鞠義的八百先登死士,算得上是整個漢末三國之中數一數二的精銳了。這八百先登死士,各個皆是悍不畏死,且他們又是精曉羌鬥,也就是騎斗的作戰之法。在面對控弦之士時,他們更明白應該如何去擊敗他們。
界橋之戰,那公孫瓚縱橫北地的白馬義從就是讓他們以強弩擊垮。這強弩天生便是對於這種缺少重甲防衛的“控弦”的剋星,其殺傷力,只能用“恐怖”二字來形容。早在漢武帝時期,李廣之孫李陵便是率領五千精兵出征匈奴,深入匈奴腹地,遭遇匈奴主力六萬騎兵重圍,縱然雙方兵力差距足足有十六倍,可是李陵卻以弓與弩卻敵,足足支撐了十日,轉戰千里,殺敵數萬。據聞,這李陵五千漢軍和匈奴騎兵廝殺時,曾經一日之內射出去五十萬支箭。若不是到了最後,這箭矢都已經射盡的情況下,李陵都不會被俘,更不會讓匈奴騎兵所敗。
可想而知,這弓弩對於“控弦”的威脅,有多麼巨大!
況且,鞠義的這八百先登死士,可不僅僅是會用強弩殺敵!在狼騎衝刺過去時,呂布便是驚駭的發現,這些先登死士,竟然各個能夠持重刀殺敵!在這一刻,他們根本就不是弓弩兵,而只是一支能夠以步克騎的百戰精銳!
正如同他們的名號一樣,先登死士!何爲先登?先於衆人而登!在《左傳》《韓非子》《漢書》中皆有記載,先登最初乃是率先攻城的先鋒部隊。衆所皆知,那些先攻克城池,率先登上城牆的都是最悍勇的士卒!而死士呢,更是心存必死之心!從他們的名號中便是大約可以得知,他們的一隻腳都已經踏入了黃泉。這樣的先登死士,自然不可能只是躲在盾牌後面,射出一支支勁弩的弩兵。他們既能夠以強弩殺敵,也能夠同敵人近身搏鬥,直至最後一兵一卒。
面對這樣的一支勁敵,即使是狼騎這樣的驍勇之騎,依舊是在兵種上爲其剋制,傷亡慘重。故而呂布只能下令退兵!他不能繼續和這八百先登死士糾纏下去,失去了速度的狼騎,若是又陷入這膠着的戰局,那纔是鞠義正樂於看到的局面!
鞠義想看到的局面,並沒有出現。狼騎在觸碰到八百先登的那一刻,還是決定了退卻。望着那些潰敗的狼騎,鞠義的臉上並沒有什麼絲毫的興奮,“沒有繼續衝鋒麼……”
幷州狼騎也不是徒有虛名,在同八百先登交手的那一刻,先登死士也不是沒有傷亡,可是這些傷亡在鞠義眼中,卻是沒有絲毫的心疼。反而有些感覺可惜,幷州狼騎並沒有繼續衝殺,在鞠義眼中,狼騎還有衝殺的實力的。此時縱然退卻,狼騎也算得上傷亡頗重,可是遠遠達不到覆滅的程度。若是這些狼騎在耽擱片刻,那麼在後面的朱靈所率領的一萬大軍就能夠將這些狼騎重圍,那時候的幷州狼騎將會遭受到滅頂之災。
這可不是危言聳聽!界橋之戰中,白馬義從便是如此覆滅的。只不過與此戰不同的是,其白馬義從的主將嚴綱在衝刺向先登死士的那一刻,便是讓強弩給射殺了。而失去了指揮的白馬義從,只能是繼續向前衝鋒,欲要踏破這八百先登死士。可是卻陷入了苦戰,然後袁軍重圍。那白馬義從盡皆覆滅,所存活者,百不存一。即使是後來公孫瓚領兵相救,可是依舊是大敗一場,而鞠義也是趁勢率領大軍足足追殺了二三十里。
那一戰,若不是公孫瓚誤打誤撞,遇到了在後面的袁紹,還圍攻他,使得袁紹急令鞠義回師援救,只怕鞠義取得的勝果還會更大。
“傳令朱靈,讓他領一萬大軍繼續隨我追擊殘敵!”
戰局似乎很清晰了,狼騎的潰敗,乃是不可避免的。而一但狼騎潰敗,那麼袁軍便是會反擊回去!可以說,此戰的勝負,呂布率領的兩千幷州狼騎可謂是至關重要。而深知這戰場勝負之關鍵的鞠義,也自然不會放過這個機會,立刻讓後面的朱靈繼續同他一起反擊呂軍。這一戰,若是能夠打得出彩的話,只怕呂軍將會是一場大潰敗!
想到這兒,鞠義那自傲的臉龐上浮現一絲笑容。如果說界橋之戰,讓他鞠義破了那位北地白馬將軍的神話的話,那麼這白丘之戰,他鞠義也會讓天下人知曉,那個縱橫天下的呂奉先,以及他的幷州狼騎,也只會是他的手下敗將。
………
幷州狼騎出乎意料的潰敗,讓袁軍中很多人還沒有反應過來。不過遠避主戰場的袁紹,還是在第一時間知曉了。可是他同樣知曉的還有一件事,那便是鞠義竟然傳令朱靈,未曾向中軍請示,便是決然追擊潰敗的敵人。
袁紹的一張臉色,陰沉如水。
界橋之戰後,鞠義的名望都快蓋過了他袁紹!而鞠義一戰而覆滅公孫瓚的主力白馬義從,這功勳更是卓著!如今的袁紹對於鞠義,可以說是既有些忌憚,可又不得不用!不可否認的是鞠義以及他麾下的那八百先登死士確實厲害。只是再厲害又怎樣?這八百先登死士,皆是他鞠義的部曲!唯有他鞠義一人能夠調動!而且鞠義的兵馬,可不僅僅只有這八百先登死士。
只是此戰他讓朱靈和鞠義一起迎戰呂布,可沒有將全部的兵權交給鞠義,這朱靈怎麼幹的?居然讓鞠義給調動了兵馬!都沒有向他袁紹請示,便反擊呂布。
當然,這件事情,說大也大,說小也小。若是其他人,能夠大敗呂布的幷州狼騎,並且趁勢追擊,袁紹那高興還來不及呢。可是鞠義不同!鞠義並不是他袁紹的嫡系兵馬,在整個冀州,鞠義都是獨立的存在。甚至於,他袁紹進軍冀州,都還要得益於鞠義!若不是鞠義反叛韓馥,而那無能的韓馥又消滅不了鞠義,再加上公孫瓚的威脅,這樣的內憂外患之下,才最終使得韓馥將冀州拱手讓於袁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