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7章 朔方有鹽澤

孫膺所說的倒是事實,呂布既然選擇了在這河套屯田,自然也是將鮮卑調查了一番的。這一時期的鮮卑,也是處於混亂之中。那個鮮卑族中強大的君主檀石槐,那個讓大漢天子都頭疼的草原雄主,在光和四年去世之後,其子和連卻是無才無能,更是在劫掠北地的時候陣亡了。和連之子騫曼年幼,便是讓和連兄弟之子魁頭代爲單于。而這個時候的騫曼又是逐漸年長了起來,正在和那個魁頭爭奪這鮮卑族中至高無上的權力。

這樣一來,朔方五原這些地方倒是安穩下來。當然,這也只是一時地安穩,遲早有一日鮮卑的內亂會安定下來,屆時又將會是漢人的大敵。

呂布爲何選擇要到這長城上一覽?不就是擔憂在這河套屯田之後,那些鮮卑犯境嘛!那時這長城便是最後的屏障,長城若失,那五原朔方都會在那些鮮卑鐵騎的踐踏之下了。

側頭看了看這個五原長孫膺,呂布一笑,“孫縣君看來也是對於這朔方五原的情勢知之甚詳啊,你這個五原長倒是頗爲盡職!”

孫膺微微低頭,“這些事情,邊郡之人都很清楚,不敢言之盡職!”

這孫膺的回答,讓呂布輕輕搖頭,將目光又看向那塞外草原,將手一指,“孫縣君你說我們有這內外長城,爲何還是守不住我們這漢地子民?後漢以來,不斷地遷民於內,將這些地方讓於那些歸附的匈奴人居住,將他們視爲獵犬,以求擋住那些北邊遊牧民族的侵掠。可是如今看來,這獵犬終究是靠不住的。”

“非我族類,其心必異。”

成廉說道,“這些匈奴人骨子裡還是那些野蠻人的血脈,依舊是將我們漢人看做是懦弱的牛羊。別看現在他們又是降服了,若是哪一日我們弱了,這些人只怕又是要反!”

衆人一時沉默。

這成廉說的倒也是在理,呂布不由得想到了那後世的五胡亂華的悲劇來。當初曹操在統一整個北方之後,也是怕這些匈奴人生亂,將那些匈奴人內遷至漢地,以求同化他們。只是曹操未曾想到,魏氏的基業竟然會成了司馬氏之基業。三國的天命,卻讓晉歸於一統!而那些晉朝愚蠢的掌權者的爭權奪利之下,終究是釀造了那場悲劇。甚至於後世還有不少人將這五胡亂華的鍋甩給了曹操,不知道曹操知道了以後,會不會氣死?

如果以曹操的構思來想,這些匈奴人只要經歷個數代之後,就會漸漸讓漢人同化了。以呂布對於這些匈奴人看來,曹操的想法還是可以的。若不是那晉朝的掌權者作死,哪裡會有以後的悲劇?假如這些匈奴人不遷至內地,想要同化他們不知道要多少年。算起來,這些匈奴人也歸附大漢有百餘年了,可是從骨子裡哪裡有多少人將這些匈奴人視爲漢人?就是成廉這些在邊郡生長的漢人都保持着這種觀念,更別說是在內地的那些漢人了。可是依現在這邊郡的情況看來,呂布覺得這些匈奴人也和漢人沒有什麼兩樣了。很多匈奴人都會說漢語,還會習漢字,耕田織布,從一個遊牧民族成功地向農耕民族轉化。

但即使是這樣,他們還是讓那些漢人歧視,也是很委屈的。

在掃平了匈奴之後,呂布在對這些匈奴人的看法,也是發生了極大的轉變。這些匈奴人並不是漢人的敵人,至少現在並不是!他們真正的敵人,還是那長城之外的擁有廣袤草原的鮮卑人!這兩個民族的關係,纔是真正無法調和的。

巡視完長城之後,呂布這一行人中午又是在五原城中吃了一頓。五原長孫膺也是極爲熱情地接待了呂布他們。讓呂布有些驚訝地是這五原城中的漢人,居然還比九原那邊人還多一點兒的。這九原可是五原郡的治所,這按道理來講,這人口也應該是多於五原的。對此,孫膺也是作出瞭解釋。

永和五年,南匈奴左部句龍王吾斯、車紐等叛逃,殺死了朔方長史,然後又引羌胡南下。這朔方郡郡治迫不得已從臨戎遷移至五原,從那時候起朔方郡所屬的郡縣便是俱廢,名存實亡了。這算起來,也有數十年了的歷史了。數十年前的朔方,這南匈奴還算強盛,這朔方的郡治臨戎又偏遠,大漢很難對其有什麼掌控性,漢順帝將這臨戎遷往五原,也是無奈之舉。

