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覆滅,四面楚歌(一)

天命三年,公元1618年,正月。

努爾哈赤與諸貝勒言:“吾意已決,今歲必徵大明國!”

是爲後金之主努爾哈赤對大明徵討之檄文,史稱,大金國主努爾哈赤以‘七大恨’起兵,宣佈不再承認明附屬關係,祭天以伐明。

‘七大恨’的頒佈,儘管顯得有些滑稽可笑,但是至此之後,憑藉於此努爾哈赤便是佔據道義之上的制高點。

不過以家仇爲口號,藉此以煽動民族之間更深的矛盾,以圖自家之利益,損害的卻是兩地百姓之安定,卻是隻顧私利之徒,然其利用輿論爲矛,狠狠的刺向早已腐朽不堪卻依舊是龐然大物的大明王朝,卻無疑是一大正確決策。

故而此間朱建伐金,輿論不可或缺!

而這幾日,以大明皇黨宣傳部大臣宋獻策爲首的帝國宣傳骨幹,經過連續幾日的準備,卻是爲朱建起草了一份伐金檄文。

大明皇帝奉天討金北伐建酋檄!

其中圍繞着後金本是大明藩屬,遼東廣袤土地本是明朝疆土,建酋努爾哈赤枉顧天意,不思回報天恩,公然反叛,攻城略地,侵害大明其他歸屬部落,屠戮生靈爲核心,列七條伐金檄文。

一、所謂是自古帝王臨御天下,皆中國居內以制夷狄,夷狄居外以奉中國,未聞以夷狄居中國而制天下也,建酋努爾哈赤本是大明屬臣,罔顧人倫大道,公然背棄,取遼東七十餘城,是爲大不逆!

二、遼東諸部,依附大明,本是安樂,建酋努爾哈赤爲一己私利,起兵肆掠,塗炭生靈,海西、野人諸部相繼淪陷,大明爲其宗主,當有爲其恢復之理。

三、建酋俘獲遼東漢民,多是劫掠一空,殺人放火,無惡不作,圈其田地,斷其生路,收之以爲奴隸,易其衣冠,辱華夏太甚。

四、建奴之臣子,不遵祖訓,廢壞綱常,有如大德廢長立幼,泰定以臣弒君,以弟鳩兄,至於弟收兄妻,子徵父妾,上下相習,恬不爲怪,其於父子君臣夫婦長幼之倫,瀆亂甚矣

七、大明朝體恤上蒼,皇恩浩蕩,爲百姓之安寧,忍負重恥辱,與建酋皇太極盟誓,互不再侵犯,然建酋皇太極枉顧誓約,多次出兵襲擾東江諸地,攻破帝國農場多起,燒殺劫掠,當是天怒人怨!

當討金檄文一出,朱建一覽之後,卻是拍手稱是,並立刻通知帝國各處報紙、刊物立刻付梓,藉以傳遍帝國上下。

欲加之罪,當是何患無辭!

然而以仁義伐殘暴,所掀起的一場輿論風暴,勢必會使得帝國上下同心協力,齊心討賊!

當檄文經由帝國皇黨事務報、帝國宣傳報、帝國軍事報等等諸如此類付梓發行之後,第三日,整個遼東、直隸、三邊、中原,乃至南邊雲貴皆是與聞。

一時間,帝國上下,羣情激奮,尤其是以京師、遼東、山東等地,人人思而報國,紛紛帝都請願,上陣殺賊!

而帝國新軍,更是紛紛請戰,欲與建奴決戰與盛京城下,以彰顯帝國聲威,報積年之恥辱!

山海關,朱建臨時行轅。

“洪卿家,汝乃帝國陸軍部大臣,此間由你來宣讀帝國出兵征討後金之策略,隨後傳達作戰指令吧!”

