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章 畢業了

轉眼到2001年6月下旬,交了畢業作品和畢業論文,王啓年感慨,畢業在即,青春一去不復返了。

話說,一開始考北影,王啓年確實有不良的想法,想要和美女同學產生一段浪漫的邂逅。但真正來了,王啓年與她們只算有過君子之交,也就是淡如水的交情,而抵制了各種進一步發展的誘惑。

電影學院的畢業作品其專業有關。根據其專業不同,可以是一部文學作品,可以是畫作、攝影作品,當然了音樂作品,動畫作品也是可以。

王啓年的畢業作品,就是一部紀錄片,其實也可以理解爲一部廣告片——《我和我的小夥伴們》。這篇90分鐘的紀錄片,是由小夥伴公司投資。用紀錄片的手法,採訪了一個又一個小夥伴公司的員工和團隊,以及通過採訪更多的人,記錄了小夥伴公司三年多的成長曆程。

“加入小夥伴公司,和我們一起創業吧!”片尾曲之後,爆出了赤裸裸的廣告。

在紀錄片裡面塞廣告,還是把廣告當成畢業作?這讓電影學院很多的老師,感覺到有點哭笑不得。

當然了,他們也充滿驕傲,畢竟,王啓年也是他們培養出來的。

近幾年,北影出來的學生中,就屬王啓年和趙薇最紅。而論事業上的成功,可能王啓年更成功一點。

而小夥伴公司陸續的招聘北影學生加盟,給電影學院帶來了30多個就業機會。這明顯的提升了北影學子的就業率。

此外,王啓年的創業經歷,也增加了很多資本,對電影,對北影的重視程度。在互聯網創業暫時陷入低潮的現如今,不少風投也開始介入了電影投資。

還有就是小夥伴公司,也熱衷贊助性的投資北影學生的人作品,至今已經不求回報投入了200萬元。比如,甯浩就是最大的受益者,他計劃中的畢業作《綠草地》明顯沒有商業價值。但小夥伴公司戰略性的投資了30萬元。換來了甯浩畢業後,給小夥伴公司工作5年的承諾。

畢業作品直接就是一部廣告片,畢業論文自然也好不到那裡去。

王啓年的論文題目是《論中國未來電影市場、觀衆、技術、題材》,這篇論文裡面。王啓年直接放了預言帝的大招。論文裡面先是回顧了改革開放之後中國電影票房市場的數據和起落。

1992年是中國電影票房是一個新高。創下了32億元的紀錄。此後逐年下降。94年電影分成制改革時,加劇下跌,95年更是跌破十億票房。

此後。中國電影市場長期在10億以下徘徊,少數幾個景氣的年份,比如98年纔不過是14億票房。之後從99年開始,低於10億票房的年份,超過了四年!

王啓年論文裡面預計,2001年~2002年依然是10億票房以下。但到2003年開始,票房開始迎來複蘇,漲到10億票房以上。

爲什麼是03年,嗯,中國和美國下一盤大棋,加入wto之後,電影等等文化產業也會徹底開放的。不過,中國電影市場的徹底開放,不限制進口片數量,給出15年緩衝時間。既是02年~17年之間,對進口片數量實行管制。至2017年開始,這個緩衝期過氣了,可能對數量限制管制徹底放寬。

因爲2017年這個時間表,讓國內高層對此有壓力。所以,不斷的出政策,扶持和鼓勵國產電影的發展,才讓未來國產電影迎來了黃金十年,嗯,也可以說是黃金十五年!

接下來數年內,靠着院線銀幕的增加、大片和市場化改革的推動,中國電影票房市場會逐年增長。

04年預計可以達到15億,05年可以突破20億,06年可以超過25億……09年可達到50億元以上,2014年預計可達到300億元左右的票房。

對於電影題材的分析,王啓年預計未來電影市場增長,第一推動力應該是國產大片,大量的導演開始以大片爲主,有效激活人氣。而對於電影市場的分析,王啓年認爲主流的國產電影可能會以古裝片爲主。爲什麼大片是以古裝片爲主?因爲,這是規避好萊塢大片的衝擊啊,正面對抗,國內電影行業不可能做到,所以,只能搞差異化競爭,拍中國古裝題材。這個題材,好萊塢並不是很拿手。中國的電影行業,具備一定的優勢。

當然了,市場的風向標是一直在變的,每過幾年刮的風都不一樣。電影票房市場黃金十年的發展,初期是以古裝、歷史、武俠、神話題材推動。

但王啓年樂觀的預計,等到電影市場發展到一定程度,還是會百花齊放,各種類型和題材,都是有一定的市場。

對於觀衆的分析,王啓年闡述,觀衆的心理是會產生變化了。現階段的觀衆,對於大片是飢渴的,只要大投資和華麗的特效,就可以讓觀衆買賬。但逐漸的,觀衆可能會審美疲勞,最終,需要的是一個好故事。

