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謀變法,皇黨立!(一)

保定城外。

車轔轔,扶梓南歸的隊伍卻是拉的老長老長,當然這隊伍中除了楊家人,也有那一直送出城來的保定府大小官吏。

皇帝都親自爲楊督師送行,又何況乎他們。

卻說此時站在隊伍中,楊嗣昌卻是一臉凝重,而不遠處站立之人赫然乃是‘鐵血’。

“這位大人,可知陛下突然召回楊某卻是爲何?”

面對着來自楊嗣昌的詢問,那‘鐵血’侍衛卻是拱了拱手道。

“武陵侯爺客氣,至於陛下爲何召見,卻不是我等作爲臣子的當是知曉的。”

言及此處,那‘鐵血’便是不再言語。

而此時的楊嗣昌亦是察覺自己剛剛失言,卻是一陣哂笑。

有些無言。

“父親,真的要去麼。”

“兒啊,陛下急召,爲父身爲臣子,享君恩,食君祿,當是不得不爲陛下分憂!兒啊,爲父可就全託付於你了!”

交代完後事,楊嗣昌卻是隨同那‘鐵血’衛士一道,策馬揚鞭而去.......

“想來京中定是有大動作啊!”

酉時剛過,此時的乾清宮中顯然氣氛有些壓抑。

除了那一個個身着土灰色軍服的龍虎軍衛士,整個乾清宮內竟是連一個太監也不見個影子。

當然要除了這曹化淳與那東廠提督王承恩之外。

楊嗣昌算是來的最晚的了,此時的議事房中,左側大臣除了內閣大臣外,還有大理寺少卿揚威伯史可法、忠義伯洪承疇等等,而右側赫然立着薊遼總督、關外總理左侍郎、忠義侯袁崇煥,總理大臣、靖邊侯孫承宗,登萊巡撫、總理右侍郎袁可立等人。

“楊大人!”

“楊大人!”

見楊嗣昌到來,衆人皆是行了個禮儀,之後卻是再也沒有下文,楊嗣昌卻是也明白,此番景象太過壓抑,試問有誰能夠平復的下心境來。

何況皇帝遲遲不到,更是讓諸人有些疑慮。

而就在這時,一個熟悉的身影卻是出現在了衆人面前,卻正是那大明皇帝朱建。

“陛下!”

見皇帝到來,衆人皆忙是行禮。

“諸位,免了,坐!”

此時的皇帝面色凝重,衆人那皆是看在眼裡,只不過天意難測,皇帝到底心有何想,衆人身爲臣子,卻也是不好擅自揣度。

而就在衆人皆是不解時,朱建卻是開口了。

“諸位,如今時局諸位當是怎般看?”

面對皇帝突然拋出的這席話,衆人皆是有些面面相覷。

陛下今個是怎麼呢?

前不久慶功宴上,陛下那可還是精神抖擻,大有豪氣沖天,大幹一場的氣勢!

如今爲何深夜召見,竟是首先問及這般問題。

儘管衆人不解,不過並不代表這議事房中沒人出來說話。

“陛下,臣以爲帝國外表看起來依舊天朝大國,然而舉國上下,依然千瘡百孔,外有強敵,內有憂患,當是帝國存亡之秋也!”

說話之人卻正是揚威伯史可法。

聞聽史可法此言,朱建面色卻是愈發的沉重開來,而此時,聞聽史可法此言,那些個老臣們莫不是點了點頭,只不過久歷官場的他們,卻是不如史可法這般充滿熱血激情!

“陛下,史大人所言皆是在理,不過陛下乃中興之主,想來我大明朝定能平安度過這段多事之秋!”

見皇帝面色有些難看,那內閣首輔李標卻是上前道。

而此時,對於李標這席話,朱建卻是沉聲道。

“李閣老,卻是以爲這大明朝當是有如老子所言‘我無爲,而民自化;我好靜,而民自正;我無事,而民自富;我無慾,而民自樸’,當果真此般能安然度過耶?”

“這,老臣愚鈍,還請陛下明示。”

聞聽皇帝這番話,那李標面色亦是微微一變,卻是立馬謝罪道。

“不,李閣老,你並不愚鈍,只不過有些話你想說,卻是不敢說,不過不打緊,今日朕就替你,不,是替你們,替整個大明朝把這話說出來!”

