱建卻是一笑置之。

“來愛卿,你聽聽,東林士人乃我朝士人之典範,錢大人作爲黨魁都同意朕所言,來愛卿又何必將家事與國事分的這般清楚,依朕看,此時乃我大明危亡之際,大人切不可推辭啊!”

言及此處,朱建卻是再次朝着錢謙益等東林士人一笑。

“錢兄。”

見到朱建那似笑非笑的表情,李邦發總感有些異樣,卻是不禁輕喚道。

“李兄,不打緊,不打緊——”

錢謙益雖是好言勸慰,不過此刻錢謙益心中亦是有些摸不準,不過此刻他卻是不敢貿然行事,畢竟之前袁弘勳的例子那是擺在那裡的。

“到底有什麼異樣呢?”

錢謙益心中卻是一陣低估。

見錢謙益有些迷惑的眼神,朱建心中卻是暗自一笑,卻是不加理會,轉而將目光看向一旁的來宗道。

“陛下,老臣我。”

聞聽朱建此言,來宗道一時也有些拿捏不準,畢竟黨爭過於激烈,這些年他看得多了,明白的也多了,他其實並不是不想爲大明朝盡最後一份力,他怕的還是自己到頭來蠟炬成灰淚始幹,引得蹉跎歲月,在悔恨中鬱鬱而終。

可是眼前朱建的話他又是無從拒絕開來,皇帝性子是轉了,可是到底能不能力挽狂瀾他實在是沒底,最爲重要的是伴君如伴虎,皇帝的性子多變得很,稍不留意就可能是袁弘勳的下場,他不知道的是自己能不能在這個位置上呆下去,這聖恩眷顧加深又能有多久呢?

就在這時一旁的李標卻是開口了。

“路然啊,你我老兄共事那也是有些年頭了,你老兄心中的顧忌不要說皇上,就是老夫也是知道的,你放心,皇上既然這般安排定是有他的計較,你老兄可不要辜負皇上的這一番苦心喲。”

“文節公,皇上,來某慚愧啊!”

面對此情此景,已然是成爲定居,來宗道自然是知道退無可退,卻是隻得拱手謝恩。

“來愛卿,你也勿要疑慮,你放心,只要朕一日還在這位置上,你就放心大膽的幹吧!”

說到此處,朱建環視着四周,頓時感到自身皆是一種君臨天下,捨我其誰的王霸之氣!

“這種感覺還真是妙不可言!”

第3章 蒙古來使,煌煌帝國(三)第18章 鐵壁!平遼之戰(三)第76章 以戰促和,水到渠成(一)第1章 斯生何地?我爲崇禎第19章 鐵壁!平遼之戰(四)第61章 慘烈!耀州之戰(四十)第22章 廢苛稅,罷王田(三)第43章 春闈取才,因材施教(四)第70章 終戰,耀州之殤(五)第55章 覆滅,四面楚歌(十六)第20章 鐵壁!平遼之戰(五)第83章 終戰,耀州之殤(十八)第46章 首次交鋒,合夥經營(二)第26章 廢苛稅, 罷王田(七)第6章 烏牛白馬,塞外之盟(二)第43章 後金出兵,城下之戰(三)第29章 鐵幕!平遼之戰(三)第52章 後金出兵,城下之戰(十二)第90章 終戰,耀州之殤(二十五)第75章 終戰,耀州之殤(十)第40章 夜訪良臣,主持京師(二)第18章 裁撤監軍,國營農場(二)第83章 落幕,新的征程!第43章 後金出兵,城下之戰(三)第56章 大戰來臨,鏖戰京師(四)第3章 謀變法,皇黨立!(三)第68章 大戰來臨,鏖戰京師(十六)第43章 後金出兵,城下之戰(三)第7章 八方風雨,戰事起(一)第62章 大戰來臨,鏖戰京師(十)第79章 明金議和,邊事暫寧(一)第4章 君臣交心,風雨同舟(一)第3章 蒙古來使,煌煌帝國(三)第7章 關外建場,農墾生涯(三)第49章 首次交鋒,合夥經營(五)第21章 廢苛稅,罷王田(二)第68章 終戰,耀州之殤(三)第18章 鐵壁!平遼之戰(三)第35章 慘烈!耀州之戰(十四)第18章 貝勒身隕,風雲起!(一)第26章 遣使蒙古,縱橫闔閭第56章 大戰來臨,鏖戰京師(四)第28章 慘烈!耀州之戰(七)第41章 後金出兵,城下之戰(一)第81章 明金議和,邊事暫寧(三)第32章 廢苛稅,罷王田(十三)第30章 新法練軍,龍虎軍團(二)第46章 覆滅,四面楚歌(八)第13章 鋌而走險,聚衆叛離第65章 慘烈!耀州之戰(四十四)第59章 慘烈!耀州之戰(三十八)第10章 整頓商業,懲治商奸第10章 舌戰羣臣,登州開港(三)第83章 落幕,新的征程!第23章 廢苛稅,罷王田(四)第18章 鐵壁!平遼之戰(三)第54章 覆滅,四面楚歌(十五)第23章 洪流!平遼之戰(二)第32章 十萬白銀,設校擴廠(二)第54章 覆滅,四面楚歌(十五)第54章 慘烈!耀州之戰(三十三)第35章 鏖戰京師,大戰降臨(三)第50章 覆滅,四面楚歌(十二)第14章 背水一戰,死裡逃生第9章 舌戰羣臣,登州開港(二)第8章 關外建場,農場生涯(四)第76章 終戰,耀州之殤(十一)第26章 遣使蒙古,縱橫闔閭第9章 初入坤寧,事多波瀾第11章 謠言四起,朱建之思第45章 後金出兵,城下之戰(五)第13章 鎮北關外,虎踞龍盤(一)第11章 謠言四起,朱建之思第48章 後金出兵,城下之戰(八)第2章 消息傳來,後金來襲第3章 攻身爲下,攻心爲上第4章 蒙古來使,煌煌帝國(四)第50章 後金出兵,城下之戰(十)第94章 終戰,耀州之殤(二十九)第47章 覆滅,四面楚歌(九)第37章 大刀闊斧,豫晉革新(二)第53章 覆滅,四面楚歌(十四)第58章 慘烈!耀州之戰(三十七)第30章 新法練軍,龍虎軍團(二)第25章 諸將齊聚,商戰局(三)第54章 大戰來臨,鏖戰京師(二)第83章 落幕,新的征程!第4章 謀變法,皇黨立!(四)第48章 首次交鋒,合夥經營(四)第4章 謀劃陝西,剿與撫第69章 大戰來臨,鏖戰京師(十七)第25章 慘烈!耀州之戰(四)第90章 終戰,耀州之殤(二十五)第2章 謀變法,皇黨立!(二)第59章 大戰來臨,鏖戰京師(七)第15章 張家覆滅,重新洗牌(二)第84章 終戰,耀州之殤(十九)第2章 陝西大旱,遼東行(二)第43章 覆滅,四面楚歌(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