三日前,朱建卻是在山海關秘密召集遼東軍、靖海軍、陷陣軍、登萊海師等等大小軍隊三品武官以上者與會,召開帝國攻取遼東軍事會議,商討出兵的具體策略。

三日後,經過激烈的討論,一份具體的作戰指令卻是擺在了朱建的案頭,經由朱建御批,帝國軍事委員會絕密備案,卻是正式下達。

“此次出兵,分兵三路,其中路,由薊遼督師袁崇煥爲主帥,平遼將軍趙率教、錦州總兵孫祖壽爲副帥,宣府總兵滿桂爲聯絡大臣,率所部遼東軍、宣府騎兵出大淩河堡,攻取義州、西平堡

西路大軍,由登萊巡撫、東江總督袁可立爲主帥,靖海軍主帥黃龍、陷陣軍主帥曹文詔爲副帥,皮島總兵劉興祚爲聯絡,率麾下靖海軍、陷陣軍以及登萊水師,一路轉由海州緊逼鞍山,一路直取連山關,聯合登萊水師、朝鮮軍隊攻略鴨綠江以北。

東路大軍”

待到命令下達,此刻朱建卻是起身,朝着衆人道。

“諸位,此戰關乎帝國百年興衰,成敗在此一舉,諸位,朕與你們同在!願我帝國將士早奏凱歌,朕翹首之待勝利之師!”

“臣等當竭盡所能,爲帝國百年基業,拼殺疆場,高奏凱歌,不負陛下所託!”

“好!諸位,不過此戰之前,朕要約法三章,何騰蛟何在!”

“下官在!”

此間一人出列,卻正是帝國軍事委員會直屬軍隊執法部大臣,兼軍事法院院事何騰蛟,要說這些年何騰蛟執掌皇黨監察部多有功勞,卻是被朱建委以重任,負責軍中督管違法之事。

而帝國軍事法院乃是由皇帝授意,再由帝國之內四十餘位三品以上有實權的武將聯名向皇帝申請,又由皇帝交由帝國軍事委員會、陸軍部、海軍部、參謀本部共同議定,最後由皇帝批准而設立,可以說權勢極大。

此刻,聞聽皇帝所言,何騰蛟卻是起身出列,從袖中取出早已備好的條例開始宣讀。

“予號令嚴肅,無秋毫之犯,歸我者永安於中華,揹我者自竄於塞外。爾等滿人,同生天地之間,有能知禮義,願爲臣民者,當以華夏之人撫養,不得隨意斬殺”

除了重新宣讀帝國軍中三大紀律、七項規定,諭令諸軍不得隨意劫掠、擾民之外,更是闡述了皇帝對於滿人的處置辦法。

歸降者,以漢民待之,其部族內部不予干涉,除大明在要地諸軍之外,其民政、經濟一概交由部落自行處置,若有隨意欺壓者,殺!

“諸位,今日朕備下薄酒,爲諸位送行,願諸位早日凱旋迴來,朕定當在駐蹕京師十里外,築臺郊勞,百官鹹會,爲諸位慶功!”

待到諸人皆是赴宴而去,此刻,朱建卻是將楊嗣昌與李巖拉至一旁。

“閣老,赤膽軍身處塞北,此間卻是煩勞你走上一遭了!”

“陛下放心,臣定當不辱使命!”

聞聽皇帝讓自己去往赤膽軍中傳旨,楊嗣昌卻是拱了拱手道。

“文弱啊,你辦事,朕向來放心,不過此間途經塞北兇惡之地,卻是還需萬分小心纔是,爲了你此行無虞,朕特地吩咐盧象升派出一營精兵與你隨行!”

“臣多謝陛下聖恩。”

而待楊嗣昌領旨離去,朱建卻是與隨扈一旁的李巖吩咐下去道。

“李巖啊,此行大軍出動,朕頒佈禁令,不得隨意殺害滿洲婦孺老幼,怕是軍中有些不解,如今朕以你爲皇黨大臣,這士卒的思想工作,可就是看你的了!”