“那便是天下理之最明而勢所必至者,如今日大明不變法則必亡是已!唯有變法,帝國纔有一線希望!”

皇帝要變法?!

聞聽此言,衆人面色皆是大變,變法一詞,卻也不新鮮,古有商鞅、李悝、王安石等等,今有前朝張居正變法改革,對於從科舉之路一路爬上來的大臣們,這些事自然是耳熟能詳。

只不過變法之事雖說不新鮮,然而古往今來,但凡是變法者嗎,那就沒有幾人成功!

何況乎,一旦變法,那必然會打破舊有制度,也就是說當會觸及大多數人的利益,結局只能是動搖國本!

思及此處,李標卻是大聲勸諫道。

“陛下,還請三思啊!歷代變法,無不動搖國本,如今大明朝可是經不起這般折騰了啊!”

“是啊,陛下,李閣老所言極是,還請陛下三思啊!”

一時間,整個議事房中一片聲響。

聞聽這左一句‘三思’,右一句‘三思’,朱建面色卻是陰沉到了極點。

而此刻的議事房中,卻有幾人卻是例外。

遼東三傑、戶部尚書徐光啓、內閣大臣楊景辰、揚威伯史可法以及剛從外地趕回來的武陵侯楊嗣昌、忠義伯洪承疇。

眼見於此,朱建卻是應聲道。

“世變小,則治世法因之小變;世變大,則治世法因之大變。夏之尚忠始於禹,殷之尚質始於湯,周之尚文始於文、武、周公。閱數百則弊極而變,或近至百數十年間,治法不能無異同。

故有以聖人繼聖人,而形跡不能不變者;有以一聖人臨天下,而先後不能不變者。是故惟聖人能法聖人,亦惟聖人能變聖人之法。彼其所以變者,非好變也,時勢爲之也。

今天下之變亟矣。竊謂不變之疲乏,宜變今以復古;迭變之法,宜變古以就今。不審於古今之勢,斟酌之宜,何以救其敝?且我國家集百王之成法,其行之而無敝者,雖萬世不變可也。至如官俸之儉也,部例之繁也,取士之未盡得實學也。

此皆積數百年末流之敝,而久失立法之初意,稍變敗弊去而法存,不變弊存而法亡。是數者,雖無敵國之環伺,猶宜汲汲焉早爲之所。苟不不知變,則粉飾多而實政少,拘攣甚而百務弛矣。”

朱建所言,其實很簡單,這變法那是應與時勢,天下之大勢也!變,有風險,可不變,那無疑是坐以待斃,只不過差別在於早死晚死而已!

特別是那一句‘彼其所以變者,非好變也,時勢爲之也。’更是喊出了他朱建說的心聲!

而當朱建這一席話說完,現場的苦勸聲似乎卻是停歇了許多。

而此刻,朱建卻是當着衆人的面,取出一黃綢布緞。

“諸位,變法之事,朕心意已決!世人皆言,大明朝再無張居正,今朕發誓,無他張居正,朕就當頂起這片天,今有血書爲證,願與朕共進退者,血書留名!諸位皆是朕之肱骨,是留是去,全憑諸位心願,朕絕不勉強,不過朕話又說回來,今日之事乃是絕密,若有泄密者,朕絕不手軟!”