好故事,又回到了故事的類型,以及會不會講故事了。

如果,盲目的追求大成本和堆砌特效鏡頭,而忽略了最基本的鏡頭和故事,那麼,肯定是沒法子拍出觀衆能接受的電影。

至於電影技術的分析,王啓年簡單的講述電影特效技術的特效,既有高端的最現金的,也有低廉的特效。但無論如何,特效也就靠着特效師的藝術水平、靈感和經驗。不能把特效師,當作是普通的電腦技術人員,而應該把他視爲和導演一樣的藝術家。本質上,電影特效就是藝術,只不過,由於偏見,造成了很多人沒有認識到本質。如果,能認識到特效的本質是藝術,更重要的是靈感,那麼,即使在技術上有差距,但一樣可以創作出一流的作品。

除此之外,王啓年預言,一流的化妝師、配音人員、音樂人才,將會成爲電影行業中非常急缺的人才。甚至,比導演、編劇、攝像師、演員更缺乏。希望母校抓住機會,增加對一些市場急缺人才的培養。

當王啓年提交了一份預言帝一般的畢業論文後,指導老師紛紛只能苦笑,捏着鼻子寫自己的評價。

之後,自然是通過了!

像王啓年這樣的人,即使畢業論文交白卷,也同樣可以獲得通過。

很多人現在覺得,王啓年的論文,有點……水!

但是,再過幾年之後,人們應該意識到,王啓年這貨就是一個預言帝。要是聰明一點,跟王啓年一起抄底國產電影行業,雖然由於電影市場的容量小,不可能讓人成爲首富什麼的。但這個市場的成長速度和投資回報率,真的是非常驚人。

“畢業了!”

“這就結束了?”

“還指望邂逅一個美麗的學姐、學妹呢。結果,四年過去,什麼都沒有發生!”

“我說,畢業了,暗戀我的誰誰誰,抓緊時間表白啊,錯過了,就沒機會了!”

“滾,有誰暗戀你啊?”

“啊啊啊啊啊,我的青春一去不復返!”

王啓年邀請了一羣97級畢業生,在ktv鬼哭狼嚎,之後,又去公園燒烤。痛痛快快的玩了今天之後,不少人就是分道揚鑣了。

當然了,王啓年關心最好的一批熟人,大多數都在小夥伴公司,也不用搞什麼生離死別,哭哭泣泣。

第345章 新片計劃第105章 招兵買馬(一)第192章 公司年會(一)第388章 大格局(四)第270章 海外拍戲(二)第537章 IP時代(一)第530章 盛世危言第513章 大片時代(二)第26章 賣萌的少女第486章 如日中天的阿凡達,躺着數錢的IMAX第31章 紅花和綠葉第464章 創業板和華誼上市(二)第151章 春晚現場(一)第39章 這個龍套跑的值第190章 奇怪的女人第188章 安全第一第410章 《FATE》殺青第7章 女學霸的眼淚第22章 開始寫劇本第21章 似曾相識的故事第485章 《阿凡達》來了第639章 陳一發兒第615章 《降魔篇》影遊聯動第114章 探班第280章 觀衆反響第452章 《四大名捕》角色預告篇之冷血第139章 新人加盟第288章 大手筆(一)第223章 應對之策第493章 《四大名捕》上映(二)第630章 文娛保險第547章 日本之行(五)第51章 YY和代入感第12章 軍訓(二)第262章 選角(一)第174章 新片《江湖》(一)第144章 財務投資第292章 潘多拉魔盒(一)第551章 小夥伴大賞第455章 預告片的反響(三)第553章 各自的算盤第399章 科技園竣工第646章 互聯網地產第558章 手遊,手遊!(四)第575章 《龍蛇》熱潮(三)第508章 徐克(一)第276章 縱論商業模式第66章 預熱宣傳第341章 要相信人民幣的力量第354章 《重生》殺青第395章 嘉禾新動作第17章 籌劃首部學生作品第383章 電紙書(一)第508章 徐克(一)第464章 創業板和華誼上市(二)第442章 IMAX 亞洲第520章 年會和分紅第277章 《英雄》下畫第325章 PEACH-PIT(一)第526章 餘額寶(二)第409章 一舉多得第500章 收購玄機科技第464章 創業板和華誼上市(一)第344章 來自淘寶的威脅第486章 如日中天的阿凡達,躺着數錢的IMAX第361章 橙天娛樂第58章 甩手掌櫃第108章 拉攏於冬第607章 文科生也可以有工業黨的情懷第361章 橙天娛樂第112章 “小成本大片”的拍法第486章 如日中天的阿凡達,躺着數錢的IMAX第426章 慈善版手機第211章 小夥伴劇院和girls組合(二)第563章 賀歲檔第265章 準備工作第511章 大新聞第495章 《四大名捕》上映(四)第233章 首映(三)第487章 以IMAX養IMAX第571章 《鬼吹燈》電影改編計劃第242章 發現內鬼第46章 願者上鉤第480章 第六次聖盃戰爭(二)第392章 佈局A股市場(一)第611章 小成本神票房第145章 遊戲的進度(一)第609章 十億票房第128章 看片會(二)第374章 收購嘉禾(二)第392章 佈局A股市場(一)第5章 複試第320章 越來越火熱的遊戲市場第266章 藍夢第418章 xphone發佈會(二)第402章 二次元和三次元第51章 YY和代入感第639章 陳一發兒第554章 日元貶值紅利第358章 電影周邊