第42章 後金出兵,城下之戰(二)第9章 八方風雨,戰事起(三)第34章 鏖戰京師,大戰降臨(二)第39章 覆滅,四面楚歌(一)第51章 科場佈局,新式機械(二)第23章 諸將齊聚,商戰局(一)第8章 校場閱兵,帝王之威(一)第38章 大刀闊斧,豫晉革新(三)第17章 圍魏救趙,空城現!(三)第20章 廢苛稅,罷王田(一)第86章 終戰,耀州之殤(二十一)第90章 終戰,耀州之殤(二十五)第26章 遣使蒙古,縱橫闔閭第28章 廢苛稅,罷王田(九)第38章 尾聲,平遼之戰(五)第52章 後金出兵,城下之戰(十二)第26章 廢苛稅, 罷王田(七)第22章 洪流!平遼之戰(一)第44章 慘烈!耀州之戰(二十三)第60章 大戰來臨,鏖戰京師(八)第46章 首次交鋒,合夥經營(二)第11章 謠言四起,朱建之思第49章 首次交鋒,合夥經營(五)第12章 君臣之約,五年爲期(二)第58章 終章(二)第19章 裁撤監軍,國營農場(三)第11章 宣傳變法,京營兵變(一)第43章 春闈取才,因材施教(四)第18章 鐵壁!平遼之戰(三)第63章 慘烈!耀州之戰(四十二)第65章 大戰來臨,鏖戰京師(十三)第22章 洪流!平遼之戰(一)第56章 大戰來臨,鏖戰京師(四)第7章 八方勢力,風起雲涌(一)第69章 終戰,耀州之殤(四)第8章 舌戰羣臣,登州開港(一)第38章 尾聲,平遼之戰(五)第16章 宣傳變法,京營之變(六)第22章 宮中夜宴,初次交鋒(二)第45章 覆滅,四面楚歌(七)第10章 八方風雲,戰事起(四)第81章 明金議和,邊事暫寧(三)第95章 終戰,耀州之殤(三十)第48章 覆滅,四面楚歌(十)第13章 宣傳變法,京營兵變(三)第48章 首次交鋒,合夥經營(四)第23章 廢苛稅,罷王田(四)第28章 欲振雄風,利刃在手第80章 終戰,耀州之殤(十五)第34章 廢苛稅,罷王田(十五)第14章 張家覆滅,重新洗牌(一)第78章 終戰,耀州之殤(十三)第22章 洪流!平遼之戰(一)第80章 終戰,耀州之殤(十五)第1章 遼東事後,陝邊驚噩(一)第8章 八方勢力,風起雲涌(二)第2章 遼東事後,陝邊驚噩(二)第58章 慘烈!耀州之戰(三十七)第24章 廢苛稅,罷王田(五)第32章 十萬白銀,設校擴廠(二)第2章 消息傳來,後金來襲第58章 慘烈!耀州之戰(三十七)第73章 大戰來臨,鏖戰京師(二十一)第36章 鏖戰京師,大戰降臨(四)第41章 春闈取才,因材施教(二)第59章 大戰來臨,鏖戰京師(七)第95章 終戰,耀州之殤(三十)第46章 覆滅,四面楚歌(八)第13章 君臣之約,五年爲期(三)第74章 鏖戰京師,大戰來臨(二十二)第67章 大戰來臨,鏖戰京師(十五)第36章 慘烈!耀州之戰(十五)第10章 武力爲盾,迫之變法第16章 圍魏救趙,空城現!(二)第27章 鐵幕!平遼之戰(一)第64章 大戰來臨,鏖戰京師(十二)第37章 慘烈!耀州之戰(十六)第70章 大戰來臨,鏖戰京師(十八)第15章 宣傳變法,京營之變(五)第47章 首次交鋒,合夥經營(三)第46章 首次交鋒,合夥經營(二)第44章 慘烈!耀州之戰(二十三)第16章 張家覆滅,重新洗牌(三)第82章 終戰,耀州之殤(十七)第43章 慘烈!耀州之戰(二十二)第19章 貝勒身隕,風雲起!(二)第1章 謀變法,皇黨立!(一)第47章 慘烈!耀州之戰(二十六)第54章 科舉收網,帝都換血(一)第16章 宣傳變法,京營之變(六)第23章 慘烈!耀州之戰(二)第14章 背水一戰,死裡逃生第43章 覆滅,四面楚歌(五)第3章 謀變法,皇黨立!(三)第83章 終戰,耀州之殤(十八)第83章 落幕,新的征程!第97章 賊首伏誅,東江新局(二)第69章 終戰,耀州之殤(四)第6章 君臣交心,風雨同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