說罷,朱建卻是一口咬開中指,一個鮮紅的血印卻是摁在在綢緞之上。

對於皇帝那眼色中寒光閃過,諸人卻亦是明白,今日之事已然沒了退路。

第8章 關外建場,農場生涯(四)第38章 慘烈!耀州之戰(十七)第39章 夜訪良臣,主持京師(一)第9章 舌戰羣臣,登州開港(二)第9章 校場閱兵,帝王之威(二)第45章 後金出兵,城下之戰(五)第23章 洪流!平遼之戰(二)第81章 終戰,耀州之殤(十六)第6章 黨規立,定官制!(二)第26章 廢苛稅, 罷王田(七)第53章 慘烈!耀州之戰(三十二)第55章 慘烈!耀州之戰(三十四)第40章 慘烈!耀州之戰(十九)第13章 鋌而走險,聚衆叛離第1章 謀變法,皇黨立!(一)第38章 大刀闊斧,豫晉革新(三)第5章 榆林新軍,登州海師(一)第17章 議平等,解放奴僕第86章 終戰,耀州之殤(二十一)第57章 大戰來臨,鏖戰京師(五)第33章 鏖戰京師,大戰降臨(一)第73章 大戰來臨,鏖戰京師(二十一)第1章 遼東事後,陝邊驚噩(一)第94章 終戰,耀州之殤(二十九)第96章 賊首伏誅,東江新局(一)第65章 慘烈!耀州之戰(四十四)第42章 後金出兵,城下之戰(二)第53章 大戰來臨,鏖戰京師(一)第16章 張家覆滅,重新洗牌(三)第63章 慘烈!耀州之戰(四十二)第6章 君臣交心,風雨同舟(三)第38章 尾聲,平遼之戰(五)第5章 黨規立,定官制!(一)第67章 終戰!耀州之殤(二)第30章 慘烈!耀州之戰(九)第64章 大戰來臨,鏖戰京師(十二)第2章 遼東事後,陝邊驚噩(二)第72章 終戰,耀州之殤(七)第96章 賊首伏誅,東江新局(一)第56章 大戰來臨,鏖戰京師(四)第31章 慘烈!耀州之戰(十)第60章 大戰來臨,鏖戰京師(八)第70章 大戰來臨,鏖戰京師(十八)第22章 洪流!平遼之戰(一)第10章 舌戰羣臣,登州開港(三)第49章 首次交鋒,合夥經營(五)第54章 大戰來臨,鏖戰京師(二)第20章 廢苛稅,罷王田(一)第7章 皇莊何路,朱建之憂第36章 慘烈!耀州之戰(十五)第5章 黨規立,定官制!(一)第10章 八方風雲,戰事起(四)第29章 新法練軍,龍虎軍團(一)第34章 鏖戰京師,大戰降臨(二)第33章 慘烈!耀州之戰(十二)第19章 步步爲營,遼東戰起(二)第47章 後金出兵,城下之戰(七)第83章 落幕,新的征程!第15章 圍魏救趙,空城現!(一)第57章 大戰來臨,鏖戰京師(五)第35章 尾聲,平遼之戰(二)第90章 終戰,耀州之殤(二十五)第24章 諸將齊聚,商戰局(二)第14章 張家覆滅,重新洗牌(一)第53章 覆滅,四面楚歌(十四)第84章 終戰,耀州之殤(十九)第82章 明金議和,邊事暫寧(四)第21章 廢苛稅,罷王田(二)第21章 鐵壁!平遼之戰(六)第65章 大戰來臨,鏖戰京師(十三)第42章 覆滅,四面楚歌(四)第36章 大刀闊斧,豫晉革新(一)第24章 廢苛稅,罷王田(五)第40章 慘烈!耀州之戰(十九)第24章 洪流!平遼之戰(三)第35章 慘烈!耀州之戰(十四)第29章 慘烈!耀州之戰(八)第19章 貝勒身隕,風雲起!(二)第11章 謠言四起,朱建之思第42章 後金出兵,城下之戰(二)第65章 大戰來臨,鏖戰京師(十三)第57章 大戰來臨,鏖戰京師(五)第51章 慘烈!耀州之戰(三十)第14章 鎮北關外,虎踞龍盤(二)第39章 覆滅,四面楚歌(一)第12章 八方風雲,戰事起(六)第5章 榆林新軍,登州海師(一)第15章 宣傳變法,京營之變(五)第30章 廢苛稅,罷王田(十一)第34章 廢苛稅,罷王田(十五)第33章 鏖戰京師,大戰降臨(一)第9章 舌戰羣臣,登州開港(二)第39章 覆滅,四面楚歌(一)第20章 老將出山,再劃前計第50章 後金出兵,城下之戰(十)第21章 廢苛稅,罷王田(二)第7章 八方勢力,風起雲涌(一)第16章 宣傳變法,京營之變(六)第2章 謀變法,皇黨立!(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