可是他又豈能知道,就此之後,朔方這個郡名存實亡了呢?後來的統治者,也沒有一個人想着去恢復朔方這個郡。這一個郡也就六座城,人口還不足萬人,放在內地隨便地一個縣人口都要比他們一個郡的人口要多了吧。爲了這區區六座城,還要去派兵戍守,怎麼看也是不划算的事情。

有時候疆土大了,也是實在是管不過來的。別說朔方這區區六城,就是那涼州漢朝數次都想放棄!單單是一個羌亂,便是掏空了大漢的國庫。爲了治羌平羌,整個東漢一朝實在是付出了巨大的代價。

只是朔方郡這六座城,難道真的只是無關緊要嘛?那些朝堂上的諸公到底是想自欺欺人呢,還是真的不想惹麻煩上身?恐怕這兩者都兼而有之吧。

呂布的腦海中忽然又回想起來了河套屯田之前,李儒和他商談過的一些事情。這河套諸郡之中,唯有朔方郡形勢最爲複雜。那些盤根在朔方郡的並不僅僅只是那些匈奴人,還有不少的羌胡部落。這些羌胡部落纔是最令人忌憚的。而且最讓人在意的是李儒所說的那一句話。

朔方有鹽澤!

金連鹽澤,青鹽澤,都在朔方以南,這兩個都是出了名的大鹽湖。西漢時期,朔方郡在沃野朔方廣牧三縣俱設有鹽官,負責這朔方郡境內產鹽之事。由此可見,這兩個鹽湖的重要性!整個朔方僅僅六座城,而三座城中便設立有鹽官。

便是僅僅只是這個原因,這個朔方郡,呂布都志在必得了!食鹽,那可是在古代利潤最大的一種!鹽鐵之專利,在古代那更是重中之重的事情。

第243章 箕陵之亂(四)第103章 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第32章 胡軫之死(一)第418章 黑山軍的潰敗第203章 征戰前昔第384章 制敵第四百七十三章 卞氏第127章 良臣擇主而仕第四百五十五章 詐降?第288章 沮授之計第四百六十一章 趙寵之死第419章 輝煌戰績第398章 幷州不可一日無君!第四百四十三章 欲取關中,先取河東第358章 軍心民心,孰輕孰重?第279章 世間幾人,爲吾三回合之敵?第290章 白丘之戰(二)第173章 財大氣粗袁公路第四百四十九章 荀彧第345章 河套屯田第122章 普富盧,死!第80章 合四州之地,攬天下豪傑!第250章 亂世人心第106章 龐德公(求訂閱!)第188章 趙雲vs張遼第111章 他,從未讓我失望!(求訂閱!)第282章 活擒郭圖第123章 殺戮只爲存活第12章 征戰誰爲先?第18章 陷陣營,進!第138章 問君幾時歸?第361章 入九原!第409章 仁德(4k)第389章 天然池鹽第206章 破城!第259章 從今始,匈奴臣服第49章 天下罵名,儒願一力擔之!第3章 你的命是我給的第131章 漢人勇士何在?第219章 何人還能一決雌雄?第424章 漢軍細作?第198章 打出一個太平!第244章 殺我同袍者,雖遠必誅!第372章 屯田制第428章 勸降第7章 欲離長安第326章 人苦不知足,既得隴,復望蜀乎!第340章 論功行賞第176章 好色不是壞事第310章 守城第355章 暴風驟雨第188章 趙雲vs張遼第66章 破陣樂第418章 黑山軍的潰敗第134章 何敢在我面前自稱爲孤?第160章 該死的匈奴人!第39章 立軍法!第142章 第一百四十一 主公,事成矣!第222章 殺了我,你就是匈奴的單于第304章 傷亡第37章 暗司第471章 正名第295章 潰敗的袁軍第288章 沮授之計第207章 我要走,他攔不住!第467章 袁呂之盟不可動搖第428章 勸降第437章 徐州來使第四百六十五章 小霸王孫策第249章 使匈奴中郎將第172章 河北名士逢元圖第290章 白丘之戰(二)第73章 中伏?第340章 論功行賞第260章 得意的於扶羅第367章 朔方有鹽澤第262章 欒提於扶羅,伏拜受詔!第114章 拖下去,斬了!第261章 雖千萬人,吾往矣!第466章 呂布送兗州第256章 漢人不仁,我亦不義第382章 羌人豪帥第四百五十二章 休走第84章 士爲知己者死第190章 白馬義從,騎射無雙!(爲本書第一個掌門糖的加更!)第284章 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酣睡!第402章 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第109章 謹記我等之名(求訂閱!)第263章 立單于第18章 陷陣營,進!第405章 人心得之不易,失之只在朝夕第四百七十九章 興奮的袁術第321章 折損一臂第393章 遊胡市第256章 漢人不仁,我亦不義第85章 老翁第4章 安定軍心第161章 棄械者,不殺!第404章 欲平匪患第345章 河套屯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